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历史的忧郁——诗之自觉
屈原诗/思想之诗的“流亡”母题,就这样设定了:
其出发点,是对历史的亲历感。
其核心意象,是“在历史中流亡”。
其基本语境,是“我的历史场景”。
其内含诗意,是“历史的忧郁”。
相比于此,把屈原诗说成“浪漫的”想入非非,太轻飘飘了;倚靠线性时间的阶段性,来谈论它“伟大而古老”的价值呢?也太简单了。不,屈原诗一如一切经典,不局限于某个时间,它囊括所有时间,通过书写,它把历史变成自己的纵深,由此获得了一般抒情诗难以企及的深度和力度。
屈原诗,在文字深处,进行着另一层思想灵游:永远的提问者精神,在每行诗里竭尽全力地追求,亲历一切历史,反思所有活生生的现实,最终落实为每首诗独一无二的形式和语言创造。
在诗人提问者面前,时空不存在任何阻隔,相反,“每个现实”都在和他自己互为印证。永远就是现在。它们互相渗透,彼此包容。一次亲历就打通千百万次亲历。直抵人的根本命运时,古今中外并无不同。
对“历史的忧郁”而言,仅仅大历史不够,仅仅一个人也不够,只有让大历史“成为”一个人才够。人的质地,由此决定。
但,诗歌观念再高级,也必须落实为书写。
历史的忧郁,究竟如何存在于诗?不仅关乎“为什么写”,更在于“怎么写”。
长诗是屈原诗最显著的特征,它不仅前无古人,且在后来二千三百年里,也后无来者。有句常言:形式是内容的延伸。虽然浅显,却没有说错。屈原诗/思想之诗,由于其内含的历史纵深,必须发明不同于一时一地抒情的写法。这个“写法”,我称之为“空间诗学”——一种贯穿了屈原诗诸多大作的、用多层次复调结构建立起来的共时空间,最终呈现出“大历史—大流亡”自觉。
屈原诗的长诗和组诗,每一首(组)题材之独特、特征之鲜明、语言和形式之独创、结构之完整,无不令人啧啧惊叹。其中,诗人之“我”神出鬼没,既可以有人称的现身,又能够隐入诸多面具(如《九歌》),上演一场历史大戏。诗中那些对话,犹如交响乐之复调,在交流、辩驳、争执、咏叹中,交织成推进诗作的能量。用“空间诗学”阅读屈原诗,才能真正理解它们辉煌的精神之美。
更有甚者,这一首首杰作,又潜在地构成了一个更高的整体。拉开一点距离,去观察它们的全貌,我们能看到:那一步步有机的递进,一重重宏富的层次,一种清晰有力的内在统一,一个连续不断的最高完成度,终于打造出一件古典中文诗歌传统中绝无仅有的“大作”。
我在《屈原诗,隐没的源头》中,稍稍梳理了屈原诗的写作顺序,这梳理十分必要,因为这样一来,一个诗人的精神历程(流亡—灵游)才浮出水面,那空间诗学也从蓝图到建筑,显现出建构的全过程。
诗人的直觉可以一步到位,但诗歌的成熟之路,却必须靠艰难的积累和打磨。屈原诗的几部主要作品,真是一步一个脚印。
我把《九歌》作为屈原诗找到“自我”的起点,恰如瓦格纳之《尼伯龙根的指环》,以莱茵河神话握紧了日耳曼文化之根,《九歌》用十一首神人歌,天纵聪明地展演出了一场浩大辉煌的古巫祭祀剧:东皇太一之华贵、云中君之飘逸、湘君之多情、湘夫人之美艳、大司命之庄严、少司命之欢快、东君之灿烂、河伯之深沉、山鬼之窈窕,直至《國殇》挽歌、《礼魂》颂歌。论者尝孜孜于诗中“人物”的性格,多么绚烂瑰丽,没错,但我更看到,屈原诗自其开端,已经全方位打开了自己的精神视野——那个此在和历史浑然如一、互相渗透的世界。诗人出入其中,既可戴上面具起舞,亦可裸出面孔倾诉,无论庙堂之高、山林之野,诗人灵游的脚步一触,无不粼粼泛起光波。《九歌》是青春的、得志的,翩翩然才华横溢的,历史已然登场,天赐般搭起一座戏台,却远没展示它阴暗龌龊的背面。屈原诗找到了自己的声音,虽然它依然稚嫩,但已远远甩开了小花小草们。
