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关爱的形成本身意味着对人的尊重,对他人的关心和爱护,是一种文化的进步。但当今社会上有许多的人的言行举止表现都是与我们的传统相违背的。现代家庭结构主要是以独生子女为主,现代的家长普遍注重对孩子的知识技能的培养,看重的是分数、名次,而忽视了行为习惯和良好的情感的培养。我们要让幼儿在学前关键时期学会关心他人,寻求切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方法。本文从五个方面就如何让幼儿学会关爱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幼儿教育 社会性 关爱教育
关爱情感是主动对周围的人及自然环境形成一种关心爱护的情感及心理活动,关爱情感实际上是一种对自然界及人类的多样的爱的情感。目前,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追求高效率、高速度现象,使得人与人之间缺少情感交流。人际关系越来越被人们所忽视,中华民族传统的互相关心、团结友爱品质也趋于淡化,这种社会现象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下一代。孩子们被大人包围住,缺少同伴之间的交流,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孤立的个性。他们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占有欲,心中无他人,不懂得关心帮助他人,没有感情付出的意识。甚至有的家长认为“树大自然直”,因此忽视了幼儿期的教育。我们要在学前关键时期就开始培养幼儿的关爱情感,学会关心他人。
一、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渗透关爱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社会领域指导要点中指出:“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幼儿园一日各种活动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教师可以利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对幼儿进行关爱教育,比如:在游戏角色扮演中体验关爱的乐趣,在语言活动中理解关爱,学会关爱,音乐活动中的许多曲目也是对孩子进行关爱教育的良好素材。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主题教育活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许许多多的节日。而在这些重要的节日、纪念日中,蕴含着宝贵的不可估量的教育资源。每个节日在现实生活中和孩子们是紧密相关的,幼儿关爱情感的培养应从与他们的生活直接相关的具体情境出发。节日的环境氛围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从中可让其直接感受、体验,使幼儿在自然、宽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参与实践活动。正是由于节日的特殊性使其教育具有可接受性,从而具备了区别于其他教育途径所特有的教育价值。除了节日,还可以以创设外出活动的机会,如组织亲子一日游,在活动中,互帮互助,增进家长与幼儿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情感交流,体验在集体氛围中的生活乐趣。充分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组织幼儿户外郊游。通过在大自然中走走、看看、玩玩,发展幼儿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关心身边的花草动物的情感。
三、重视榜样的作用。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榜样法是幼儿情感教育的最有效的方法。模仿是幼儿品德教育形成的主要方式,榜样在幼儿友爱情感形成中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要在日常活动中利用并创设良好的、典型的榜样。首先,教师以自己的言行举止渲染关爱他人的情感。其次,树立幼儿中良好的行为楷模,互相感化。同时利用文学作品中积极的内容,发挥正面榜样的作用,引导幼儿。利用榜样对幼儿进行教育,能将抽象的道德意识具体化、形象化,而且幼儿易于接受,所以我们首先从自身入手,以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幼儿,不失时机地向他们进行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教育。
四、角色互换,弱化幼儿的自我心理。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社会性情感是幼儿品德形成的心理基础,而“移情”是沟通自我与他人间关系的重要的社会性情感因素。由于幼儿大部分还处于“‘自我中心”阶段,很少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独生子女和单元化的现代住宅,更减少了幼儿同伴间的交往机会。为了促使幼儿学会关爱,作出关爱的行为,必须对幼儿进行 “角色互换”的移情训练,就是转换与他人的位置,实际体会别人的需求。“角色互换”能很好地起到弱化“自我中心”的作用,帮助孩子从以自己角度出发转为能考虑别人的感受和需要。
五、教给幼儿表达关爱的行为方式。
在幼儿初步建立了关爱意识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进行下一步,教给幼儿表达友爱的行为方式。在幼儿产生了关心帮助别人的愿望时,就要及时地教给幼儿友爱的行为方式。对于一些基本的常用的表达友爱的行为方式,即礼貌用语等,要求幼儿必须掌握;并鼓励幼儿学习解决与同伴之间发生的问题,培养幼儿能和小朋友愉快地相处、交往、合作的能力。
六、家园同步。
社会行为的学习,关心他人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时间的连续过程,只有家长和教师致努力,共同培养,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我们教师要发动家长共同参与,转变家长观念,引起家长高度重视。让家长认识到,只重视知识教育和智力开发是不行的,要对孩子进行良好的社会性教育,使他们从小善良,对人关心、体贴。这不仅能使孩子受益,而且有助于家庭生活幸福,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今天的孩子将是明天的主人,他们必须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就需要教师将幼儿“学会关爱”不仅仅看作是一项交往的技能,而应作为一种人格素质来培养和完善。教师应持之以恒,充分挖掘这方面的教育因素,引领幼儿健康成长,最终达到我们培养完整儿童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版。
