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未婚的女生们聚在一块,喜欢聊购物、聊八卦、聊护肤、聊喜欢的男生,消费的时候也不会精打细算。一旦结了婚,有了孩子,这些女生就变了,聚在一起畅聊的话题,就都围绕着家庭和孩子。从孩子生养聊到教育、从教育聊到买房,还有为孩子攒钱买理财、为孩子上保险,都是婚后女性绕不过去的话题。
小编总结了她们3个最老生常谈,也是最尖锐、最紧迫的话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国家放开了二孩政策,不少省份甚至给出了奖励制度,不过,专家预言的二胎潮不仅没有到来,生育率反倒逐年下降。
到底是什么压倒了这些青年父母们,不敢生孩子了呢?有报告显示,主要是房价高和育儿成本高,这两座大山压倒了父母们。
那么,到底生养一个孩子要花多少钱?
有人曾戏称,养孩子可以成功消灭一个百万富翁。2016年有媒体曾统计过不同的城市家庭把孩子养大成人所需成本。结果显示,北京以276万元的养孩子成本排名第一,上海以246万元排名第二,另两个一线城市深圳、广州分列三四位。不过,这只是两年前的数据,现在随着物价的上涨,育儿成本会更高。
面对此清单,有网友评论道:“我养的哪里是孩子,养的是碎钞机!”也有家长感慨到:“痛苦的是你花了,心疼得不踏实;不花吧,对不起孩子,更不踏实!”
到底要不要生二胎,也是妈妈们凑在一起时,不得不谈的话题。
2015年10月29日,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落地,如今三年过去,实施情况如何?大众认知如何?调查显示,在是否打算生二胎的问题上,有41.06%的人群表示已生二胎或正在准备要二胎,而17.55%的人群则坚决表态不生二胎,另外还有8.99%的人群甚至表示一胎都不想要。从年龄特征来看,明显呈现出年纪越小越不想生二胎的趋势,在95后中,有38.64%的人群明确表示“一胎都不想要”。
值得关注的是,在调查中,有超过两成人群在是否生二胎的问题上,无法与伴侣达成一致。其中,15.8%的人群存在“男方想要,女方不想生”的难题,几乎是“男方不想要,女方想生”的3倍。
如此看来,多是宝妈们不想生二胎。那阻挡大家不生二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我们来听听大家怎么说。
@余余妈妈:父母一直催生二胎,说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爸爸妈妈足可以养育两个孩子。可是算了算,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大学毕业,少说也要一百万。更何况双方老人年龄越来越大,虽说有退休金,可是当他们年迈体衰时,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所以,二胎,还是算了吧!
@壮壮爸爸:以我头胎是儿子,假如二胎也生个儿子来计算,至少年入50万才能有这个勇气!否则,儿子们长大后肯定会问我:那么穷,为什么还要生两个?
@六六爷爷:我的退休金足够再养活一个孙子的,不用儿子儿媳拿钱,只要他们肯生,这钱我们出得起。更何况,只要我活得够久,孩子们的生活绝对有保障!
可以看出宝爸宝妈们不想生,大多数还是因为生养不起。数据显示,虽然精力、工作、老大不同意等都是不生二胎的主要缘由,但“养不起、不敢生”占比高达57.54%,仍高居榜首。
那究竟有多少钱,才会生二胎?25.11%的人群表示,在生二胎之前要先备足10万至30万,而表示至少需备50万乃至500万以上的人群占比达到25.68%;对于家庭到手月收入已达到3万元以上的人群而言,有12.5%认为备足500万以上才够生养二胎。
除了金钱,二胎对家庭还会有什么影响?
