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五味俱全”

来源 :语文周刊·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sn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使课堂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添点“油”,加点“醋”,弄点“味精”,让其“五味俱全”。这样,语文课堂才会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从而独具魅力。
  一、植入“文学味”,让语文教学“诗化”
  目前,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语文课堂成了无硝烟的另类战场。课堂上到处是“拉网式”的知识点专项练习或“查漏补缺式”的专题技巧训练,教材中那些充满诗意,闪耀着作者思想与人格光辉的文本也被大多数教师异化成了传授阅读技巧和答题技巧的例子。据统计,现行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中,文学类作品所占的比例都在60%以上。由此可见,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让语文教学实现“诗化”,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是多么重要。
  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引领学生品味或幽雅或豪迈、或沉郁或飘逸、或讽刺或幽默的优秀文学作品,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性情,丰富他们的诗化语言;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引领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可以让学生在审美鉴赏活动中主动提高审美能力;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引领学生走进文学王国,阅读经典,丰富人生,可以让学生的生命在阅读中展现更多的精彩。
  二、注入“人情味”,让语文教学“育情”
  记得有位教育前辈曾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块土壤上。”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与互动的过程,而教材(课文)也不是“无情物”,而是是承载和传播情感的载体。教学中,只要教师能引导学生付出真情,使学生的情与文章的情融为一体,语文教学就会达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育情”境界。
  语文课堂上,教师注入“人情味”,引导学生与优秀的文化接触,与古今中外的高贵灵魂对话,充分挖掘和发掘教材(课文)的情愫,让学生始终涌动情感的生命源泉,培育热爱祖国、关爱社会、眷念故土、珍爱青春、感恩亲情和悲天悯人的情感,不仅可以实现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还可以实现教育的育人目标。例如,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从《陈情表》中感受祖孙深情,从《我与地坛》中体会母子情深,从《边城》中认识兄弟之情,从《我愿意是急流》中领悟无私恋情,从《雨霖铃》中体悟“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离情别绪,从《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悟拳拳赤子之情。的确,语文教学确实是情意绵绵,怎一个“情”字了得!
  三、引入“生活味”,让语文教学“生活化”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的确如此,生活确实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只有依靠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犹如潮水,每时每刻都激荡着我们的情感。教师只要能在课堂上及时抓住学生心中的每一次感动,引导学生反复咀嚼,仔细玩味,语文课堂就必然会绽放出美丽的光彩。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既有经验为基础,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内引、外联、对比等方法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资源,让学生在动手做、动脑想等实践活动中,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能力。
  笔者就经常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在语文课堂上,在学生的评语上,解答学生的人生困惑,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有效地融入了学校生活要素,形成语文学习与班级建设的和谐发展。
  四、导入“新闻味”,让语文教学“导航”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抓住时代脉搏,将社会与人生紧密联系在一起。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创设新颖独特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激情,陶冶他们的情操,激活他们的思维。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了解国内外发生的大事,培养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让课堂这一小天地,成为学生的人生导航标。让学生从各类新闻中了解众生百态、人情冷暖、世间万象。这些对整天呆在教室读书的学生来说,无疑既是一顿丰富的营养大餐,又是一份高品质的精神大餐。例如,笔者在教学余秋雨的《都江堰》时,就导入了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3月全国“两会”后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的话:“我应该像一个战士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坚持到最后一天,做到忧国不谋身,恪尽职守。”由此来激励学生将来像温总理那样做一个为民造福、对社会有用的人。
