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冬腊月

来源 :幸福·悦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n10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历翻到农历十一月的第一天,上面显示“冬月”二字,才知道原来冬月是农历十一月的别称。想起家乡人常说的“十冬腊月”,原来以为只是泛指寒冷的冬天,和“寒冬腊月”无异。现在看来,它明明白白说出了三个月:十月、冬月和腊月。乡村的语言带着些古风,比如称风筝为纸鹞,称东西为物什,称办法为章程,称砍树、砍柴为斫树、斫柴,如此种种,不能尽数。我们从小都这样说,说的时候脱口而出浑然不觉,倒是现在说家乡话的机会少了,有时突然会想起某句话某个字,细品起来觉得古意盎然,韵味十足。
  十冬腊月的家乡,山风刺骨,冷是不消说的。但山里人自有御寒的妙法,家家备有火塘,不管是一家人围坐,还是邻里间串门,都是暖意融融的。家乡的火塘,是建房时就在一间房的地面预留出一个直径约三四十公分的圓坑,深约十多公分,底面平整。冬天以外的季节,火塘是闲置的,用一个木制的栅架盖上防止踩入。冬天,塘内先放入一层草木灰,中间放上木炭,上面铺上一层刚刚从灶膛里掏出的炭火,再轻轻掩盖上一层薄灰让炭火不致消耗过快。木炭有硬炭和桴炭两种,硬炭由质地紧实的杂木烧成,一段一段的,还能看出木头的形状,桴炭则是日常烧灶留下的柴火炭,细细碎碎的。硬炭经烧,但是不易得,需往深山里去烧,家里没个壮劳力的根本烧不了。桴炭不经烧,但也有它的好处,比硬炭易着,一会儿的工夫就能烧得红红火火的。节俭的主妇们通常将两种木炭搭配着用,以确保整个冬天都是暖和的。每天晚上睡觉前用塘灰将剩余的炭火深埋,第二天早上划开塘灰,里面的炭火依然是红通通的,在炭火下面加入木炭,新一天的暖就续上了。
  一种粗陶罐,也是家家必备。颜色黑褐,圆口拱肚,底部略收,侧面有个把手方便拿取,配一个木制的盖子。这不起眼的物件,可是火塘专用的炖肉神器,见它如同见肉,小时候只要在火塘里看见它,就知道有肉吃了。早上装入肉和水,将陶罐往火塘里一坐,不用管它,到了傍晚,准保肉烂汤鲜。肉吃得差不多了,再从扑水坛里拿几个腌辣椒往里一放,稍炖一下,酸爽鲜香,更是别有一翻风味。炖腊肉尤其香,满屋子都是肉香味。我家祖传的那个陶罐,从爷爷那辈开始用,老家的大姐现在仍在用着。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不知炖了多少回肉,肉的香味已经沁入胎骨。每逢回老家,大姐必炖一罐肉给我们解馋,我们吃得心满意足,感叹即使不放肉,萝卜白菜放入这个宝贝陶罐,都能炖出肉味来。
  十冬腊月的家乡,雪是必不可少的,每年总要大大小小下个几场。小雪常伴着雨一起下,落地就没了踪迹,让人觉得没意思。大雪就不同了,先是下雪珠,细细密密地铺在地面上,很快就冻上了薄薄的一层冰,然后鹅毛般的雪花飘上一整夜,一大早就呈现出一个白茫茫的童话世界。我是资深的“起床困难户”,冬天起床尤其困难。能让我早起的日子,只有下雪。大雪过后,窗户总是特别明亮,那道异于平常的雪光,能让我瞬间睡意全无,一骨碌爬下床来。
  雪后放晴,各处的雪开始融化,房檐上挂下长长的冰凌,在粉墙黛瓦之间,犹如装饰了水晶的流苏,在阳光下闪着耀眼夺目的光。村外石缝里的细流,此刻已毫无声息地匍匐在石块上,或在石块下方垂下粗大的冰锥,低处那个平日可以储一点水的小池,则被厚厚的冰块完全覆盖。一帮孩子小心翼翼地将水面上的冰块揭下,硕大的冰块足有半寸多厚,晶莹剔透得没有一丝杂质。孩子们找来麻索,将冰块五花大绑,由两个个高一点的孩子用扁担抬着,其他孩子簇拥左右,“嗨唷嗨唷”喊着号子往村里抬,别提有多兴奋。大人们看了哭笑不得,这不就是一摊水吗,抬来何用?
