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胶囊调控EphB4/EphrinB2促血管适度生长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ong8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血府逐瘀胶囊适度促血管新生的作用及其对EphB4/EphrinB2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检测血府逐瘀胶囊含药血清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line 1,HMEC-1)活性、细胞周期、迁移、黏附和体外成血管的影响,明确药物具有适度促血管新生的作用,并运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药物对EphB4/EphrinB2表达的影响。结果血府逐瘀含药血清对内皮细胞活性及S期细胞比例均无影响。细胞迁移方面,1.25%含药血清作用24、48、72 h均显著增加细胞迁移能力;但2.50%含药血清在最初24 h抑制细胞迁移,随后显著促进迁移,与5.00%含药血清的影响趋势正好相反。细胞黏附方面,1.25%含药血清作用72 h时显著减少黏附细胞数;2.50%药物血清在前两个时间段增加细胞黏附数,随后在72 h抑制细胞黏附;5%含药血清在24 h表现出抑制作用,而在48 h转为促进,随后作用消失。成血管方面,仅2.50%含药血清表现出促进作用,而5.00%含药血清作用48 h和72 h均出现抑制现象。2.50%含药血清组的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药物作用12 h上调EphB4的表达,作用24 h下调EphB4表达的同时上调EphrinB2的表达。结论仅2.50%含药血清作用48 h对HMEC-1的迁移、黏附和体外成血管均有促进作用,为最佳促血管生长条件,提示血府逐瘀胶囊促血管新生作用具有一定的条件限制,而药物调控EphB4/EphrinB2的表达是其重要因素之一。
其他文献
<正>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慢性、致死疾病之一,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1]。随着全球工业化和
目的研究p16、Ki-67在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病理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宫颈病变组织中p16、Ki-67的表达水平,其中宫颈良性反应性改变19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