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复习中的热点材料处理技巧

来源 :求学·教学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meng88888888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8年高考文综地理试卷中出现的材料都是模拟卷中多次出现的,高三师生看见材料很亲切,但细看之后就会发现虽然材料相似,而设问却有很大差异。本文就高三地理复习中如何处理所选热点材料,将材料与地理教材有效结合,并根据考点找准学科亮点,有效分析重点,提出自己的见解,以帮助2019年高三复习的师生。
  关键词:热点;材料;相似性;起点;亮点;重点
  一、2018年高考与模拟考试材料的相似性
  今年高考题目的材料和模拟题中的很多材料相似,例如,文科综合全国Ⅰ卷中“亚马尔半岛的天然气开采”的材料与郑州三模文综地理题目中的材料很相似,原题目如下:
  [郑州三模文综]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俄罗斯亚马尔半岛(见图1)油气资源储量丰富,已探明天然气储量1.3万亿立方米。2016年,俄罗斯、中国、法国在此进行世界最大的液化天然气(LNG)项目开发。液化天然气是将气态天然气经超低温液化而成,是地球上最干净的化石能源,其体积约为同等质量气态天然气的1/625,使用特殊船只运输。亚马尔项目工程釆取模块化建设方案,整个项目设施由模块组成,不同种类的模块在全球多地制造完成后运往亚马尔半岛,随后在现场进行组装。其中85%的模块由中国企业承揽建造,仅一年工期便完成项目设施建设。2017年12月,项目正式投产,俄罗斯在世界液化天然气市场中的比例随之达到10%。随着北极航道的逐步开辟,亚马尔项目成为“冰上丝绸之路”中俄合作的经典范例。
  (1)简析在亚马尔开展液化天然气项目的优势条件。(6分)
  (2)分析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采取模块化建设的主要原因。(8分)
  (3)因受海况条件影响,冬季运往中国的液化天然气运输船需向西绕行欧洲并经过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试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
  (4)简述亚马尔项目对俄罗斯能源开发的积极影响。(4分)
  以下是2018年全国高考Ⅰ卷文科综合中“亚马尔半岛的天然气开采”的材料和题目(节选):
  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气开采和出口国。2017年12月8日,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集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运输、销售于一体,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实施的首个海外特大型项目。俄罗斯为该项目配建了港口。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该项目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即将生产线和相关建筑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由全球多地工厂制造,然后运至项目施工现场拼装。模块体积大,重量大,最大的模块重量与埃菲尔铁塔相当。该项目以中国、日本等亚洲太平洋沿岸国家为主要目标市场,中方企业全方位参与设计和建造,数十家企业承揽了85%模块的建造。该项目超过60%的模块和零部件经由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运至项目施工地。图2示意该项目的位置。
  (1)简述俄罗斯配建港口对该项目及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8分)
  (2)说明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对该项目建设的益处。(6分)
  (3)分析开发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对提高该项目产品(液化天然气)市场竞争力的作用。(6分)
  (4)指出在该项目合作中体现的中俄两国各自的优势。(4分)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这两则材料非常相似,但设问除第二问基本相同外,其他三问基本不同。像这种情况,今年高考题中还有很多材料和模拟题的材料相似,例如文科综合全国Ⅰ卷“九寨沟地震后的重建”“斯匹次卑尔根种子库”、文科综合全国Ⅱ卷“贵安新区”和“恩克斯堡岛”、文科综合全国Ⅲ卷中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油纸伞”等。
  材料相似,问题不同,学生尽管做了材料相似的模拟题,但高考时却因为设问不一样还是很难得高分。有时,学生做了几道材料相似的题,考试时还是不得要领,得不到高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可通过一道题的材料,对材料相关的各类考点进行翔实的分析并设置问题,让学生能很自然地归纳总结并得出答案,也就是说,只要从考点相关的知识与能力的角度出题,我们的学生就能得到高分。在现在网络发达的条件下,我们对材料进行搜集、备课,依据材料用考点来分析,提高学生复习的效率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二、如何选择要分析的材料(价值判断)
  每一年的模拟题浩如烟海,材料更是非常庞杂,我们不可能对每一则材料进行很详细的分析。如果不进行分析判断、取舍而全部加工,我们没有那么多精力,学生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听教师的讲解,到头来可能时间花了,效果又不好。因此,我们需要根据一些标准选取我们加工备课的材料,选材料的标准主要有以下两点。
  1.时间标准
  高考试卷中材料选择的起止点是上一届高考以后,一般选择去年7月以后至次年5月之前,去年的6月至7月之间在上届高考结束之后,更多的社会热点集中在上一届高考的分析的,出题可能性不大,当然特殊情况除外。高考试卷的印刷时间一般是当年5月25日以后(高考试卷袋上有印刷时间),这之前还有完卷后的评估和师生试做的时间,因此时间的终点一般在5月10日以前,因此,我们集中分析这个时间段内的热点材料可以提高材料分析的准确率。今年高考试题中,“九寨沟地震后的重建”材料的主要事件发生时间是2017年8月8日。其次,时间跨度比较大的规划和涉及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的材料不受时间限制,例如今年考题中“一带一路”中关于“亚马尔半岛的天然气开采”“斯匹次卑尔根种子库”和“贵安新区”的材料。因此,我们选择材料时要把握的不是时间,而是对区域甚至对人类有重大影响的材料。
