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鸦的“方言”和“世界语”
鸟类鸣叫是种“语言”,十分丰富。最饶舌的要数八哥、乌鸦和寒鸦了,它们各有300来个“词汇”。这些词汇中,有的是报警,有的是警告、觅食、集会、求偶、邀请等等。
美国科学家研究了各种鸟儿的“语言”后,惊奇地发现,不同的鸟儿有自己的一种“语言”,而在同类鸟儿中由于栖居地不同,各有自己的“地方语”也有统一的“世界语”。
人们将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乌鸦报警声录下来,然后将这种录音放给当地的乌鸦听,它们听了后就立即慌张地飞走。可是,这种录音放给法国的乌鸦听后,后者却没有反应。这仿佛像法国人听不懂英语那样。反过来,美国的乌鸦听了法国乌鸦的警告声也无动于衷。
鸟儿的“语言”是后天获得的,它们在成长中向自己的父母或伙伴学习。因为鸟生活在一定的范围内,学到的“语言”只能是“地方语”。
可是,人们又发现,距离宾夕法尼亚州700—1000千米远的缅因州,那里的乌鸦却能听懂北欧乌鸦的报警声,当然也能领会本地乌鸦发出的报警声,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缅因州的乌鸦有时会横渡大西洋,飞到北欧。同北欧乌鸦共同生活一段时间,然后飞回缅因州。所以它就能听懂北欧乌鸦的报警声了。可以这样说,缅因州的乌鸦既懂得“地方语”,又懂得“世界语”。
(推荐/戢祖义)
动物中的賊
文/王义炯
动物中也有小偷?是的。在大自然中,许多动物为了获取食物,往往会动用“十八般武艺”:有用尖爪利牙、唇枪舌剑的,也有靠发电、放毒和化学武器的,还有混水摸鱼的。今天我们要谈的就是那些混水摸鱼的,那些动物界中的“贼”。
蜜蜂很小,但是它的蜂房却是攻不破的堡垒。身圆腰粗的熊可算是动物中的大力士了,可是它一旦袭击了蜂房,也会在组织严密的蜂群的攻击之下,被弄得鼻青眼肿,最后只得狼狈逃窜。
可是,有一种叫鬼脸天蛾的昆虫却不信这个邪。这种昆虫的翅膀和腹部呈黑色和黄色,背部有像鬼脸一样的黄斑纹。它就有本事混入蜂房,在那里敞开肚皮,尽情地享用那香气四溢的蜂蜜,直到“酒足饭饱”才大摇大摆地离开蜂房。据查,至今还没有哪只鬼脸天蛾受过惩罚。
那鬼脸天蛾使用的是什么法宝呢?在蜂房里,蜂王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蜜蜂与蚊子、苍蝇一样,是靠翅膀振动发声的,蜂王的声音是不同于“平民百姓”的。现已发现,鬼脸天蛾会模仿年轻蜂王的“嗓音”,发出一种特别急促的声音。这种声音对蜂群来说,就像是有魔力的咒语般,对“贼”肃然起敬,附首贴耳。于是,这个行窃者不费吹灰之力就进入了蜂房,并且在痛痛快快地饱餐一顿后,安然离去。
有些蜘蛛也靠行窃谋生。巴拿马一家热带研究所的生物学家在研究森林中各种动物的关系时,发现一种小蜘蛛同大蜘蛛的关系十分奇特:小蜘蛛经常行窃,而失主却是与它们生活在一起的大蜘蛛。
大蜘蛛用结实的蛛丝编织大网,但这种蛛丝是没有粘性的,这就为小蜘蛛打开了方便之门。小蜘蛛把自己织的网的一头挂在大网上,另一头连着自己的身子。果蝇等小虫子落入了大网,大蜘蛛往往发现不了,或是嫌猎物太小,不屑一顾。这时小蜘蛛就闻风而动,飞快地扑了过去。最后,它弄死了小虫子,把食物拖到蜘蛛网边狼吞虎咽起来。
动物学家发现,在乌鸦群中偷食现象极为普遍。当一只乌鸦幸运地找到了很多食物时,即使它拼命吃,也会有不少“剩余物资”。这时,别的乌鸦就会一哄而上,试图偷走多余的食物。
有趣的是,乌鸦行窃时会采取两种策略:一是摆出咄咄逼人的架势,气势汹汹地追逐和啄食对方,强行霸占对方的食物;二是悄无声息地靠近正在进餐的乌鸦,在美味佳肴上啄一口,一点也不惊动进食者。乌鸦采用哪种偷食策略,主要取决于行窃者和进食者的亲缘关系:第一种情况大多发生在没有亲缘关系的乌鸦之间,而亲属间大多采用比较温和的第二种方式。
当然,绝大多数动物是没有意识的。它们并不知道,不劳而获是不光彩的。