《天问》被许多人排在《离骚》之后,但我认为,无论从思想线索,或文学形式上看,《天问》的位置,都应该排在诗人成熟过程中,即,前有《九歌》,后为《离骚》。如果说,《九歌》植根楚国巫文化,打开了整幅神人交汇的天地,《天问》则登堂入室,不是简单接受,而是深刻挑战那个“天地”,一口气发出一百七十余问,从创世到自我,掀翻了天界人间所有既定答案。全诗起首处,那开天辟地的一“曰”,更是可怕地到位,它把创世神话的“都说是”,一举扭转为“谁说的?”,而这对“说”的质疑,比其后所有质疑更有力,它呼应老子、遥接维特根斯坦,成为诗歌中最早反思语言限定的“语言哲学”。承接这股浩气,《天问》中的“历史”,被一一拷问:“天命反侧,何罚何佑?”无数的历史例证,一一罗列犹如自传,从“谁传道之?”到“我又何言?”,无比完整地归纳了整个历史的存在问题——语言问题。《九歌》的历史之美,至此已深化为历史之思,且通过思,把“他说”的历史,纳入了“我问”之内。《天问》的写法,已开《离骚》先河,沿着创世、天地、神话、历史(含括现实)、自我,一层层打开,通篇神话历史、人物故事,貌似说古,实则论今,都无非诗人的“语言”而已!哦,我无比疑惑,是哪位仙人,点化了屈原,传授给他这“提问大法”?还有比百思无解,更令人心怀忧郁的吗?可又正是这“问”而不答,才愈催人深究,史书的密封漂流瓶,就这么被撬开,成就了这件亘古人寰之独一大作。“提问者”,诗人永远的形象,以此挑战所有人,谁敢不服?!
历史的忧郁(下)《天问》是思想利器,《离骚》把历史的忧郁主题推到了极致。再一次,这首长诗成为中文多层次共时空间诗学的最佳例证。多遗憾啊!我们竟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词,来称呼屈原诗时代那些方块字!说它是“汉字”?“汉”作为名称,竟还没诞生。说它是“中文”?又不伦不类的像个从现代剽窃的东西。或者“楚文”?可其构字、用语、内涵,又明显超出楚国国界。我在此顺带一笔,只为指出,我们对历史这个深海的探索,多么肤浅有限。回到正题,《离骚》又大不同于《天问》,句法上,它彻底摆脱了《诗经》四言诗的基本句式,而找到植根于楚国巫言的双联对句形式,在一联中,上句以句中一虚字(变化使用“其”、“之”、“以”、“而”等) 句尾的“兮”建立节奏,下句句中再以一虚字(常为“而”、“之”、“乎”)呼应,这个句式和节奏,整体构成了屈原诗特有的一唱三叹,在抒情表意的功能上,比《诗经》四言的短小扩充了百倍。更重要的是,这咏叹调式的舒展,对传达历史的忧郁感,直如天赐!“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两千多年前,屈原诗已深得“自由体”真谛,它必须有“体”,而不仅仅是“自由”!《诗经》的音乐基因,在此大大发展,并拓而广之,充分加强了汉字(姑且这么叫吧)的旋律感和音韵能量。有了这涛声,一条文字汨罗江,才能浩荡前行,发育出《离骚》的长诗结构,从而让诗人胸中垒垒如石的历史忧郁,终能一吐为快。
