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有声文学,说话——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我们在家庭中、工作中、社会交往中都离不开说话。俗话说得好:“言为心声”,为什么有的人说话会有那么多的听众,那么有磁性,会赢来了热烈的掌声,而有的人说话那么枯燥,人家一听就觉得反感呢?让我们认真琢磨探究这问题很有必要。那些说书大师或相声演员,面对某一个问题,他会善于运用那些有血有肉的语言去把事情描述地淋漓尽致、栩栩如生的,让人一听就会明白清楚,有时是言简意赅,让听者记忆犹深:要是遇到说话语言干巴巴的,说话又吞吞吐吐,我们不仅不想听下去,还会极其厌烦。可见,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不是与身俱有的,他完全是靠后天的锻炼积累与发展起来的。说话说得好说明他的语言素养好,我们从他的话中感受到他具有一定的素质,由此看来语言的表达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我们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加强语言训练尤为重要。那该如何发展他们的语言呢?我在这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切身的体会,小结出来以供同行同仁共同学习。
一、教师要耐心的“导”(加强量词的训练)
作为小学低年级是学生语言发展的启蒙阶段,也是語言发展的最佳阶段,但由于很多学生地处边远的农村,父母亲没文化,本来自身说话都成问题,更谈不上引导学生说话了。这无疑制约着学生语言的发展,很多学生说话都不太清楚而且全是方言,更别说用词了。首先体现在量词的运用上,如刚上学前班的学生学习写字时,他就会问:“老师,写几沟?”这里的“几沟”其实就是“几行”的意思,这些句子词语来源于他们父母,他们在栽种庄稼的时候都把一行玉米叫做一沟,也难怪学生会这样说。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有耐心,而且要及时纠正,告诉学生这不叫“一沟”,是叫“一行”。那学生就会知道:哦,原来这是叫“一行”。其次:就是区别书面语和本地方言的差异,例如,他们会把一整株蒿菜叫做“物物”。诸如此类的例子是举不胜举,由此看来,要发展农村学生的语言,教师的任务可不轻呢!农村学生语言的发展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完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细致的过程,农村学生的语言发展还得靠我们教师耐心细心的辅导与引导。
二、教师要细心的“牵”(加强修饰词语的训练)
在低年级学生语言的发展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耐心的辅导以外,还得要慢慢的牵着学生走,这里的“牵”就是指低年级学生的语言就如刚学走路的娃娃,必须要大人的牵才能过渡到自己走的这个过程。说到“牵”,该如何去实施这一过程呢?我一直以来是这样做的:例如,春天刚开始时,树木还没发芽,我会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对学生说:“树上有树叶吗?”学生就会回答“没有”,那么这句话应该怎样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达呢?待学生思考后,没有结果,我就会说:“树上一片树叶也没有,光秃秃的。”这样学生就会记住用“光秃秃”去形容没有树叶的树了。再过几天,我又把学生带到郊外,再让他们观察前段时间观察过的树,问他们:“这树和我们前几天看到的一样吗?”这下,他们都会叽叽喳喳地说:“不一样!”我接着问:“有什么不一样?”回答:“树上多了树叶”。这时,我趁机给学生灌输带有色彩的词语,并又试着教学生学会观察。我又问:“这树叶什么样子的呀?”学生的回答是:“小小的”,哦!我接着说:“这叫树芽”。我又接着问:“他们什么颜色?”这时学生回答不上来了,想了半天,我又说:“你们想知道吗?”学生们回答:“想”。我接着说:“这叫嫩绿色”,如果用一句完整的话说怎样讲呢?这对学生来说很难,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对句子进行组合了。怎样表达呢?春天来了,树木长出了嫩绿的新芽。这样长久下来的训练和积累,学生在语言上的发展就会有很大的进步,在语言的表达上就会有令人想不到的收获。
三、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走”(加强口语的训练)
