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观”视角下英语附加疑问句的语用探析

来源 :职业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5813225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附加疑问句是一种常见于口语的、具有疑问句形式的语言表达形式。它利用疑问句的形式,间接地表达说话人的某种意图、显示某种特殊的感情色彩,实现某种特定的语用价值。文章运用戈夫曼(E.Goffman)的“行为面子论”、布朗和列文森(Brown & Levinson)以及里奇(Leech)等人的面子、礼貌理论分析了附加疑问句的维护面子功能。
  关键词:附加疑问句;正面面子;负面面子;礼貌策略
  
  一、引言
  
  英语附加疑问句是一种常见于口语的、具有疑问句形式的语言表达形式。这种疑问句总是以最简单的形式附在另一句之后。根据所附句子的情况,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1.陈述句+附加疑问句
  (1)So you can help me look after the baby tomorrow,can’t you?
  (2)I told you that when we left,didn’t I?
  
  2.祈使句+附加疑问句
  (3)Give me a hand,will you?
  (4)Let’s start earlier,shall we?
  此外,有时附加疑问句不用任何助动词或情态动词,用省略形式,如例(5),或仅仅借助于一些常见的特殊语气词,如例句(6)、(7)。
  (5)We’re old friends,not strangers,right?
  (6)So you are going to start next week,eh?
  (7)You did not notice it,then?
  附加疑问句利用疑问句的形式,间接地表达说话人的某种意图、显示某种特殊的感情色彩,实现某种特定的语用价值。对其语用功能,国内学者王朴、王笑菊、林美珍、张京鱼等已从合作原则、语境关系顺应理论等做过研究。在他们的研究中,虽有涉及附加疑问句的礼貌、维护面子作用,但都仅仅笼统提及,并没作详细分析。本文试运用戈夫曼(E.Goffman)的“行为面子论”和布朗、列文森(Brown & Levinson)以及里奇(Leech)等人的面子、礼貌理论,具体分析附加疑问句的维护面子功能。
  
  二、关于面子观和礼貌策略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奈斯(Grice)1967年在哈佛大学作演讲时指出,为确保谈话顺利进行下去,交际双方都得遵循一些原则,尤其是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s)——会话双方互相合作,怀着一个共同的愿望:双方的话语都能互相理解、共同配合。该原则包括四项准则:量准则、质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这四大准则之下又有各自的一些次准则。同时他又指出,在实际中人们并不都严格遵守这些原则。当对方发现违反了合作原则,谈话人就要迫使自己越过话语的表层意义去领会其深层意义。比如,附加疑问句,形式上是疑问句,似乎是说话人有所疑虑或者想询问有关信息,但实际上他心中已有较明确的意见,仅仅是用疑问句的形式来间接地表达说话人的某种意图、显示某种特殊的感情色彩,实现某种特定的语用价值。利用戈夫曼(E.Goffman)的“行为面子论”和布朗和列文森(Brown & Levinson)以及里奇(Leech)等人的礼貌理论可以解释说话人的这种“明知故问”。
  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就从社会学角度提出了“行为面子理论”(the theory of face)。他指出,人际交往中人们总是尽可能地使自己不丢面子(losing face),然而面子又是极脆弱的、很容易被人伤害。因此,为保全自己的面子(saving face)或不让他人伤害自己的面子,人们必须奉行“Do to others as you would like them to do to you”这一金科玉律。后来,在戈夫曼的面子论基础上,莱可夫(Lakoff)、布朗和列文森以及里奇等人提出了与合作原则相互补益的礼貌理论。布朗和列文森的礼貌理论实际上包括了三个概念:面子(face)、威胁面子的行为(face threatening acts,简称FTA)以及礼貌策略。礼貌理论对言语行为的研究产生了主导作用。他们指出,礼貌与面子联系在一起的,面子就是有选择行为的自主权以及自己的观点能得到对方的认可,具体地说,是每个人意欲为自己争取的公共的自我形象(self-image)。他们进一步将面子分为正面面子(positive face)(指希望获得他人的肯定、喜爱或赞许,以及被視为同一群体的成员)和负面面子(negative face)(指有自主的权利、行动的自由,行为不受他人的强制或干预)两种。“负面”不是“坏”,而是与“正面”相对而言。会话中说话人会采用某些手段来保全听话人、说话人或第三方的面子。
  