如果你是一个三十二三岁的一胎宝妈,你目前的这份工作好不容易稳定下来了,你的老板前两天还在夸你:这个岁数,比年轻人更沉稳,比老油条更有活力。然后,你今天就告诉他你怀了二胎……老板胸口一闷。
接下去的几年,你注定要与好的工作机会错过,少有用人单位敢把赌注和重担压在一个二胎母亲肩上。你不得不转战家庭,全心全意地照顾两个小孩。
选择二胎,往往意味着女性在职场上主动退场,没有人相信生活与工作可以平衡,更没有人愿意相信母性和野心可以在一个女人身上共存。
同样,二胎爸爸将在二胎妈妈生育阶段,独自扛起家庭的经济大旗,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敢跳槽,也不敢生病。同样,二胎爸爸也不能将所有的育儿工作都抛给二胎妈妈,二胎妈妈在喂奶,二胎爸爸就得带大宝读书识字,也是要耗费精力的。
此外,如果两个孩子互为异性,就还需要考虑是否换个大的房子;为了两个孩子上学,是否需要买学区房,等等。所以“养不起、不敢生”确实合乎常理。
不过,说了那么多生二胎的难,还要看到生二胎的好也是显而易见的。生二胎可以让两个孩子一起做伴长大,对于性格的培养是有很大好处的,孩子长大之后,可以更好的融入社会,长大后两个孩子也能互相有个帮助,这种优势是独生子女羡慕不来的。
还有,独子成长之后,面临更多的是工作生活的压力,分担不出太多的时间来陪伴父母。两个孩子可以轮流陪伴和照顾老人,避免了“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剧,也减轻了独生子女两个照顾四个老人和孩子的困境。
“以后房子终究会给孩子,不如趁现在有条件,直接把房子写在孩子名下。”周先生说。未雨绸缪虽说占有一定先机,但也存在不便之处,以孩子的名义买房究竟好,还是不好?
有何优势?从投资的角度上看,在房价上涨的这些年,家长给孩子置办了房产的,买到即是赚到。不过,没有哪个家长能笃定未来房价是涨是跌,所以不能抱着炒房的心态去给孩子买房。当然,以孩子名义买房,在以后涉及到遗产继承时,就不存在过户更名的问题,省去了继承或赠与的繁杂手续,更省下了要交的各种税费。
在不少人看来,把房子写在孩子名下,也避免了夫妻财产分割问题。房子归孩子所有,就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父母离婚时无权对房子进行财产分割,抚养权在哪方,哪方才可代为行使房子的使用及收益权。
当然,其中风险也不容小觑。首先,家长没法使用贷款。未成年人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银行是不会将款贷给无债务偿还能力的他们,所以如果父母想以孩子名义买房,必须一次性付款,无法使用公积金或银行贷款。
再有就是处置房屋麻烦。国家对未成年人的财产保护极为严格,父母一旦想要处置房屋,就必须出示是为了未成年人利益而出售房产的声明书,并提供其具有监护人资格的证明书。若子女成年后,父母想处置房屋,那也必须有孩子的书面授权,表示愿意出售房产,并由父母代为办理,同时还需要进行公证。
若父母老年后想收回房产,也有可能无法收回。房子虽然是父母出资购买,但却归子女所有,就算子女成年后不履行赡养义务,父母也几乎不可能以此为理由要回房屋。
如果全家只买一份保险,我相信很多中国的父母,会选择给自己的孩子买,这也是很多妈妈纠结的问题。
不過,在投保过程中,许多专业人士都会建议你先给大人投保,再给孩子投保。精确一点解释,就是先给家庭成员中能赚钱的主体购买,再给花钱或不赚钱的人买保险。
这个原则有一定道理。作为家里的顶梁柱,经济能力强,收入高,责任重。在发生同样风险的情况下,无经济能力的人损失的只是医疗费和康复费用,而有经济能力的人,还会有工作收入方面的损失。如果大人倒下了,孩子的保单也无法继续交下去,保障作用有限。
无论是被照顾者,还是经济主力,一次重大疾病都会给家庭带来巨大创伤。今年春节前后有一篇文章《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刷爆了朋友圈,故事的男主人公算是事业有成,属典型的中产阶级,在北京有房有车,收入很高。他的岳父因为一场流感演变成脏器病变,入住ICU,最终离世,短短一个月,花销巨大。主人公的爱人原计划买北京二环的房子,给老父亲治病,但一场流感,使这个富裕的中产家庭元气大伤。
因此,如果买保险,一定要秉承“先大人、后孩子”的原则,先给大人买足够的保险,再考虑孩子保险的问题,切不可感情用事。
小编总结了她们3个最老生常谈,也是最尖锐、最紧迫的话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养一个孩子到底需要多少钱,要不要生二胎?
