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老庄,就是读人生,读人生哲学。如果说有什么不同,也不过是一个偏于人生智慧(老子),一个偏于人生态度(庄子)。
《老子》从头到尾,都是讲弱者的生存
老子的人生智慧是什么?不妨与进化论做比较。进化论怎么说?天择物竞,适者生存。老子呢?天择物竞,弱者生存。有个故事说,老子有个老师,叫商容。商容病重时,老子去看他。老子说,先生有没有什么遗言要教导学生的呢?商容问:经过故乡要下车,明白吗?老子说,是不是不要忘本?商容又问:经过大树要趋行,明白吗?老子说,是不是应该敬老?商容又张开自己的嘴巴说,你看我的舌头还在吗?老子说,在。商容又问,你看我的牙齿还在吗?老子说,不在了。商容再问:你明白了吗?老子说,是不是刚硬的就灭亡,柔弱的就存活(非谓刚亡而弱存乎)?商容笑着说,嘻嘻!所有的道理都在这里了(天下事尽矣)!
这个故事虽然没有记载在《老子》中,但确实能代表老子的思想。因为《老子》从头到尾,都是讲弱者的生存。老子一再说,不要以为强大的就强大,弱小的就弱小。天底下最柔弱的是什么?水。最能攻坚胜强的又是什么?还是水。所以,最弱小的,其实是最强大的;最坚强的,其实是最脆弱的。想想看,一个人,什么时候最软,活着的时候。什么时候最硬,死了以后。可见“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因此,那些争先恐后的,没有一个不失败;那些巧取豪夺的,没有一个不输光;只有那些与世无争的,才最安全,也才最丰富,简直就应有尽有。道理很简单:正因为他们不争,所以没人争得过他们,这就叫“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所以老子一再说:弱一点好,软一点好,柔一点好,凡事往后靠一点好。韩非写过许多故事来说明老子的观点。其中有一个,讲的是楚庄王与孙叔敖的事。孙叔敖是帮助庄王成就霸业的功臣。但是这个功臣,为人处世却十分低调。孙叔敖临终时,把儿子叫到跟前说:老爸生前,多次谢绝了大王的封赏。我死之后,大王一定会给你加封,而你是谢绝不了的。这样吧,你就挑一块最差的。儿子果真按照他爸的嘱咐去做,结果怎么样呢?按照楚国的政策,功臣的封地,两代以后就要收回,只有孙叔敖儿子的封地延续了好几代。为什么?就因为他那块地太差了,鬼都不要。于是韩非说,这就是老子所谓“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啊!
老子所谓“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绝不是要你下死力,建得牢牢的,抱得死死的。事实上,你建得再牢,也能拔起;抱得再紧,也能挣脱。美国的世贸大楼建得牢不牢?牢。怎么样了呢?防不胜防嘛!所以,不要在这方面下工夫。你真正要做的,是打消别人动摇、挣脱的念头,甚至根本就不会有这念头。没人想动摇,才叫“善建者不拔”;没人想挣脱,才叫“善抱者不脱”。
这就不折不扣地是“弱者生存”。有趣的是,老子的这一套,并非只有弱势群体才听得进,权势人物也受用的。因为谁都有处于弱势的可能。即便贵为天子,也未必总是强势,或一定就是强势。就算强势,他也是孤家寡人,哪里敌得上众人觊觎?这个时候,就用得着老子哲学了。怎么用?装。《老子》书中,有一个词用得很频繁,这就是“若”。比方说,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这个“若”,可以翻译为“就像”,也可以理解为“好像”,张舜徽先生则说“不外一个装字”。
除了“装”,还有“忍”。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终于反败为胜,报仇雪恨。韩信忍气吞声,受“胯下之辱”,也才有了后来的建功立业。如果当时韩信拔剑而起,像杨志杀牛二一样杀了那小子,还有后来吗?所以苏东坡说,受到侮辱,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这不是真正的勇敢。真正的勇敢,应该是“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这其实就是老子思想的应用了。老子说:“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敢冲上去的就死,敢不冲上去的就活。注意,他在讲不要冲锋的时候,用的词是“敢”(勇)。显然,在他看来,不做也是需要勇气的,恐怕还更需要勇气。敢不,是很难的。
除了“忍”,还有“让”。这方面的榜样也很多。比如清代康熙年间,安徽桐城人张英在朝廷做官。因为邻居吴家建房,要占用两家之间的通道,家人便写信要张英出面干涉。张英却回信说:“千里来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明白其中意思,主动让出三尺。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结果,两家之间便形成一个巷子,名曰“六尺巷”,至今传为美谈。这就是“让”的作用。
但是老子的思想也有问题。有什么问题呢?就是按照老子这一套去做,人人装孙子,个个缩脑袋,咱们这个民族,怎样才能实现“和平崛起”,又怎样才能实现“伟大复兴”?发展才是硬道理。但按照老子的主张去做,恐怕是国家不能发展,个人也不能发展。所以,老子的思想,也是只能抽象继承的。怎样抽象继承?就是做人低调一点好,做事却必须高标准、严要求。我有一个小朋友,曾经提出一句话,叫“高端做事,低调做人”。我很赞成。可惜这就不是道家思想了。是什么?儒家思想!
