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林业产业发展状况调查

来源 :科学时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xianshengzh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恩施市森林覆盖率广,有“鄂西林海”、“天然氧吧”之称,近年来,其林业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在了解我市林业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认识到林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定问题,针对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 林业产业 恩施市 林业管理
  
  恩施市地处湖北省西南腹地,位于长江之南清江中游,东瞰江汉,西接渝蜀,南控潇湘,北通豫陕,是镶嵌在鄂西南山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因拥有举世罕见的硒资源而被誉为中国“硒都”。全市国土面积3967平方公里,辖10个乡、3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和172个行政村、34个居委会。总人口78万,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占38%。有香獐、猴面鹰、红腹锦鸡等省级以上保护动物40多种。有各种药用植物2000多种,享有“天然植物园”、 “华中药库”美称,其中板党、窑归、紫油厚朴等名贵中药材为世界独有。这里是“鄂西林海”、“天然氧吧”,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5%,人均林地面积近5亩。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林业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速生用材林、经济林、苗木花卉、林下种养等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木材加工业、经济林产品加工业和森林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
  我市充分利用资源优势,通过各种措施,强化了林业产业建设,使林业产业建设有了良种的起步,取得一定成效。
  (一)商品林建设步伐加快。近几年来,借助林业重点工程的带动,全市新增人工商品林20万亩,累计达到40万亩。
  (二)干鲜果产业初见成效。全市干果类面积17.88万亩,其中:板栗15万亩、银杏1.5万亩、核桃1.38万亩;其它经济林漆树3.6万亩。
  (三)药业产业渐成气候。截止2008年12月年底,全市中药材留存面积达25.5万亩,其中木本17.7万亩,草本7.8万亩。全市各类型的药业企业及经营户达50个,其中圣峰药业和弘翔药业被评为省级林(药)业产业龙头企业。2008年全市主导药材品种当年产量14130吨左右,实现中药材原料药产值13872万元。
  (四)苗木花卉初具规模。全市现有种苗基地0.5万亩,花卉经营实体共39个,其中花卉企业15家,花店24家。 2008年产销花卉盆景130万盆,产销切花切叶60万支,花卉产业产值达1800万元。            
  (五)野生动物养殖起步良好。目前,恩施市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基地共有10家,其中:驯养繁殖中华大蟾蜍2家,蛙类2家,野猪1家,豪猪1家。上规模的有2家。   
  (六)林业企业逐步成长。我市从事木材加工、经营个体工商户、企业已有295家,其中朋利木业、裕锦木业已成长为规模企业;主要从事茶油生产、加工、基地建设企业2家。
  (七)森林旅游业蓬勃发展。恩施坚持把林业产业建设与生态文化旅游业发展结合起来,抢抓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机遇,充分发挥森林资源优势,集中打造森林公园等重点旅游景区,依托森林公园发展森林旅游,促进森林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同时,坚持把林业产业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生态家园示范村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发展高效经济林和乡村休闲旅游业,增加农民收入。
  二、恩施市林产业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上述恩施市林业产业现状分析。我们可以清醒地看到,林业产业发展仍然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资源对林业产业发展的支撑较弱
  我市现有林地398.29万亩,森林蓄积量567.2万立方米,仅占全州森林蓄积的12.97%。我市264.28万亩有林地的亩平森林蓄积量为1.99立方米,低于全州2.57立方米/亩的亩平蓄积量;我市人均森林蓄积量仅7.2立方米,远远低于全州11.30立方米/人的人均蓄积量。森林资源供给不足,严重困扰着林业产业的发展。 (二)企业实力不强,龙头带动能力弱
  我市林药业企业中年产值在500-1000万元的只有圣峰、朋利、石田、裕锦,绝大多数企业弱小,实力不强,生产工艺落后,加工水平低下,大都还属原料初加工。市场潜力小,发展壮大难度大,辐射带动作用弱。
  (三)林业科技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率低
  1、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滞后。油茶等附加值高的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还处于筹备阶段,才刚刚起步。
  2、科技推广流于形式。由于缺乏投入,林业科技推广只是在点上进行,没有面的扩大,基本上流于形式。
  3、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科研人才和企管人才严重缺乏,研发创新能力不强,林农科技素质不高。
  (四)林业管理体制落后,政策僵化
  1、现行林业行政管理不利于林业产业的发展。主要表现是采伐指标不足,有关手续审批复杂。管理环节过多,难以调动农民积极性。
  2、天保工程政策,只强调资源管理与保护,避开了资源的合理利用。
  3、政策支持不足,影响农民经营山林的积极性。林地分散且林地贫瘠,很难形成规模,林木生长周期长,短期难以见效,加之缺乏信贷、保险等扶持政策,农民没有经营山林的积极性。
  三、对策及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制约我市林业产业发展的各项客观因素,在天保工程区如何发展林业产业?
  (一)立足资源,转变思维兴产业
  恩施市林业产业的发展虽然客观存在许多制约因素,但拥有“鄂西林海”、“华中药库”的美誉,拥有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且被纳入“鄂西生态旅游圈”之列。因此,我市的林业产业可借助国家天保工程等林业重点工程实施之机狠抓人工商品林建设基础上,将干鲜果、中药材、花卉苗木、生态旅游和动物繁殖驯养、林业化工作为新型林业产业的亮点和重点加大发展力度,修订完善我市林业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二)明确重点,跳出林业抓产业
  一是以林业重点项目建设为契机,狠抓人工商品林基地建设。要积极鼓励大户、木材加工企业利用林改成果,实施林地流转,通过低产林改造等多种方式,因地制宜加大杉木、日本落叶松、马褂木、柳杉等商品林建设力度,为林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突出资源优势,合理布局干鲜果基地。根据恩施市的林地资源、森林风景资源和气候条件,按因地制宜、照适地适树原则,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经济林发展品种。
  三是借“华中药库”之誉,壮大中药材基地规模。坚持现代工业化理念原则、龙头企业带动原则、市场导向原则、科技支撑原则和产业化经营带领农民致富原则,发展中药才、药企业及品种的推广。
  四是积极支持企业培植繁育野生动植物。在加强对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的前提下,鼓励多种经营主体开展野生动植物基因保护、种源培育和基地建设,扶持多种经营主体驯养繁殖(培植)野生动植物,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五是着力打造森林旅游线路,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以天保工程成果和自然保护区为资源,巩固有现有森林景区景点建设成果,打造新的森林旅游线路。
  (三)营造氛围,形成合力谋产业
  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把加快林业产业化发展作为培植支柱财源、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件大事来抓,真正形成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其它领导和有关部门配合抓、工作部门具体抓的领导工作机制,要经常研究谋划林业产业,帮助解决发展中的难点问题,要创优发展环境,营造发展氛围,实行责任目标管理。
  林业产业既是传统产业,也是朝阳产业,虽我市属天保工程区域内,但只要我们坚持走“转变思维兴林业,跳出林业抓产业”的现代林业产业之路,恩施林业产业一定会达到生态、经济双赢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索先天性心脏病相关基因钙调磷酸酶调节蛋白1基因(RCAN1)两个亚型(RCAN1-1和RCAN1-4)组织特异性表达的机制.方法 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RCAN1-1和RCAN1-4各自启动子区的
目的 研究血浆外泌体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APE1)表达,以及外泌体APE1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铂类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大坪医院就诊的Ⅲ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