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洗手活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ocaoren66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同时家庭教育对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针对幼儿园洗手环节幼儿还存在的许多问题,如,大多数幼儿洗手的方法不正确,不知道什么时候该洗手,不喜欢打香皂,玩香皂,玩水,拥挤不排队,等等。因此应该从问题出发,通过有效地挖掘盥洗环节中的课程资源,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采取多种方法有意识地进行培养,使幼儿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良好的盥洗习惯,为幼儿提供保障身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一、大班幼儿洗手活动存在的问题
  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个人清洁卫生的能力,但有的幼儿洗手时马虎、打闹、洗手液用量过多或者过少,出现了为完成任务而洗手的情况。也有的幼儿乐于洗手的时候玩水、玩泡泡,在享受这种游戏过程的乐趣时,忘了还有“洗手”这样一个任务。
  二、大班幼儿洗手活动的指导策略
  教师应做生活中的有心人,随时关注幼儿在一日生活中洗手的过程,并与幼儿一起商量讨论,这样使幼儿对正确洗手的方式得到认知,教师再及时抓住教育的契机,从中生成一些有意义的教育课程。
  1.洗手与亲子活动的有机结合。
  利用家长会活动平台,将正确洗手纳入家长与亲子活动的主要活动内容之一。首先由教师与家长现场进行正确洗手步骤知识竞赛,大部分家长只能说出洗手是有好处的,但是具体怎样洗手不是很清楚,個别幼儿家长能用方言形容出手心搓、手背搓等初步洗手的内容;接着请幼儿与家长之间互动,孩子带动家长一起学会洗手,掌握洗手的正确步骤。在亲子洗手游戏的互动中,无形中加深了幼儿洗手的印象,家长也在活动中受益,活动的最后,幼儿与家长一同观看洗手的各种好处,打破最先开始的洗手在家中被淡化或者被废除的意念,更加坚信了洗手的好处和重要。
  2.洗手与模仿活动的有效结合。
  幼儿在洗手的过程中,有些幼儿能够模仿洗手步骤图上的洗手,但是大部分幼儿在洗手的时候随意洗手,出现了下列的各种洗手现象:擦手拥挤式、揉搓式、拉扯式、甩水随意甩、创意甩、手指弹、用水量开心玩水、泡泡玩水、随意任性玩水、洗手法简单洗、过分洗、大面积洗、手指洗等。教师在幼儿的心中是“偶像”级别的人物,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幼儿的眼中,所以理所当然想要带动幼儿主动洗手,就得教师先示范。每位教师都拥有和幼儿同样的擦手巾,教师的洗手台同样摆放了一瓶洗手液,教师洗手时要和幼儿的生活活动同步,洗手七步法配合洗手儿歌,还要坚持如厕前后洗手、游戏中途喝水前洗手等,每一个环节从不疏漏,每一个步骤都不马虎。在这样平等的带动下,幼儿更有积极性和坚持性。幼儿与幼儿之间隐形中形成了洗手的榜样,每一次洗手的时候也都会互相提醒,互相关注,互相帮衬,这样正确洗手就成为了幼儿生活中最普通的生活习惯。榜样的作用在幼儿阶段是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幼儿的学习大多效仿于身边的人。
  三、巩固指导大班幼儿洗手生活化
  加强宣传指导,促进教育的一致性,在幼儿园已经逐渐养成了主动洗手的好习惯,但是在家里由于父母的过多包办、代替等,使得幼儿形成“家园两个样”的独特性。因此,要及时通过家园栏互动、微信等方式,向家长宣传家庭成员如何方向一致地对幼儿进行卫生健康教育。例如,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活动,邀请家长走进班里,实地观察幼儿的洗手情况以及幼儿园在洗手方面的教育方法,使家长直观地了解到幼儿园的做法,以便调整、纠正幼儿在家的不良或者错误洗手方法,促进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另外,家长要一步一步地慢慢地给幼儿示范:首先是怎样挽起袖口,怎样打开水龙头,淋湿双手,抹肥皂,左右手互相搓手心和手背,再将一个一个的小手指头洗一洗,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在用干净毛巾擦干手。再者,父母要一边说着一边做,说话要亲切,动作要慢些,以便让幼儿看个明白。在幼儿自己洗的时候,经常是会一边洗一边玩水,忘了那些具体步骤和要求,父母就要在他身旁一步一步地提醒他,鼓励他,帮助他掌握洗手的步骤。
  “一日活动皆教育”,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洗手环节,但认真地去观察、贴近幼儿的生活,就会发现幼儿的一个小小举动,就是教育的良好契机,仅仅一个洗手的习惯,也要考虑很多。值得欣喜的是,教师和家长在努力的同时也会感受到幼儿更多更强的独立能力,相信幼儿在进入小学后在成长中会更自信、更独立。
其他文献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人们对某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既然情感是学生学习效果高与低的关键,老师便要善于运用情感教学策略,将学生知识、能力培养和学生情感培养相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质量才会逐渐提升。对于农村的小学生而言,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有些学生的父母需要外出打工,缺少父母的关爱,自然在学习中便会表现出学习积极差,不爱思考的现象。鉴于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数学老师,教学中应该
期刊
年华似水,岁月飞逝,回首相视,竟已在敬仲教育行业耕耘了二十多个年头。蓦然回首,课改给我带来的影响最大,十几年来,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我有幸搭上课改的快车,身为第一线的地理老师,从课改理念的学习,到深入课堂进行课改实验,我从中受益匪浅,可以用一句话来描述: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我的专业成长,专业成长让我尝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  新的课程改革已推行一个阶段,我从事改革后的地理教学也有一段时间,回首课改路
