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古汉语多音连词的结构方式

来源 :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j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古代汉语中的连词,同其它类词一样,以单音节的居多,但是也有相当数量的多音节连词存在。而在多音节连词中,又以双音节的为最多,其次是三音节、四音节的连词。本文避开单音节连词,只对多音节连词的构成方式进行分析论述,以求加深对古代汉语连词的较全面了解与研究。试观古代汉语中多音连词的构成方式,主要有两种:联合式与非联合式。一、联合式所谓联合式,指的是几个同类词复合为一个连词。其中又可分为下面三种情况。 1.并列式
其他文献
<正> 《世说新语》里讲了这样一件事:孙绰作《列仙&#183;商丘子赞》曰:“所牧何物,殆非真猪,倘遇风云,为我何摅。”时人多以为能。王述为了炫示自己的才思和博学,对别人说:“
<正> 汉语音韵知识的运用第九章解读反切一、反切的产生 (一)反切以前的注音法: 1.读若法: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注音的方法。“读若”、“读如”、“读似”、“读近”、“
<正> 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脱稿于一九四四年三月十日,旋即由《新华日报》刊出。此文后来编入文集时,作者在文章后面写了“附识”如下:“此文以一九四四年三月十九日重庆
<正> 一九八零年,在隆德县城小南门外约300米处的临泉村,一群众打院时,挖出了一块“德顺州广济禅寺塔下安葬功德记”石碑。碑为青石质,由碑身、碑座两部分组成。碑身呈长方形
<正> 文艺民族化是一个老问题,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几十年来曾经有过多次的讨论。文艺民族化也是一个新问题,直到现在,多种文学艺术的创作,仍然存在如何民
<正> 抗战第一阶段,是从一九三七年芦沟桥事变起到次年武汉会战结束,南岳会议召开时止的一年多的历史。在抗日战争的第一阶段,国民党军队丢掉了华北、华东、华南和华中大片国
<正> 0.1 “了”和“着”是现代汉语中用得非常广泛的两个词尾,是现代汉语动词的形态标志之一。从汉语语法史的角度来看,它们都是由动河虚化而来的,符合汉语实词虚化的规律。
<正> 孙寿名,名义德,以字行于世。一九一六年十二月生于固原县彭堡乡隔城子。父亲孙兆祥,清末固原中学堂毕业,事母孝,乡里传为美谈。寿名生性慧敏,长相俊逸,富有正义。幼年就
<正> 司马迁的《史记》既是历史名著,也是文学名著,是我国正式的传记文学之祖。他在“考信”和“实录”的基础上对大量的历史事实下了爬梳剔抉的工夫,采用文学手法,塑造了各
<正> 马致远是元代首屈一指的散曲作家,也是卓有成就的杂剧作家,是公认的,“元曲四大家”之一。贾仲明的《凌波仙》吊词说:“万花丛里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四方海内皆谈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