  三、英语附加疑问句的维护面子功能
  
  1.期待证实或寻求赞同,维护听者正面、负面面子
  在日常交际会话中,经常出现说话者在陈述出某一推断后,紧接着加上一个附加疑问句提出反问,期待对方予以证实。这里有两种情况,如果发问人对所述推断把握不大,附加疑问句用升调;如果发问人对所述推断没有怀疑,疑问句用降调。
  当说话人对事实没有把握时,期待听者的证实,表明对听者意见的期待和肯定,让听者感觉到自己的价值观得到了对方的认同;同时发话人向对方发问,邀请听者表达态度,给予听者足够的注意和尊重,体现了发话人把听者视为同一群体(这里指该会话群体)的成员。因此,此时的附加疑问句维护了听者的正面面子。例如:
  (8)Boy friend:You don’t like it,do you?
  Girl friend:Well…..Mm……it’s pretty but….
  (9)Friend 1:Few people know that place,do they?
   Friend 2:Yeah. It gives the visitor a sense of a fairyland on earth.
  例句(8)为一对恋人间在首饰店的谈话,男士为女朋友选一根项链,可她似乎并未显示很大的兴趣。由此男士推测女朋友可能不喜欢,但不很确定,“do you?”来寻求证实;同时避免了他的判断过于武断。例句(9)为两个朋友在谈论一个几乎还未受到破坏的风景秀丽的避暑胜地。Friend 2告诉Friend 1这个地方几乎还未受到破坏,Friend 1推断出“Few people know that place”,但是还是不是很有把握,所以加上了“do they?”来期待对方的证实。在这两个例句里,发问者期待对方的证实,给予听者足够的注意和尊重,让对方感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因此,维护了听者的正面面子。
  而当发话人在附加疑问句后面用降调,对本来就无所怀疑的事情“明知故问”时,其礼貌程度就更高,更能体现该问句的维护正面面子功能。
  此外,交谈就是商谈意见、想法的过程。通常,当一个人在表达其意见时,希望他人赞同其观点或希望弄清楚他人的态度。然而,强迫听者同意自己的观点是不礼貌的,此时,附加疑问句是一很好的解决办法,它给对方留有余地,让说话者照顾了听者的负面面子。
  