期刊
作文训练是一个长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的过程,必须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全面的指导训练,逐步地提高写作水平。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开源与导流:这是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学生写作的源泉很多:家庭、学校、社会、世界都可能引起学生的关注,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老师的任务就是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自觉地将视野投向生活,主动观察生活并进行思考,从而形成一种能力和习惯。  2.阅读与吸收:中学语文课本选
期刊
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感人的一瞬间,但令我至今印象深刻、记忆犹新的是那件令我感动的事。  记得在我小时候,有一次,我生病了,妈妈在凌晨的时候带着生病的我赶到了医院。进了医院,妈妈就开始东奔西走,一会儿带着我去挂号,一会儿带着我去交钱。过了一会儿,拿到了号,我们就坐在椅子上静静地等待。终于轮到我们了,妈妈给医生详细地描述着我的病情。医生听了之后,说要挂盐水。我一听到“挂盐水”这个词,心里不由地害怕起来。
期刊
冬爷爷带走了冰雪世界,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姗姗走来,走进了我的家乡。  來到田野,你会发现只要被春姑娘吹过的地方都会显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就拿迎春花来说吧,它嫩黄色的脸蛋儿在春风的抚摩店里做了一次按摩之后,显得格外活泼可爱。  但是在春天的调色板上,黄色远远不能满足春姑娘的要求,她一定要把春天的田野点缀得万紫千红。所以她又在调色板上挤下了蓝色的颜料,她把这纯洁的颜色给了蓝天和小河。她吹出一口热
期刊
语文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一起聆听《诗经》的优美,吟诵唐诗宋词的旋律,品味老舍《茶馆》的浓郁氛围,当然还有苏轼高歌“大江东去”“明月而长终”的豪迈旷达,也有李清照“独上西楼”“人比黄花瘦”的凄美忧伤。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文章本身的就是一种美,而语文教师更应该在课堂上让学生不僅能感受到文字美、语言美,还要体会作者的情感美、意境美等。在语文课堂上文章就像美妙的音符一样,让学生徜徉在文学的海洋中,在美的熏陶
期刊
春夏秋冬像个循环圈,一圈一圈地变幻着地球的模样。  绿油油且充满了生机的是春天,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这个时候冬眠的小动物们都跑出来了,你看,它们又跑又跳多开心啊!春天,也是农民伯伯们播种的季节。记得有年春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乡下的老祖家,一进乡村,我就看见婆婆、公公和一群農民伯伯正在田间劳作。走近一看,原来他们是在播种啊!婆婆告诉我,他们在播种我喜欢吃的东西,我一听非常开心,像模像样地也种下
期刊
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季节,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它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惊喜与欢乐。  柳树姑娘的长发上冒出许多嫩绿的“小疙瘩”,好像一双双小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外面的世界。几场春雨过后,细小的叶子拼命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柳树伸展着柔嫩的枝条。  春天姹紫嫣红,各种各样的花兒总是比太阳笑得还灿烂。黄黄的迎春花是春天的“敲门人”,粉粉的桃花令人赞叹不已,白白的丁香花让人忍不住想要闻一下
期刊
问题是思维的逻辑起点,好的问题能够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因此,设疑是教师必须掌握的课堂教学技巧。只有精心设疑,才能把学生领进知识的殿堂。  首先,课堂提问要具有目的性。这个问题的提出,要解决什么问题,要发展提高学生的什么能力,要有目的性。这种目的性,还体现在,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不可太难或太浅。没有含金量的问题,没有教学意义。目的性还体现在这个问题的提出,要启发学生
期刊
写作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不少学生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究其原因是学生平时不注意积累写作素材。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拓宽写作渠道,给学生提供施展的平台,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爱上写作。  一、让学生敢说、会说,丰富语言积累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作文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教师要考虑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以及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体验,教学生选择什么样的素材,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