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林业院校定位与建设策略研究

来源 :绿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yan1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教育部发布的101所农林院校为研究对象,从院校综合实力、林学科实力、林学社会服务以及林业人才培养四方面,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林业类高等院校进行了定位研究,将我国林业类高等院校归纳为6种基本类型:高度均衡型、综合发展型、社会服务型、技能培养型、相对均衡型及其它类型.基于不同类型优势特点,分析了各类林业院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职责和作用,并提出了相对应的建设策略:高度均衡型院校应合理分配资源,在林业人才培养、林业生态科学研究、林业生态社会服务、林业生态宣传、林业生态保护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均进一步提升;综合发展型院校应将资源更多地投入到林业学科领域,提升林学科实力;社会服务型院校应增强科学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服务;技能培养型院校应注重课程改革以及人才培养方式创新,继续为生态文明建设培养更多的专门技术人才;相对均衡型院校应将资源投入向林学科方向倾斜,增强林业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技术人才培养;其它类型院校林业学科水平较弱,在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中起到辅助作用.
其他文献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作为衡量旅游环境与旅游发展是否协调的重要指标,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较为客观的判断依据.珠峰大本营景区已成为中外游客喜爱的旅游目的地,日益增多的游客量对景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威胁.从珠峰大本营自身的承受能力出发,构建了生态旅游容量指标体系,计算出了景区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环境容量为900~1125人次/d.基于测算结果,设置了高、低不同容量的情景方案,并提出了相应的景区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平和县在大力开展“三沿一环”森林景观带建设后,主要交通要道一重山的生态景观得到了明显改善,造林地达到了“林相结构美化,林分质量优化,树种结构多样化”,实现了景观功能与生态功能的优美组合.针对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平和县应科学选择造林树种,充分利用现有政策支持、积极争取项目等,以大力推进沿河森林景观带和环城森林景观带建设,营造更加优美、靓丽的自然生态环境.
甘肃省旅游资源富集,文旅融合发展已迈入了实质性阶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了构筑文旅融合发展新高地,提出了政府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给予政策和财力的支持;推进文化旅游产业信息化,积极开展数字化旅游营销,构建宣传推广体系;打造文化创意品牌和精品旅游线路,高度重视文化旅游的跨区域合作,以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
武汉市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迅速,随着智慧旅游时代的到来,为武汉旅游在产品供给、质量提升等方面带来新的思考.分析了武汉旅游业发展概况,提出了智慧旅游时代武汉旅游发展的形象制胜战略、完善时空缓冲机制、提升乡村旅游拓展创新能力等三大战略,以期为武汉市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关于节日是如何的生成以及怎样延伸和发展,人们认为其与我国悠久的历史制度的不断完善密切相关,古时候,古人把“九月九”称之为“上巳”“重阳”,并且将其视为我国传统节日之一,距今大约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研究结果表明:重阳节在汉族地区最为盛行,人们在秋高气爽的时期将其隆重举行.基于历法计数的方式来看,在序数纪日往前的很长一段时间中,人们只是将重阳看成是一个与时间有关的因素;当序数纪日开始部分开始使用时,重阳逐渐演变为节日.随着文化程度以及知识的沉淀累计,重阳文化内涵得以快速地发展进步,文化底蕴也越来越深厚,同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很好地切合并服务于乡村振兴的总体战略规划中,对当地乡村产业链、消费水平、乡土文化和生态环境都起到了改善提升的效果.近年来,贵州省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贵州脱贫攻坚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目前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旅游业态、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品牌效应、人文环境五个方面.为此,提出了应积极探索乡村旅游新业态、完善基础设施、合理开发景区、升级营销手段、保护乡土民族文化的建议,从而对贵州乡村旅游业提质增效.
梳理了康养旅游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分析了国内外康养旅游研究内容,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以期更好地促进国内康养旅游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结果表明:理论基础主要以借鉴其它学科为主,未形成自身完整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从定性研究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渡;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概念研究、供给方研究(资源、产品、发展模式)、需求方研究(市场、感知和行为意向、满意度、功效)等方面,国外学者更侧重于康养旅游需求方的研究,而国内学者更多从康养旅游供给方进行研究.提出了未来我国康养旅游研究应统一概念及边界;注重需求方研究;重视与心理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发展中的重要见证,展现着中华民族的风采,蕴含着中国文化的精髓.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非物质性”,需要直接或间接依托有形的载体呈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景观呈现的形式作为文化载体.以温州市泰顺县百家宴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基于景观设计视角从多方面探索了民俗活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呈现的方法,并为民俗活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景观呈现提出了以下构想:深入了解和挖掘民俗活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和景观特性;利用景观空间和活动时间营造景观叙事体验和多种文化活动;通过景观构筑物和景观小品细节化
在“双万计划”背景下,打造“金课”已迫在眉睫,分析了金课的建设要求,结合《人因工程学》课程特点及智慧树平台的规定内容,提出了《人因工程学》SPOC平台的建设思路,包括线上平台、自主建设和翻转课堂的建设内容.从《人因工程学》的应用数据来看,学生对SPOC平台的视频观看、讨论互动及翻转课堂的投票、头脑风暴等活动参与积极性高.故加强平台规定、自主建设和翻转课堂三者建设的无缝衔接,可有效调动学生线上学习的积极性.
介绍了强制垃圾分类时代的概念,分析了在这一时代高校垃圾分类工作的特点,包括强制性、渐进性和阶段性.同时指出大学生垃圾分类教育的意义在于有助于高校实现所承担的垃圾分类目标、有助于对新生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及有助于全社会实现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通过研究发现,当前大学生的垃圾分类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包括高校所在城市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步调不协调、没有充分考虑实现成本、没有建立长效机制.为此,提出了强制垃圾分类时代大学生相关教育的对策建议:包括要高校应通过提前1~3个月开始这项工作以和所在城市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步调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