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塔河油田自2003年开始对盐下区块进行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后,先后施工近百口盐下开发井,经历了多种井身结构设计,克服了多个技术难题。本文详细介绍了塔河油田的盐下井的特点,各种盐下井的固井封固方式和相关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塔河油田 盐层 固井
一、塔河油田盐下井地质概况
塔河油田塔北隆起、塔河两岸石炭系盐膏层分布较广泛,以纯盐岩为主,多为相互独立的盐丘,具有地层条件复杂、盐膏层段长(120~230 m) 、埋藏深(超过5100 m)等特点[1]。
该区域盐膏层的岩性主要为盐岩、膏岩、泥岩等,岩性复杂,横向、纵向分布不均匀,各井岩性成分复杂程度和盐膏层的厚度不同,存在不同的压力系统。具有盐层蠕变速率快,盐膏层上下地层易发生漏失等特点,且由于蠕变状态下的盐膏层将地层上覆载荷及构造应力作用到套管上,容易致使套管变形和损坏。
塔河油田石炭系盐层的主要离子成分见表1。
表中数据说明,塔河地区盐层纯度高,水溶性比较强,蠕动能力强,潜在的危险性较大,固井难度相应较大。
二、塔河油田盐下井膏盐层封隔方案
塔河油田自2003年在盐下区块进行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后,已完成近百口盐下开发井的施工。先后经历了长裸眼封盐、专打專封裸眼完井、专打专封后下入φ142.9mm直连扣尾管完井三个阶段。
1.长裸眼封盐
φ244.5mm+φ273.1mm长裸眼封盐固井工艺(盐层采用φ311.15mmBit扩孔至365mm)
对于含有志留、泥盆系(地层压力当量密度1.12g/cm3)地层的盐膏层段采用长裸眼钻井工艺,固井工艺是用φ244.5+φ273.1mm复合套管悬挂固井,φ273.1mm×26.24mm(155v)厚壁套管封盐以抵抗盐膏层蠕动应力,再用φ244.5mm套管回接至井口。
2.专打专封封盐
φ206.4mm专打专封裸眼完井(盐层采用φ215.9mmBit扩孔至279.4mm)
对于志留、泥盆系地层缺失的盐膏层井采用“专打专封”钻井工艺,即φ244.5mm套管直接下至盐膏层顶部,采用双级固井,针对部分井盐层埋深较深,采用φ244.5mm尾管下至盐膏层顶部固井后再回接,用φ215.9mm钻头穿盐后扩孔,再用φ206.4mm套管悬挂进行盐膏层段固井,五开裸眼完井(代表井S1101、S1108等)。
三、难点及相关的技术措施
1.塔河油田盐层固井难点
1.1盐溶液是一种强电解质,在不同的温度和浓度下,将使水泥浆产生分散、密度升高、闪凝、缓凝等不同效应,因而盐水水泥浆的各项性能难于控制。
1.2普通降失水剂在淡水条件下具有良好的降失水功效,但是在盐水中性能明显下降,控制失水能力降低;根据研究表明,当塔河油田盐层井中含盐量小于8%,随盐含量增加水泥浆稠化时间缩短,起促凝作用,要求我们要掌握该规律顺利完成固井作业;长裸眼封盐上下温差大,水泥石顶部强度发展缓慢。
1.3钻井液密度较高(1.65g/cm3以上),塑性粘度和屈服值均较高,泵压高,顶替难度大;高密度钻井液的存在致使在下套管循环和固井替浆期间容易漏失,固井质量难以保证。
1.4长裸眼长周期钻井及盐层扩孔使井眼不规则,盐层井眼与非盐层井眼井径不一致,影响顶替效率,影响水泥环与地层及套管间的胶结质量。同时盐层井段容易产生溶蚀,形成不规则井眼,导致顶替效率低,水泥浆不能完全充满环空,形成不了整体有强度的水泥环,使套管受到非均匀的外挤载荷,致使套管发生变形甚至挤毁。
