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江苏省溧阳市职业教育中心在校中职生创业意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中职生的创业认识、兴趣、需求、对创业风险及困难的认知以及创业所需的主观客条件,提出正确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开展职业生涯设计;扎实开展创业教育,全面提高中职生创业素质;加强创业实践环节,搭建创业实践平台;筹措社会资金,出台有关政策,给予鼓励性支持的措施。
关键词:中职生;创业意识;现状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一方面要支持并完善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另一方面,要改革并加强就业观念教育。
随着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快速蔓延,发展中的我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各项经济指标自2008年9月以来出现了大幅下滑之势,溧阳职业教育中心所在的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受到很大的冲击,其中以苏州、无锡外资制造企业最具代表性。根据上海人才协会对苏州、无锡260多家企业的调查,2008年9月至11月企业用工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8%~30%,企业对人员的使用在9月还限于一些放班现象,到10月就出现了一次裁员达50人的现象,到11月甚至出现了一次裁员达100人以上的企业。失业人员的主要情况大致是:①年龄结构:失业人员年龄主要集中在18~30岁之间;②岗位结构:主要是制造业蓝领等一线操作工,如电子类液晶、PC、半导体等生产岗位,白领被裁现象较少,但也出现了很多企业明确不招白领的现象;③学历结构主要是以初中、职中(中专及同等学历)居多。
因此,在当前社会环境下,研究分析中职生创业意识现状具有突出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保持良好的职业发展愿景,除了有利于维护中职生的身心健康之外,对今后中职生就业创业活动各个环节的顺利开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科学发展观精神,切实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就业创业教育,国家级立项课题《开展创业教育促进中职生就业方式转变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组精心设计调查问卷,对学校学生的创业意识现状做了调查。
样本与调查说明
1.调查样本
问卷调查在学校的机电部、电工电子部、计算机部和文经部四大专业部的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一、二年级普通职高班和高级技工班的中职学生中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606份,回收606份,其中有效调查问卷517份,占发放问卷的85.3%。在有效问卷中男生占43.51%,女生占56.49%。
2.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和个别座谈相结合。
中职生创业意识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1.对创业概念理解的调查
“图1”调查显示,有43.96%的学生认为只要开创一份事业都可以叫创业,有24.15%的学生认为只有开办一家企业或公司才能算是创业。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对创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对创业的兴趣、需求及对自我认知评价的调查
(1)创业兴趣的调查。
“图2”调查显示,21.87%的学生对创业很有兴趣,而且35.54%的学生非常有兴趣,只有8.43%的学生不太感兴趣或根本没兴趣。可见,学生普遍有创业的兴趣和愿望。
“图3”“表1”调查显示,先选择“蓝领文化”作为基础,以此发展自己的“创业文化”的学生达65%左右。只从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对创业的强烈兴趣,从另一上面反映了中职生对创业较为理性,认为工作几年,待自己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资金和人脉后,再选择创业,成功率会更高。
(2)影响中职生创业因素的调查
表2:以下因素对中职生自主创业的影响程度如何?请按重要性依次打分(请在下列表格中填入最大、比较大、一般、较小、最小)
说明:下面的比例为最大与比较大的百分比相加的结果。
从上表可知,调查学生认为影响自己自主创业的最大因素是“个人能力(77.22%)”,其次是“资金(56.95%)”和“学历(47.61%)”,而“家庭条件”排在最后一位,占31.89%。可见,个人能力是制约中职生创业的首要难题,是创业需要翻越的第一座大山。
(3)创业缘由及创业素质认知的调查。
“图4”调查显示,对于创业想法的来源,有53.99%的学生是“就业影响”,有48.52%的学生认为是“家庭影响”,有24.83%的学生认为是朋友影响,而学校的宣传只占9.11%,排在最后一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校在创业指导上的缺失。
“表3”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最需要具备的素质是“出色的沟通及交际能力(72.67%)”“较好的专业知识(71.07%)”和“强烈的挑战精神(64.46%)”,其次才是“良好的社会关系(59.91%)”和“管理及领导艺术(55.58%)”,在学生个人访谈中得知,“其他”主要是指“良好的心理素质”。
可见,学校加强创业教育迫在眉睫,任重道远。
3.对创业风险及困难的认知调查
从“表四”可知,51.94%的学生认为创业最大的障碍是经验不够,缺乏社会关系;21.41%的学生认为是资金不足,没有好的创业方向;有18.22%的学生认为是学历不高,知识不足。可见,“经验不够,缺乏社会关系”是制约学生创业的最大障碍。
表5 在创业历程中,如果遭遇挫折和失败您会以何种心态来应对?