  2.减弱命令语气,维护听者负面面子
  这种情况主要见于祈使句中。祈使句一般是命令(10)、指示(11)、要求(12)或者请求(13)、建议(14)听者做某事。在特定的语境里,祈使句是达到交际目的的最有效的方式。
  (10)Stand up!
  (11)Don’t let anybody open the door.
  (12)Put it on the table.
  (13)Pass me the eraser, would you?
  (14)A:Where can I find Mr. Smith?
  B:I’m not sure. Try his office or ring up his house.
  莱可夫(Lakoff,1973)描述了说话人可以遵守的三种不同的礼貌原则:不强求于人、给对方留有余地和增进相互间的友情。里奇(1983)的礼貌原则内容之一是“得体原则”(Tact Maxim),即尽量多使别人受益、少让别人吃亏。布朗和列文森(1978)提出的“负面面子”需求就是不受他人意见的强求、有自己的尊严、保持独立。
  依据具体的语境,祈使句可以显得礼貌或者不礼貌。祈使句中,当说话者指定听者做某事时,无论是命令、指示还是建议、请求等,如果用祈使句的直接形式就会损害听话者的“利益”,让其“吃亏”。如果说话人用一个允许听者在需要作的行为中做出选择的句子,那么这种言语行为就是礼貌的;相反,如果说话者认为听话者会行使这个行为而不给听话者任何选择的余地,那么其言语行为就是不够礼貌的,甚至有破坏谈话的危险,当然也会破坏听者的负面面子。如果说话者不想显得无礼、想保护对方的负面面子,无害于交际,他将选择礼貌策略来缓和祈使句的命令语气。其方法之一便是使用附加疑问句。看以下例句:
  (15)Wife:Give up smoking,ok?
  Husband,coughing badly:Ok,thanks.
  (16)Mike:Lend me some money,would you?
  Mary:Sure.
  在以上两个例句,“Give up smoking”和“Lend me some money”是两个要让听者做出某种努力,将给听话者带来损益的行为,虽然很小。如果仅仅用祈使句“Give up smoking”和“Lend me some money”,将会让听者感到有被命令、被强求的语气,将会威胁听者的负面面子。附加疑问句“OK?”“would you?” 给了听者回应“yes”、“no”的自由,即选择的自由。这两个言语行为通过使用附加疑问句保全了听者的负面面子。
  英语学习者可以发现,附加在祈使句后面的附加疑問句经常使用情态动词,用于询问听话者的能力(can)(如例句1)或者意愿 (will, would, shall)(如例句3和13)。这种形式给听话者接受或拒绝的余地、自由。尽管大多数祈使句是命令或者请求、建议听者做某事, 但是后面的附加疑问句让听话者感觉到自己的自由没有受到侵犯而乐意施行那一行为,于是交际得以维持、进行。因此,在这样的语境,附加疑问句起到了保全听者负面面子的作用。
  
  3.缓和批评,维护听者正面面子
  正面面子是指希望获得他人的肯定、喜爱或赞许,因此,批评是一种极度威胁听者正面面子的言语行为。要想减轻批评的这种负面效果,保证谈话顺利进行,说话者需要选择某种语言方式来缓和批评。在交际会话中,许多批评言语就是附带一个附加疑问句来达到这种目的。
  (17)A: That’s not right, is it? Try again, Please.
  B:Ok,thanks.
  (18)A:You didn’t go over the words really,did you?
  B:No,I’m sorry.
  (19)A:It’s in a mess,right?
  B:Yeah,I’m sorry.
  在前两句,分别是老师对犯错误的学生的批评,他们没有板起面孔严厉地批评,而是耐心地、间接地指出错误,让学生承认错误。第三句是,母亲对把房间弄得乱糟糟的淘气儿子所说的话,母亲告诉他自己做了傻事,并用一个附加疑问句给他机会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以上例句是长辈和晚辈之间对话。尽管谈话者之间的地位并不平等,但显得关系很亲密。当晚辈犯错时,长辈的批评语气显得并不强烈,重要原因之一便是附在批评之后的疑问句缓和了语气,使得批评收到了令人满意的回应——听者接受了批评并尽量弥补。
  在批评语气得到减缓的情况下,被批评者感到批评者仍然喜欢和接受犯了错误的他,他将不会感到自己受到讨厌、不会感到害怕,因此,此时的附加疑问句保全了听者的正面面子。
  
