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anjianshi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次,培养学生敢于面对挑战、敢于冒险探索的创新精神;还要鼓励并发展学生的个性及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创新意识;情境;教材;沟通;创新精神,;观察力;个性发展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推进教育创新,我们必须为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开辟道路,并为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氛围。具体到高中英语教学,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有序、宽松自然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使绝大多数学生自觉自愿、主动热情地投入教学活动,并在学习中体验成功与快乐。在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健全的人格,培养具有时代特征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积极发现问题,并努力探求解决方法与途径的一种心理取向,是创新的动力源泉。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教师应努力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均可以互相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学生的创新意识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与探究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发挥。其次,教师还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沟通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是人与人之间传递情感、态度、事实、信息和想法的过程。良好的沟通是一种双响的沟通过程。在沟通中,教师应用心倾听学生在说些什么,还要多想想同学们会想些什么,可能想些什么,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可能遇到些什么,他们最不会想到而又应该知道些什么。只有从这些材料中挖掘出深层次的,同时又存在于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东西,他们才会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能说。当真实的情境再现与真诚的心灵相互沟通的时候,他们才有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二、利用多变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在创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那种敢于面对挑战,敢于冒险探索的精神。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的需要,灵活地、有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地补充和取舍,甚至替换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等。在教学中,应当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时吸取现代外语教学各流派之精华,综合多家之法精心设计每一堂课,为学生拓展英语学习的空间。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管用什么教学方法,一定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要紧扣课文,抓住课堂将教材作为培养学生英语能力的一个范例,凭这个范例使学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与写作技能,进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进行外语交际的能力。要积极开发情境教学,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开展做游戏、讲故事、演讲、辩论赛、诗歌朗诵会,自编小小说、童话、寓言,自编课本剧表演、精美日记等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营造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开展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學,创设虚拟而又“真实”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鼓励学生用批判精神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锻炼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还要特别注意发现学生的独创性和新颖性思维,允许学生提出异议,并要及时地肯定和鼓励学生这种敢于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善于营造一个活跃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创新。特别是在培养学生阅读与写作技能的教学中,这种创新精神的培养尤为重要。
  创新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因为这样才能发现别人未曾发现的新课题,洞悉复杂事物中的本质特征,并从中得到灵感和启迪。创新更需要想象。想象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性的想象力是创造事物、解决问题的基础。在外语教学中,我们经常鼓励、启发学生去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联想、猜想。甚至异想天开都应给予充分肯定与称赞。比如在词汇教学中我们经常运用联想记忆,发散思维等方式来鼓励学生记忆词汇与习语,在阅读教学中常运用猜想、推测等方式来理解词义、句义及文章内涵,在写作技能教学中,我们更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让他们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用语言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
  三、鼓励学生合作互动,发展学生的个性及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是发散思维与收敛性思维的统一。我们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训练,掌握创造性思维的各种方法,如侧向思维、想象思维、假设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知觉灵感思维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但课堂上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中的一员。在自然和谐、宽松有序的教学氛围中,合作互动不只在师生之间存在,学生与学生之间也需要讨论与交流,需要相互理解与沟通,需要学会质疑和提问。而多问“为什么”,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语言教材的积累,更重要的是思维得到发展,个性也得以充分展现。提问使得问题深入发展下去,发现问题与问题的内在联系,学生由此逐渐学会了思考,也因为思考地多了,无论是个性还是认知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学生被赋予了最大限度的自主权,主动学习的热情更高了,使得教学过程已成为师生共同学习和发现的过程,他们有了发现,有了感触,有了成功的喜悦就自然会产生表达情感的需要,就不仅理解和学会了使用语言进行交际,而且更学会了创造。
  学生在合作互动中动手、动脑、合作演练,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他们互相弥补、借鉴、启发、共同提高,共同创新。这一切都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品质与人格,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比如在单元阅读教学中,学生在听读完一篇课文后,并不是教师一味地讲解知识及语法现象,而是先通过相互启发、相互讨论、相互学习,共同寻找问题的答案。思维由集中到发散,再由发散到集中,个体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了发展与升华。
  参考文献
  [1]高中课程方案教师读本〉〉主编:周小山,张乃文,严先元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主编:郑日昌,邓丽芳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3]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主编:金莺,宋桂月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药物性脑病的抗生素种类、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转归.方法 对9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所使用的药物种类、发病后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 9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并发药物脑病中引起脑病发生的抗生素包括: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哌酮钠、拉氧头孢、头孢呋辛钠、加替沙星、哌拉西林.药物性脑病的发生与抗生素剂量有明显关系.结论 各种抗生素致慢性肾功能衰竭药物
摘要:化学课程是一门以实验贯穿为主线的学科,那么如何以实验为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位中學化学教师必须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主要包含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化学课程是一门以实验贯穿为主线的学科,那么如何以实验为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位中学化学教师必须探究的问题,结合我十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演示实验是培养学生
摘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沉闷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有趣,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快乐的学习氛围,进行符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的教学导入和情境的设置,组织分组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具有快乐的数学学习体验。  关键词:初中数学;快乐学习;激发兴趣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强制的灌输,忽视学生主观感受,学生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乐趣,长期在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