上述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在面对创业困难和挫折时能以良好的心态去对待。78.81%的学生认为创业中存在的风险可用来磨炼自己,只有12.53%的学生存在担心与害怕。如果在创业历程中遭遇挫折,79.04%的学生表示将“积极面对,勇往直前”,15.26%的学生表示“不在乎挫折失败,任其自然发展”,只有6.61%的学生会感到“消极应对,直接放弃,失去信心,心灰意冷”。
“图6”显示,对于自己的创业前景,只有22.78%的学生学生表现出自信,27.56%的学生感到迷惘,43.74%的学生感到有压力,2.76%的学生表示无所谓。因此,中职学生对创业前景缺乏足够的信心和勇气。
4.对创业知识和能力获取方式与目的的调查
从上图可知,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和“参加培训”的途径来获得创业知识和能力的愿望比较强烈,分别占64.46%和26.88%。
“图8、表6”调查显示,(86.11%)的学生迫切希望学校提供“创业指导教育”,并希望学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时首先要切实加强“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培养(73.35%)”“创业实践教育(35.54%)”,其次是加强“创新教育(28.02%)”“心理教育(25.28%)”和“创业知识教育(24.37%)”。
“表7”调查显示,中职生迫切需要学校在“场地、实验设备等环境和服务(79.04%)”和“将创业课程纳入必修课(62.41%)”等方面来给予帮助和支持,其次是提供创业配套资金(30.30%)和举办各种形式的创业大赛等。
上图调查显示,学生参加创业类培训或讲座的目的很明确,主要是“了解创业的过程和方法(77.68%)”、“明确现在的就业形势(68.79%)”和“多认识一些有经验的人(51.25%)”。
创业准备是每个倾向于创业的学生的必经阶段。在调查中,84.51%的学生表示在创业前会到企业实习,积累资金、经验和人脉;56.49%的学生表示会通过看创业方面的书籍来完善自己的创业计划;30.98%的学生表示会向创业型企业家求助;20.96%的学生表示会通过参加创业计划大赛来获得创业的经验;15.49%的学生表示会先就业后创业。因此可以说,学生在创业准备上是较理性的。
自主创业是在走一条大家都没有走过的路,需要激情和信仰,更需要理性和脚踏实地的充分准备。从上可知,中职生在创业准备上是比较理性和慎重的。
5.对创业领域选择的调查
创业成功与否,与创业领域、创业模式、创业理念等都有着密切的关联。特别是创业领域的选择,往往是一招不慎,满盘皆输。对大部分中职生来说,由于受自身条件限制,他们应尽量选择那些技术含量不太高、起点较低的行业来创业。从“表八”中可以看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的学生所占比例最高,达35.99%,其次是“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相对较低的行业(30.75%)”和“与自身专业相关的领域(25.06%)”,而选择“什么行业赚钱就望哪个方向”的学生仅占7.97%。因此,在创业领域的选择上中职生还是比较理性的。
6.对创业资金来源的调查
问及被调查者创业“启动资金的来源”,结果显示(见图11):选择通过家庭渠道“融资”的中职生所占比重最大,达40.32%;其次是自己通过先就业的方式积累资金,在与选择“其他”的学生的交谈中了解到,其“其他”的含义主要是指先就业几年积累资金与经验,因此自筹资金的比例为“个人”和“其他”项相加,占25.72%;选择“银行贷款”的所占比例为最小,仅占15.94%。这从另一侧面验证了中职学生对家庭的依赖性和缺乏社会经验。
调查结论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个人访谈、组建创业兴趣小组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及近三年来对顶岗实习学生和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显示与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中职生成就动机水平高,但害怕面对现实。成就动机是指想要做好事情的动力,它与个人对自己的高要求、高标准有关,与个人的抱负高低有关,它对个体的工作、学习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从上面的问卷调查中显示,中职生有着希望成功的强烈倾向。但在随后组建创业兴趣小组过程中,学生的报名情况并不象问卷调查结果所体现的这么踊跃,且不少学生在顶岗实习和就业过程中一碰到困难就选择逃避,这些充分体现了不少中职生虽有强烈的成就动机,但却害怕面对现实。
(2)就业创业心理期望高,但在就业创业过程中存在严重的“等、靠、要”思想且缺乏信心和竞争力。这可以从“对创业的兴趣”的调查结果和中职毕业生的现实表现中看出。
(3)实现自身价值愿望强,但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虽然问卷调查中显示中职生择业十分重视自身价值,追求自我实现,但同时他们又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现实中不愿到乡镇企业、到基层去。中职生想走捷径,幻想成才的道路一帆风顺,想一举成名、一蹴而就。他们虽然有实现自身价值的雄心壮志,但对吃苦耐劳有恐惧感,没有充分做好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产生恐惧和彷徨,形成强烈的心理矛盾和冲突。
(4)综合素质重要性意识强,但自身努力程度不够。市场经济为中职生择业提供了公开、平等的竞争环境,但是这种竞争是十分激烈的,主要是综合素质的竞争。综合素质在择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职生都能充分认识到。但是有些中职生却不愿努力去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这可以从“影响中职生的创业因素”的调查结果和中职生的现实表现中看出。
