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即是培养习惯”是近代教育家叶圣陶提出的教育理论之一,不难看出对孩子的教育应从学生的行为习惯入手,作为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关键时期的小学,学生是否拥有一个良好的习惯影响着学生今后的生活与学习。将养成教育融入到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育方法当中对其今后的发展道路和性格品质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引言
习惯的定义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指人处在某种新的情况当中由开始的不适转变为适应的状态,另一种则是指人在长时期内在某种情境下逐渐养成的,在处于这种情境下自动地做出某种行为或倾向。可见,良好的习惯是可以通过养成性教育去形成的。农村地区家庭中,父母“重智轻育”的现象是常态,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但却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缺乏正确的引导和良好的养成教育,导致学生养成一些不良行为习惯,为今后自身的利益带去不利影响,因此,养成教育在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
一、从教师角度出发,加深学习渗透
小学时期是学生行为习惯培养教育的重要时期,这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还未健全的原因,学生需要旁人从中进行教育引导才能从主观意识上真正认识行为习惯的内涵及其重要作用。一方面,因为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还缺乏对抽象事物的认识,所以需要教师在其中做好引导者的角色。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做利于养成良好习惯的活动的方式,让学生清楚的知道良好的行为习惯指的是哪一方面,促使学生加强对行为习惯的学习。另一方面,学生进入学校与之最密切相关的便是学习,学生在学习当中便会不知不觉养成一些行为习惯,教师可通过一些教学活动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复习和预习、读书和写字、按时完成作业、独立思考问题等学习上的优良习惯,让学生在这些行为中不知不觉受到教化,形成习惯[1]。另外,作为教师要善于在学生养成习惯的过程中观察学生当中是否出现不好的行为习惯,在发现时,如不及时对出现不良习惯的学生做出纠正,势必影响到班级里其他学生,对此教师要及时对其做出纠正,引导学生改正错误的行为习惯。最后,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上的道路是曲折,前景是美好的,这是一个复杂且艰巨的过程,教师要秉持认真负责的态度和耐心,对学生进行反复的教育、实践以及监督,使学生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也能自觉做出这些习惯。
二、从学校角度出发,规范行为习惯
学生进入学校后,更多的生活和学习时间是在学校当中度过,学校作为养成教育的主要场所起著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要想创造健康的学习环境需要从三个层面入手。第一,学校应设立严格明确的规章制度,规范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习惯,杜绝不良的社会风气经由学生、教师以及外来人士等带入校园,影响校园环境,不利于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第二,在学校,学生主要接触人员除了同学便是教师,毫无疑问的是教师的一举一动以及行为习惯都会潜移默化并且深持久远地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应当建立正确的学习模范,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对象,在教师圈中开展素质教育,提升自身素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与态度[2]。
三、从家庭角度出发,塑造民主环境氛围
学生在进入小学阶段以前主要的教育环境是以家庭教育为主,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为学生在培养行为习惯过程中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在农村地区,由于农村地区不如城市地区教育发达,每对农村父母对教育的接受程度大都不一,不同的农村家庭对学生在习惯上的养成教育各不相同,有的重视,有的忽视。近年来,农村家庭开始重视学生在家庭中的教育,可以看出这是我国素质教育全方面发展的结果。那么,农村家庭应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养成教育。主要有下面两点,一是,注重塑造良好的家庭民主氛围,建立良好的家庭成员关系。在中国家庭中,大多数父母都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控制欲,认为孩子应该遵从自己的意愿,不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忽视学生的内心感受。这样强烈控制欲下容易使家庭处于一种压抑的氛围当中,更不利于父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因此,家长要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将学生视作平等的个体,尊重学生的内心想法。二是,家长应在学生幼儿时期就注重培养其正确优秀的道德修养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要以言传身教地方式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优秀的道德修养和生活习惯对学生未来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和学校大有裨益。
四、结束语
现如今农村地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依旧是社会关心的问题之一,培养农村地区小学生行为习惯需要从学生、学校、家庭三个角度出发。学生自身方面要注重加强学习,学习身边优秀的行为习惯将其渗透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学校教育方面则要规范化管理校园环境,为学生养成教育创造适宜的教育环境以促进学生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养成。还应注重家庭内部的教育环境与氛围,为学生养成行为习惯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小玲.关于农村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探微[J]. 国际教育论坛, 2020, 2(8):46.
