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州市地处南北过渡地带,洪涝、高温热害、干旱、低温冻害等自然灾害频发,造成农业损失巨大。为降低灾害损失,围绕国家产业政策,立足本地优势资源,对全市避灾农业实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随州市发展避灾农业的一些参考建议。
关键词 农业;主要灾害;避灾农业;问题;对策;湖北随州
中图分类号 P4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0-0297-03
农业是露天工厂,农业生产过程就是与自然博弈的过程。由于随州市地处南北过渡地带,南方的洪涝、高温热害和北方的干旱、低温冻害等灾害在随州市均有发生。一方面,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另一方面,农业设施的防灾避灾能力相对较弱,随州市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观。为了减轻灾害的损失,随州市不少地方的农民进行了多种避灾农业的栽培实践与探索,现将各地避灾农业的实践进行总结,并对今后随州市发展避灾农业提出一些参考建议。
1 随州市农业灾害的种类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随州市是农业灾害多发、重发地区,农业灾害种类多、范围广、频次高、危害重。影响随州市的农业灾害有10余种,其中危害最大的主要有4种:干旱、低温冻害、暴雨洪涝和农作物病虫害。近10年来,农业灾害每年都给随州市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造成较大损失和影响,一般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当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1%,占总增量的10%左右。
1.1 低温灾害
低温对农业造成的危害分低温冻害和低温冷害。随州市低温冻害一般发生在12月至次年2月,低温冷害一般发生在早春3—4月,秋季11月。
2008年1月随州市发生冰冻雪灾,1月11—30日,累计降水量75.3 mm,平均积雪厚度达20 cm,日平均气温-2.4 ℃,极端低温达到-11.6 ℃,全省最低。
持续雨雪和低温天气,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和重大损失,农业直接经济损失5.043亿元。全市小麦受灾面积2.81万hm2,成灾面积1.42万hm2;油菜受灾面积9 533.33 hm2,成灾面积5 133.33 hm2;蔬菜受灾面积8 000 hm2,成灾面积4 600 hm2;菜豌豆受灾面积2 400 hm2,成灾面积1 666.67 hm2;马铃薯烂种15%~20%;全市366.67 hm2蔬菜大棚设施遭到破坏,其中倒塌1 500个,损坏4 500余个;全市12万棚袋料香菇约有1.8万棚损毁,第2茬菇的幼蕾大部分冻死,产量下降近30%,品质下降2个等级,每袋损失2~3元,损失1.2亿元;全市约9 333.33 hm2茶叶普遍受冻,严重受冻的占70%,当年减产50%以上,其中完全冻死的约3 333.33 hm2,当年基本绝收。
1.2 干旱灾害
据史料记载,自宋朝以来,随州市发生持续3年以上的干旱达27次之多,连续4年以上的干旱有6次,连续7年以上的干旱1次。1949—1989年41年间,随州市严重干旱和特大干旱平均约4年1次;1990—2007年18年间,严重干旱和特大干旱平均每2年1次。
2010—2014年,随州市连续5年大旱,特别是2012年的特大干旱,降雨量蓄水量之少、旱情之重是随州市有水文和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年。表现为“三个历史罕见”:一是降雨量、蓄水量之少为历史罕见。截至10月10日,全市累计平均降雨量为514.8 mm,比多年同期少40%。全市各类水利设施蓄水只有4.07亿m3,比多年同期少66%。旱情最严重时,全市12.94万口堰塘干涸,占总数的77%;366条河溪断流,占总数的78.5%;4座大型、6座中型、528座小型水库接近死水位或死水位以下,占总数的77%。二是干旱覆盖面之广为历史罕见。高峰期,全市东西南北处处受旱,在田农作物共有11.68万hm2受旱,占农作物总面积的69.54%,其中重旱面积4.38万hm2,占农作物总面积的26.06%,绝收面积8 360 hm2,占农作物总面积的4.98%。三是干旱损失之大为历史罕见。全市连续25个月未发生地表径流的有效降雨,8月以前,累计降雨量仅相当于多年同期降雨量的50%左右。特别是7—8月持续出现晴热高温天气,平均气温在35 ℃以上有23 d,比常年同期气温偏高1~2 ℃,“伏天滴雨未下”前所未有。而此时正值水稻、棉花、玉米、花生、芝麻等作物需水关键时期,此时缺水受旱造成作物严重减产甚至绝收。据统计,2011年全市农业因干旱造成直接损失12.43亿元。
1.3 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是指某一时段内降水过多,排水不畅,使农田集水成灾,导致农作物产量明显下降以至绝收。随州市洪涝灾害有梅涝(6月至7月中旬)、盛夏涝(7月下旬至8月)、春涝(3—5月)、秋涝(9—10月)。