其实就连做人,老子这一套也不能全部照搬。让出三尺宅基地,也许是可以的。劫匪到家里来行凶杀人,也让吗?事实上,示弱、示柔、示贫,装、忍、让,未必就安全可靠、万无一失。羊倒是柔顺得很,狼就不惦记吗?下岗工人的活命钱,不是照样有人偷吗?小草是不会被台风刮起,大树还不会被人践踏呢,这话又怎么说?再说了,就算装了孙子便能当大爷,这“大爷”就那么值得去当吗?比如前面说的那个越王勾践,我就很不喜欢。勾践成功之后,居然对大功臣文种说:先生教我七种杀人的办法,寡人只用三种就灭了吴国。剩下四种,就在先生身上试试吧!这简直就是变态!不变态也难,憋得太久了嘛!所以,就我个人而言,反倒更喜欢那个选择自杀的吴王夫差。
这就牵涉到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我们为什么做人?我们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老子没有说,也回答不了。因为老子的功利心,其实是很重的。他口头上说“无为”,心里面想“有为”,是“以无为求有为”,目的甚至是“无不为”。所以,这个问题,只能由道家的另一个代表人物来回答。谁?庄子。
庄子活得潇洒,就在于他能说“NO”,能够说“不要”
老子难说,庄子就更难说。在我看来,庄子就像禅宗,是不能说的,一说便错。《庄子?天道》说,有一天,齐桓公在堂上读书,有个工匠在堂下做工。工匠名“扁”。因为是做车轮的,又叫“轮扁”。轮扁见桓公读得津津有味,便放下工具走上前去说:小人斗胆问一句,国君您读的是什么?桓公说,是“圣人之言”。轮扁又问:圣人还在吗?桓公说,已经死了。轮扁便说,那君王您读的,就是古人的糟粕了。齐桓公听了这话,当然不高兴,便对轮扁说,寡人读书,你一个工匠岂能说三道四?轮扁说,比如小人做车轮,太松了不牢固,太紧了不灵活。怎样恰到好处?小人手上知道,心里明白,可是说不出来(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小人只知道这里面有道道(有数存焉于其间),但是没法说给儿子听。如此看来,君上读的,多半就是圣人的糟粕。这意思也很清楚:说得出的是糟粕,说不出的才是精华。照这逻辑,我们讲庄子,大约也只能讲糟粕了。庄子,是不是很难讲?
