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歌舞剧舞台布景的传承与创新

来源 :科技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ixiaoliyanq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舞台布景作为舞台形式的一部分,在歌舞剧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舞台布景为歌舞剧提供了合理的空间环境,烘托气氛,体现年代感与情感。现代舞台布景的创新手法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使用灯光技术创造虚拟实景,二是投影式布景,三是制造电影视觉效果的布景,四是利用新材料制作布景。
  关键词:歌舞剧;舞台布景;创新
  舞台布景的历史发展轨迹呈现出由简而深、由无而有的特征。歌舞剧剧目布景表现形式由最开始的幕布式向立体化、实物化以及人性化的呈现趋势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歌舞剧的喜爱越来越浓,舞台布景设计师越来越多,布景技术也越来越高。世界各个国家在歌舞剧舞台布景方面的探索越来越多,不断地更新舞台布景呈现形式,不断继承与创新,趋向多元化发展。
  一、舞台布景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早期的戏曲舞台布景呈现出掩蔽性以及装饰性背景的进化特征,由最开始的缺乏布景,发展到可以用幕幔进行遮挡,再到之后的可以简单地进行装饰。
  秦汉年代的舞台布景呈现形式开始有了一定的形态,那个年代的人们在历史的长河印迹中已经可以拥有道具类、戏剧服装类、以及原始的机关布景来进行戏剧表演。在清末民初,当时的舞台布景艺术发展的还是相对比较缓慢的,虽然机关布景也一度流行,但是相对现代,还是简陋得多。我国引进的西方舞台布景形式源于20世纪初的日本。追根溯源,应该是起源于1908年上海的新舞台剧场第一次从日本引进的镜框式舞台布景。当时戏曲工作人员第一次使用幕布以及转台写实布景的形式来表演戏曲。这样一来,在更为快速的变换舞台背景的情形下,戏曲表演艺术家的表演更为迅速以及便捷。自此,舞台布景艺术也由剧场背景向剧情背景进化。
  事实上,曾经具象舞台布景也一度在中国的歌舞剧发展史中出现过,创新的软硬片由于与传统戏曲表演出现冲突,没有发展多久就畸形了。20世纪以来,人们对舞台布景艺术的剧情背景表现形式的理解认识进一步深化,由最初的不了解到简单的认识再而到深入的认识。它的设计表现形式也是呈现出多元化的写意风格,既可以写实、象征、也可以隐喻、暗示、抽象等。在这种大环境背景下,观众的观感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二、歌舞剧舞台布景的艺术规律及特征
  京剧、黄梅戏、越剧等中国戏曲艺术作为传统艺术对于我国的艺术文化发展影响巨大。中国最早出现的舞美形式是“一桌二椅”。虽然随着话剧舞台艺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剧目表演中话剧舞美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传统戏曲艺术发展历史中,它并没有占据多重要的位置,因而也就不具备多少主体性。新时期的戏曲舞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发展越来越趋向多元化趋势。人们对舞美艺术表现形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戏曲舞台表演艺术总体呈现出来的特征:实中生虚,虚中见实。艺术表现形式主体体现为使用较少部分的实景呈现虚拟的梦幻表演,审美也趋向浓厚的写意,戏曲表演艺术家通过广阔的艺术表演空间,结合舞美表现形式,观众在观看表演中产生情感共鸣以及创造性想象。戏曲一般趋向带动观众情感体验共鸣。
  与戏曲艺术相比,话剧更为偏重理性与客观因素。布莱希特(德)所持的观点是:话剧中的舞美背景呈现应当是在表演艺术家彩排的过程中来提前构建的,它需要与演员表现相结合,率先考究它的呈现效果。话剧的舞美布景表演结合灯光、服饰、道具等,接近于写实,通过呈现近似于真实生活的场景,再通过道具等舞美艺术的真实呈现渲染,再结合话剧表演艺术家的表演,給观众带来现实生活的艺术感受,艺术氛围趋近于真实氛围。话剧舞美的审美趋近于中国传统文化美学审美,崇尚诗意,情景结合。