  4.缓减对峙,维护双方负面面子
  在以上情况中,疑问句主要用于诸如朋友、亲人等之间的随意的、非正式的会话中。这些会话的氛围通常是和谐的、友好的。但是,在不友好的甚至是有冲突的情况下,一样可以使用这种疑问句作为一种礼貌策略来减少冲突。
  冲突性的谈话不同于其他口语性的交谈,其目的是使得对方信服自己所持意见、观点。此时,会话双方都不在意对方的某种需求;相反,他们竭尽全力为自己的观点辩护,在措辞上小心翼翼地、不留任何漏洞,以防给对方留下机会,使得自己不得不受制于对方的观点、即让对方有机会将其观点强加于自己身上。同时,说话人在自己本来就坚信的观点后面附加一个疑问句,“明知故问”也起到了进一步维护自己观点、不受他人强制的作用。因此,在冲突语境中,附加疑问句起到了保全发问者的负面面子的作用。
  (20)Police superintendent:… you’ll probably find yourself um before the Chief Constable,okay?
  Detective constable:Yes,Sir,yes,understand.
  Police superintendent:Now you er fully understand that,don’t you?
  Detective constable:Yes,Sir,indeed,yeah.[11]
  这个会话有两个回合,police superintendent(PS)两次用到附加疑问句。第一个回合,在陈述自己的观点之后,PS加上“okay?”,看似在询问对方,在从自己的观点退缩,但事实上,是一种对自己观点的隐秘保护,对方毫无防备地回应到,“Yes,Sir,yes,understand”,于是PS“乘胜追击”到,“Now you er fully understand that,don’t you?”使得对方再一次落入“圈套”。因此,这种情况下,附加在说话者观点后面的疑问句是用来说服对方的,起到使观点更容易让对方接受的作用,以此使说话者更容易在辩论中获胜。在冲突性谈话中,附加疑问句能够起到避免直接冲突,同时又让说话者免于被迫接受谈话者观点,起到保全发问者负面面子的作用。另一方面,在这种技巧帮助下,发问者让对方信服自己的观点,能够避免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对方,从而保全了听者的负面面子。因此,此时的附加疑问句保全了双方的负面面子。
  
  5.表讽刺、反感、怀疑、威胁等,维护发问者负面面子
  有时附加疑问句和它前面的陈述句都是肯定式或否定式,陈述句表示推断或回忆刚讲过的内容,前面常常有oh或so,疑问句句末用升调,以寻求对证实。据前面第一方面的分析,疑问句有维护听者正面、负面面子的功能。但是,有时这种疑问句也可表示发问者的讽刺意味。在人际交往中,人们总是尽可能维护彼此的面子,但当一方不注意维护对方面子时,“丢面子”一方也会采取一定措施予以“回击”。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中,由“can you?”或“can’t you?”构成的附加疑问句可以含有命令或者不耐烦的意味,维护说话人的负面面子,这里就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 王朴.从合作原则看英语附加疑问句的回合含义[J].焦作
  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3).
  [2] 王笑菊.从语境顺应理论看附加疑问句的语用功能[J].林
  区教学,2007,(1).
  [3] 林美珍.探析英语附加疑问句的语用功能[J].齐齐哈尔大
  学学报(哲社版),2007,(5).
  [4] 张京鱼.英语附加疑问句会话功能和性别差异个案分析
  [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4).
  [5] Grice,H.P.. “Logic and Conversation”[A].1967. In P. Grice
  Studies in the Way of Words. Cambridge:Massachusetts:HUP,
  1989.
  [6] Hudson,R. A. Sociolinguis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
  sity Press,1996.
  [7] Lakoff,Robin. “The logic of politeness”[A].In Claudia Corum,
  T. C. Smith-Stark,& A.Weiser(eds.)Papers from the Ninth
  Regional Meeting of the 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Chicago: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1973.
  [8] Brown,P. Levinson.Politeness:Sa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e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9] Leech,Geoffrey.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
  1983.
  [10] 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
  社,2002.
  [11]Holmes,Janet.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M].London:
   Longman,1992.
其他文献
新形势下,国际石油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和石油企业自身体制创新给油企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石油企业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加强和改进石油企业
教师职业倦怠作为一种职业性伤害,已成为近年来心理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文章就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干预策略。
2010年“全球史”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是中国的GDP总量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虽然这件事一时成为国内外媒体关注和热议的焦点,但中国的有识之士对“世界第二”的解读还是表现得相当冷静。    “国强”的实质是什么    中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至少说明我们30多年的改革开放政策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综合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国家确实富裕了,国家的发展确实站在一个新的战略起点上。但国家富裕了,并不必然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特别应当充分估计到,知识创新、技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农村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与此不相适应的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长期滞后,社会民生问题日益凸显,不仅不利于深化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