[2]韦菊.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践研究[J]. 成长, 2020(1):177-177.
关键词: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引言
习惯的定义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指人处在某种新的情况当中由开始的不适转变为适应的状态,另一种则是指人在长时期内在某种情境下逐渐养成的,在处于这种情境下自动地做出某种行为或倾向。可见,良好的习惯是可以通过养成性教育去形成的。农村地区家庭中,父母“重智轻育”的现象是常态,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但却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缺乏正确的引导和良好的养成教育,导致学生养成一些不良行为习惯,为今后自身的利益带去不利影响,因此,养成教育在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
一、从教师角度出发,加深学习渗透
小学时期是学生行为习惯培养教育的重要时期,这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还未健全的原因,学生需要旁人从中进行教育引导才能从主观意识上真正认识行为习惯的内涵及其重要作用。一方面,因为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还缺乏对抽象事物的认识,所以需要教师在其中做好引导者的角色。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做利于养成良好习惯的活动的方式,让学生清楚的知道良好的行为习惯指的是哪一方面,促使学生加强对行为习惯的学习。另一方面,学生进入学校与之最密切相关的便是学习,学生在学习当中便会不知不觉养成一些行为习惯,教师可通过一些教学活动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复习和预习、读书和写字、按时完成作业、独立思考问题等学习上的优良习惯,让学生在这些行为中不知不觉受到教化,形成习惯[1]。另外,作为教师要善于在学生养成习惯的过程中观察学生当中是否出现不好的行为习惯,在发现时,如不及时对出现不良习惯的学生做出纠正,势必影响到班级里其他学生,对此教师要及时对其做出纠正,引导学生改正错误的行为习惯。最后,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上的道路是曲折,前景是美好的,这是一个复杂且艰巨的过程,教师要秉持认真负责的态度和耐心,对学生进行反复的教育、实践以及监督,使学生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也能自觉做出这些习惯。
二、从学校角度出发,规范行为习惯
学生进入学校后,更多的生活和学习时间是在学校当中度过,学校作为养成教育的主要场所起著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要想创造健康的学习环境需要从三个层面入手。第一,学校应设立严格明确的规章制度,规范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习惯,杜绝不良的社会风气经由学生、教师以及外来人士等带入校园,影响校园环境,不利于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第二,在学校,学生主要接触人员除了同学便是教师,毫无疑问的是教师的一举一动以及行为习惯都会潜移默化并且深持久远地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应当建立正确的学习模范,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对象,在教师圈中开展素质教育,提升自身素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与态度[2]。
三、从家庭角度出发,塑造民主环境氛围
学生在进入小学阶段以前主要的教育环境是以家庭教育为主,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为学生在培养行为习惯过程中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在农村地区,由于农村地区不如城市地区教育发达,每对农村父母对教育的接受程度大都不一,不同的农村家庭对学生在习惯上的养成教育各不相同,有的重视,有的忽视。近年来,农村家庭开始重视学生在家庭中的教育,可以看出这是我国素质教育全方面发展的结果。那么,农村家庭应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养成教育。主要有下面两点,一是,注重塑造良好的家庭民主氛围,建立良好的家庭成员关系。在中国家庭中,大多数父母都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控制欲,认为孩子应该遵从自己的意愿,不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忽视学生的内心感受。这样强烈控制欲下容易使家庭处于一种压抑的氛围当中,更不利于父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因此,家长要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将学生视作平等的个体,尊重学生的内心想法。二是,家长应在学生幼儿时期就注重培养其正确优秀的道德修养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要以言传身教地方式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优秀的道德修养和生活习惯对学生未来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和学校大有裨益。
四、结束语
现如今农村地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依旧是社会关心的问题之一,培养农村地区小学生行为习惯需要从学生、学校、家庭三个角度出发。学生自身方面要注重加强学习,学习身边优秀的行为习惯将其渗透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学校教育方面则要规范化管理校园环境,为学生养成教育创造适宜的教育环境以促进学生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养成。还应注重家庭内部的教育环境与氛围,为学生养成行为习惯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小玲.关于农村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探微[J]. 国际教育论坛, 2020, 2(8):46.
[2]韦菊.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践研究[J]. 成长, 2020(1):17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