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性追求与自我的失落——考察前现代人生存境遇的一个视角

来源 :安徽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chao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确定性追求构成了传统哲学努力的基本方向。前现代哲学不满足现实世界的纷繁复杂和变化多端,力图从可变的世界当中或世界背后寻找到某种永恒不变的实体,以便为人类的生存寻找到一种确定性的根基。这种试图从自我以外的东西而非自我当中寻找确定性根基的基本取向,体现了前现代哲学的非我化倾向,展现了古代人有别于现代人的独特生存境遇,即前现代的自我是一种处于稳固秩序中的存在者,是一种对自然保持敬畏感的存在者。
其他文献
晚年陈独秀的民主思想发轫于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党狱,在中国抗战的政治环境下初步形成,并在1939年底苏德协定签订后所阐述的"最后见解"中最终确立.深入梳理陈独秀晚年民主思想
通过考察三个乡村的烟草种植业的一个典型契约,发现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平等自由地签订契约的假设在这里受到了巨大的挑战。我们放松假设,通过对事实上的垄断契约下的弱势契约方
汪氏在祠墓纠纷解决中采取的应对措施说明:自明迄清,徽州宗族组织在自身统治削弱之时,适时把握与外族纷争的契机,运用宗族内部联合以及主动与官方联手等形式,推动着自身的统
调查了苹果黑星病在陕西苹果主产区的病情分布、感病程度,结果表明了该病在秦岭北麓区病情最重,渭北高塬区西部较重,关中平原西部较轻,关中平原东部轻,渭北高塬区东部最轻,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