显然,问题不在“苦日子”还是“好日子”,而在真实不真实,自由不自由。所以,不但被强迫过苦日子不对,便是强迫过好日子,也不对。《庄子?至乐》说,有一只海鸟飞到了鲁国,鲁国国君喜欢疼爱得不得了,又是设酒宴,又是奏音乐,生怕怠慢了它。结果怎么样呢?那鸟不吃不喝,三天以后就吓死了。为什么会这样?就因为鲁国国君是“以己养养鸟”,不是“以鸟养养鸟”。真正爱鸟,真正为鸟好,那就应该把它放回大自然,让它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哪怕你认为那是“苦日子”。
因此,任何人都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即便出于“好意”,也不行。如果是虚情假意,那就更不行。《庄子?达生》说,有个管祭祀的官员,衣冠楚楚地来到猪圈,对准备当牺牲品的猪做思想工作。这官员说,猪啊猪,你何必怕死呢?从今天开始,我会好好地喂养你三个月。宰杀之前,我会十天上戒,三天作斋。然后,我会在你的身子下面铺上洁白的茅草。你的前肩和后腿,会庄重地放在最好的盘子里,那上面还雕着花,你看怎么样?当然不怎么样。庄子说,如果真正替猪着想,那就应该把它留在圈里吃糟糠!庄子还说,这个道理,是猪都明白的,可惜很多人却不明白。他们一门心思向往的,就是生前富贵,死后哀荣。为此,他们不惜扭曲了自己的天性,去做不想做的事情。他们就不想想,所谓“生前富贵,死后哀荣”,不就是身子下面铺着白茅草,前肩后腿放进了花盘子吗?这又有什么可追求的呢?这些人,岂不是连猪都不如吗?所以我一再说,不要,才是人的基本人权。因为只有能够说“不要”,人才是自由的。对庄子的抽象继承,便不妨从这里开始。(摘自《新民晚报》)
《老子》从头到尾,都是讲弱者的生存
老子的人生智慧是什么?不妨与进化论做比较。进化论怎么说?天择物竞,适者生存。老子呢?天择物竞,弱者生存。有个故事说,老子有个老师,叫商容。商容病重时,老子去看他。老子说,先生有没有什么遗言要教导学生的呢?商容问:经过故乡要下车,明白吗?老子说,是不是不要忘本?商容又问:经过大树要趋行,明白吗?老子说,是不是应该敬老?商容又张开自己的嘴巴说,你看我的舌头还在吗?老子说,在。商容又问,你看我的牙齿还在吗?老子说,不在了。商容再问:你明白了吗?老子说,是不是刚硬的就灭亡,柔弱的就存活(非谓刚亡而弱存乎)?商容笑着说,嘻嘻!所有的道理都在这里了(天下事尽矣)!
这个故事虽然没有记载在《老子》中,但确实能代表老子的思想。因为《老子》从头到尾,都是讲弱者的生存。老子一再说,不要以为强大的就强大,弱小的就弱小。天底下最柔弱的是什么?水。最能攻坚胜强的又是什么?还是水。所以,最弱小的,其实是最强大的;最坚强的,其实是最脆弱的。想想看,一个人,什么时候最软,活着的时候。什么时候最硬,死了以后。可见“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因此,那些争先恐后的,没有一个不失败;那些巧取豪夺的,没有一个不输光;只有那些与世无争的,才最安全,也才最丰富,简直就应有尽有。道理很简单:正因为他们不争,所以没人争得过他们,这就叫“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所以老子一再说:弱一点好,软一点好,柔一点好,凡事往后靠一点好。韩非写过许多故事来说明老子的观点。其中有一个,讲的是楚庄王与孙叔敖的事。孙叔敖是帮助庄王成就霸业的功臣。但是这个功臣,为人处世却十分低调。孙叔敖临终时,把儿子叫到跟前说:老爸生前,多次谢绝了大王的封赏。我死之后,大王一定会给你加封,而你是谢绝不了的。这样吧,你就挑一块最差的。儿子果真按照他爸的嘱咐去做,结果怎么样呢?按照楚国的政策,功臣的封地,两代以后就要收回,只有孙叔敖儿子的封地延续了好几代。为什么?就因为他那块地太差了,鬼都不要。于是韩非说,这就是老子所谓“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啊!
