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几点建议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28419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对于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可供给利用的空间资源却越发匮乏,只有坚定不移地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道路,坚持做到因地制宜,尊重敬畏自然,把尚未纳入规划区域之中某些存量建设用地重新开垦成耕地的资源,主要是通过推动田、林、水、路等土地综合整治并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农整,努力实现又快又好城乡统筹发展。
  关键词: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城乡统筹;生态文明
  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能在很大意义上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因为其优化配置,优化城乡土地利用的突出作用。但现阶段,社会经济转型及其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尚且存在着许多问题,较为激烈突出的如:农民整治意识薄弱,以及搬迁的农民生活安置困难,项目的资金来源不够丰富,整治工作保障机制不及时等等。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切实积极推进农整工作,达多方面获利的效应。对此本文做出以下几点建议:
  1 科学分析,清晰明确农整工作内在驱动因素
  中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事业逐渐开展,国内许多专家针对农村土地整治的意义,潜力以及相关的技术等方面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开展研究,有部分从微观角度去分析土地综合整治的驱动力;也有部分从宏观角度进行研究,从分析农整的新内在涵义出发,深入探讨农整的内在驱动力,对于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土地综合整治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三种驱动因素:政治、社会和经济。经济驱动力主要是发展中的土地之需求、后备之资源缺乏与土地之利用粗放之间的矛盾、农地的利用条件与农业的发展方向之间的矛盾 3个方面;社会驱动力主要是城乡中二元结构和农村内部资源主要矛盾 2个方面;而政治驱动力则是在于执政党与政府领导责任和农村干部政权弱化 2个方面。这3种驱动力相互影响,在不同区域可能会有不同侧重,总体上有效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展开。
  2 理论升华,力求主体有积极性且农民有需求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在一定的区域內,涉及社会、生态、经济和技术等多方面的一个系统工程,包涵规划计划、保护耕地、投资应用、筹备资金、确权登记等等各个环节,其具有保障民生、优化农业产业、促进土地高效利用、促进农村生态安全等多重功能。对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应科学规划,严格按流程实施。一方面充分听取农民意愿,在决策当中,始终将建设新农村作为中心目标;另一方面在实施当中,坚持产权透明化,切实维护保障农民权益。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最为重要的即是坚持以人为本;同时必须坚持由政府方面主导、且社会各方面参与的领导模式,引入市场多元机制,同时加以政策激励,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切实做到使得主体有积极性且农民有需求。
  3 强化措施,总体规划目标落到实处高效实施
  3.1 科学编制,严格实施。农村土地整治作为一个提升农业水平,增强农业基础建设的重要手段,使得农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夯实助推农业现代化基础,尤其在提高效益和质量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所以坚持规划为先,充分考虑目标、布局、计划和保障,作出系统设计。首先将适应各个区域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为目标任务,严格按照增强粮食的综合生产力、增加农业的基础设施、提升农业的生产方式、调整农业的生产结构几个基本原则,构建与之相应的农整模式。由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以土地利用的总规划、城乡统筹建设规划作为基础,将村庄建设、水利、农业等规划整合完毕而后来编制农整总规划。同时项目规划要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联系,合理配置,有计划地布局安排生产、居住和生态建设用地,有步骤地统筹文化、教育、社会、保障、交通等公共事业,有重点地进行统筹耕地、生态环境保护和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努力创建一个生态建设新环境,促进现代化领域土地资源发展新模式的形成。
  3.2 加大农整投入力度。各区域要根据当前实际情况,在县级人民政府和乡级人民政府的统筹安排下,按照原则,聚合相关涉农资金,有效集中使用这些资金,最大程度上发挥出各层的叠加效应。农整项目的建设必须要建立长效监管机制,落实专项的管护资金,保证农用的性质,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加大资金投入,为了确保农整治各项目能够持续高效发挥作用,各级和金融机构需要要根据财力情况,增加农整投入力度,开辟金融新产品、农村金融服务,为农户建房和产业发展等等提供资金上的支持。
  3.3 增强增减挂钩指标管理。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房屋权益抵押等融资小额信贷工作。例如,减少自建房的贷款利率,增加拓宽融资的又一项目;也可以实施小额信贷的措施,允许无足够经济支撑的农户用集中居住区的房屋权益来作为抵押,借此增加金融支撑的力度。城乡增减挂钩的项目完成后,按章程归还贷款,逾期且不予归还者则可利用从其土地增值收益中扣还。农整实行统一管理,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建立起记录各项经验收确认无误指标的台账。城乡增减挂钩指标实行一种新的管理方式,市级政府将对各次级挂钩指标进行统筹,称为年度计划管理。在农整工作中,尚未完全饱和的挂钩指标可供在城镇中使用,但所得收益皆归用于农整专项项目。
