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着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相关问题,简单分析了建筑给排水设计思路,介绍了给排水施工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最后就给排水设计中的节水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污水处理
中图分类号:TB4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现代住宅有着越来越多的要求,例如,需要更多的灵活性与适应性等。给排水的设计则是实现现代住宅灵活性与适应性功能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建筑给排水设计思路
(一)给水系统
系统设计要为每幢住宅设一个独立的给水系统,采用蓄水池——水泵——水箱——减压阀——用水点的供给方式。它既能满足市政基础设施滞后于住宅建筑快速发展带来的弊端,避免对市政给水管网造成冲击;又能解决《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消防前期贮水量的要求。
(二)消火栓给水系统
建筑灭火设计已成为建筑给排水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消火栓给水系统中更注重扑救初期火灾,系统中才采用稳压泵保持系统的稳高压。在分区中可采用减压阀、多出口水泵、稳压阀,以保证消火栓的水压和出水量。为保证灭火设备能及时投入运行,设置工作泵和备用泵的自动切换装置。
二、給排水施工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为了保证建筑给排水施工设计的质量及更有利于污水的排放和处理,在给排水设计施工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卫生间管道的布置问题
做好了卫生间管道布置的好处在于检修和疏通时,可避免影响下层住户。但实际情况是当本层管道堵塞漏水时,积水往往造成下层住户附近墙体被渗漏,反而扩大了影响范围,而且在本层检修要打凿卫生间地面,发生噪音,地面修补还要多工种协作,比较麻烦。还不如到下层卫生间顶棚维修更省事。而且现在社会上管道疏通也方便,笔者认为无需大动干戈。
(二)排水管道同层敷设
《住宅设计规范》规定:住宅的污水排水横管宜设于本层套内,当必须敷设于下一层的套内空间时,其清扫口应设于本层套内。《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规定:住宅卫生间的卫生器具排水管不宜穿越楼板进入他户。这两个规范均建议排水横管尽量设于本层,即同层排水。同层排水,便于检修和疏通,可避免影响下层住户,而且只有排水立管穿越楼板,减少楼板孔洞,杜绝卫生间渗漏。
(三)雨水排水系统与生活生产排水系统应严格分开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说明中强调了雨水系统与生活生产排水系统设计计算方法的不同。雨污、雨废合流将会影响生活、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面积在增大,层数在增多,经常出现低层住户排水口冒气和溢水的情况,尤其是在排水管堵塞或半堵塞的情况下,使得房内的高档装修和贮放的物品浸水,造成经济损失。
(四)合理选择排水管材
随着塑料管材的日益推广,排水塑料管已在建筑高度100m以下的建筑物内广泛使用,但建筑高度大于、等于100m的高层建筑和不适宜采用排水塑料管的场合,可采用柔性抗震排水铸铁管。
排水塑料管的优点:管道内壁光滑,阻力系数小,不易积垢,排水通畅,化学稳定性好,耐腐蚀性好,导热系数小,重量轻,安装维修方便,外表美观,易于粘接。但是,排水塑料管也有缺点:力学性能差,抗冲击性差,刚性差,平直性差,阻燃性差,热膨胀性系数大,管壁薄,隔音性能差。
塑料管材虽然应用广泛,但是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要求设计施工人员慎重行事,不仅要考虑优点,同时还要考虑刚性、绝热性、膨胀性,对多震地区还要考虑抗震性因素。塑料管因隔音性能差可选择内壁带螺旋塑料管、芯层发泡管或隔音空壁管等隔音塑料排水管材,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噪音。塑料管因热膨胀系数高,特别作为热水管可采用柔性接口,设置伸缩补偿装置。
三、关于给排水节水技术
(一)防止二次污染造成的水量浪费
二次污染事故的发生,使得建筑给水系统不能正常工作,造成用户用水困难。同时,受到污染的水将会被排放;对供水系统的清洗处理,也需耗费大量的自来水,这些都造成了水的严重浪费。因而防止建筑给水系统二次污染,对节约用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大力发展建筑中水设施
“中水道”。顾名思义输送的既不是上水道清洁的自来水,也不是下水道污秽的脏水。把一个地区居民洗脸、洗澡等洗涤水和冲洗用水集中起来,经过去污、出油、过滤、消毒、灭菌处理,输入中水管网,以供从厕所、洗汽车、浇草坪、洒马路等非饮用水之用。用一立方米中水,等于少用一立方米清洁水,少排出近一立方米污水,一举两得,达到节水近50%。所以,中水道已在世界许多缺水城市广泛采用。
四、结束语
总之,建筑给排水的设计施工应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并将重点调整到民用建筑与工业建筑并重,公共建筑与居住建筑并重。在施工中统一管理,科学配置,这样不仅能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用水供需矛盾,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徐永立.论建筑给排水发展趋势[J].今日科苑,2008(02).
[2]赵利民.住宅给排水设计的几点思考[J].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4).
