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乎无例外地,中国当代艺术家都遭受了西方艺术的冲击风暴。中国当代艺术家在这个强大的风暴中,寻找自己的感觉,寻找“变”的突破口,努力谋取风暴之下的一席安宁,并试图以平等的姿态与“国际艺术规则”对话。葛晓弘教授在他几十年的艺术教育研究与创作中,始终以“变”为法,在书法、水墨、综合材料绘画和当代艺术诸领域,坚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导向,在中国文化经典和传统精神的研究之上开掘他心念中的艺术。
他的艺术内芯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他的艺术中可以不见纯粹的抽象,也可以不见纯粹的传统文化图式的变异,他恰是着力将传统之“神”融入他的作品,而这种作品的形式又遵循着某种“国际规则”,形成形与神的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如他多年前创作的“五色石系列”,观众虽不见华夏女神——女娲的形象,但画面或画域(作者常将纸本绘画以实境布置方式造境)无处不是在闪烁“瑶池王母近,彩石女娲天”的光彩。而完成该系列的工具与媒介,乃是中国水墨传统和饱含中国文化情怀的天然卵石。
葛晓弘以他的师长之任,似乎在召唤,又似乎在“传道”,这种“道”是华夏自《周礼》以来的大道。他多次将此“道”运用现代手法,求取当代艺术传统文化的重量,“国际规则”中的中国符号。也许这正是在风暴之下探索的当代中国艺术家的艺术良心。他的这些探索屡屡获得成功,在学术上实现了“独创”的一面,树立了古今中外学习与扬弃的一个风向标。近年他的综合材料绘画艺术不仅在全国美展得到首肯,在诸多艺术机构、藏家、艺术评论家和国际交流中亦已产生“热议”效应。这是宁波自改革开放以来难得的新气象。
水墨作为一个学術现象,正如王萌所说,在20世纪以来的时间序列中已经形成了具有自身视觉文化特点的创作序列,它的变化是大容量的,很多问题的发生触及到了“范式”和“界面”的转换,无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表现式水墨”“新文人画”“实验水墨”,还是21世纪后出现的“70后”水墨为代表的“图像视觉”形态的艺术现象,抑或“当代艺术”系统中对水墨的跨文化传导……作为一种媒介,“写意”“写实”“形式”“观念”等不同的艺术创作概念系统和动力机制在纸本媒介上实现了交互和扩展;作为一种“视觉资源”和“文化观念”,“水墨”为“文化的质料”已通过当代艺术范式的使用,实现了装置、新媒体、架上绘画、行为艺术的“跨媒介”传导和初步的精神辐射。葛晓弘教授一路的追索,自然离不开大时代的洪流,在这场水墨运动中,他坚守了水墨所蕴含的本土性和文化特质,且不断地将之导入“当代艺术范式”。他的《时代脉搏》就是水墨“跨媒介”传导的视觉典范。
也许将水墨仅仅作为承载观念的“视觉资源”不便于全面表达葛教授对水墨过程的实践,他在《浓淡天成》《行迹拾遗》等另外一些纯水墨篇章中,让我们终于看到了他作品中的田园牧歌,看到了他作品洋溢的浓郁唐宋文人气息。
葛教授以他对水墨的忠诚与创作智慧,掀动了新时代宁波当代艺术崭新的一页。
葛晓弘
198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2007—2008年中央美术学院访问学者,2010—2011年中国美术学院首届山水高研班学习,2016年中国文联艺术策展人高研班结业,2017—2018年中国国家画院综合材料胡伟工作室学习。现任职于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寸耕社社员、浙江画院研究员、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宁波市江北美术家协会主席、宁波当代艺术委员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