  3.4 鼓励社会资金支持农整。首要需要多元化的投资机制,整合各种农业资本,将该机制的优势最大化,避免浪费投资基金。社会投资的主体可以是土地权属的所有工作单位也可以是土地承包经营者等,自主筹备资金来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不论何种方式都必须明确整体规划和要求。
  4 明确目标,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有序平稳推进
  由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项目建设周期长,且涉及复垦、搬迁、安置、建设等,无论从工作容量亦或是技术要求上来说,都必须要充分考虑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合理地控制项目规模,做到精心选址,精准投放,保障及时到位。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要真正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行结合,有方向地组织推进。明确村镇定位,从村镇区域土地整治规划和村庄的建设规划等方面确定布局;坚持以人为本,明确各项目的目标、定位、保障和实施措施,编制农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等项目的实施方案,平稳有序整体推进农整工作;将目光放在整个村镇区域土地资源利用的结构优化,对村镇中拆旧建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等设施一起建设,全面去推进。
  5 加强组织,各级部门协同发力整体推进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的重视,由党政领导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协助组建领导班子。领导小组负责指导,综合协调;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加强统筹加强协调;乡镇层面主要负责实施过程中的宣传工作、发动农民、组织协调和矛盾调处等工作。
  6 结语
  中国将于2l世纪中期基本建成现代型社会,当前中国社会的经济转型即将进入各类矛盾较为突出的关键时期,统筹好城乡资源,搭建起新农村建设平台,是中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现实目标。
  参考文献:
  [1]冯应斌,杨庆媛.转型期中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重点领域与基本方向[J].农业工程学报,2014,30(1)
  [2]邹伟,胡莉,林庶民等.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内在驱动力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3,29(8)
  [3]刘彦随.科学推进中国农村土地整治战略[J].中国土地科 学,2011,25(4)
  [4] 郧文聚.关于加快土地整治创新的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其他文献
目的:   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病症,其死亡率高达40-60%。肺水肿是内毒素性肺损伤并发急性呼吸功能衰竭的主要病理基础,肺
摘要:目前,社会发展迅速,我国的各行各业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现在我国的房产土地资源制度发生了一系列的改革,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房屋面积,同样消费者个人的权益也会被面积测绘直接影响,所以现在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保障房产测绘中测绘面积的质量。其实房屋建设项目完工以后所进行的第一项验收项目就是房产面积测绘,其中消费者权益在很大程度上都与测绘面积数据的准确性有着联系。相关的测绘部门以及测绘人员一定
摘要:本文阐述了工程类建筑防雷接地施工图与报审材料间的差异。在许多工程类建筑防雷接地报审过程中,施工图纸往往需要经过多次沟通修改后才能通过审查,反复次数较多导致工期延误。而审核未过的原因并非是图纸本身设计存在问题,而是审查标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关键词:防雷;接地;工程类;民建类;审查  1 前言  工程类建筑防雷接地报审过程中,业主方要求配合的报审材料多以民建类图纸形式为主,与工程类图纸形式存
摘要:我国交通事业由于有着国民经济发展给予的雄厚资金支持而得到了飞速发展,路桥工程的规模化建设以及发展,使得国内形成了日益庞大的全方位覆盖交通网络,但通行车辆数量的增加以及交通运输事业的深入发展对路桥工程中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当前路桥工程路基路面施工的问题,就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有效运用做出了分析,以便为今后路桥工程的高质量施工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路桥工程建设;路基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城市环境的关注度逐渐增高,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对于城市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随之在建设规模上逐渐扩大,资金投入也在逐渐增多.本文主要针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条件也在不断的改善,对建筑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太阳能供暖依靠太陽能资源,具有节能、环保的优势,但是常规的采暖方式会受到当地气候条件的影响,不能全天候的运行,部分时间还需依靠电加热获取能量,存在着较大的地域及气候限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热泵逐渐被各个领域所应用。本文提出,将热泵技术与太阳能相结合可以改善传统太阳能的不足,实现全天候的运行。
随着中国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速度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并没有很好和有效的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规划,国内很多的农村经济现代化发展依旧比较缓慢,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