调适中职生就业创业矛盾心态的建议与对策
中职生就业创业的矛盾心态既有积极方面,又有消极方面,但积极方面是主流。这种矛盾心态是其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发展趋向成熟的动力。除了中职生本身要努力寻求积极的解决办法外,社会尤其是学校也要加强教育和引导,促使中职生保持稳定、积极和正确的就业创业心态。其具体建议与对策如下:
1.正确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开展职业生涯设计
在学校期间,中职生的职场社会角色认知大多带着理想的色彩,他们的自我职业发展定位也基本上是比较模糊的,表现在他们大多有着“以后我想干什么”的心理预期,而至于如何才能较好地达到这一职业理想,则基本停留在感性的认知上,许多人还满足于“边走边看”。而成熟的社会心态有赖于科学的自我职业生涯设计。职业生涯设计是学生人生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要有理想的成分,又要有循序渐进的内涵,更要有在实践中科学调整的空间和勇气。因此中职生在职业生涯设计时应当立足于自身的兴趣和优势能力,在借鉴成功人士职场沉浮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将就行事。
2.扎实开展创业教育,全面提高中职生创业素质
(1)树立创业教育理念,加大创业教育力度。
首先要澄清认识,走出对创业教育认识的误区。创业教育绝不是简单的就业教育,其最终目的不是解决简单的生存问题,而是注重个人创业意识与创业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实现人的全面、创新和更高层次的发展。创业教育无论从教育发展和教育效果,还是对刺激经济发展,提升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必将成为未来中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从根本上树立创业教育的全新理念,在学校逐步加大实施创业教育的力度。
(2)重视对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选拔与培养。
创业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必须把选拔与培养创业教育的优质师资提到重要日程上来。一方面要加强对创业骨干教师的专业培训,同时制定激励措施,鼓励现职教师到创业一线兼职或有计划地选派有潜质的青年教师直接参与创业实践。另一方面,可以聘请一些企业家、成功的创业者、技术创新专家到创业基地任兼职教师,或兼职从事创业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扩大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
(3)加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要把创业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中,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工学结合相结合,与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指导课程相结合,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大力宣讲创业基本理论知识、创业常见问题与对策和相关法规政策,引导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提高创业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
(4)广泛开展创业教育活动,营造校园创业文化氛围。
校园创业文化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直接环境,对学生创业素质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是编印成功人士创业案例,定期举办创业现身报告,结合创业者、优秀毕业生的创业经历、经典案例,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为学生提供借鉴,引导广大学生理性创业,增强创业自信心。二是挖掘学生创业性社团潜力,活跃学校、专业部的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并积极组织参加省、国家创新创业竞赛,为创业者闪亮登场提供舞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创业计划。三是在班级环境、校园环境等物质环境建设上,不同程度地体现创业教育的主旨和目的,在黑板报、宣传栏、墙壁上形成创业教育的人文环境;在学校制度层面上,结合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进行创业教育,在师生关系和人际关系的互动和交往中,形成创业教育的心理氛围。通过各类制度化和非制度化、显性和隐性的环境因素及其综合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陶冶学生的意识和心理,促使学生形成创业意识和创业个性心理品质。
3.加强创业实践环节,搭建创业实践平台
(1)加强校内实习、实践基地建设。
通过广泛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勤工助学和工学结合等活动,把教学和科研活动与创业实践锻炼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成功,体验失败,接受锻炼,积累经验。
