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筑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是值得人们进行深入探究的,因为这关系着施工的质量,同时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效益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只有加强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以及现场管理工作的研究,才能帮助人们更为深入的了解其中的内容以及要点,进而更好的发挥施工技术以及管理方面的作用。因此,这就要求有关人员能够提高对于施工技术以及现场施工管理的认识以及重视程度,并且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应用与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管理
1加强建筑施工技术控制以及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现场施工往往是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部分,现场施工的管理水平以及技术的应用对于最终的施工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不得不说,现场施工环境往往是比较复杂的,在实际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很多的部门以及工种,这就对于现场施工管理以及技术操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合理的应用技术,并且做好相关的现场管理工作,才能尽量避免一些不必要问题的发生,同时还有助于进一步的提高施工的质量以及效率,解决建筑施工中的常见问题,更好的满足实际建筑施工的要求,进而加强各个环节的控制,使得建筑工程项目的收益有所增加,由此可见,加强施工技术以及现场管理的控制尤为关键。
2建筑工程常用施工技术分析
2.1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我国地域多样,所以不同地区所存在的气候、地质等都是不尽相同的,所以这也在一方面考验了施工企业的技术程度,面对不同的区域特征,要保证采用正确的施工方案,否则就会得到不可逆的后果。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较难处理的应该就是软土地基,由于软土地基相较于其他地基承受力度是较为薄弱的,而且其稳定性也不强,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也会增添一些难度。这时,就需要施工企业在进行处理时要全面掌握当地的基本特征,为之后的施工进程奠定基础,之后就要确定正确的地基处理办法,如采用化学加固、换填垫层等方法。在施工过程中还要保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避免出现安全问题。
2.2防水技术
防水技术是施工过程中常见的也是很关键的环节,尤其是建筑工程涉及到了卫生、厨房等结构时,就要求防水技术一定要达到施工标准,对于水源较多的地方,所需要的防水技术也就更加全面。在设置防水层时,可以在地面加入标准的防水卷材,来保证该区域的防水效果。标准是不可跨越的沟渠,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保证符合国家标准,避免之后出现漏水问题,也为工程质量提供保障。
2.3电气接地技术
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使用功能和质量保障都离不开电气接地技术。电气接地技术主要是在实际工程过程中将需要的钢筋、混凝土等所需的结构连接起来,让工程可以正常地进行施工和保障工程质量,同时,将电气接地技术合理运用还可以帮助施工的建筑物具备很好的避雷效果,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企业和相关单位对电气接地技术的重视程度是非常高的。
2.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范围最广的施工材料就是混凝土,因此在对混凝土进行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对应用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大面积混凝土施工指的是在施工过程中最小断面在 1 米以上的混凝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混凝土经常出现开裂的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外界温度变化,导致混凝土表面以及内部存在温度差,进而出现裂缝。在进行大面积混凝土施工之前,需要对混凝土材料进行搅拌,在此过程中需要对搅拌时间以及搅拌材料进行科学控制。对于需要添加添加剂的混凝土,要将添加剂的用量控制在 5%之内,这种方式能够保证混凝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应用质量。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全面分层浇筑技术以及分层浇筑技术进行,全面分层浇筑技术主要是在混凝土长度超过厚度三倍时使用的技术,根据混凝土的结构进行分层。分段分层浇筑技术主要在混凝土面积较大,但是混凝土厚度较小的施工部分进行应用。混凝土在浇筑完毕之后,为了避免出现开裂的现象,需要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温处理。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温度与外界环境温度应该控制在 20 摄氏度之内,保养时间在15天左右。
3建筑工程中的现场施工管理措施
3.1 科学筹备施工组织计划
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管理和施工技术都是依靠施工方案来决定的,所以就要求在工程开展之前,相关的管理者和设计者要到实地中去,全面了解具体情况,之后再根据所投標的内容,来设计合理、完善的施工图纸,在施工过程中,设计的方案要与实际工程密切贴合,这样才可以把该有的特点完美地展示出来,另外,在进行方案确定时,也要把施工的环节及规定日期等都包含在内,进行重点分划,这样在施工过程中才可以稳步进行。
3.2优化管理制度的内容