  2.避开最热点,寻找次热点,或者寻找最热点的次要方面
  地理高考的熱点往往因政治和经济热点而变热。在高考中,太热的点由于教师复习过程中挖掘较深,高考往往不直接考查这些最热点,例如,雄安新区是2017年4月1日宣布建立,2018年各项政策措施逐渐落实,而今年的文科综合全国Ⅱ卷却考查了“贵安新区”的有关内容。同样是新区,但考试意义不一样,雄安还仅仅是一个“概念”,很多政策、措施还没有得到检验,高考一般考查的结论是成型的结论;“一带一路”里面提得最响的是陆上丝绸之路,而今年的文科综合全国Ι卷中考的是“海上丝绸之路”中北冰洋东北航线的一部分。   从模拟题给的材料中判断哪些材料符合这两个基本标准,对于高三一线教师并不难。
  三、搜集整合材料,寻找学科亮点
  选准了我们要加工整理的主题材料,就可以搜集资料进行整理。现在的互联网给教师提供了加工材料的现实基础。以前,由于没有发达的网络,我们看见的高考题的材料很多是教师和学生没有办法接触的。现在高考的所有材料几乎在网上都能找到,但是网上的材料很庞杂,没有也不可能按照我们的要求罗列好。当我们确定对一则进行加工时,就需要看关于这个主题的很多专题报道,在这些报道中找出与地理相关的语言段落进行统计分析。例如“一带一路”材料,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有三个主线——传统的陆上丝绸之路、南部海上丝绸之路、北部冰上丝绸之路,其中第三个冰上丝绸之路是我们这个主题中的亮点。以前没有考过,教材直接的知识没有,这无疑符合高考的选材要求。
  四、从地理学科的角度确定分析起点
  找到了分析亮点,我们就要从地理学科的角度寻找分析的起点,这就要求我们按照地理知识的框架进行分类整理。例如,从地球和地图看“冰上丝绸之路”,有一个信息——“北冰洋航线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划分”值得重视,这个材料的考查点是地图上的方向。关于北冰洋区域的气候部分,应对气温、降水、大气运动进行整理,材料里面就有北冰洋海冰面积最小的季节、永久冰冻界线分布的地区差异、该区域内风向的变化等信息。洋流部分要考虑该海域海洋水体的运动,还应关注板块构造在该区域的分布。农业部分应寻找高纬度区域农业的发展,该区域在传统状态下发展农业很难,因此寻找新科技对传统农业的发展影响,这里最大的限制条件是温度,那我们就找如何解决温度问题的材料。工业部分主要是起点和终点的资源开发和各自的技术优势。贸易方面寻找互补贸易的物资这类的材料。交通部分要找交通运输中的点和线。国土整治部分找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尤其是灾害的影响。我们从这么多方面找到材料进行分析,每一个部分都要找到与学科相关的语段,寻找我们需要的部分。搜集材料中删除地理教材中没有确定性的部分,因为题目的解答一定要有教材依据。
  五、从材料的时代背景找准分析重点
  这么多材料,这么多出发点,我们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还要找到分析的重点,这个依据就是该材料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材料的时代背景可以根据新闻、社会发展主题来确定,从地理学科来看,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主体,人地协调的环境观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观就是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例如,我们选择了“冰上丝绸之路”,它的时代背景是经济全球化前提下的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本身的分析包括交通运输中的点(港口、码头)、交通运输中的线、交通运输的意义三大方面。对点、线在建设中的优势,存在的问题,通航时间的选择,运输中需要考虑的问题都需要逐一分析。由于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那么起终点的经济开发也是我们必须分析的,为此,我们就要寻找起终点区域各自的优势(资源、技术、劳动力、政策、工农业基础)。影响方面要注意起终点分开分析,点(港口、车站、航空港)从无到有、由少到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线对起终点的影响,还有经济腹地的变化给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等。
  做到这些分析,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劳动,一般一则材料需要8到10个小时的分析整理,最终形成的材料是呈现在学生面前不到一个小时的精简的知识总结,这个总结是学生完成这道题以后教师对考点知识的系统归纳和扩充,学生也由此建构起一系列完整的知识体系,完善解题思路,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升。做到这一点,无论高考从哪个方向考,只要从教材出发,我们都可以让学生很轻松地应对。
  六、材料处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由于每一则材料需要大量的时间分析整理,这就需要备课组的团结协作,每个人处理兩到三个问题,每则主题材料,同组的教师还需要找主备人不足的地方加以补充。这种团结协作需要有广阔的胸怀,既能接受别人给自己提出的不足,又要接纳同组其他人的优点。只有这样的协作,才能让学生在复习中有新的收获,能力有所提升,高考中获得好的成绩,这样做比把别人出的题随意就拿来用、同一个主题考很多次的广种薄收的效果要好很多。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核心素养最关键的一点即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升。本文以高中人教版古代议论性散文为例,深入探究了如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对《寡人之于国也》及《劝学》两篇文章的分析,提出了“一线统领”“两翼齐飞”的方法,以期实现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古代议论性散文;培养和提升;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能力,包括理解力、分析力、整合力、比
期刊