  无论舞美设计需要具象写实风格还是抽象写意风格,在质感、色彩、材料等方面的设计趋于一致,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舞美布景设计的最基本原则是同中求变,这也是符合歌舞剧艺术规律的。在场景布置中,通过舞美的设计的不同,可以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舞台表演意境,给观众带来多种多样的艺术感受。
  在舞台布景中,装饰对于观众的视觉冲击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视觉冲击是第一观感。与此同时,运用不同的材料造设出的视觉效果也是不同的,结合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材料的新品种的不断出现,舞台装饰材料愈加丰富,逐渐趋于工艺化的特征。舞台布景艺术附带的新型材料设计给人们带来的现代艺术状态以及审美效果趋于多元化特征。
  三、现代舞台布景的创新手法
  随着20世纪以来科技的不断进步,科技与舞台布景设计相结合,也是一种新的发展趋势。灯光音响等在科技方面的进步,为舞美设计师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他们将新的投影技术、电影视觉效果结合科技,并融入传统文化艺术,不断创新,为人们带来了丰富的视觉冲击以及观看感受。
  (一)使用灯光技术创造虚拟实景
  在舞美设计中,灯光特效发挥着较大的作用。结合新时代科技,灯光不仅能够调节舞台气氛还能够创造舞台布景感观效果。如今的灯光技术已经发展到可以通过虚拟技术将景观投放到舞台,不受时间地点条件限制,只需根据具体的表演要求来进行虚拟场景再现。通过这种制作,可以大量减少实景布置时间,减少实景布置材料成本,因时因地因条件改变,非常地便捷。同时还能够呈现出实景场景布置不能呈现的效果,完成实景场景布置不能够完成的设计。视觉交响京剧《新白蛇传》,白蛇修道成精下凡的场景中,通过灯光制造出山间电闪雷鸣乌云密布的场景如真实场景一般,半空浮云,层峦叠嶂,视觉效果同真实大自然场景非常相像。
  (二)投影式布景
  传统戏曲舞台布景大多采用投影式布景,通过灯光与电脑技术的结合不断创新,利用投影技术投映在浅色天幕或是二道幕上,在门帘台帐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这种投影式布景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即使这样,能够轻松快速的布置剧情相关布景,随着时代科技的进步,投影式布景不仅能够投映在天幕上,也能够围绕演员,投映在表演区,为表演增加色彩。运用投影式布景的如《青春版牡丹亭》,在场景布置中,第一出训女天幕上有出现古文,让人直接感觉到她是出生在书香世家。惊梦一出戏中投影出梦幻的美好景致,芳草庇荫,花香满园。该种投影式布景为整个艺术呈现添色不少。白先勇版《玉簪记》中“偷诗”场中渐变的荷花场景很好地体现了陈妙常的情感变化;《新白蛇传》中的第五幕 “魂上九霄”运用投影式布景将西湖灵动的水、云朵等实景呈现出来,表达白蛇对许仙的想念之情,同时电闪雷鸣的场景更加表现出白蛇内心的痛苦之情。运用投影式布景设计表现形式能够通过场景呈现虚拟场景,为表演艺术增添不少色彩,同时也是一大社会的进步。   (三)制造电影视觉效果的布景
  新型的舞台表演艺术是没有通过后期制作没有媒介而是通过演员及布景的一气呵成来直接呈现给观众的。新兴的电影电视表演艺术极大地冲击了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如戏曲话剧等。传统戏曲等艺术形式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也尝试通过嵌入电影元素,不断创新,使戏曲观赏趋于多元化,新颖化特征,增加戏曲表演的层次感。
  现在有些戏曲表演中出现一场多景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视觉切换在有限时间内呈现不同的场景,以达到一场多景的呈现效果。这种方法称为电影“蒙太奇”法。如京剧《赤壁》第二场,在孙权和众多大臣商议如何面对曹操的进攻战的时候,有文臣告知曹操言“揽二乔于东南兮”,此时场景静止,为了衬托孙权勃然大怒的情绪特征,汉画纱幕后台亮起,高台高筑,铜雀台于栏杆处显现一角,曹操在其上高呼“铜雀虽美兮,缺少佳丽呦,揽二乔于东南兮。”唱完之后便回到孙权与朝臣商议的画面当中。
  以上舞台布景利用场景的切换制造电影效果,通过舞台背景虚拟化呈现真实场景,通过景中景灯光切换,体现时空交错,并不是仅仅依靠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而是演员依托场景中的布景来实现。舞台上同时呈现了两个时空的交错画面。
  这种艺术表现手法称为“蒙太奇”。