2.盐膏层固井针对措施
下套管与固井施工:重复进行井径测井,准确计算盐层蠕变速率,确保安全时间符合施工要求。精心组织下套管作业;控制下套管速度,避免猛提猛放,防止过大压力激动导致井漏。采取有效措施灌浆,缩短套管静止时间,进入裸眼井段,利用上提接立柱间歇时间灌浆,严防静止时间太长造成压差卡套管。替浆时控制好施工压力,防止压漏地层,提高顶替效率。严格控制现场密度波动,适当延长候凝时间,待水泥石强度满足要求后钻水泥塞。
水泥浆及前置液:采用抗高温、抗盐油井水泥外加剂及半饱和盐水水泥浆体系;水泥浆中添加增塑材料、膨胀剂等,增加水泥石韧性和体积稳定性;对长裸眼采用双凝双密度水泥浆结合尾管固井工艺技术;应用抗盐抗高温前置液技术,具有良好的加重能力和高温稳定性能,可降低盐水钻井液和水泥浆的相容性不好的风险,有利于提高顶替效率。
四、结论与建议
1.塔河油田盐层纯度高,水溶性比较强,蠕动能力强,潜在的危险性较大,固井难度较大。
2.完善的固井工艺是提高盐层段固井质量的基础。虽然塔河油田有多种盐下井固井工艺,但是各种施工工艺都有相应的难点和弊端。
3.塔河油田盐下井特殊要求和新工具的使用等有待进一步的规范和试验,从而进一步提升相关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周仕明,郑建翔,张克坚. 塔河油田石炭系盐层固井工艺技术[J ].《西部探矿工程》2006 ,18 (9):59263.
[2]张红卫,塔河油田盐下井AT9井复合尾管固井技术.《钻井液与完井液》2009年第26 卷第4 期.
[3]齐奉忠、袁进平,盐层固井技术探讨.《西部探矿工程》. 2005 年第10 期
作者简介:刘军康(1982-),男,江苏镇江人,2007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学士学位,助理工程师,现从事石油固井方面的技术工作。
关键词:塔河油田 盐层 固井
一、塔河油田盐下井地质概况
塔河油田塔北隆起、塔河两岸石炭系盐膏层分布较广泛,以纯盐岩为主,多为相互独立的盐丘,具有地层条件复杂、盐膏层段长(120~230 m) 、埋藏深(超过5100 m)等特点[1]。
该区域盐膏层的岩性主要为盐岩、膏岩、泥岩等,岩性复杂,横向、纵向分布不均匀,各井岩性成分复杂程度和盐膏层的厚度不同,存在不同的压力系统。具有盐层蠕变速率快,盐膏层上下地层易发生漏失等特点,且由于蠕变状态下的盐膏层将地层上覆载荷及构造应力作用到套管上,容易致使套管变形和损坏。
塔河油田石炭系盐层的主要离子成分见表1。
表中数据说明,塔河地区盐层纯度高,水溶性比较强,蠕动能力强,潜在的危险性较大,固井难度相应较大。
二、塔河油田盐下井膏盐层封隔方案
塔河油田自2003年在盐下区块进行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后,已完成近百口盐下开发井的施工。先后经历了长裸眼封盐、专打專封裸眼完井、专打专封后下入φ142.9mm直连扣尾管完井三个阶段。
1.长裸眼封盐
φ244.5mm+φ273.1mm长裸眼封盐固井工艺(盐层采用φ311.15mmBit扩孔至365mm)
对于含有志留、泥盆系(地层压力当量密度1.12g/cm3)地层的盐膏层段采用长裸眼钻井工艺,固井工艺是用φ244.5+φ273.1mm复合套管悬挂固井,φ273.1mm×26.24mm(155v)厚壁套管封盐以抵抗盐膏层蠕动应力,再用φ244.5mm套管回接至井口。