国家放开了二孩政策,不少省份甚至给出了奖励制度,不过,专家预言的二胎潮不仅没有到来,生育率反倒逐年下降。
到底是什么压倒了这些青年父母们,不敢生孩子了呢?有报告显示,主要是房价高和育儿成本高,这两座大山压倒了父母们。
那么,到底生养一个孩子要花多少钱?
有人曾戏称,养孩子可以成功消灭一个百万富翁。2016年有媒体曾统计过不同的城市家庭把孩子养大成人所需成本。结果显示,北京以276万元的养孩子成本排名第一,上海以246万元排名第二,另两个一线城市深圳、广州分列三四位。不过,这只是两年前的数据,现在随着物价的上涨,育儿成本会更高。
面对此清单,有网友评论道:“我养的哪里是孩子,养的是碎钞机!”也有家长感慨到:“痛苦的是你花了,心疼得不踏实;不花吧,对不起孩子,更不踏实!”
到底要不要生二胎,也是妈妈们凑在一起时,不得不谈的话题。

2015年10月29日,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落地,如今三年过去,实施情况如何?大众认知如何?调查显示,在是否打算生二胎的问题上,有41.06%的人群表示已生二胎或正在准备要二胎,而17.55%的人群则坚决表态不生二胎,另外还有8.99%的人群甚至表示一胎都不想要。从年龄特征来看,明显呈现出年纪越小越不想生二胎的趋势,在95后中,有38.64%的人群明确表示“一胎都不想要”。
值得关注的是,在调查中,有超过两成人群在是否生二胎的问题上,无法与伴侣达成一致。其中,15.8%的人群存在“男方想要,女方不想生”的难题,几乎是“男方不想要,女方想生”的3倍。
如此看来,多是宝妈们不想生二胎。那阻挡大家不生二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我们来听听大家怎么说。
@余余妈妈:父母一直催生二胎,说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爸爸妈妈足可以养育两个孩子。可是算了算,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大学毕业,少说也要一百万。更何况双方老人年龄越来越大,虽说有退休金,可是当他们年迈体衰时,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所以,二胎,还是算了吧!
@壮壮爸爸:以我头胎是儿子,假如二胎也生个儿子来计算,至少年入50万才能有这个勇气!否则,儿子们长大后肯定会问我:那么穷,为什么还要生两个?
@六六爷爷:我的退休金足够再养活一个孙子的,不用儿子儿媳拿钱,只要他们肯生,这钱我们出得起。更何况,只要我活得够久,孩子们的生活绝对有保障!
可以看出宝爸宝妈们不想生,大多数还是因为生养不起。数据显示,虽然精力、工作、老大不同意等都是不生二胎的主要缘由,但“养不起、不敢生”占比高达57.54%,仍高居榜首。
那究竟有多少钱,才会生二胎?25.11%的人群表示,在生二胎之前要先备足10万至30万,而表示至少需备50万乃至500万以上的人群占比达到25.68%;对于家庭到手月收入已达到3万元以上的人群而言,有12.5%认为备足500万以上才够生养二胎。
除了金钱,二胎对家庭还会有什么影响?