(2)积极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创业教育。
学校应积极建设校外教学实习基地、社会实践基地、企业创业教育基地等创业教育基地,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教育。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让学生进入基地企业实习,亲身体验和经历创业的真实过程,培养他们的创业精神、创业实践能力,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可以作为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它使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创业计划大赛以及自主创业的大胆尝试有了一个可以依托的载体。
4.筹措社会资金,出台有关政策,给予鼓励性支持
中职生创业问题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中职生创业的引导,不断完善中职生创业的环境。
政府部门要在政策上提供法律、体制、经济、管理等方面的支持与帮助,鼓励中职生自主创业,使中职生创业不断制度化、规范化。同时,积极为创业的中职生申请小额贷款提供便利条件。政府部门要鼓励、引导有实力的企业为中职生创业投资,在互利双赢的基础上,促进中职生创业和企业的自身发展。
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中职生创新、创业专项资金,用于对中职生创业实践活动的管理、引导和支持。
参考文献:
[1]张之稳,李展,李莉丽.关于构建高校创业教育运行机制问题研究[J].http://www.kab.org.cn.
[2]曹秀芬,杨胜勇,江书平,杨海波,赵刚,王余丁.河北省大学生创业意识现状调查与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3]韩永清.当代山西青年需求矛盾的调查及对策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2).
[4]陈启娟,毛雅菲.大学生创业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EB/OL].http://www.sociology.cass.cn
[5]郭燕.大学生创业意愿问卷调查及分析.http://www.kab.org.cn
[6]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问卷分析[J].http://www.docin.com
[7]黄维民,龙雁.促进青年创业措施的跨国比较[J].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报,2007(3).
关键词:中职生;创业意识;现状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一方面要支持并完善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另一方面,要改革并加强就业观念教育。
随着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快速蔓延,发展中的我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各项经济指标自2008年9月以来出现了大幅下滑之势,溧阳职业教育中心所在的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受到很大的冲击,其中以苏州、无锡外资制造企业最具代表性。根据上海人才协会对苏州、无锡260多家企业的调查,2008年9月至11月企业用工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8%~30%,企业对人员的使用在9月还限于一些放班现象,到10月就出现了一次裁员达50人的现象,到11月甚至出现了一次裁员达100人以上的企业。失业人员的主要情况大致是:①年龄结构:失业人员年龄主要集中在18~30岁之间;②岗位结构:主要是制造业蓝领等一线操作工,如电子类液晶、PC、半导体等生产岗位,白领被裁现象较少,但也出现了很多企业明确不招白领的现象;③学历结构主要是以初中、职中(中专及同等学历)居多。
因此,在当前社会环境下,研究分析中职生创业意识现状具有突出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保持良好的职业发展愿景,除了有利于维护中职生的身心健康之外,对今后中职生就业创业活动各个环节的顺利开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科学发展观精神,切实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就业创业教育,国家级立项课题《开展创业教育促进中职生就业方式转变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组精心设计调查问卷,对学校学生的创业意识现状做了调查。
样本与调查说明
1.调查样本
问卷调查在学校的机电部、电工电子部、计算机部和文经部四大专业部的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一、二年级普通职高班和高级技工班的中职学生中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606份,回收606份,其中有效调查问卷517份,占发放问卷的85.3%。在有效问卷中男生占43.51%,女生占56.49%。
2.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和个别座谈相结合。