  可是,谁能定义什么才是真正有用的东西呢?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当时看来必需的东西都已面目模糊,反而是那些被认为无用的事物,至今仍占据着我们记忆的很大部分,并且,似乎一直都无法忘记。正如周作人先生所说: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
其他文献
品牌是网站成功发展的必修课  网络产业蓬勃发展,网站的数目现今已多到令人难以想象。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一个崭新的网站要脱颖而出,最关键的因素在于树立网站的品牌。  在现实世界,商家要推出自己的品牌已相当不易,更何况网际网络有着非常微妙的虚拟环境。这正是网络上树立网站品牌的最大挑战和最高难度。  在传统的商业世界,商家推出的新产品或新品牌,消费者可以接触到,而品牌就在这些产品的质量与服务的成效中
期刊
“天冷了,多穿点衣裳,不要又受凉了”。闹钟响结束后,我听到信息提示音,点开一听,是母亲的声音。  这样的提醒,每到秋深,母亲都会提。母亲也真是神了,昨夜我的确有些轻微咳嗽。看看日历,今天寒露。  半辈子跟草木打交道的母亲,对二十四节气记得清清楚楚。我知道,再过一旬,母亲会提醒我加背心了。其實啊,就算母亲不提,我也会主动加上背心。说起背心啊,起初我是十分不情愿穿的。不知是北国深秋的空气太过干燥,还是
期刊
人的一生中最容易犯的错误也许就是对亲近的人太苛刻,而对不相干的人又过于谦卑。我们把最多的“谢谢”送给了陌生人,而对自己最爱的人终其一生也许连“我爱你”都吝于出口。如果反过来的话,这世界也许会变得很不一样。  曾经喜欢耍小性子对最亲近的人乱发脾气,把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不顺都一股脑朝他们身上发泄,把家人当做“情绪垃圾桶”。这样的行为持续了二十多年我都觉得理所当然,认为我在外面要那么辛苦戴着面具做人,
期刊
一  两个人其实已经分手很久了。  但因为是学生时代的爱情,所以就算分开也舍不得做仇人,加上共同的朋友太多,断断续续的还有些许联系。  男孩已经结婚,女孩也有了稳定的恋情。  有天在网上碰到,男孩正在国外玩儿,和女孩聊了两句,问:你有没有什么需要我带的?  女孩开始说不用,后来想了想,随口说,上大学的时候你有一次和家里人出去玩,回来给我带了一条项链,你还记得不?银的链子,带一个蓝色的小坠子,很简单
期刊
相由心生。食相不是一个人天生的相貌,而是在后天漫长的饮食生活中一餐餐地逐渐培育出来的。  食相指的是一个人在进食时的神态和动作,不完全集中在口部和面部,而是全身的、多媒体的。事实上,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食相”这个词只存在于公众场合。  一般来说,吃喝拉撒、饮食男女,皆个人之私密也,只要不犯法,采取哪一种“姿势”,呈现出什么样的“相”,可能会危害健康,但通常都不会危害到社会。比方说,一个人在洗澡的时
期刊
苏轼词云,“人间有味是清欢”,天堑变通途的时代,一日尝尽南北美食,已经成为现实中朋友圈里热门的话题。花花绿绿的作料和五花八门的工艺虽好,却依然无法掩盖记忆深处那透着热气、溢着质朴纯真的红薯香味。  红薯,在江汉平原极其普遍,大家习惯称之为“苕”,“苕”的方言意思是傻帽、愚蠢,比如说“你这个苕货”,就是说你笨笨的,傻傻的。表面看起来,是贬义词,其实在生活中,多是一种亲昵与热情。就像我,有时候看到学生
期刊
女友夏经朋友介绍,认识某外企高管。听说她最近几年一直单身,那位先生脱口而出:“天啊,你是怎么熬过来的?那可怎么熬啊!”接着问:“你是怎么被漏下、被剩下的?”夏一阵抓狂,她毫不迟疑地回复他:“对不起,我没有被漏下或是剩下,单身是我自主的选择。结果当然是不欢而散。”  我想那位先生未必真的觉得自己高高在上,但他的这些话确实给人以拯救者的嫌疑。很多时候我们想要表达的是A意思,可是我们所选择的词汇、肢体语
期刊
长年在王宫推磨的驴子被狮子大王看重,被任命为动物王国的运输大臣。跑客运的老马从小和驴子一起长大,因为早前划定的线路客源少,所以它的生意一直不景气。老马很想拿下森林中新开辟的那条客运线路,于是决定去找驴子,想请老友关照一下自己。  晚饭后,老马将事先备好的一大筐上等青草搬上马车,正欲拉着车子去拜访驴子,这时小马跑了过来。  小马好奇地问道:“爸爸,您晚上出去干什么呀?”  “我去看望一下你驴子叔叔。
期刊
徐迎春每天早晨有个习惯,快手快脚洗米,将米倒进电饭煲,接通电源后,看看那个厚厚的笔记本:今天要去服务的老人,谁要买衣架、谁该理发了,谁的药要服用,谁家卫生要做,谁今天中午要吃蒸鸡蛋。  吃过早饭,徐迎春就马不停蹄奔赴各个乡村,有时忙完刚刚回到家,正准备吃中饭,家庭养老智能平臺来了通知,她负责的老人要聊聊天,她急忙扒口饭,饭还没下咽,直接冲向门外:“随叫随到,这是我们护理员的工作嘛!今天还好,是大白
期刊
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在中国古代,明太祖朱元璋可谓是“铁腕反腐”的先锋,他制重典,用酷刑,严厉打击官员腐败行为,使明朝初期出现了可喜的“洪武之治”局面。不过很多人不知道,为了惩治腐敗,朱元璋竟然连驸马都杀了!  泥腿子出身的朱元璋饱受元朝官吏的盘剥敲诈,对官员贪污腐化、鱼肉百姓的行为深恶痛绝。大明王朝建立后,朱元璋便开始大举反腐。他制定出台了《明大诰》等律令,发明了“剥皮楦草”的酷刑,使官场风气为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