2010年7月17日,随州市发生特大洪灾,7月16日20:00至7月17日8:00,随州市普降暴雨,局部特大暴雨,伴有阵风5~6级。全市平均降雨量114.2 mm,降雨量50 mm以上的乡镇有33个,降水量100 mm以上的乡镇18个,其中降雨量200 mm以上的乡镇办8个。广水市城区7月16日23:00至17日3:00,4 h内降雨239 mm,是广水市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的强降雨。7月18—19日随州又普降中到大雨,局部暴雨,造成了随州市3座中型水库超汛限水位,157座小型水库溢洪。洪涝灾害对当年农业生产尤其是中稻孕穗造成了巨大影响,直接影响中稻生育进度,间接影响穗数和粒数。据调查统计,全市中稻受灾面积6.33万hm2,占中稻面积的(下同)56%,其中成灾面积1.4万hm2,占12.4%,绝收面积2 333.33 hm2,占2.1%。据测算,7月洪涝灾害造成中稻减产1.8万t,直接经济损失3 600万元。
1.4 农作物病虫害
随州市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常年发生面积53.33万公顷次左右,其中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33.33万公顷次,小麦病虫害发生面积13.33万hm2,其他作物6.67万公顷次。随州市危害水稻的主要是“三虫三病”,即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和稻瘟病、纹枯病、穗期综合症;对小麦危害大的主要是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据统计分析,随州市农作物病虫害每年造成的产量损失占总产量的5%左右,防治病虫害每年能挽回产量损失25万~30万t,2006年随州市第4代稻飞大发生,发生面积达到5.87万hm2,造成中稻产量损失预计近10万t,防治后挽回7万t。 2 随州市发展避灾农业的主要做法
在抵抗自然灾害的实践中,随州市形成了一整套避灾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2.1 调整种植业结构
近几年来,随州市围绕国家的产业政策,立足本地优势资源,本着突出地方特色产品积极开展种植业结构调整。通过调整,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了抵抗各种自然灾害能力,培植壮大特色产业。
2.1.1 坚持不懈地抓好粮食生产。粮食作物在随州市种植历史最悠久、种植面积最大,说明粮食作物最适应随州市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抗灾能力最强。发展粮食的主要措施是稳定面积,主攻单产和品质,深化粮食结构调整,压减中稻、小麦,多种马铃薯、玉米,以粮调粮,增粮增收,加快推广优质品种,迅速提升稻米品质,改变了长期以来随州“务工米”“学生米”的状况,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
2.1.2 把食用菌产业当作重要避灾产业来抓。5年的大旱,随州市粮食、蔬菜、水果、水产、畜牧等产业均受到重大损失,但食用菌产业不仅没遭受损失,反而不断发展壮大。在食用菌产业上,坚持“资源转换、品种转型”的原则,以节本、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板块建设、标准化生产和品牌整合为抓手,促进了全市木腐菌稳步发展,草腐菌快速发展。
2.1.3 发展马铃薯、菜豌豆、大蒜、优质桃等高效产业避灾。通过算经济账发动,办示范样板带动,争项目资金拉动等多种方式,有力地促进了四大高效农业板块面积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升。据统计,2015年全市马铃薯板块达到6 800 hm2,菜豌豆板块达到5 933.33 hm2,大蒜板块达到6 133.33 hm2,优质桃板块达到7 200 hm2,而且效益均十分可观。相同面积下,种马铃薯、大蒜、菜豌豆和油桃的效益分别是种小麦的7、5、3、8倍。
2.2 发展高效种植模式
在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生产实践中,随州市创造出了许多粮菜兼作、钱粮双丰的高效栽培技术模式,这些高效种植模式,充分遵循自然规律,避害趋利,在灾害年景能将损失降到最低。近年来,随州市常年推广各类高效栽培模式3万hm2。如马铃薯—中稻、菜豌豆—中稻、大蒜—中稻、泡泡青—中稻。这些栽培模式都具有投资少、效益高、风险小、易掌握的优点。马铃薯一般产量26.25~30.00 t/hm2,高的可达60 t/hm2以上,平均产值3万元/hm2左右,纯收入是小麦的5~7倍。马铃薯—中稻、菜豌豆—中稻、大蒜—中稻、泡泡青—中稻一般纯收入比传统麦稻连作增加1.50万~2.25万元/hm2。推广这些高效栽培模式,既保持了粮食生产的综合能力,又提高了种植业综合效益;既符合国家保持粮食稳定增长的产业政策,又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
