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爷爷是居住在新康戏乡的老戏迷。他红光满面,显得非常年轻,实际上已经有六十多岁了。我们问张爷爷为什么看起来这么年轻,他说唱戏让他越活越青春。
张爷爷不是专职演员,但他十三岁时就登台演戏,一辈子演过很多戏。他印象最深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演过的花鼓戏《沙家浜》。那时候,他可以一连演很多场,一点也不觉得累。我们让张爷爷给我们唱几句,他张口就来:“小刘海哎,在茅棚喽,别了娘亲……”
张爷爷多才多艺。他会唱花鼓戏里的十字调、西湖调等。他一边唱一边给我们做动作。张爷爷能拉一手好二胡,还会吹萨克斯。
“张爷爷,你怎么会这么多?”

“因为我非常善于学习。我学习乐器什么的都没有拜过师傅,就是自己和小伙伴一起钻研,虚心请教,然后通过勤学苦练得来的。”
“张爷爷,你的子女们喜欢戏剧吗?”
“当然喜欢,他们也会常常哼几句,不过只是作为一种业余爱好。到了我孙子这一辈,戏剧对他们的影响也不是很大了。他们有了更多的娱乐方式,电视啊,游戏机啊,等等。”张爷爷有些感慨。
说起戏乡这些年的变化,张爷爷笑眯眯地说:“康河是最能代表戏乡的变化的。上世纪七十年代,防洪大堤修好后,这条内河被截断了,人来人往的船码头变成了一弯死水。人们把生活垃圾扔到小河里,成了臭水河。建设新康戏乡以后,政府出资把小河里的垃圾运走了。小河边上是新种上的花草树木,像公园一样。现在,新康戏乡的戏剧文化氛围也越来越浓了。不过,和当年还是有很大不同。”
张爷爷不是专职演员,但他十三岁时就登台演戏,一辈子演过很多戏。他印象最深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演过的花鼓戏《沙家浜》。那时候,他可以一连演很多场,一点也不觉得累。我们让张爷爷给我们唱几句,他张口就来:“小刘海哎,在茅棚喽,别了娘亲……”
张爷爷多才多艺。他会唱花鼓戏里的十字调、西湖调等。他一边唱一边给我们做动作。张爷爷能拉一手好二胡,还会吹萨克斯。
“张爷爷,你怎么会这么多?”

“因为我非常善于学习。我学习乐器什么的都没有拜过师傅,就是自己和小伙伴一起钻研,虚心请教,然后通过勤学苦练得来的。”
“张爷爷,你的子女们喜欢戏剧吗?”
“当然喜欢,他们也会常常哼几句,不过只是作为一种业余爱好。到了我孙子这一辈,戏剧对他们的影响也不是很大了。他们有了更多的娱乐方式,电视啊,游戏机啊,等等。”张爷爷有些感慨。
说起戏乡这些年的变化,张爷爷笑眯眯地说:“康河是最能代表戏乡的变化的。上世纪七十年代,防洪大堤修好后,这条内河被截断了,人来人往的船码头变成了一弯死水。人们把生活垃圾扔到小河里,成了臭水河。建设新康戏乡以后,政府出资把小河里的垃圾运走了。小河边上是新种上的花草树木,像公园一样。现在,新康戏乡的戏剧文化氛围也越来越浓了。不过,和当年还是有很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