2.《家庭教养方式对中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影响》,刘小俊著,《教育教学研究》2009年第18期。
关键词:幼儿教育 社会性 关爱教育
关爱情感是主动对周围的人及自然环境形成一种关心爱护的情感及心理活动,关爱情感实际上是一种对自然界及人类的多样的爱的情感。目前,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追求高效率、高速度现象,使得人与人之间缺少情感交流。人际关系越来越被人们所忽视,中华民族传统的互相关心、团结友爱品质也趋于淡化,这种社会现象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下一代。孩子们被大人包围住,缺少同伴之间的交流,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孤立的个性。他们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占有欲,心中无他人,不懂得关心帮助他人,没有感情付出的意识。甚至有的家长认为“树大自然直”,因此忽视了幼儿期的教育。我们要在学前关键时期就开始培养幼儿的关爱情感,学会关心他人。
一、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渗透关爱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社会领域指导要点中指出:“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幼儿园一日各种活动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教师可以利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对幼儿进行关爱教育,比如:在游戏角色扮演中体验关爱的乐趣,在语言活动中理解关爱,学会关爱,音乐活动中的许多曲目也是对孩子进行关爱教育的良好素材。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主题教育活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许许多多的节日。而在这些重要的节日、纪念日中,蕴含着宝贵的不可估量的教育资源。每个节日在现实生活中和孩子们是紧密相关的,幼儿关爱情感的培养应从与他们的生活直接相关的具体情境出发。节日的环境氛围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从中可让其直接感受、体验,使幼儿在自然、宽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参与实践活动。正是由于节日的特殊性使其教育具有可接受性,从而具备了区别于其他教育途径所特有的教育价值。除了节日,还可以以创设外出活动的机会,如组织亲子一日游,在活动中,互帮互助,增进家长与幼儿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情感交流,体验在集体氛围中的生活乐趣。充分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组织幼儿户外郊游。通过在大自然中走走、看看、玩玩,发展幼儿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关心身边的花草动物的情感。
三、重视榜样的作用。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榜样法是幼儿情感教育的最有效的方法。模仿是幼儿品德教育形成的主要方式,榜样在幼儿友爱情感形成中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要在日常活动中利用并创设良好的、典型的榜样。首先,教师以自己的言行举止渲染关爱他人的情感。其次,树立幼儿中良好的行为楷模,互相感化。同时利用文学作品中积极的内容,发挥正面榜样的作用,引导幼儿。利用榜样对幼儿进行教育,能将抽象的道德意识具体化、形象化,而且幼儿易于接受,所以我们首先从自身入手,以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幼儿,不失时机地向他们进行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教育。
四、角色互换,弱化幼儿的自我心理。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社会性情感是幼儿品德形成的心理基础,而“移情”是沟通自我与他人间关系的重要的社会性情感因素。由于幼儿大部分还处于“‘自我中心”阶段,很少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独生子女和单元化的现代住宅,更减少了幼儿同伴间的交往机会。为了促使幼儿学会关爱,作出关爱的行为,必须对幼儿进行 “角色互换”的移情训练,就是转换与他人的位置,实际体会别人的需求。“角色互换”能很好地起到弱化“自我中心”的作用,帮助孩子从以自己角度出发转为能考虑别人的感受和需要。
五、教给幼儿表达关爱的行为方式。
在幼儿初步建立了关爱意识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进行下一步,教给幼儿表达友爱的行为方式。在幼儿产生了关心帮助别人的愿望时,就要及时地教给幼儿友爱的行为方式。对于一些基本的常用的表达友爱的行为方式,即礼貌用语等,要求幼儿必须掌握;并鼓励幼儿学习解决与同伴之间发生的问题,培养幼儿能和小朋友愉快地相处、交往、合作的能力。
六、家园同步。
社会行为的学习,关心他人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时间的连续过程,只有家长和教师致努力,共同培养,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我们教师要发动家长共同参与,转变家长观念,引起家长高度重视。让家长认识到,只重视知识教育和智力开发是不行的,要对孩子进行良好的社会性教育,使他们从小善良,对人关心、体贴。这不仅能使孩子受益,而且有助于家庭生活幸福,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今天的孩子将是明天的主人,他们必须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就需要教师将幼儿“学会关爱”不仅仅看作是一项交往的技能,而应作为一种人格素质来培养和完善。教师应持之以恒,充分挖掘这方面的教育因素,引领幼儿健康成长,最终达到我们培养完整儿童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版。
2.《家庭教养方式对中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影响》,刘小俊著,《教育教学研究》2009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