2.3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全市累计建成大小水库699座(大型7座、中型21座、小型571座),堰塘土当坝16.78万口,泵站610座,灌溉干渠逾2 000 km,基本形成了以水库为骨干,以堰塘为基础,以泵站为补充,以渠系为纽带,蓄、引、提、灌相结合的水利工程体系。
2.4 发展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生产占用土地少,不与粮争地,产能高,效益好,改变了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大幅度增加复种指数和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耕地和光、温、水、气等资源利用率,提高了抗灾能力,提高了质量安全水平。近年来,随州市设施农业快速发展,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截至2015年全市设施农业面积9 013.33 hm2。
2.5 推广抗病虫作物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
20世纪80—90年代棉花棉铃虫在我国棉区发生严重,随后在全国范围内大量推广种植抗虫棉品种,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棉花棉铃虫的危害。此外,中稻旱育秧技术、农作物免耕技术、小麦中稻直播技术、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保水保肥料技术等都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先进适用技术,应继续大力推广。
3 目前存在的问题
随州市农业目前整体防灾意识低、抗灾能力差、避灾措施少,发展避灾农业还存在不少问题。
3.1 对农业灾害认识不足,防灾、抗灾、避灾意识薄弱
一方面农民成为独立的生产经营者虽然已达30余年,但却尚未形成生产经营者应当具有的防灾避灾意识,不少农民认为防灾避灾是政府和部门的事,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未能主动地进行防灾避灾,如在种植业中较普遍的存在重种植轻植保,在畜牧业中较普遍的存在重发展轻预防的现象;另一方面政府及有关部门尚未形成防灾、抗灾、避灾的应急机制和制度,抗灾措施和技术尚未成熟,从而使一些本可以避免的灾害不同程度的发生,使某些本可以是轻灾、小灾的变成了重灾、大灾。
3.2 现有种植模式超出自然生态和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避灾能力弱
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水利设施的保障能力减弱,另一方面在种植结构上,水稻种植面积过大,抵抗旱灾能力弱,目前的蓄水量远不能满足随州市常年水稻种植的需求。
3.3 农业避灾抗灾的作物品种较少、技术储备不足
农作物品种抗病能力不强。如小麦的条锈病、水稻的稻瘟病在全省范围内几乎年年都有发生,只不过是受灾的程度不同而已,这其中既与当年的气候、植保等因素有关,也与小麦、水稻品种的抗病能力有关。同时,对避灾抗灾的技术缺少研究、储备和推广,造成一旦灾害来临,缺少相应的应对技术措施。
4 今后随州市发展避灾农业的对策
随州市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为南北过渡性气候,使随州市成为灾害的常发地区。应当认真总结和吸取农业灾害频发的经验和教训,切实做好有关方面的工作,尽快提高农业防灾避灾能力,切实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农民收入的较快增加[1-2]。发展避灾农业的指导思想:顺势而为、主动应对、科学制灾、积极避灾,变被动为主动,变以抗为主为防抗结合[3-4]。 4.1 加快农村土地的适度规模化经营,奠定发展避灾抗灾农业经济和社会基础
一方面,分户经营、自由种植、分散饲养的生产方式,使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和畜禽疫病防治难以有效组织和实施,另一方面,大量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外出务工之后,留在农业上的更低素质的劳动力对农业防灾避灾知识、技术更不容易接受和实施。只有土地的适度规模化经营,充分发挥农民是农业防灾避灾的主体作用,土地的经营者才能主动地接受农业避灾抗灾的理念,寻求避灾抗灾的措施,达到应有的效果。
4.2 建立健全农业防灾避灾的有效机制
充分发挥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农业防灾避灾中的领导、引导的作用,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农业防灾避灾机制和实现形式,在政策、经费等方面予以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农业防灾避灾的作物新品新技术的研究、引进和推广,增强农业防灾避灾能力,将各类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4.3 增强全社会的防灾、避灾意识
