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孩子看来,按照事实叙述真相,远远不如按照自己的希望来虚构一个现象更有价值,因为这个希望直接使他得到心理的平衡,而叙述事实对他却没有什么意义。所以,“说谎”是这个时期的儿童用来平衡内心的一种自动过程。
世上没有任何父母会希望自己的子女是一个不诚实的孩子。人类爱子之心之所以伟大而崇高,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们本能地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一个被社会所承认和接纳的有道德的人。
然而,即使是在最嚴厉的父母管教下,在最有心计的教育环境中,也还会发现自己的孩子不时地要犯说谎的错误。尤其是在八岁以前的孩子中,说谎的现象更为突出。说谎时那种若无其事,镇静自如的神态,更会使父母感到心寒。
孩子为什么会说谎呢?
现代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在2~7岁左右的儿童中,说谎是一种自发的、普遍的自然倾向,是儿童心理发展在这个阶段中的一个正常的现象。
2~7岁是儿童一个相对比较特殊的阶段。从儿童自身方面来看,这时思维活动已经有了思维的对象,已经能把自己与周围的人和物区分开来了。然而,他们却不能像成人那样正确地理解和处理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而只是根据自己主观愿望对待周围的一切,而不顾客观实际情况如何。例如,孩子会把长凳当马骑,也会把爸爸当马骑;会把泥块、煤球等物当食物来“煮饭”。虽然在成人看来,这只是儿童的象征性“游戏”,但却反映了儿童这个时期的主要心理特征。为了满足自己的希望、不顾客观实际情况,完全按照自己的情绪要求随意改变事实真相的这个儿童心理的特征,是造成孩子说谎的一个主要心理机制。例如,孩子在自己一个人走路时跌了一跤,这本来是自己造成的,但他却会说是别人把他推倒的。因为他希望自己能顺利地达到目的,但却跌了跤,所以他主观上希望不是由于自己的过失,而是别人把他推倒的,像他希望长凳是可以供他骑的马一样。当妈妈问他怎么会跌跤时,他立即就会把所希望的说成是事实。在孩子看来,按照事实叙述真相,远远不如按照自己的希望来虚构一个现象更有价值,因为这个希望直接使他得到心理的平衡,而叙述事实对他却没有什么意义。所以,“说谎”是这个时期的儿童用来平衡内心的一种自动过程。
但是,孩子的这种“说谎”,并不是我们成年人理解的真说谎,而是像心理学家所称的,是一种“假谎话”。因为,孩子只是描述了他的希望,没有任何不道德的动机;他只是虚构了一个不存在的现象,但他并不想欺骗任何人。
心理学家发现,六七岁的孩子一般都从父母,大人那里接受了“不要说谎”的命令,知道“说谎”是不好的,是大人所不允许的。但是他们却普遍不理解“说谎”的真实含义,不理解“说谎”的欺骗动机本质。所以,会在孩子身上发现这样一种矛盾现象:一方面,他们似乎很清楚,“说谎”是坏事;另一方面,却仍然时常表现出随意歪曲、虚构现实的“说谎”现象,似乎是明知故犯。
诚实,不说谎,这是社会道德的要求。只有在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和思想交流中才可能真正理解它。事实上,孩子在这个时期没有什么社会交往,他们只被限制在家庭里。而孩子的道德认识发展不是从家庭环境中开始而首先是从同年龄儿童在一起做游戏时开始的。大家在一起做游戏时,彼此处于一种平等、合作,交往的关系之中,并在其中贯穿着孩子们的思想交流。儿童之间在游戏中逐渐建立起相互尊重和相互交往的关系。这为孩子今后理解社会道德、社会关系作了最初的准备。
因此,作为父母,对孩子的“说谎”现象,不仅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而且还要有一个正确的培养、教育方式;既要顺其自然,又要加以诱导。
第一,不应把孩子“说谎”看成是一个道德问题。应该把它看成是孩子心理发展中的一个正常现象。
第二,不要对孩子的“说谎”采取严厉斥责的态度。因为它对避免孩子“说谎”并不起任何有效作用。
第三,应该尽可能地诱导孩子去描述真实事物,尤其要诱导孩子描述他所做错了的事情的真相,尽可能地培养孩子对客观事实的尊重。
第四,对孩子的教育,要尽量设法使他理解各种要求、规范的真实含义。例如,不要简单对孩子下命令,而应该在孩子可以理解的程度上,尽可能使孩子理解各种规定的“为什么”。
第五,应主动地在这一时期的后期(6~7岁)为孩子提供心理发展的客观条件。尽可能地让孩子与年龄相仿的小朋友一起玩耍,以诱发儿童之间的相互交往、合作关系和思想交流。另一方面,父母也应尽可能地与孩子处于一种平等的、合作的、相互尊重关系之中。甚至可以在父子、母子之间建立一种朋友的关系,这是一种对儿童的社会心理、道德情感,以至智力水平发展极为有益的客观条件。
世上没有任何父母会希望自己的子女是一个不诚实的孩子。人类爱子之心之所以伟大而崇高,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们本能地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一个被社会所承认和接纳的有道德的人。
然而,即使是在最嚴厉的父母管教下,在最有心计的教育环境中,也还会发现自己的孩子不时地要犯说谎的错误。尤其是在八岁以前的孩子中,说谎的现象更为突出。说谎时那种若无其事,镇静自如的神态,更会使父母感到心寒。
孩子为什么会说谎呢?