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将深刻影响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始深入影响到教育的理念、发展和生态。我们探索课堂教学创新的步伐从未停歇。下面笔者就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教学体会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平板教学产生的积极影响  1.利用平板活跃课堂,提高课堂参与度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平板进入课堂,既是教育模式的改变,也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学生人手一台平板,利用平板可拍照上传、
期刊
摘 要:依据新课标、新高考的要求,历史概念教学是高中历史课程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与提升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必要途径。本文在有效教学、建构主义的理论指导下,以必修Ⅲ“启蒙运动”一课为例,从“把握内涵、界定外延、明晰概念”,“精选材料、问题导向、理解概念”,“梳理脉络、对比辨析、建构概念”,引导学生对历史概念进行解读与建构,把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  关键词:高中;历史概念;有效教学  一、
期刊
摘 要:2017年浙江、上海两地的新高考完成了一轮实验, 他们完成的效果和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对非试点地区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有什么影响?这些影响对非试点地区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又有什么启发?笔者从高考实验效果、学生选科、高校专业设置的专业选择面以及高中政治课“选考”“学考”时间的安排、教学内容变化、课堂变化、教师素养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新高考试点;高中思想政治;策略  2014年国务院出
期刊
摘 要:鉴于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和学段特点,班主任必须懂得并善于运用师生沟通的艺术。高质量的师生沟通,离不开尊重、赏识、激励和包容;高质量的师生沟通,会让班主任与学生的相处更加默契合拍,会让学生的行为习惯更加文明规范。教师要蹲下来和学生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学生的眼光去思考问题、理解问题,才能真正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关键词:沟通艺术;尊重;赏识;激励;包容  “幸福班集体”的内涵比较丰富,见仁见智。
期刊
摘 要:在“最近发展区”开展教学已成为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最近发展区”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精准把握最佳“最近发展区”是实施有效教学的灵魂,本文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为例进行说明.  关键词:“最近发展区";动态原则  维果斯基指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是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二是在教师启发下,在自身努力下,在合作交流学习中,学生可能达到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即为“最近发展区”.奥苏贝
期刊
摘 要:在当代文化语境中,阅读的媒介、内容、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快餐式的消费主义、娱乐主义阅读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文艺观念、审美理想和欣赏趣味。而真正体现主体化教育精神的课程文化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文化反思能力。笔者主张在高中语文课程中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反思能力,需要做到:第一,尊重学生,寻找契机进行阅读提升。第二,善于对比,搭建平台进行审美鉴赏。第三,激发创新,敢于怀疑进行批判提炼。
期刊
课标要求:能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素材;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或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起草和修改作文。  教材分析:执教内容为人教版Go for it!七年级(上) Unit 4 Wheres my schoolbag?Section B 2a—3b  本单元侧重承接上个单元一般现在时的学习,侧重于用以where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和方位介词谈论和描述室内物品的位置。本节课作为本单元的第四课时,侧重于从语言的输
期刊
摘 要:2017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英语试卷,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河北省2017年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说明》为依据,以检测学生的英语语言素养和语用能力为主要目标,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试题难易适中,信度效度较高、区分度较为合理,充分体现了中考的选拔、诊断、评价和导向功能。  关键词:2017年中考英语;典型试题分析  一、试卷总体分析评价  201
期刊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71~73页。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无痕对接 收集数据  师:上课!(学生起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