农业的防灾避灾既是政府的事,也是农民的事,全社会都要增强农业防灾避灾意识,做好相关工作。政府部门不仅要注意灾后的救助和恢复工作,还要引导和指导农民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做好防灾避灾工作,增加相应的投入。农民是农业防灾避灾的主体之一,既要注意发展生产,还要将防灾避灾环节的工作纳入整个生产的发展之中,减少和避免白干空干的现象发生。社会有关方面也要根据各自的能力和条件,积极投入到农业防灾避灾工作中去,或提供相关信息,或提供技术支持,或帮助资金募结。
4.4 狠抓种植业结构调整,大力推广节水旱作农业,主动避灾
4.4.1 适当压减中稻面积。中稻是高耗水作物,近年来种植规模发展迅猛,随州市现有水资源已不能满足当前中稻需要,压减中稻种植面积非常必要。根据当地降雨量,水库堰塘存水量,确定中稻生产面积,变对抗性农业生产为适应性农业生产。一是将水利死角地区的水田全部改种玉米红薯。二是压缩水源条件保障率低的水稻种植面积,本着以水定种的原则,对平均蓄水量不足4 500 m3/hm2或依靠提水保插、保收的地区,控制水稻种植面积。三是三级以上提水灌区不再栽插水稻。力争全市共压缩2万hm2水稻栽插面积。
4.4.2 突破性发展玉米生产。玉米既是粮食作物,又是饲料首选原料,既可鲜食,又可晒干后贮藏。玉米在随州市适播期长,既可4月播种作春玉米,也可6—7月播种作夏秋玉米。在随州市种植玉米,可采用小麦—玉米,马铃薯—玉米等种植模式,也可采用玉米套种红薯、花生、大豆等。玉米产品销售渠道畅通,随州市是一个生猪养殖大市,需要大量的饲用玉米,目前本地生产的玉米不能满足需求,每年还需从外地大量调进,同时随州市已建立了多个大型速冻冷库,为大面积种植超甜玉米提供了有力保障。
2012—2015年全市常用耕地面积14.71万hm2,适宜种植玉米的旱地、天水田、丘岗陵地、部分水田等不同类型土地逾3.33万hm2。在生产区域布局上,随北、随南等山区偏远乡镇,畜牧业较发达,重点发展饲用玉米;随中、市区周围的乡镇,要在巩固现有优质玉米基地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因地制宜,进一步发展甜糯玉米生产。力争到2016年全市玉米种植面积发展到2.67万hm2以上,其中饲用玉米发展到2.33万hm2、甜糯玉米发展到3 333.33 hm2。
4.4.3 突破性发展马铃薯、红薯生产。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马铃薯、红薯的营养成分和养生功效越来越为人们认识,效益越来越高,马铃薯、红薯产业已成为随州市新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正在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在生产布局上,随北、随南等山区偏远乡镇,重点发展淀粉薯;随中、市区周围的乡镇,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地发展菜用薯、紫薯;马铃薯主要分布沿316国道几个重点大镇唐镇、尚市、厉山、南郊、淅河、长岭、马坪、平林,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规模。力争到2016年,马铃薯面积达到1.33万hm2以上,红薯3 333.33 hm2,脱毒薯种覆盖率达到80%。
4.4.4 大力发展其他节水旱作农业。随州市地跨江淮,处南北地理分界之间,农作物产量高,作物产品丰富,发展节水旱作农业具有独特优势,特别是食用菌、菜豌豆、马铃薯、大蒜、泡泡青、优质桃等特色农业在全省享有较高声誉,应大力推广。
4.4.5 发展设施农业,推广先进适用抗灾技术。把新科学技术推广运用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重要措施,加大设施新科学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补助力度,提高了设施农业经济效益和品牌效益,实现了增产又增效。
4.5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维护农村公路、桥梁、涵洞、渠堰等农村基础设施,提高防洪抗旱标准,增强抵御暴雨洪灾能力,特别是一些中小型及微型水利设施,要加快维修进度,尽快消除病害,恢复和提高蓄水和灌溉能力。
5 参考文献
[1] 钟子英,陈德萍,官华平,等.我国农业灾害情况的统计及其风险估测[J].现代农业科技,2011(12):14-16.
[2] 刘婷,王来刚,左守亭,等.河南省农业灾害遥感动态监测体系建设与应用[J].河南农业科学,2012(7):155-160.
[3] 陈娟,陈磊,吕凯,等.安徽省农业灾害情况及防灾减灾对策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5(8):212-217.