屈原诗/思想之诗的“流亡”母题,就这样设定了:
其出发点,是对历史的亲历感。
其核心意象,是“在历史中流亡”。
其基本语境,是“我的历史场景”。
其内含诗意,是“历史的忧郁”。
相比于此,把屈原诗说成“浪漫的”想入非非,太轻飘飘了;倚靠线性时间的阶段性,来谈论它“伟大而古老”的价值呢?也太简单了。不,屈原诗一如一切经典,不局限于某个时间,它囊括所有时间,通过书写,它把历史变成自己的纵深,由此获得了一般抒情诗难以企及的深度和力度。
屈原诗,在文字深处,进行着另一层思想灵游:永远的提问者精神,在每行诗里竭尽全力地追求,亲历一切历史,反思所有活生生的现实,最终落实为每首诗独一无二的形式和语言创造。
在诗人提问者面前,时空不存在任何阻隔,相反,“每个现实”都在和他自己互为印证。永远就是现在。它们互相渗透,彼此包容。一次亲历就打通千百万次亲历。直抵人的根本命运时,古今中外并无不同。
对“历史的忧郁”而言,仅仅大历史不够,仅仅一个人也不够,只有让大历史“成为”一个人才够。人的质地,由此决定。
但,诗歌观念再高级,也必须落实为书写。
历史的忧郁,究竟如何存在于诗?不仅关乎“为什么写”,更在于“怎么写”。
长诗是屈原诗最显著的特征,它不仅前无古人,且在后来二千三百年里,也后无来者。有句常言:形式是内容的延伸。虽然浅显,却没有说错。屈原诗/思想之诗,由于其内含的历史纵深,必须发明不同于一时一地抒情的写法。这个“写法”,我称之为“空间诗学”——一种贯穿了屈原诗诸多大作的、用多层次复调结构建立起来的共时空间,最终呈现出“大历史—大流亡”自觉。
屈原诗的长诗和组诗,每一首(组)题材之独特、特征之鲜明、语言和形式之独创、结构之完整,无不令人啧啧惊叹。其中,诗人之“我”神出鬼没,既可以有人称的现身,又能够隐入诸多面具(如《九歌》),上演一场历史大戏。诗中那些对话,犹如交响乐之复调,在交流、辩驳、争执、咏叹中,交织成推进诗作的能量。用“空间诗学”阅读屈原诗,才能真正理解它们辉煌的精神之美。
更有甚者,这一首首杰作,又潜在地构成了一个更高的整体。拉开一点距离,去观察它们的全貌,我们能看到:那一步步有机的递进,一重重宏富的层次,一种清晰有力的内在统一,一个连续不断的最高完成度,终于打造出一件古典中文诗歌传统中绝无仅有的“大作”。
我在《屈原诗,隐没的源头》中,稍稍梳理了屈原诗的写作顺序,这梳理十分必要,因为这样一来,一个诗人的精神历程(流亡—灵游)才浮出水面,那空间诗学也从蓝图到建筑,显现出建构的全过程。
诗人的直觉可以一步到位,但诗歌的成熟之路,却必须靠艰难的积累和打磨。屈原诗的几部主要作品,真是一步一个脚印。
我把《九歌》作为屈原诗找到“自我”的起点,恰如瓦格纳之《尼伯龙根的指环》,以莱茵河神话握紧了日耳曼文化之根,《九歌》用十一首神人歌,天纵聪明地展演出了一场浩大辉煌的古巫祭祀剧:东皇太一之华贵、云中君之飘逸、湘君之多情、湘夫人之美艳、大司命之庄严、少司命之欢快、东君之灿烂、河伯之深沉、山鬼之窈窕,直至《國殇》挽歌、《礼魂》颂歌。论者尝孜孜于诗中“人物”的性格,多么绚烂瑰丽,没错,但我更看到,屈原诗自其开端,已经全方位打开了自己的精神视野——那个此在和历史浑然如一、互相渗透的世界。诗人出入其中,既可戴上面具起舞,亦可裸出面孔倾诉,无论庙堂之高、山林之野,诗人灵游的脚步一触,无不粼粼泛起光波。《九歌》是青春的、得志的,翩翩然才华横溢的,历史已然登场,天赐般搭起一座戏台,却远没展示它阴暗龌龊的背面。屈原诗找到了自己的声音,虽然它依然稚嫩,但已远远甩开了小花小草们。