  语文学科是滋养人文精神的沃野。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人文资源,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播,更要注重人文精神的陶冶。具体地讲,就是语文教学要坚持用课文中饱含的真善美,帮助学生提高人生境界,丰富美好心灵,塑造健全人格。为此,语文课堂上,教师要不断融入人文精神,使学生拥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展现“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情,树立“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信念,获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感悟,确立“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愁苦而终穷”的高尚人格——在语文课堂中融入“人文味”,让语文教学成为铸造学生灵魂的重要手段。
其他文献
养成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铺就学生成才之路的基础工程。科学规范的养成教育,能够使学生变被动行为为主动行为,变他律为自律。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内容,是形成良好校风、学风的关键;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是使学生得到主动、活泼、健康、全面的发展。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是学生从事其他活动的重要前提,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则是优良品德形成的标
期刊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新学年伊始,我又面对一张张陌生的面孔。面对激烈的竞争和高考的压力,眼前的现实告诉我们,高三的语文教学应该怎样去做。通过长时间的琢磨,结合几年的高三教学实践,我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语文是基础性比较强的一门学科,语文成绩的提高虽然靠的是平时点点滴滴的积累。但是,第一轮复习是考生对基础知识进行全面梳理和复习的阶段,第一轮复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明年高考的成
期刊
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如何用素质教育的思想去指导和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呢。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心中理想课堂的几点不成熟的想法。  一、理想的课堂要有一段精心准备的导语  在语文教学艺术中,我认为导语设计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环节,是“开山的第一炮”,它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课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有位教师讲《祝福》时,如此导入:大雪漫天,狂风怒吼,爆竹声声。在现代文学人物
期刊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既要积极地组织学生阅读,又要积极地促进学生阅读。但是现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几个误区:  1.硬性的预习规定影响了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尽管现在的课堂倡导“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但我们看到很多教师要求学生预习或是讨论时,都是要求学生根据教师事先布置的任务或设置的问题来学习和
期刊
校本研修是顺利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支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否重视校本研修,已成为学校教育进步与倒退的分界线。近两年来,我校在校长的领导下,以校为本,因地制宜,科学整合教育资源,认真落实校本研修,有效提高了教师队伍素质。下面把我校近两年来在这方面的点滴做法和同行们进行交流。  一、领导抓策略  对新课改的领导使命是艰巨的,仅靠成立组织,组织学习,下发规章制度是
期刊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进入21世纪,多媒体犹如盛开的鲜花,为语文教学这一窗前之“月”注入新的活力,对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构筑新的语文课程不但要扎根于传统,更要面向未来。相信多媒体与语文课程有效的整合,将是21世纪语文课程发展的模式之一。  一、引发语文课程五大“质变”  (一)教学环境的变化。多媒体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交互式、开放性的动态教学环境,包括“学习资源、教
期刊
鲁迅的名篇《祝福》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重点文章,此文主题意蕴深广,在小说中作者以娴熟的艺术手段,塑造了富有典型意义的文学形象,下面就是对小说中人物塑造的剖析。  一、通过人物描写感知人物形象  《祝福》一文中曾四次对祥林嫂的肖像进行刻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描写的文字:  祥林嫂初来鲁镇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通过这几
期刊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笔头勤。”勤写读书笔记,可以提高读书的效果,克服边读边忘的毛病,避免重蹈熊瞎子掰苞米的覆辙。这里向大家介绍八种读书笔记的写法。  一、摘录式。读书时,把书报上精彩的、有意义的、富有哲理的语句、重要的片断摘抄下来。摘录时要注意,不能全抄,而要把书中的优美词语按人物类、景物类、状物类、警句类等摘抄下来。日积月累,积少成多,积沙成塔,写作文需要时,就可以从“词语仓库”里搬出来,参考使
期刊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中的门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陆谦,《群英会蒋干中计》中的蒋干,都是很典型的聪明的大笨蛋。刻画这三个现世宝,曹雪芹、施耐安、罗贯中所见略同,都主要从三个方面分别表现其基本相同的性格侧面:  一、出场滑。门子在贾雨村就要发签拿人时露脸。门子的眼色使的很是到位,装腔作势、咋咋呼呼、想落个“清正”美名的贾雨村果然“停了手”;门子的眼神使的很是时候,贾雨村拿不来人丢脸,拿来人又要丢
期刊
高考命题中心发言人张伟明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说:“古代诗歌鉴赏不可能完全开放式的,我们平时训练要做到言之成理,言之有据。”诗歌可谓好读,难析,有点心有余,言不足。有些细节必须高度重视,解题时才会轻车熟路,得心应手。  一、容易忽视诗歌中标点的理解  标点符号在诗歌中看似无关大体,若细心的读者从标点中也可找到一条解读的路径。南朝鲍照《拟行路难》中的“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心非木石岂无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