[4] 赵先丽,张玉书,纪瑞鹏,等.辽宁主要农业灾害时空分布特征[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3(5):130-135.
关键词 农业;主要灾害;避灾农业;问题;对策;湖北随州
中图分类号 P4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0-0297-03
农业是露天工厂,农业生产过程就是与自然博弈的过程。由于随州市地处南北过渡地带,南方的洪涝、高温热害和北方的干旱、低温冻害等灾害在随州市均有发生。一方面,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另一方面,农业设施的防灾避灾能力相对较弱,随州市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观。为了减轻灾害的损失,随州市不少地方的农民进行了多种避灾农业的栽培实践与探索,现将各地避灾农业的实践进行总结,并对今后随州市发展避灾农业提出一些参考建议。
1 随州市农业灾害的种类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随州市是农业灾害多发、重发地区,农业灾害种类多、范围广、频次高、危害重。影响随州市的农业灾害有10余种,其中危害最大的主要有4种:干旱、低温冻害、暴雨洪涝和农作物病虫害。近10年来,农业灾害每年都给随州市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造成较大损失和影响,一般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当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1%,占总增量的10%左右。
1.1 低温灾害
低温对农业造成的危害分低温冻害和低温冷害。随州市低温冻害一般发生在12月至次年2月,低温冷害一般发生在早春3—4月,秋季11月。
2008年1月随州市发生冰冻雪灾,1月11—30日,累计降水量75.3 mm,平均积雪厚度达20 cm,日平均气温-2.4 ℃,极端低温达到-11.6 ℃,全省最低。
持续雨雪和低温天气,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和重大损失,农业直接经济损失5.043亿元。全市小麦受灾面积2.81万hm2,成灾面积1.42万hm2;油菜受灾面积9 533.33 hm2,成灾面积5 133.33 hm2;蔬菜受灾面积8 000 hm2,成灾面积4 600 hm2;菜豌豆受灾面积2 400 hm2,成灾面积1 666.67 hm2;马铃薯烂种15%~20%;全市366.67 hm2蔬菜大棚设施遭到破坏,其中倒塌1 500个,损坏4 500余个;全市12万棚袋料香菇约有1.8万棚损毁,第2茬菇的幼蕾大部分冻死,产量下降近30%,品质下降2个等级,每袋损失2~3元,损失1.2亿元;全市约9 333.33 hm2茶叶普遍受冻,严重受冻的占70%,当年减产50%以上,其中完全冻死的约3 333.33 hm2,当年基本绝收。
1.2 干旱灾害
据史料记载,自宋朝以来,随州市发生持续3年以上的干旱达27次之多,连续4年以上的干旱有6次,连续7年以上的干旱1次。1949—1989年41年间,随州市严重干旱和特大干旱平均约4年1次;1990—2007年18年间,严重干旱和特大干旱平均每2年1次。
2010—2014年,随州市连续5年大旱,特别是2012年的特大干旱,降雨量蓄水量之少、旱情之重是随州市有水文和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年。表现为“三个历史罕见”:一是降雨量、蓄水量之少为历史罕见。截至10月10日,全市累计平均降雨量为514.8 mm,比多年同期少40%。全市各类水利设施蓄水只有4.07亿m3,比多年同期少66%。旱情最严重时,全市12.94万口堰塘干涸,占总数的77%;366条河溪断流,占总数的78.5%;4座大型、6座中型、528座小型水库接近死水位或死水位以下,占总数的77%。二是干旱覆盖面之广为历史罕见。高峰期,全市东西南北处处受旱,在田农作物共有11.68万hm2受旱,占农作物总面积的69.54%,其中重旱面积4.38万hm2,占农作物总面积的26.06%,绝收面积8 360 hm2,占农作物总面积的4.98%。三是干旱损失之大为历史罕见。全市连续25个月未发生地表径流的有效降雨,8月以前,累计降雨量仅相当于多年同期降雨量的50%左右。特别是7—8月持续出现晴热高温天气,平均气温在35 ℃以上有23 d,比常年同期气温偏高1~2 ℃,“伏天滴雨未下”前所未有。而此时正值水稻、棉花、玉米、花生、芝麻等作物需水关键时期,此时缺水受旱造成作物严重减产甚至绝收。据统计,2011年全市农业因干旱造成直接损失12.43亿元。
1.3 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是指某一时段内降水过多,排水不畅,使农田集水成灾,导致农作物产量明显下降以至绝收。随州市洪涝灾害有梅涝(6月至7月中旬)、盛夏涝(7月下旬至8月)、春涝(3—5月)、秋涝(9—10月)。