[3]邓宏毅.建筑设施给排水施工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8(21).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污水处理
中图分类号:TB4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现代住宅有着越来越多的要求,例如,需要更多的灵活性与适应性等。给排水的设计则是实现现代住宅灵活性与适应性功能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建筑给排水设计思路
(一)给水系统
系统设计要为每幢住宅设一个独立的给水系统,采用蓄水池——水泵——水箱——减压阀——用水点的供给方式。它既能满足市政基础设施滞后于住宅建筑快速发展带来的弊端,避免对市政给水管网造成冲击;又能解决《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消防前期贮水量的要求。
(二)消火栓给水系统
建筑灭火设计已成为建筑给排水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消火栓给水系统中更注重扑救初期火灾,系统中才采用稳压泵保持系统的稳高压。在分区中可采用减压阀、多出口水泵、稳压阀,以保证消火栓的水压和出水量。为保证灭火设备能及时投入运行,设置工作泵和备用泵的自动切换装置。
二、給排水施工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为了保证建筑给排水施工设计的质量及更有利于污水的排放和处理,在给排水设计施工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卫生间管道的布置问题
做好了卫生间管道布置的好处在于检修和疏通时,可避免影响下层住户。但实际情况是当本层管道堵塞漏水时,积水往往造成下层住户附近墙体被渗漏,反而扩大了影响范围,而且在本层检修要打凿卫生间地面,发生噪音,地面修补还要多工种协作,比较麻烦。还不如到下层卫生间顶棚维修更省事。而且现在社会上管道疏通也方便,笔者认为无需大动干戈。
(二)排水管道同层敷设
《住宅设计规范》规定:住宅的污水排水横管宜设于本层套内,当必须敷设于下一层的套内空间时,其清扫口应设于本层套内。《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规定:住宅卫生间的卫生器具排水管不宜穿越楼板进入他户。这两个规范均建议排水横管尽量设于本层,即同层排水。同层排水,便于检修和疏通,可避免影响下层住户,而且只有排水立管穿越楼板,减少楼板孔洞,杜绝卫生间渗漏。
(三)雨水排水系统与生活生产排水系统应严格分开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说明中强调了雨水系统与生活生产排水系统设计计算方法的不同。雨污、雨废合流将会影响生活、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面积在增大,层数在增多,经常出现低层住户排水口冒气和溢水的情况,尤其是在排水管堵塞或半堵塞的情况下,使得房内的高档装修和贮放的物品浸水,造成经济损失。
(四)合理选择排水管材
随着塑料管材的日益推广,排水塑料管已在建筑高度100m以下的建筑物内广泛使用,但建筑高度大于、等于100m的高层建筑和不适宜采用排水塑料管的场合,可采用柔性抗震排水铸铁管。
排水塑料管的优点:管道内壁光滑,阻力系数小,不易积垢,排水通畅,化学稳定性好,耐腐蚀性好,导热系数小,重量轻,安装维修方便,外表美观,易于粘接。但是,排水塑料管也有缺点:力学性能差,抗冲击性差,刚性差,平直性差,阻燃性差,热膨胀性系数大,管壁薄,隔音性能差。
塑料管材虽然应用广泛,但是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要求设计施工人员慎重行事,不仅要考虑优点,同时还要考虑刚性、绝热性、膨胀性,对多震地区还要考虑抗震性因素。塑料管因隔音性能差可选择内壁带螺旋塑料管、芯层发泡管或隔音空壁管等隔音塑料排水管材,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噪音。塑料管因热膨胀系数高,特别作为热水管可采用柔性接口,设置伸缩补偿装置。
三、关于给排水节水技术
(一)防止二次污染造成的水量浪费
二次污染事故的发生,使得建筑给水系统不能正常工作,造成用户用水困难。同时,受到污染的水将会被排放;对供水系统的清洗处理,也需耗费大量的自来水,这些都造成了水的严重浪费。因而防止建筑给水系统二次污染,对节约用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大力发展建筑中水设施
“中水道”。顾名思义输送的既不是上水道清洁的自来水,也不是下水道污秽的脏水。把一个地区居民洗脸、洗澡等洗涤水和冲洗用水集中起来,经过去污、出油、过滤、消毒、灭菌处理,输入中水管网,以供从厕所、洗汽车、浇草坪、洒马路等非饮用水之用。用一立方米中水,等于少用一立方米清洁水,少排出近一立方米污水,一举两得,达到节水近50%。所以,中水道已在世界许多缺水城市广泛采用。
四、结束语
总之,建筑给排水的设计施工应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并将重点调整到民用建筑与工业建筑并重,公共建筑与居住建筑并重。在施工中统一管理,科学配置,这样不仅能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用水供需矛盾,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徐永立.论建筑给排水发展趋势[J].今日科苑,2008(02).
[2]赵利民.住宅给排水设计的几点思考[J].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4).
[3]邓宏毅.建筑设施给排水施工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