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锡技师学院积极面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面对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以“突出重点、发展优势、打造品牌、强化特色”为出发点,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构建无锡技师学院的“对外实行校企合作,对内实施一体化模式” 高技能人才教学模式的总体目标。
一、对外实行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因此,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以服务为宗旨”的指导思想。在职业教育进入市场竞争新阶段的今天,校企合作越来越成为了众多职业院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外实行校企合作就是指学校与企业合作,实现校企双赢,培养出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合格劳动者。校企合作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就业的需要,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通过几年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我院已建立起以“BOSCH教学培养模式”为核心的校企合作教学培养模式。学院与博世集团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规划及实施方案。“校企资源深度融合,共同培养技能人才”,就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办学服务,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开发、教材编写、实践教学组织等方面全面渗透企业的理念和需求,以此来推进“教育与生产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为企业输送能迅速适应岗位要求的高技能人才,达到“校企双赢”的目的。
德国博世集团是世界500强公司之一,主要从事汽车技术、工业技术和消费品及建筑技术产业。博世汽车柴油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博世公司和无锡威孚集团合资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9月,无锡技师学院与德国博世汽车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就双方合作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走到了一起,并命名为“博世班”。 “博世班” 是我院多年来倡导“零距离”办学模式探索和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实践的典型和成功范例。
1.校企互动,共建校企合作平台
为确保培养质量,学院与博世公司合作要求:一是执教老师必须到博世公司进行一段时间的岗位培训;二是邀请学生家长参观公司;三是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博世文化”的课程;四是每个学期由博世总部派专家定期或不定期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视导并反馈信息;五是设立优秀学生“博世奖学金”;六是博世公司以学院为依托,建立“企业员工岗位能力再培训基地”。
2.准确专业定位,明晰培养目标
根据博世公司生产岗位能力要求,学院组织教学行家和德国培训专家共同进行专业设置论证,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科学制订教学计划,并将企业文化和岗位能力等要求融入教育教学之中,实现教学目标与现实岗位无缝对接。使学生在完成国家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前提下,突出企业岗位技能训练和企业文化熏陶。如钳工实习课题,在共性(国家要求)课题的基础上,引入个性化(企业要求)课题,如笔架、打孔机、压力机和对口夹板、机械臂等,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技能的兴趣。
3.强化管理,共同培养高素质人才
学院在教育中,按照“博世文化”的要求,把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优秀人格的养成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同时,将博世的 “提供世界级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 质量理念融入平时的教学之中。为了让入选博世学生有竞争压力,引入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淘汰机制。学院对学生实行滚动式管理,对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由博世公司提供奖学金,并由公司总经理亲自颁奖。对学习不认真,实习不努力,思想道德较差的学生实行末位淘汰制,其缺位由学院本专业其他班的学生择优入选。经过两年来的实践,“博世班”学生的竞争意识、知识水平、操作技能,人格修养和团队精神等方面明显优于其他班级。
4.资源共享,实现校企共同发展
根据校企合作要求,学院每年都安排“博世班”所有相关的教育教学人员到企业去顶岗实习,使学院的教育教学更加贴近企业岗位要求。同时,学院每学年都安排学生到公司岗位实习。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真实感受到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管理、现代企业制度、产品质量意识,以及企业对掌握高新技术的能力等要求,进一步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不仅“订单”培养全日制学生,而且“订单”培训博世的在岗员工。博世公司每年安排数十名员工为期3个月的脱产培训。针对企业对培训学员的要求,学院从中国国情出发,请培训专家将“德国原装”的目标和要求加以吸收消化。同时,根据学院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靠的员工培训教学计划,予以实施。使得培训效果得到企业、学员、学院三方共同认可,实现了合作多赢。
学院开展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一步我们还将根据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规律特点,在现有合作的基础上,重点探索技师层次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着重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的企业经历、实践经历、革新经历、师徒经历,达到与生产企业的有机结合。
二、对内实施一体化模式
对内实施一体化模式就是按德国职业教育的“双元制”思路,采取工学结合,实现理论教学和生产实习的有机结合,实现工学结合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1.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
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就是基于生产的学习和基于学习的生产,不仅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更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学科性教育的本质属性,工学结合一体化体现了一种开放式的教育思想,要求学校在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材建设等各个方面和企业的需求保持一致,把企业需求融入到教学的全过程,学校站在企业的角度按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教学改革。
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新的办学模式。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在校外根据市场的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