2010年7月17日,随州市发生特大洪灾,7月16日20:00至7月17日8:00,随州市普降暴雨,局部特大暴雨,伴有阵风5~6级。全市平均降雨量114.2 mm,降雨量50 mm以上的乡镇有33个,降水量100 mm以上的乡镇18个,其中降雨量200 mm以上的乡镇办8个。广水市城区7月16日23:00至17日3:00,4 h内降雨239 mm,是广水市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的强降雨。7月18—19日随州又普降中到大雨,局部暴雨,造成了随州市3座中型水库超汛限水位,157座小型水库溢洪。洪涝灾害对当年农业生产尤其是中稻孕穗造成了巨大影响,直接影响中稻生育进度,间接影响穗数和粒数。据调查统计,全市中稻受灾面积6.33万hm2,占中稻面积的(下同)56%,其中成灾面积1.4万hm2,占12.4%,绝收面积2 333.33 hm2,占2.1%。据测算,7月洪涝灾害造成中稻减产1.8万t,直接经济损失3 600万元。
1.4 农作物病虫害
随州市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常年发生面积53.33万公顷次左右,其中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33.33万公顷次,小麦病虫害发生面积13.33万hm2,其他作物6.67万公顷次。随州市危害水稻的主要是“三虫三病”,即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和稻瘟病、纹枯病、穗期综合症;对小麦危害大的主要是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据统计分析,随州市农作物病虫害每年造成的产量损失占总产量的5%左右,防治病虫害每年能挽回产量损失25万~30万t,2006年随州市第4代稻飞大发生,发生面积达到5.87万hm2,造成中稻产量损失预计近10万t,防治后挽回7万t。 2 随州市发展避灾农业的主要做法
在抵抗自然灾害的实践中,随州市形成了一整套避灾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2.1 调整种植业结构
近几年来,随州市围绕国家的产业政策,立足本地优势资源,本着突出地方特色产品积极开展种植业结构调整。通过调整,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了抵抗各种自然灾害能力,培植壮大特色产业。
2.1.1 坚持不懈地抓好粮食生产。粮食作物在随州市种植历史最悠久、种植面积最大,说明粮食作物最适应随州市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抗灾能力最强。发展粮食的主要措施是稳定面积,主攻单产和品质,深化粮食结构调整,压减中稻、小麦,多种马铃薯、玉米,以粮调粮,增粮增收,加快推广优质品种,迅速提升稻米品质,改变了长期以来随州“务工米”“学生米”的状况,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
2.1.2 把食用菌产业当作重要避灾产业来抓。5年的大旱,随州市粮食、蔬菜、水果、水产、畜牧等产业均受到重大损失,但食用菌产业不仅没遭受损失,反而不断发展壮大。在食用菌产业上,坚持“资源转换、品种转型”的原则,以节本、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板块建设、标准化生产和品牌整合为抓手,促进了全市木腐菌稳步发展,草腐菌快速发展。
2.1.3 发展马铃薯、菜豌豆、大蒜、优质桃等高效产业避灾。通过算经济账发动,办示范样板带动,争项目资金拉动等多种方式,有力地促进了四大高效农业板块面积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升。据统计,2015年全市马铃薯板块达到6 800 hm2,菜豌豆板块达到5 933.33 hm2,大蒜板块达到6 133.33 hm2,优质桃板块达到7 200 hm2,而且效益均十分可观。相同面积下,种马铃薯、大蒜、菜豌豆和油桃的效益分别是种小麦的7、5、3、8倍。
2.2 发展高效种植模式
在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生产实践中,随州市创造出了许多粮菜兼作、钱粮双丰的高效栽培技术模式,这些高效种植模式,充分遵循自然规律,避害趋利,在灾害年景能将损失降到最低。近年来,随州市常年推广各类高效栽培模式3万hm2。如马铃薯—中稻、菜豌豆—中稻、大蒜—中稻、泡泡青—中稻。这些栽培模式都具有投资少、效益高、风险小、易掌握的优点。马铃薯一般产量26.25~30.00 t/hm2,高的可达60 t/hm2以上,平均产值3万元/hm2左右,纯收入是小麦的5~7倍。马铃薯—中稻、菜豌豆—中稻、大蒜—中稻、泡泡青—中稻一般纯收入比传统麦稻连作增加1.50万~2.25万元/hm2。推广这些高效栽培模式,既保持了粮食生产的综合能力,又提高了种植业综合效益;既符合国家保持粮食稳定增长的产业政策,又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
