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通过对脑小血管病及其亚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比较,阐明其相关性,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对脑小血管病的影响,为其早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前瞻性登记腔隙性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脑小血管病及其亚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比较,阐明其相关性,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对脑小血管病的影响,为其早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前瞻性登记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疏松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压、血糖、血脂、吸烟、饮酒、纤维蛋白原、腹围及体质指数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和吸烟;脑小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胆固醇血症;②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小血管病比较,年龄、高血压在脑小血管病中的作用更为突出,而高胆固醇血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更为密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和吸烟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非脑小血管病的危险因素.③年龄和高血压在脑白质疏松中的作用更突出,而高胆固醇血症与腔隙性脑梗死的关系更为密切.④腔隙性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高于脑白质疏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脑小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虽然有很大程度重叠,却不完全相同;腔隙性脑梗死与脑白质疏松的危险因素也不尽相同;②脑小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一定程度相关,其中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腔隙性脑梗死的关系较脑白质疏松更为密切,但颈动脉粥样硬化并非脑小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挤压综合征模型大鼠肾脏细胞的凋亡.方法 将雄性Wistar大鼠22只随机分为两组,正常组10只,实验组12只.实验组复制挤压综合征模型,解除压力后12h眼眶取血检测血清学指
目的 评估18F-脱氧葡萄糖(FDG)PET心肌代谢显像对左心室室壁瘤患者长期预后的价值.方法 对70例左心室室壁瘤患者[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36±8)%]行99Tcm-甲氧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人群雌激素受体(ER)β基因Alu Ⅰ、Rsa Ⅰ酶切多态性与帕金森病(PD)和帕金森病痴呆(PDD)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
在视野检测中要求受检眼始终注视刺激屏中央的固视靶,保持固视稳定,以测得准确视野.现临床上应用的Octopus 101视野计的红外CCD摄像机监视瞳孔位置作为固定监视.虽然设有固视
目的 探讨干扰素α(IFN-α)调控肝癌细胞SMMC-7721胸苷磷酸化酶(TP)表达的机制.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SMMC-7721细胞中TP mRNA的表达水平;应用JAK-STAT信
目的 报道应用前臂桡侧游离皮瓣即时修复舌癌根治术造成舌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根据舌癌根治术缺损,设计前臂桡侧皮瓣,面积10 cm × 8 cm~8 cm×7 cm,术中将桡动脉与颌外动脉
目的 分析胎儿期发现肾盂积水148例患儿的出生后随访和治疗情况,初步探讨胎儿肾盂积水出生后诊断、随访方案以及手术治疗时机的选择.方法 按照美国胎儿泌尿外科协会(SFU)分级
目的评价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间延迟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6年9月确诊STEMI且行急诊PCI的患者153例,根据症状发
目的 探讨一种修复全耳垂缺损的方法.方法 在耳轮脚前上方切取由颞浅虹管供血的岛状皮瓣,通过皮下隧道转移自相折合修复全耳垂缺损畸形.结果 自1999年以来,于临床应用6例,术
目的 建立一种适合于临床应用的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检测新方法.方法 利用HPV型特异性探针和MY09/11通用引物,制备可对HPV16、18、26、31、33、35、39、45、51、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