通过前面教师的“导”和“牵”,学生的语言有了一定的基础。这时,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走”。比如说给学生一样东西让学生自己动口进行描述,然后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问问其他的同学:“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说呢?”这样一来,其他的学生肯定会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最后教师作出综合的评价,针对说得好的,要及时给予肯定,就是说的一般或者不好的,教师要及时给予纠正。那些说得不好的同学也会从说得好的同学那儿得到收获,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长期积累下来,学生的语言表达就会得到很大的发展,这就为中年级的作文训练打下了基础。毛主席说过:“语言这种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作为语文老师来说,启发教育学生规范语言,让学生掌握语言、驾驭语言、表达丰富多彩的语言,是任重而道远的教学任务。
一、教师要耐心的“导”(加强量词的训练)
作为小学低年级是学生语言发展的启蒙阶段,也是語言发展的最佳阶段,但由于很多学生地处边远的农村,父母亲没文化,本来自身说话都成问题,更谈不上引导学生说话了。这无疑制约着学生语言的发展,很多学生说话都不太清楚而且全是方言,更别说用词了。首先体现在量词的运用上,如刚上学前班的学生学习写字时,他就会问:“老师,写几沟?”这里的“几沟”其实就是“几行”的意思,这些句子词语来源于他们父母,他们在栽种庄稼的时候都把一行玉米叫做一沟,也难怪学生会这样说。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有耐心,而且要及时纠正,告诉学生这不叫“一沟”,是叫“一行”。那学生就会知道:哦,原来这是叫“一行”。其次:就是区别书面语和本地方言的差异,例如,他们会把一整株蒿菜叫做“物物”。诸如此类的例子是举不胜举,由此看来,要发展农村学生的语言,教师的任务可不轻呢!农村学生语言的发展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完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细致的过程,农村学生的语言发展还得靠我们教师耐心细心的辅导与引导。
二、教师要细心的“牵”(加强修饰词语的训练)
在低年级学生语言的发展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耐心的辅导以外,还得要慢慢的牵着学生走,这里的“牵”就是指低年级学生的语言就如刚学走路的娃娃,必须要大人的牵才能过渡到自己走的这个过程。说到“牵”,该如何去实施这一过程呢?我一直以来是这样做的:例如,春天刚开始时,树木还没发芽,我会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对学生说:“树上有树叶吗?”学生就会回答“没有”,那么这句话应该怎样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达呢?待学生思考后,没有结果,我就会说:“树上一片树叶也没有,光秃秃的。”这样学生就会记住用“光秃秃”去形容没有树叶的树了。再过几天,我又把学生带到郊外,再让他们观察前段时间观察过的树,问他们:“这树和我们前几天看到的一样吗?”这下,他们都会叽叽喳喳地说:“不一样!”我接着问:“有什么不一样?”回答:“树上多了树叶”。这时,我趁机给学生灌输带有色彩的词语,并又试着教学生学会观察。我又问:“这树叶什么样子的呀?”学生的回答是:“小小的”,哦!我接着说:“这叫树芽”。我又接着问:“他们什么颜色?”这时学生回答不上来了,想了半天,我又说:“你们想知道吗?”学生们回答:“想”。我接着说:“这叫嫩绿色”,如果用一句完整的话说怎样讲呢?这对学生来说很难,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对句子进行组合了。怎样表达呢?春天来了,树木长出了嫩绿的新芽。这样长久下来的训练和积累,学生在语言上的发展就会有很大的进步,在语言的表达上就会有令人想不到的收获。
三、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走”(加强口语的训练)
通过前面教师的“导”和“牵”,学生的语言有了一定的基础。这时,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走”。比如说给学生一样东西让学生自己动口进行描述,然后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问问其他的同学:“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说呢?”这样一来,其他的学生肯定会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最后教师作出综合的评价,针对说得好的,要及时给予肯定,就是说的一般或者不好的,教师要及时给予纠正。那些说得不好的同学也会从说得好的同学那儿得到收获,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长期积累下来,学生的语言表达就会得到很大的发展,这就为中年级的作文训练打下了基础。毛主席说过:“语言这种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作为语文老师来说,启发教育学生规范语言,让学生掌握语言、驾驭语言、表达丰富多彩的语言,是任重而道远的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