2.3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全市累计建成大小水库699座(大型7座、中型21座、小型571座),堰塘土当坝16.78万口,泵站610座,灌溉干渠逾2 000 km,基本形成了以水库为骨干,以堰塘为基础,以泵站为补充,以渠系为纽带,蓄、引、提、灌相结合的水利工程体系。
2.4 发展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生产占用土地少,不与粮争地,产能高,效益好,改变了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大幅度增加复种指数和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耕地和光、温、水、气等资源利用率,提高了抗灾能力,提高了质量安全水平。近年来,随州市设施农业快速发展,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截至2015年全市设施农业面积9 013.33 hm2。
2.5 推广抗病虫作物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
20世纪80—90年代棉花棉铃虫在我国棉区发生严重,随后在全国范围内大量推广种植抗虫棉品种,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棉花棉铃虫的危害。此外,中稻旱育秧技术、农作物免耕技术、小麦中稻直播技术、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保水保肥料技术等都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先进适用技术,应继续大力推广。
3 目前存在的问题
随州市农业目前整体防灾意识低、抗灾能力差、避灾措施少,发展避灾农业还存在不少问题。
3.1 对农业灾害认识不足,防灾、抗灾、避灾意识薄弱
一方面农民成为独立的生产经营者虽然已达30余年,但却尚未形成生产经营者应当具有的防灾避灾意识,不少农民认为防灾避灾是政府和部门的事,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未能主动地进行防灾避灾,如在种植业中较普遍的存在重种植轻植保,在畜牧业中较普遍的存在重发展轻预防的现象;另一方面政府及有关部门尚未形成防灾、抗灾、避灾的应急机制和制度,抗灾措施和技术尚未成熟,从而使一些本可以避免的灾害不同程度的发生,使某些本可以是轻灾、小灾的变成了重灾、大灾。
3.2 现有种植模式超出自然生态和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避灾能力弱
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水利设施的保障能力减弱,另一方面在种植结构上,水稻种植面积过大,抵抗旱灾能力弱,目前的蓄水量远不能满足随州市常年水稻种植的需求。
3.3 农业避灾抗灾的作物品种较少、技术储备不足
农作物品种抗病能力不强。如小麦的条锈病、水稻的稻瘟病在全省范围内几乎年年都有发生,只不过是受灾的程度不同而已,这其中既与当年的气候、植保等因素有关,也与小麦、水稻品种的抗病能力有关。同时,对避灾抗灾的技术缺少研究、储备和推广,造成一旦灾害来临,缺少相应的应对技术措施。
4 今后随州市发展避灾农业的对策
随州市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为南北过渡性气候,使随州市成为灾害的常发地区。应当认真总结和吸取农业灾害频发的经验和教训,切实做好有关方面的工作,尽快提高农业防灾避灾能力,切实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农民收入的较快增加[1-2]。发展避灾农业的指导思想:顺势而为、主动应对、科学制灾、积极避灾,变被动为主动,变以抗为主为防抗结合[3-4]。 4.1 加快农村土地的适度规模化经营,奠定发展避灾抗灾农业经济和社会基础
一方面,分户经营、自由种植、分散饲养的生产方式,使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和畜禽疫病防治难以有效组织和实施,另一方面,大量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外出务工之后,留在农业上的更低素质的劳动力对农业防灾避灾知识、技术更不容易接受和实施。只有土地的适度规模化经营,充分发挥农民是农业防灾避灾的主体作用,土地的经营者才能主动地接受农业避灾抗灾的理念,寻求避灾抗灾的措施,达到应有的效果。
4.2 建立健全农业防灾避灾的有效机制
充分发挥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农业防灾避灾中的领导、引导的作用,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农业防灾避灾机制和实现形式,在政策、经费等方面予以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农业防灾避灾的作物新品新技术的研究、引进和推广,增强农业防灾避灾能力,将各类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4.3 增强全社会的防灾、避灾意识