2.专打专封封盐
φ206.4mm专打专封裸眼完井(盐层采用φ215.9mmBit扩孔至279.4mm)
对于志留、泥盆系地层缺失的盐膏层井采用“专打专封”钻井工艺,即φ244.5mm套管直接下至盐膏层顶部,采用双级固井,针对部分井盐层埋深较深,采用φ244.5mm尾管下至盐膏层顶部固井后再回接,用φ215.9mm钻头穿盐后扩孔,再用φ206.4mm套管悬挂进行盐膏层段固井,五开裸眼完井(代表井S1101、S1108等)。
三、难点及相关的技术措施
1.塔河油田盐层固井难点
1.1盐溶液是一种强电解质,在不同的温度和浓度下,将使水泥浆产生分散、密度升高、闪凝、缓凝等不同效应,因而盐水水泥浆的各项性能难于控制。
1.2普通降失水剂在淡水条件下具有良好的降失水功效,但是在盐水中性能明显下降,控制失水能力降低;根据研究表明,当塔河油田盐层井中含盐量小于8%,随盐含量增加水泥浆稠化时间缩短,起促凝作用,要求我们要掌握该规律顺利完成固井作业;长裸眼封盐上下温差大,水泥石顶部强度发展缓慢。
1.3钻井液密度较高(1.65g/cm3以上),塑性粘度和屈服值均较高,泵压高,顶替难度大;高密度钻井液的存在致使在下套管循环和固井替浆期间容易漏失,固井质量难以保证。
1.4长裸眼长周期钻井及盐层扩孔使井眼不规则,盐层井眼与非盐层井眼井径不一致,影响顶替效率,影响水泥环与地层及套管间的胶结质量。同时盐层井段容易产生溶蚀,形成不规则井眼,导致顶替效率低,水泥浆不能完全充满环空,形成不了整体有强度的水泥环,使套管受到非均匀的外挤载荷,致使套管发生变形甚至挤毁。
2.盐膏层固井针对措施
下套管与固井施工:重复进行井径测井,准确计算盐层蠕变速率,确保安全时间符合施工要求。精心组织下套管作业;控制下套管速度,避免猛提猛放,防止过大压力激动导致井漏。采取有效措施灌浆,缩短套管静止时间,进入裸眼井段,利用上提接立柱间歇时间灌浆,严防静止时间太长造成压差卡套管。替浆时控制好施工压力,防止压漏地层,提高顶替效率。严格控制现场密度波动,适当延长候凝时间,待水泥石强度满足要求后钻水泥塞。
水泥浆及前置液:采用抗高温、抗盐油井水泥外加剂及半饱和盐水水泥浆体系;水泥浆中添加增塑材料、膨胀剂等,增加水泥石韧性和体积稳定性;对长裸眼采用双凝双密度水泥浆结合尾管固井工艺技术;应用抗盐抗高温前置液技术,具有良好的加重能力和高温稳定性能,可降低盐水钻井液和水泥浆的相容性不好的风险,有利于提高顶替效率。
四、结论与建议
1.塔河油田盐层纯度高,水溶性比较强,蠕动能力强,潜在的危险性较大,固井难度较大。
2.完善的固井工艺是提高盐层段固井质量的基础。虽然塔河油田有多种盐下井固井工艺,但是各种施工工艺都有相应的难点和弊端。
3.塔河油田盐下井特殊要求和新工具的使用等有待进一步的规范和试验,从而进一步提升相关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周仕明,郑建翔,张克坚. 塔河油田石炭系盐层固井工艺技术[J ].《西部探矿工程》2006 ,18 (9):59263.
[2]张红卫,塔河油田盐下井AT9井复合尾管固井技术.《钻井液与完井液》2009年第26 卷第4 期.
[3]齐奉忠、袁进平,盐层固井技术探讨.《西部探矿工程》. 2005 年第10 期
作者简介:刘军康(1982-),男,江苏镇江人,2007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学士学位,助理工程师,现从事石油固井方面的技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