学院在“机电一体化”和“数控(车)”两个专业中进行了中技教学改革一体化试点,提出了“1.5+0.5+1” 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即1.5学年在校学习,0.5学年灵活学习相关技能,1学年顶岗实习。把所有课程内容整合为文化修养、专业计算、专业识图、专业技能和相关技能。理论课程按照必须、够用的原则重新组合,采取工学结合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教学计划按周灵活安排,授课内容以校本讲义为主,教学方法以任务驱动和产品引领,按照模块式一体化要求完成教学任务。
2.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目地
工学结合一体化教育模式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同时提高学校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 使学生看到了自己在学校中学习的理论与工作之间的联系,提高他们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跳出自己的小天地,加深了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体会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性; 使学生经受实际工作的锻炼,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变得更加成熟。
3.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方案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合理的培养方案,必须打破原有的课程教学模式,克服学校单一技能训练存在的问题,将就业能力与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突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尤其要突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院实施的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其教学计划中,三年制的学生“工学结合”安排在第二年学年中,五年制的学生“工学结合”安排在第二年或第三年,在企业锻炼与实践后,再回到学校完成后续的学习任务,等到最后一个学期再到企业进行毕业实习,实现从理性到感性再到理性的一种教学,最后再回到企业。这样一来,就能更好地将学生劳动素质、就业技能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这样真实场景下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就业发展,克服完全在学校环境模式下的许多教学弱点。
实施教学计划,学院采用“四阶段”方式,即文化与专业基础教学阶段、“工学结合”教学阶段、专业教学阶段、毕业实习阶段。“四阶段”模式(见图 1),实际上也是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学生就业奠定了更扎实的基础。
“工学结合”教学阶段实施插入式与全程考核系统,突出培养方案在课程结构上的改革,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到教学内容之中,又将岗位能力与实际的生产任务相结合,既突出技能因素,又强化了非技能因素。
4.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成效
在工学结合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中,企业针对学生轻质量的问题,现场教育,把危害性及其严重的后果通过实例使学生充分认识,克服了以往学校教育看不见摸不着的缺陷,更直观,在回校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质量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都有所提高。
在工学结合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实践中,学生的表现反映了学生的进步:懂礼貌,知道感恩,吃苦耐劳,质量意识加强了,团队合作意识也提高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技师学院)
一、对外实行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因此,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以服务为宗旨”的指导思想。在职业教育进入市场竞争新阶段的今天,校企合作越来越成为了众多职业院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外实行校企合作就是指学校与企业合作,实现校企双赢,培养出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合格劳动者。校企合作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就业的需要,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通过几年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我院已建立起以“BOSCH教学培养模式”为核心的校企合作教学培养模式。学院与博世集团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规划及实施方案。“校企资源深度融合,共同培养技能人才”,就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办学服务,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开发、教材编写、实践教学组织等方面全面渗透企业的理念和需求,以此来推进“教育与生产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为企业输送能迅速适应岗位要求的高技能人才,达到“校企双赢”的目的。
德国博世集团是世界500强公司之一,主要从事汽车技术、工业技术和消费品及建筑技术产业。博世汽车柴油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博世公司和无锡威孚集团合资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9月,无锡技师学院与德国博世汽车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就双方合作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走到了一起,并命名为“博世班”。 “博世班” 是我院多年来倡导“零距离”办学模式探索和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实践的典型和成功范例。
1.校企互动,共建校企合作平台
为确保培养质量,学院与博世公司合作要求:一是执教老师必须到博世公司进行一段时间的岗位培训;二是邀请学生家长参观公司;三是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博世文化”的课程;四是每个学期由博世总部派专家定期或不定期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视导并反馈信息;五是设立优秀学生“博世奖学金”;六是博世公司以学院为依托,建立“企业员工岗位能力再培训基地”。
2.准确专业定位,明晰培养目标
根据博世公司生产岗位能力要求,学院组织教学行家和德国培训专家共同进行专业设置论证,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科学制订教学计划,并将企业文化和岗位能力等要求融入教育教学之中,实现教学目标与现实岗位无缝对接。使学生在完成国家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前提下,突出企业岗位技能训练和企业文化熏陶。如钳工实习课题,在共性(国家要求)课题的基础上,引入个性化(企业要求)课题,如笔架、打孔机、压力机和对口夹板、机械臂等,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技能的兴趣。
3.强化管理,共同培养高素质人才