中职生创业意识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1.对创业概念理解的调查
“图1”调查显示,有43.96%的学生认为只要开创一份事业都可以叫创业,有24.15%的学生认为只有开办一家企业或公司才能算是创业。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对创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对创业的兴趣、需求及对自我认知评价的调查
(1)创业兴趣的调查。
“图2”调查显示,21.87%的学生对创业很有兴趣,而且35.54%的学生非常有兴趣,只有8.43%的学生不太感兴趣或根本没兴趣。可见,学生普遍有创业的兴趣和愿望。
“图3”“表1”调查显示,先选择“蓝领文化”作为基础,以此发展自己的“创业文化”的学生达65%左右。只从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对创业的强烈兴趣,从另一上面反映了中职生对创业较为理性,认为工作几年,待自己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资金和人脉后,再选择创业,成功率会更高。
(2)影响中职生创业因素的调查
表2:以下因素对中职生自主创业的影响程度如何?请按重要性依次打分(请在下列表格中填入最大、比较大、一般、较小、最小)
说明:下面的比例为最大与比较大的百分比相加的结果。
从上表可知,调查学生认为影响自己自主创业的最大因素是“个人能力(77.22%)”,其次是“资金(56.95%)”和“学历(47.61%)”,而“家庭条件”排在最后一位,占31.89%。可见,个人能力是制约中职生创业的首要难题,是创业需要翻越的第一座大山。
(3)创业缘由及创业素质认知的调查。
“图4”调查显示,对于创业想法的来源,有53.99%的学生是“就业影响”,有48.52%的学生认为是“家庭影响”,有24.83%的学生认为是朋友影响,而学校的宣传只占9.11%,排在最后一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校在创业指导上的缺失。
“表3”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最需要具备的素质是“出色的沟通及交际能力(72.67%)”“较好的专业知识(71.07%)”和“强烈的挑战精神(64.46%)”,其次才是“良好的社会关系(59.91%)”和“管理及领导艺术(55.58%)”,在学生个人访谈中得知,“其他”主要是指“良好的心理素质”。
可见,学校加强创业教育迫在眉睫,任重道远。
3.对创业风险及困难的认知调查
从“表四”可知,51.94%的学生认为创业最大的障碍是经验不够,缺乏社会关系;21.41%的学生认为是资金不足,没有好的创业方向;有18.22%的学生认为是学历不高,知识不足。可见,“经验不够,缺乏社会关系”是制约学生创业的最大障碍。
表5 在创业历程中,如果遭遇挫折和失败您会以何种心态来应对?
上述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在面对创业困难和挫折时能以良好的心态去对待。78.81%的学生认为创业中存在的风险可用来磨炼自己,只有12.53%的学生存在担心与害怕。如果在创业历程中遭遇挫折,79.04%的学生表示将“积极面对,勇往直前”,15.26%的学生表示“不在乎挫折失败,任其自然发展”,只有6.61%的学生会感到“消极应对,直接放弃,失去信心,心灰意冷”。
“图6”显示,对于自己的创业前景,只有22.78%的学生学生表现出自信,27.56%的学生感到迷惘,43.74%的学生感到有压力,2.76%的学生表示无所谓。因此,中职学生对创业前景缺乏足够的信心和勇气。
4.对创业知识和能力获取方式与目的的调查
从上图可知,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和“参加培训”的途径来获得创业知识和能力的愿望比较强烈,分别占64.46%和26.88%。
“图8、表6”调查显示,(86.11%)的学生迫切希望学校提供“创业指导教育”,并希望学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时首先要切实加强“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培养(73.35%)”“创业实践教育(35.54%)”,其次是加强“创新教育(28.02%)”“心理教育(25.28%)”和“创业知识教育(24.37%)”。
“表7”调查显示,中职生迫切需要学校在“场地、实验设备等环境和服务(79.04%)”和“将创业课程纳入必修课(62.41%)”等方面来给予帮助和支持,其次是提供创业配套资金(30.30%)和举办各种形式的创业大赛等。
上图调查显示,学生参加创业类培训或讲座的目的很明确,主要是“了解创业的过程和方法(77.68%)”、“明确现在的就业形势(68.79%)”和“多认识一些有经验的人(51.25%)”。
创业准备是每个倾向于创业的学生的必经阶段。在调查中,84.51%的学生表示在创业前会到企业实习,积累资金、经验和人脉;56.49%的学生表示会通过看创业方面的书籍来完善自己的创业计划;30.98%的学生表示会向创业型企业家求助;20.96%的学生表示会通过参加创业计划大赛来获得创业的经验;15.49%的学生表示会先就业后创业。因此可以说,学生在创业准备上是较理性的。
自主创业是在走一条大家都没有走过的路,需要激情和信仰,更需要理性和脚踏实地的充分准备。从上可知,中职生在创业准备上是比较理性和慎重的。
5.对创业领域选择的调查
创业成功与否,与创业领域、创业模式、创业理念等都有着密切的关联。特别是创业领域的选择,往往是一招不慎,满盘皆输。对大部分中职生来说,由于受自身条件限制,他们应尽量选择那些技术含量不太高、起点较低的行业来创业。从“表八”中可以看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的学生所占比例最高,达35.99%,其次是“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相对较低的行业(30.75%)”和“与自身专业相关的领域(25.06%)”,而选择“什么行业赚钱就望哪个方向”的学生仅占7.97%。因此,在创业领域的选择上中职生还是比较理性的。