  不同于“蒙太奇”手法,虚拟与真实空间结合的方法的出现也为舞台布景设计增添不少色彩。它是将预录好的场景片段通过再舞台后方屏幕的不断变换,在舞台上最终呈现内容的一种虚实结合手法。这种手法带有一定的电影视觉效果,它的表现特征是具有连贯性,时空的不同切换,观众从一个时空来到另一个时空,感官接近真實场景的感觉。京剧《白蛇传》中第一幕 “游湖相遇”,白蛇与青蛇从天上来到地上,通过将录制好的视频放映出来,以屏幕舞台为天地背景,通过她们在屏幕中消失的手法来表达从天上下凡来到人间的意思。
  (四)新材料制作布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戏曲表演中科学技术如影随形,处处出现特效舞台布景的手法。如制造干冰表现仙境的场景,利用灯光来表现水火大自然现象。除了科技,还有大量现代化的科学材料运用于舞台布景,尤其是具有特殊性质的材质。昆剧《1699.桃花扇》场景中运用镜面反光特殊材料将舞台倒映在地板,以呈现秦淮河水面效果,整个场景意境开阔,整体呈现立体感。回廊的设置,能很好的表现繁华南京城秦淮河畔人间意境。通过科技手段的不断创新以及新特质材料的不断运用,戏曲舞台布景能够更大程度地结合所需背景,与戏曲内容协调统一,完美融合,完美展现在观众面前。
  参考文献:
  [1]韩生,胡佐.舞台设计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第一版).
  [2]妹尾河童.窥看舞台[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第一版).
  [3]埃德温·威尔森,阿尔文·戈德法布.歌舞剧的故事[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第一版).
  [4]奥斯卡.施莱默.包豪斯舞台[M].金城出版社,2014(第一版).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于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视和资金投入不断增加,作为青少年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科技馆的作用不容置疑。本文作者立足于山西省科技馆数学厅展品的运行状况,探究了当前科技馆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一定的建议,希望能有效提升科技馆的科技推广能力。  关键词:科技馆;数学厅;展品  山西省科技馆始建于1984年,从建成开始到现代一直承担着我市青少年科学教育的重要使命。新馆坐
整形修复与重建是一项融合医术和艺术的工作,兼具原则性和创造性。面颈部作为人体重要的功能部位,具有显著的社会学和生理学价值,其修复重建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笔者多
目的观察丙酮酸钠口服补液盐对尾吊模拟失重大鼠第5腰椎(L5)背根神经节(DRG)的保护作用。方法成年雄性大鼠40只,按实验处理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简称CON组)、悬吊组(简称SUS组)、氯化钠溶液组(简称SAL组)和丙酮酸钠氯化钠溶液组(简称PYR组)。8周后取L5腰椎双侧DRG,苏木精-伊红和甲苯胺蓝染色光镜下观察细胞和尼氏体结构形态,电镜下观测线粒体结构,Western-blo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在微孔化羊脱细胞真皮基质(ADM)中的生长特性,探索制作hUCMSC复合微孔化羊ADM生物敷料的可行性。方法制作羊ADM,并对其微孔化处理。体外
开放性跟骨骨折常伴高能创伤,因后足解剖结构复杂,具有皮肤坏死、骨髓炎、骨缺损等并发症高发的特点。开放性跟骨骨折周围软组织破坏增加,不合理的措施可致伤口感染、骨髓炎甚至截肢。如何掌控软组织修复和骨折复位间的尺度,在恢复后足骨性结构和保存后足功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保护周围软组织,降低感染率是治疗开放性跟骨骨折的关键,也是骨科医师面临的重大挑战。文章就近年开放性跟骨骨折围手术期治疗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瘦素(Leptin)是由肥胖基因(Obese gene)编码、脂肪组织合成并分泌的一种激素,具有调节动物摄食行为、减少能量消耗和降低动物采食量的作用,从而提高动物生产的经济效益。文章阐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