学院在教育中,按照“博世文化”的要求,把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优秀人格的养成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同时,将博世的 “提供世界级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 质量理念融入平时的教学之中。为了让入选博世学生有竞争压力,引入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淘汰机制。学院对学生实行滚动式管理,对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由博世公司提供奖学金,并由公司总经理亲自颁奖。对学习不认真,实习不努力,思想道德较差的学生实行末位淘汰制,其缺位由学院本专业其他班的学生择优入选。经过两年来的实践,“博世班”学生的竞争意识、知识水平、操作技能,人格修养和团队精神等方面明显优于其他班级。
4.资源共享,实现校企共同发展
根据校企合作要求,学院每年都安排“博世班”所有相关的教育教学人员到企业去顶岗实习,使学院的教育教学更加贴近企业岗位要求。同时,学院每学年都安排学生到公司岗位实习。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真实感受到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管理、现代企业制度、产品质量意识,以及企业对掌握高新技术的能力等要求,进一步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不仅“订单”培养全日制学生,而且“订单”培训博世的在岗员工。博世公司每年安排数十名员工为期3个月的脱产培训。针对企业对培训学员的要求,学院从中国国情出发,请培训专家将“德国原装”的目标和要求加以吸收消化。同时,根据学院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靠的员工培训教学计划,予以实施。使得培训效果得到企业、学员、学院三方共同认可,实现了合作多赢。
学院开展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一步我们还将根据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规律特点,在现有合作的基础上,重点探索技师层次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着重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的企业经历、实践经历、革新经历、师徒经历,达到与生产企业的有机结合。
二、对内实施一体化模式
对内实施一体化模式就是按德国职业教育的“双元制”思路,采取工学结合,实现理论教学和生产实习的有机结合,实现工学结合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1.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
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就是基于生产的学习和基于学习的生产,不仅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更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学科性教育的本质属性,工学结合一体化体现了一种开放式的教育思想,要求学校在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材建设等各个方面和企业的需求保持一致,把企业需求融入到教学的全过程,学校站在企业的角度按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教学改革。
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新的办学模式。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在校外根据市场的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
学院在“机电一体化”和“数控(车)”两个专业中进行了中技教学改革一体化试点,提出了“1.5+0.5+1” 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即1.5学年在校学习,0.5学年灵活学习相关技能,1学年顶岗实习。把所有课程内容整合为文化修养、专业计算、专业识图、专业技能和相关技能。理论课程按照必须、够用的原则重新组合,采取工学结合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教学计划按周灵活安排,授课内容以校本讲义为主,教学方法以任务驱动和产品引领,按照模块式一体化要求完成教学任务。
2.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目地
工学结合一体化教育模式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同时提高学校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 使学生看到了自己在学校中学习的理论与工作之间的联系,提高他们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跳出自己的小天地,加深了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体会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性; 使学生经受实际工作的锻炼,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变得更加成熟。
3.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方案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合理的培养方案,必须打破原有的课程教学模式,克服学校单一技能训练存在的问题,将就业能力与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突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尤其要突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院实施的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其教学计划中,三年制的学生“工学结合”安排在第二年学年中,五年制的学生“工学结合”安排在第二年或第三年,在企业锻炼与实践后,再回到学校完成后续的学习任务,等到最后一个学期再到企业进行毕业实习,实现从理性到感性再到理性的一种教学,最后再回到企业。这样一来,就能更好地将学生劳动素质、就业技能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这样真实场景下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就业发展,克服完全在学校环境模式下的许多教学弱点。
实施教学计划,学院采用“四阶段”方式,即文化与专业基础教学阶段、“工学结合”教学阶段、专业教学阶段、毕业实习阶段。“四阶段”模式(见图 1),实际上也是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学生就业奠定了更扎实的基础。
“工学结合”教学阶段实施插入式与全程考核系统,突出培养方案在课程结构上的改革,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到教学内容之中,又将岗位能力与实际的生产任务相结合,既突出技能因素,又强化了非技能因素。
4.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成效
在工学结合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中,企业针对学生轻质量的问题,现场教育,把危害性及其严重的后果通过实例使学生充分认识,克服了以往学校教育看不见摸不着的缺陷,更直观,在回校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质量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都有所提高。
在工学结合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实践中,学生的表现反映了学生的进步:懂礼貌,知道感恩,吃苦耐劳,质量意识加强了,团队合作意识也提高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