施工现场要建立目标责任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工程监理监督制度。由于建筑施工工程量十分巨大,施工工期耗时较长,所以为了能够确保施工工程在预定的期限内完工,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施工监理制度,企业要抓好管理制度的落实。为监督监督制度的实施,为确保对施工项目质量的有效监督,一方面也要有效控制施工现场管理。大部分建设项目的施工事故原因主要归结为缺乏监督和监督。建设项目的现场管理是连接整个建设项目的一项非常复杂细致的工作。在落实施工管理措施时,必须要有相关工作人员的配合才能够达到有效目的。目前,中国建筑业的大部分问题都可以通过施工现场管理系统来有效解决。这可以保证施工现场的质量和安全,进而实现公司的经济效益。
3.3完善施工现场
完善施工现场也是基本的要求,这是加强现场施工管理的有效举措,往往要求有关人员能够加以重视,并且能够严格按照有关计划以及要求进行管,从而加以完善,更好的推进现场施工的顺利进行。而如何进行完善施工现场就显得比较关键,这就要求有关人员能够加强对于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并且能够针对各个环节进行认真的考量。尤其在施工计划、施工人员以及施工材料完善的方面加以注意,可以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以及有关的经验,针对各个要素进行合理的安排。也要在完善的过程中充分的考量施工的进度、成本以及风险等各类影响因素,进而积极的展开管理,加强各个环节的控制,一但发生问题就要及时的进行处理,以尽量避免风险问题的发生,从而更好的加强现场施工的管理,切实的提高施工管理的水平。
3.4提高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1)应该从施工人员方面来进行探讨,对于施工人员来说,应该积极提高技术水平,让其具有责任感和团队意识。专业人才对于企业和工程项目都具有推动作用,所以,尽可能地选择专业性较强的施工人员,另外,企业和人员不应该只局限于此,应该积极学习新的知识,努力地完善自己,企业也可以适当增加考核制度,来促进人员的学习和工作能力。(2)现场管理人员是施工过程中的领头羊,因此其应该具有很强的责任意识,还应该具备完善的专业知识,并且熟悉施工过程,要会合理启用人才,在施工过程中,正确的人员分配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也应该是管理人员所必备的。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向前发展,我国的技术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先进技术的诞生和应用极大的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同时对于各个行业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同样也需要先进技术的支持,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施工的质量。这就要求有关施工人员能够不断的严格要求自己,掌握一些关键性的技术知识,并且能够合理的进行应用,同时还需要做好现场的施工管理工作,以更好的推进施工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韩爱东,韩亚玲 .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 [J].门窗,2015(01):57-58.
[2] 姚洪峰 .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 [J]. 科技资讯,2015,13(11):74.
[3] 徐建浩 .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 [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8):242.
(作者身份证号码:410928198807173614)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管理
1加强建筑施工技术控制以及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现场施工往往是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部分,现场施工的管理水平以及技术的应用对于最终的施工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不得不说,现场施工环境往往是比较复杂的,在实际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很多的部门以及工种,这就对于现场施工管理以及技术操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合理的应用技术,并且做好相关的现场管理工作,才能尽量避免一些不必要问题的发生,同时还有助于进一步的提高施工的质量以及效率,解决建筑施工中的常见问题,更好的满足实际建筑施工的要求,进而加强各个环节的控制,使得建筑工程项目的收益有所增加,由此可见,加强施工技术以及现场管理的控制尤为关键。
2建筑工程常用施工技术分析
2.1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我国地域多样,所以不同地区所存在的气候、地质等都是不尽相同的,所以这也在一方面考验了施工企业的技术程度,面对不同的区域特征,要保证采用正确的施工方案,否则就会得到不可逆的后果。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较难处理的应该就是软土地基,由于软土地基相较于其他地基承受力度是较为薄弱的,而且其稳定性也不强,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也会增添一些难度。这时,就需要施工企业在进行处理时要全面掌握当地的基本特征,为之后的施工进程奠定基础,之后就要确定正确的地基处理办法,如采用化学加固、换填垫层等方法。在施工过程中还要保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避免出现安全问题。
2.2防水技术
防水技术是施工过程中常见的也是很关键的环节,尤其是建筑工程涉及到了卫生、厨房等结构时,就要求防水技术一定要达到施工标准,对于水源较多的地方,所需要的防水技术也就更加全面。在设置防水层时,可以在地面加入标准的防水卷材,来保证该区域的防水效果。标准是不可跨越的沟渠,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保证符合国家标准,避免之后出现漏水问题,也为工程质量提供保障。
2.3电气接地技术
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使用功能和质量保障都离不开电气接地技术。电气接地技术主要是在实际工程过程中将需要的钢筋、混凝土等所需的结构连接起来,让工程可以正常地进行施工和保障工程质量,同时,将电气接地技术合理运用还可以帮助施工的建筑物具备很好的避雷效果,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企业和相关单位对电气接地技术的重视程度是非常高的。