6.对创业资金来源的调查
问及被调查者创业“启动资金的来源”,结果显示(见图11):选择通过家庭渠道“融资”的中职生所占比重最大,达40.32%;其次是自己通过先就业的方式积累资金,在与选择“其他”的学生的交谈中了解到,其“其他”的含义主要是指先就业几年积累资金与经验,因此自筹资金的比例为“个人”和“其他”项相加,占25.72%;选择“银行贷款”的所占比例为最小,仅占15.94%。这从另一侧面验证了中职学生对家庭的依赖性和缺乏社会经验。
调查结论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个人访谈、组建创业兴趣小组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及近三年来对顶岗实习学生和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显示与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中职生成就动机水平高,但害怕面对现实。成就动机是指想要做好事情的动力,它与个人对自己的高要求、高标准有关,与个人的抱负高低有关,它对个体的工作、学习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从上面的问卷调查中显示,中职生有着希望成功的强烈倾向。但在随后组建创业兴趣小组过程中,学生的报名情况并不象问卷调查结果所体现的这么踊跃,且不少学生在顶岗实习和就业过程中一碰到困难就选择逃避,这些充分体现了不少中职生虽有强烈的成就动机,但却害怕面对现实。
(2)就业创业心理期望高,但在就业创业过程中存在严重的“等、靠、要”思想且缺乏信心和竞争力。这可以从“对创业的兴趣”的调查结果和中职毕业生的现实表现中看出。
(3)实现自身价值愿望强,但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虽然问卷调查中显示中职生择业十分重视自身价值,追求自我实现,但同时他们又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现实中不愿到乡镇企业、到基层去。中职生想走捷径,幻想成才的道路一帆风顺,想一举成名、一蹴而就。他们虽然有实现自身价值的雄心壮志,但对吃苦耐劳有恐惧感,没有充分做好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产生恐惧和彷徨,形成强烈的心理矛盾和冲突。
(4)综合素质重要性意识强,但自身努力程度不够。市场经济为中职生择业提供了公开、平等的竞争环境,但是这种竞争是十分激烈的,主要是综合素质的竞争。综合素质在择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职生都能充分认识到。但是有些中职生却不愿努力去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这可以从“影响中职生的创业因素”的调查结果和中职生的现实表现中看出。
调适中职生就业创业矛盾心态的建议与对策
中职生就业创业的矛盾心态既有积极方面,又有消极方面,但积极方面是主流。这种矛盾心态是其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发展趋向成熟的动力。除了中职生本身要努力寻求积极的解决办法外,社会尤其是学校也要加强教育和引导,促使中职生保持稳定、积极和正确的就业创业心态。其具体建议与对策如下:
1.正确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开展职业生涯设计
在学校期间,中职生的职场社会角色认知大多带着理想的色彩,他们的自我职业发展定位也基本上是比较模糊的,表现在他们大多有着“以后我想干什么”的心理预期,而至于如何才能较好地达到这一职业理想,则基本停留在感性的认知上,许多人还满足于“边走边看”。而成熟的社会心态有赖于科学的自我职业生涯设计。职业生涯设计是学生人生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要有理想的成分,又要有循序渐进的内涵,更要有在实践中科学调整的空间和勇气。因此中职生在职业生涯设计时应当立足于自身的兴趣和优势能力,在借鉴成功人士职场沉浮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将就行事。
2.扎实开展创业教育,全面提高中职生创业素质
(1)树立创业教育理念,加大创业教育力度。
首先要澄清认识,走出对创业教育认识的误区。创业教育绝不是简单的就业教育,其最终目的不是解决简单的生存问题,而是注重个人创业意识与创业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实现人的全面、创新和更高层次的发展。创业教育无论从教育发展和教育效果,还是对刺激经济发展,提升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必将成为未来中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从根本上树立创业教育的全新理念,在学校逐步加大实施创业教育的力度。
(2)重视对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选拔与培养。
创业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必须把选拔与培养创业教育的优质师资提到重要日程上来。一方面要加强对创业骨干教师的专业培训,同时制定激励措施,鼓励现职教师到创业一线兼职或有计划地选派有潜质的青年教师直接参与创业实践。另一方面,可以聘请一些企业家、成功的创业者、技术创新专家到创业基地任兼职教师,或兼职从事创业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扩大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