《天问》被许多人排在《离骚》之后,但我认为,无论从思想线索,或文学形式上看,《天问》的位置,都应该排在诗人成熟过程中,即,前有《九歌》,后为《离骚》。如果说,《九歌》植根楚国巫文化,打开了整幅神人交汇的天地,《天问》则登堂入室,不是简单接受,而是深刻挑战那个“天地”,一口气发出一百七十余问,从创世到自我,掀翻了天界人间所有既定答案。全诗起首处,那开天辟地的一“曰”,更是可怕地到位,它把创世神话的“都说是”,一举扭转为“谁说的?”,而这对“说”的质疑,比其后所有质疑更有力,它呼应老子、遥接维特根斯坦,成为诗歌中最早反思语言限定的“语言哲学”。承接这股浩气,《天问》中的“历史”,被一一拷问:“天命反侧,何罚何佑?”无数的历史例证,一一罗列犹如自传,从“谁传道之?”到“我又何言?”,无比完整地归纳了整个历史的存在问题——语言问题。《九歌》的历史之美,至此已深化为历史之思,且通过思,把“他说”的历史,纳入了“我问”之内。《天问》的写法,已开《离骚》先河,沿着创世、天地、神话、历史(含括现实)、自我,一层层打开,通篇神话历史、人物故事,貌似说古,实则论今,都无非诗人的“语言”而已!哦,我无比疑惑,是哪位仙人,点化了屈原,传授给他这“提问大法”?还有比百思无解,更令人心怀忧郁的吗?可又正是这“问”而不答,才愈催人深究,史书的密封漂流瓶,就这么被撬开,成就了这件亘古人寰之独一大作。“提问者”,诗人永远的形象,以此挑战所有人,谁敢不服?!
历史的忧郁(下)《天问》是思想利器,《离骚》把历史的忧郁主题推到了极致。再一次,这首长诗成为中文多层次共时空间诗学的最佳例证。多遗憾啊!我们竟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词,来称呼屈原诗时代那些方块字!说它是“汉字”?“汉”作为名称,竟还没诞生。说它是“中文”?又不伦不类的像个从现代剽窃的东西。或者“楚文”?可其构字、用语、内涵,又明显超出楚国国界。我在此顺带一笔,只为指出,我们对历史这个深海的探索,多么肤浅有限。回到正题,《离骚》又大不同于《天问》,句法上,它彻底摆脱了《诗经》四言诗的基本句式,而找到植根于楚国巫言的双联对句形式,在一联中,上句以句中一虚字(变化使用“其”、“之”、“以”、“而”等) 句尾的“兮”建立节奏,下句句中再以一虚字(常为“而”、“之”、“乎”)呼应,这个句式和节奏,整体构成了屈原诗特有的一唱三叹,在抒情表意的功能上,比《诗经》四言的短小扩充了百倍。更重要的是,这咏叹调式的舒展,对传达历史的忧郁感,直如天赐!“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两千多年前,屈原诗已深得“自由体”真谛,它必须有“体”,而不仅仅是“自由”!《诗经》的音乐基因,在此大大发展,并拓而广之,充分加强了汉字(姑且这么叫吧)的旋律感和音韵能量。有了这涛声,一条文字汨罗江,才能浩荡前行,发育出《离骚》的长诗结构,从而让诗人胸中垒垒如石的历史忧郁,终能一吐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