2.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范围最广的施工材料就是混凝土,因此在对混凝土进行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对应用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大面积混凝土施工指的是在施工过程中最小断面在 1 米以上的混凝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混凝土经常出现开裂的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外界温度变化,导致混凝土表面以及内部存在温度差,进而出现裂缝。在进行大面积混凝土施工之前,需要对混凝土材料进行搅拌,在此过程中需要对搅拌时间以及搅拌材料进行科学控制。对于需要添加添加剂的混凝土,要将添加剂的用量控制在 5%之内,这种方式能够保证混凝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应用质量。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全面分层浇筑技术以及分层浇筑技术进行,全面分层浇筑技术主要是在混凝土长度超过厚度三倍时使用的技术,根据混凝土的结构进行分层。分段分层浇筑技术主要在混凝土面积较大,但是混凝土厚度较小的施工部分进行应用。混凝土在浇筑完毕之后,为了避免出现开裂的现象,需要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温处理。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温度与外界环境温度应该控制在 20 摄氏度之内,保养时间在15天左右。
3建筑工程中的现场施工管理措施
3.1 科学筹备施工组织计划
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管理和施工技术都是依靠施工方案来决定的,所以就要求在工程开展之前,相关的管理者和设计者要到实地中去,全面了解具体情况,之后再根据所投標的内容,来设计合理、完善的施工图纸,在施工过程中,设计的方案要与实际工程密切贴合,这样才可以把该有的特点完美地展示出来,另外,在进行方案确定时,也要把施工的环节及规定日期等都包含在内,进行重点分划,这样在施工过程中才可以稳步进行。
3.2优化管理制度的内容
施工现场要建立目标责任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工程监理监督制度。由于建筑施工工程量十分巨大,施工工期耗时较长,所以为了能够确保施工工程在预定的期限内完工,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施工监理制度,企业要抓好管理制度的落实。为监督监督制度的实施,为确保对施工项目质量的有效监督,一方面也要有效控制施工现场管理。大部分建设项目的施工事故原因主要归结为缺乏监督和监督。建设项目的现场管理是连接整个建设项目的一项非常复杂细致的工作。在落实施工管理措施时,必须要有相关工作人员的配合才能够达到有效目的。目前,中国建筑业的大部分问题都可以通过施工现场管理系统来有效解决。这可以保证施工现场的质量和安全,进而实现公司的经济效益。
3.3完善施工现场
完善施工现场也是基本的要求,这是加强现场施工管理的有效举措,往往要求有关人员能够加以重视,并且能够严格按照有关计划以及要求进行管,从而加以完善,更好的推进现场施工的顺利进行。而如何进行完善施工现场就显得比较关键,这就要求有关人员能够加强对于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并且能够针对各个环节进行认真的考量。尤其在施工计划、施工人员以及施工材料完善的方面加以注意,可以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以及有关的经验,针对各个要素进行合理的安排。也要在完善的过程中充分的考量施工的进度、成本以及风险等各类影响因素,进而积极的展开管理,加强各个环节的控制,一但发生问题就要及时的进行处理,以尽量避免风险问题的发生,从而更好的加强现场施工的管理,切实的提高施工管理的水平。
3.4提高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1)应该从施工人员方面来进行探讨,对于施工人员来说,应该积极提高技术水平,让其具有责任感和团队意识。专业人才对于企业和工程项目都具有推动作用,所以,尽可能地选择专业性较强的施工人员,另外,企业和人员不应该只局限于此,应该积极学习新的知识,努力地完善自己,企业也可以适当增加考核制度,来促进人员的学习和工作能力。(2)现场管理人员是施工过程中的领头羊,因此其应该具有很强的责任意识,还应该具备完善的专业知识,并且熟悉施工过程,要会合理启用人才,在施工过程中,正确的人员分配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也应该是管理人员所必备的。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向前发展,我国的技术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先进技术的诞生和应用极大的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同时对于各个行业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同样也需要先进技术的支持,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施工的质量。这就要求有关施工人员能够不断的严格要求自己,掌握一些关键性的技术知识,并且能够合理的进行应用,同时还需要做好现场的施工管理工作,以更好的推进施工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韩爱东,韩亚玲 .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 [J].门窗,2015(01):57-58.
[2] 姚洪峰 .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 [J]. 科技资讯,2015,13(11):74.
[3] 徐建浩 .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 [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8):242.
(作者身份证号码:410928198807173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