现代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在2~7岁左右的儿童中,说谎是一种自发的、普遍的自然倾向,是儿童心理发展在这个阶段中的一个正常的现象。
2~7岁是儿童一个相对比较特殊的阶段。从儿童自身方面来看,这时思维活动已经有了思维的对象,已经能把自己与周围的人和物区分开来了。然而,他们却不能像成人那样正确地理解和处理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而只是根据自己主观愿望对待周围的一切,而不顾客观实际情况如何。例如,孩子会把长凳当马骑,也会把爸爸当马骑;会把泥块、煤球等物当食物来“煮饭”。虽然在成人看来,这只是儿童的象征性“游戏”,但却反映了儿童这个时期的主要心理特征。为了满足自己的希望、不顾客观实际情况,完全按照自己的情绪要求随意改变事实真相的这个儿童心理的特征,是造成孩子说谎的一个主要心理机制。例如,孩子在自己一个人走路时跌了一跤,这本来是自己造成的,但他却会说是别人把他推倒的。因为他希望自己能顺利地达到目的,但却跌了跤,所以他主观上希望不是由于自己的过失,而是别人把他推倒的,像他希望长凳是可以供他骑的马一样。当妈妈问他怎么会跌跤时,他立即就会把所希望的说成是事实。在孩子看来,按照事实叙述真相,远远不如按照自己的希望来虚构一个现象更有价值,因为这个希望直接使他得到心理的平衡,而叙述事实对他却没有什么意义。所以,“说谎”是这个时期的儿童用来平衡内心的一种自动过程。
但是,孩子的这种“说谎”,并不是我们成年人理解的真说谎,而是像心理学家所称的,是一种“假谎话”。因为,孩子只是描述了他的希望,没有任何不道德的动机;他只是虚构了一个不存在的现象,但他并不想欺骗任何人。
心理学家发现,六七岁的孩子一般都从父母,大人那里接受了“不要说谎”的命令,知道“说谎”是不好的,是大人所不允许的。但是他们却普遍不理解“说谎”的真实含义,不理解“说谎”的欺骗动机本质。所以,会在孩子身上发现这样一种矛盾现象:一方面,他们似乎很清楚,“说谎”是坏事;另一方面,却仍然时常表现出随意歪曲、虚构现实的“说谎”现象,似乎是明知故犯。
诚实,不说谎,这是社会道德的要求。只有在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和思想交流中才可能真正理解它。事实上,孩子在这个时期没有什么社会交往,他们只被限制在家庭里。而孩子的道德认识发展不是从家庭环境中开始而首先是从同年龄儿童在一起做游戏时开始的。大家在一起做游戏时,彼此处于一种平等、合作,交往的关系之中,并在其中贯穿着孩子们的思想交流。儿童之间在游戏中逐渐建立起相互尊重和相互交往的关系。这为孩子今后理解社会道德、社会关系作了最初的准备。
因此,作为父母,对孩子的“说谎”现象,不仅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而且还要有一个正确的培养、教育方式;既要顺其自然,又要加以诱导。
第一,不应把孩子“说谎”看成是一个道德问题。应该把它看成是孩子心理发展中的一个正常现象。
第二,不要对孩子的“说谎”采取严厉斥责的态度。因为它对避免孩子“说谎”并不起任何有效作用。
第三,应该尽可能地诱导孩子去描述真实事物,尤其要诱导孩子描述他所做错了的事情的真相,尽可能地培养孩子对客观事实的尊重。
第四,对孩子的教育,要尽量设法使他理解各种要求、规范的真实含义。例如,不要简单对孩子下命令,而应该在孩子可以理解的程度上,尽可能使孩子理解各种规定的“为什么”。
第五,应主动地在这一时期的后期(6~7岁)为孩子提供心理发展的客观条件。尽可能地让孩子与年龄相仿的小朋友一起玩耍,以诱发儿童之间的相互交往、合作关系和思想交流。另一方面,父母也应尽可能地与孩子处于一种平等的、合作的、相互尊重关系之中。甚至可以在父子、母子之间建立一种朋友的关系,这是一种对儿童的社会心理、道德情感,以至智力水平发展极为有益的客观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