如果你是一个三十二三岁的一胎宝妈,你目前的这份工作好不容易稳定下来了,你的老板前两天还在夸你:这个岁数,比年轻人更沉稳,比老油条更有活力。然后,你今天就告诉他你怀了二胎……老板胸口一闷。
接下去的几年,你注定要与好的工作机会错过,少有用人单位敢把赌注和重担压在一个二胎母亲肩上。你不得不转战家庭,全心全意地照顾两个小孩。
选择二胎,往往意味着女性在职场上主动退场,没有人相信生活与工作可以平衡,更没有人愿意相信母性和野心可以在一个女人身上共存。
同样,二胎爸爸将在二胎妈妈生育阶段,独自扛起家庭的经济大旗,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敢跳槽,也不敢生病。同样,二胎爸爸也不能将所有的育儿工作都抛给二胎妈妈,二胎妈妈在喂奶,二胎爸爸就得带大宝读书识字,也是要耗费精力的。
此外,如果两个孩子互为异性,就还需要考虑是否换个大的房子;为了两个孩子上学,是否需要买学区房,等等。所以“养不起、不敢生”确实合乎常理。
不过,说了那么多生二胎的难,还要看到生二胎的好也是显而易见的。生二胎可以让两个孩子一起做伴长大,对于性格的培养是有很大好处的,孩子长大之后,可以更好的融入社会,长大后两个孩子也能互相有个帮助,这种优势是独生子女羡慕不来的。
还有,独子成长之后,面临更多的是工作生活的压力,分担不出太多的时间来陪伴父母。两个孩子可以轮流陪伴和照顾老人,避免了“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剧,也减轻了独生子女两个照顾四个老人和孩子的困境。
给家里未成年孩子买房,该不该?
“以后房子终究会给孩子,不如趁现在有条件,直接把房子写在孩子名下。”周先生说。未雨绸缪虽说占有一定先机,但也存在不便之处,以孩子的名义买房究竟好,还是不好?
有何优势?从投资的角度上看,在房价上涨的这些年,家长给孩子置办了房产的,买到即是赚到。不过,没有哪个家长能笃定未来房价是涨是跌,所以不能抱着炒房的心态去给孩子买房。当然,以孩子名义买房,在以后涉及到遗产继承时,就不存在过户更名的问题,省去了继承或赠与的繁杂手续,更省下了要交的各种税费。
在不少人看来,把房子写在孩子名下,也避免了夫妻财产分割问题。房子归孩子所有,就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父母离婚时无权对房子进行财产分割,抚养权在哪方,哪方才可代为行使房子的使用及收益权。
当然,其中风险也不容小觑。首先,家长没法使用贷款。未成年人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银行是不会将款贷给无债务偿还能力的他们,所以如果父母想以孩子名义买房,必须一次性付款,无法使用公积金或银行贷款。
再有就是处置房屋麻烦。国家对未成年人的财产保护极为严格,父母一旦想要处置房屋,就必须出示是为了未成年人利益而出售房产的声明书,并提供其具有监护人资格的证明书。若子女成年后,父母想处置房屋,那也必须有孩子的书面授权,表示愿意出售房产,并由父母代为办理,同时还需要进行公证。
若父母老年后想收回房产,也有可能无法收回。房子虽然是父母出资购买,但却归子女所有,就算子女成年后不履行赡养义务,父母也几乎不可能以此为理由要回房屋。
先给大人买保险,还是先给孩子买保险?
如果全家只买一份保险,我相信很多中国的父母,会选择给自己的孩子买,这也是很多妈妈纠结的问题。
不過,在投保过程中,许多专业人士都会建议你先给大人投保,再给孩子投保。精确一点解释,就是先给家庭成员中能赚钱的主体购买,再给花钱或不赚钱的人买保险。
这个原则有一定道理。作为家里的顶梁柱,经济能力强,收入高,责任重。在发生同样风险的情况下,无经济能力的人损失的只是医疗费和康复费用,而有经济能力的人,还会有工作收入方面的损失。如果大人倒下了,孩子的保单也无法继续交下去,保障作用有限。
无论是被照顾者,还是经济主力,一次重大疾病都会给家庭带来巨大创伤。今年春节前后有一篇文章《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刷爆了朋友圈,故事的男主人公算是事业有成,属典型的中产阶级,在北京有房有车,收入很高。他的岳父因为一场流感演变成脏器病变,入住ICU,最终离世,短短一个月,花销巨大。主人公的爱人原计划买北京二环的房子,给老父亲治病,但一场流感,使这个富裕的中产家庭元气大伤。
因此,如果买保险,一定要秉承“先大人、后孩子”的原则,先给大人买足够的保险,再考虑孩子保险的问题,切不可感情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