(选自《第二课堂》)
鸟类鸣叫是种“语言”,十分丰富。最饶舌的要数八哥、乌鸦和寒鸦了,它们各有300来个“词汇”。这些词汇中,有的是报警,有的是警告、觅食、集会、求偶、邀请等等。
美国科学家研究了各种鸟儿的“语言”后,惊奇地发现,不同的鸟儿有自己的一种“语言”,而在同类鸟儿中由于栖居地不同,各有自己的“地方语”也有统一的“世界语”。
人们将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乌鸦报警声录下来,然后将这种录音放给当地的乌鸦听,它们听了后就立即慌张地飞走。可是,这种录音放给法国的乌鸦听后,后者却没有反应。这仿佛像法国人听不懂英语那样。反过来,美国的乌鸦听了法国乌鸦的警告声也无动于衷。
鸟儿的“语言”是后天获得的,它们在成长中向自己的父母或伙伴学习。因为鸟生活在一定的范围内,学到的“语言”只能是“地方语”。
可是,人们又发现,距离宾夕法尼亚州700—1000千米远的缅因州,那里的乌鸦却能听懂北欧乌鸦的报警声,当然也能领会本地乌鸦发出的报警声,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缅因州的乌鸦有时会横渡大西洋,飞到北欧。同北欧乌鸦共同生活一段时间,然后飞回缅因州。所以它就能听懂北欧乌鸦的报警声了。可以这样说,缅因州的乌鸦既懂得“地方语”,又懂得“世界语”。
(推荐/戢祖义)
动物中的賊
文/王义炯
动物中也有小偷?是的。在大自然中,许多动物为了获取食物,往往会动用“十八般武艺”:有用尖爪利牙、唇枪舌剑的,也有靠发电、放毒和化学武器的,还有混水摸鱼的。今天我们要谈的就是那些混水摸鱼的,那些动物界中的“贼”。
蜜蜂很小,但是它的蜂房却是攻不破的堡垒。身圆腰粗的熊可算是动物中的大力士了,可是它一旦袭击了蜂房,也会在组织严密的蜂群的攻击之下,被弄得鼻青眼肿,最后只得狼狈逃窜。
可是,有一种叫鬼脸天蛾的昆虫却不信这个邪。这种昆虫的翅膀和腹部呈黑色和黄色,背部有像鬼脸一样的黄斑纹。它就有本事混入蜂房,在那里敞开肚皮,尽情地享用那香气四溢的蜂蜜,直到“酒足饭饱”才大摇大摆地离开蜂房。据查,至今还没有哪只鬼脸天蛾受过惩罚。
那鬼脸天蛾使用的是什么法宝呢?在蜂房里,蜂王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蜜蜂与蚊子、苍蝇一样,是靠翅膀振动发声的,蜂王的声音是不同于“平民百姓”的。现已发现,鬼脸天蛾会模仿年轻蜂王的“嗓音”,发出一种特别急促的声音。这种声音对蜂群来说,就像是有魔力的咒语般,对“贼”肃然起敬,附首贴耳。于是,这个行窃者不费吹灰之力就进入了蜂房,并且在痛痛快快地饱餐一顿后,安然离去。
有些蜘蛛也靠行窃谋生。巴拿马一家热带研究所的生物学家在研究森林中各种动物的关系时,发现一种小蜘蛛同大蜘蛛的关系十分奇特:小蜘蛛经常行窃,而失主却是与它们生活在一起的大蜘蛛。
大蜘蛛用结实的蛛丝编织大网,但这种蛛丝是没有粘性的,这就为小蜘蛛打开了方便之门。小蜘蛛把自己织的网的一头挂在大网上,另一头连着自己的身子。果蝇等小虫子落入了大网,大蜘蛛往往发现不了,或是嫌猎物太小,不屑一顾。这时小蜘蛛就闻风而动,飞快地扑了过去。最后,它弄死了小虫子,把食物拖到蜘蛛网边狼吞虎咽起来。
动物学家发现,在乌鸦群中偷食现象极为普遍。当一只乌鸦幸运地找到了很多食物时,即使它拼命吃,也会有不少“剩余物资”。这时,别的乌鸦就会一哄而上,试图偷走多余的食物。
有趣的是,乌鸦行窃时会采取两种策略:一是摆出咄咄逼人的架势,气势汹汹地追逐和啄食对方,强行霸占对方的食物;二是悄无声息地靠近正在进餐的乌鸦,在美味佳肴上啄一口,一点也不惊动进食者。乌鸦采用哪种偷食策略,主要取决于行窃者和进食者的亲缘关系:第一种情况大多发生在没有亲缘关系的乌鸦之间,而亲属间大多采用比较温和的第二种方式。
当然,绝大多数动物是没有意识的。它们并不知道,不劳而获是不光彩的。
(选自《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