(3)加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要把创业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中,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工学结合相结合,与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指导课程相结合,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大力宣讲创业基本理论知识、创业常见问题与对策和相关法规政策,引导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提高创业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
(4)广泛开展创业教育活动,营造校园创业文化氛围。
校园创业文化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直接环境,对学生创业素质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是编印成功人士创业案例,定期举办创业现身报告,结合创业者、优秀毕业生的创业经历、经典案例,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为学生提供借鉴,引导广大学生理性创业,增强创业自信心。二是挖掘学生创业性社团潜力,活跃学校、专业部的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并积极组织参加省、国家创新创业竞赛,为创业者闪亮登场提供舞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创业计划。三是在班级环境、校园环境等物质环境建设上,不同程度地体现创业教育的主旨和目的,在黑板报、宣传栏、墙壁上形成创业教育的人文环境;在学校制度层面上,结合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进行创业教育,在师生关系和人际关系的互动和交往中,形成创业教育的心理氛围。通过各类制度化和非制度化、显性和隐性的环境因素及其综合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陶冶学生的意识和心理,促使学生形成创业意识和创业个性心理品质。
3.加强创业实践环节,搭建创业实践平台
(1)加强校内实习、实践基地建设。
通过广泛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勤工助学和工学结合等活动,把教学和科研活动与创业实践锻炼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成功,体验失败,接受锻炼,积累经验。
(2)积极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创业教育。
学校应积极建设校外教学实习基地、社会实践基地、企业创业教育基地等创业教育基地,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教育。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让学生进入基地企业实习,亲身体验和经历创业的真实过程,培养他们的创业精神、创业实践能力,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可以作为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它使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创业计划大赛以及自主创业的大胆尝试有了一个可以依托的载体。
4.筹措社会资金,出台有关政策,给予鼓励性支持
中职生创业问题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中职生创业的引导,不断完善中职生创业的环境。
政府部门要在政策上提供法律、体制、经济、管理等方面的支持与帮助,鼓励中职生自主创业,使中职生创业不断制度化、规范化。同时,积极为创业的中职生申请小额贷款提供便利条件。政府部门要鼓励、引导有实力的企业为中职生创业投资,在互利双赢的基础上,促进中职生创业和企业的自身发展。
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中职生创新、创业专项资金,用于对中职生创业实践活动的管理、引导和支持。
参考文献:
[1]张之稳,李展,李莉丽.关于构建高校创业教育运行机制问题研究[J].http://www.kab.org.cn.
[2]曹秀芬,杨胜勇,江书平,杨海波,赵刚,王余丁.河北省大学生创业意识现状调查与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3]韩永清.当代山西青年需求矛盾的调查及对策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2).
[4]陈启娟,毛雅菲.大学生创业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EB/OL].http://www.sociology.cass.cn
[5]郭燕.大学生创业意愿问卷调查及分析.http://www.kab.org.cn
[6]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问卷分析[J].http://www.docin.com
[7]黄维民,龙雁.促进青年创业措施的跨国比较[J].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报,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