农业的防灾避灾既是政府的事,也是农民的事,全社会都要增强农业防灾避灾意识,做好相关工作。政府部门不仅要注意灾后的救助和恢复工作,还要引导和指导农民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做好防灾避灾工作,增加相应的投入。农民是农业防灾避灾的主体之一,既要注意发展生产,还要将防灾避灾环节的工作纳入整个生产的发展之中,减少和避免白干空干的现象发生。社会有关方面也要根据各自的能力和条件,积极投入到农业防灾避灾工作中去,或提供相关信息,或提供技术支持,或帮助资金募结。
4.4 狠抓种植业结构调整,大力推广节水旱作农业,主动避灾
4.4.1 适当压减中稻面积。中稻是高耗水作物,近年来种植规模发展迅猛,随州市现有水资源已不能满足当前中稻需要,压减中稻种植面积非常必要。根据当地降雨量,水库堰塘存水量,确定中稻生产面积,变对抗性农业生产为适应性农业生产。一是将水利死角地区的水田全部改种玉米红薯。二是压缩水源条件保障率低的水稻种植面积,本着以水定种的原则,对平均蓄水量不足4 500 m3/hm2或依靠提水保插、保收的地区,控制水稻种植面积。三是三级以上提水灌区不再栽插水稻。力争全市共压缩2万hm2水稻栽插面积。
4.4.2 突破性发展玉米生产。玉米既是粮食作物,又是饲料首选原料,既可鲜食,又可晒干后贮藏。玉米在随州市适播期长,既可4月播种作春玉米,也可6—7月播种作夏秋玉米。在随州市种植玉米,可采用小麦—玉米,马铃薯—玉米等种植模式,也可采用玉米套种红薯、花生、大豆等。玉米产品销售渠道畅通,随州市是一个生猪养殖大市,需要大量的饲用玉米,目前本地生产的玉米不能满足需求,每年还需从外地大量调进,同时随州市已建立了多个大型速冻冷库,为大面积种植超甜玉米提供了有力保障。
2012—2015年全市常用耕地面积14.71万hm2,适宜种植玉米的旱地、天水田、丘岗陵地、部分水田等不同类型土地逾3.33万hm2。在生产区域布局上,随北、随南等山区偏远乡镇,畜牧业较发达,重点发展饲用玉米;随中、市区周围的乡镇,要在巩固现有优质玉米基地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因地制宜,进一步发展甜糯玉米生产。力争到2016年全市玉米种植面积发展到2.67万hm2以上,其中饲用玉米发展到2.33万hm2、甜糯玉米发展到3 333.33 hm2。
4.4.3 突破性发展马铃薯、红薯生产。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马铃薯、红薯的营养成分和养生功效越来越为人们认识,效益越来越高,马铃薯、红薯产业已成为随州市新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正在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在生产布局上,随北、随南等山区偏远乡镇,重点发展淀粉薯;随中、市区周围的乡镇,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地发展菜用薯、紫薯;马铃薯主要分布沿316国道几个重点大镇唐镇、尚市、厉山、南郊、淅河、长岭、马坪、平林,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规模。力争到2016年,马铃薯面积达到1.33万hm2以上,红薯3 333.33 hm2,脱毒薯种覆盖率达到80%。
4.4.4 大力发展其他节水旱作农业。随州市地跨江淮,处南北地理分界之间,农作物产量高,作物产品丰富,发展节水旱作农业具有独特优势,特别是食用菌、菜豌豆、马铃薯、大蒜、泡泡青、优质桃等特色农业在全省享有较高声誉,应大力推广。
4.4.5 发展设施农业,推广先进适用抗灾技术。把新科学技术推广运用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重要措施,加大设施新科学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补助力度,提高了设施农业经济效益和品牌效益,实现了增产又增效。
4.5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维护农村公路、桥梁、涵洞、渠堰等农村基础设施,提高防洪抗旱标准,增强抵御暴雨洪灾能力,特别是一些中小型及微型水利设施,要加快维修进度,尽快消除病害,恢复和提高蓄水和灌溉能力。
5 参考文献
[1] 钟子英,陈德萍,官华平,等.我国农业灾害情况的统计及其风险估测[J].现代农业科技,2011(12):14-16.
[2] 刘婷,王来刚,左守亭,等.河南省农业灾害遥感动态监测体系建设与应用[J].河南农业科学,2012(7):155-160.
[3] 陈娟,陈磊,吕凯,等.安徽省农业灾害情况及防灾减灾对策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5(8):212-217.
[4] 赵先丽,张玉书,纪瑞鹏,等.辽宁主要农业灾害时空分布特征[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3(5):13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