老子所谓“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绝不是要你下死力,建得牢牢的,抱得死死的。事实上,你建得再牢,也能拔起;抱得再紧,也能挣脱。美国的世贸大楼建得牢不牢?牢。怎么样了呢?防不胜防嘛!所以,不要在这方面下工夫。你真正要做的,是打消别人动摇、挣脱的念头,甚至根本就不会有这念头。没人想动摇,才叫“善建者不拔”;没人想挣脱,才叫“善抱者不脱”。
这就不折不扣地是“弱者生存”。有趣的是,老子的这一套,并非只有弱势群体才听得进,权势人物也受用的。因为谁都有处于弱势的可能。即便贵为天子,也未必总是强势,或一定就是强势。就算强势,他也是孤家寡人,哪里敌得上众人觊觎?这个时候,就用得着老子哲学了。怎么用?装。《老子》书中,有一个词用得很频繁,这就是“若”。比方说,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这个“若”,可以翻译为“就像”,也可以理解为“好像”,张舜徽先生则说“不外一个装字”。
除了“装”,还有“忍”。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终于反败为胜,报仇雪恨。韩信忍气吞声,受“胯下之辱”,也才有了后来的建功立业。如果当时韩信拔剑而起,像杨志杀牛二一样杀了那小子,还有后来吗?所以苏东坡说,受到侮辱,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这不是真正的勇敢。真正的勇敢,应该是“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这其实就是老子思想的应用了。老子说:“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敢冲上去的就死,敢不冲上去的就活。注意,他在讲不要冲锋的时候,用的词是“敢”(勇)。显然,在他看来,不做也是需要勇气的,恐怕还更需要勇气。敢不,是很难的。
除了“忍”,还有“让”。这方面的榜样也很多。比如清代康熙年间,安徽桐城人张英在朝廷做官。因为邻居吴家建房,要占用两家之间的通道,家人便写信要张英出面干涉。张英却回信说:“千里来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明白其中意思,主动让出三尺。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结果,两家之间便形成一个巷子,名曰“六尺巷”,至今传为美谈。这就是“让”的作用。
但是老子的思想也有问题。有什么问题呢?就是按照老子这一套去做,人人装孙子,个个缩脑袋,咱们这个民族,怎样才能实现“和平崛起”,又怎样才能实现“伟大复兴”?发展才是硬道理。但按照老子的主张去做,恐怕是国家不能发展,个人也不能发展。所以,老子的思想,也是只能抽象继承的。怎样抽象继承?就是做人低调一点好,做事却必须高标准、严要求。我有一个小朋友,曾经提出一句话,叫“高端做事,低调做人”。我很赞成。可惜这就不是道家思想了。是什么?儒家思想!
其实就连做人,老子这一套也不能全部照搬。让出三尺宅基地,也许是可以的。劫匪到家里来行凶杀人,也让吗?事实上,示弱、示柔、示贫,装、忍、让,未必就安全可靠、万无一失。羊倒是柔顺得很,狼就不惦记吗?下岗工人的活命钱,不是照样有人偷吗?小草是不会被台风刮起,大树还不会被人践踏呢,这话又怎么说?再说了,就算装了孙子便能当大爷,这“大爷”就那么值得去当吗?比如前面说的那个越王勾践,我就很不喜欢。勾践成功之后,居然对大功臣文种说:先生教我七种杀人的办法,寡人只用三种就灭了吴国。剩下四种,就在先生身上试试吧!这简直就是变态!不变态也难,憋得太久了嘛!所以,就我个人而言,反倒更喜欢那个选择自杀的吴王夫差。
这就牵涉到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我们为什么做人?我们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老子没有说,也回答不了。因为老子的功利心,其实是很重的。他口头上说“无为”,心里面想“有为”,是“以无为求有为”,目的甚至是“无不为”。所以,这个问题,只能由道家的另一个代表人物来回答。谁?庄子。
庄子活得潇洒,就在于他能说“NO”,能够说“不要”
老子难说,庄子就更难说。在我看来,庄子就像禅宗,是不能说的,一说便错。《庄子?天道》说,有一天,齐桓公在堂上读书,有个工匠在堂下做工。工匠名“扁”。因为是做车轮的,又叫“轮扁”。轮扁见桓公读得津津有味,便放下工具走上前去说:小人斗胆问一句,国君您读的是什么?桓公说,是“圣人之言”。轮扁又问:圣人还在吗?桓公说,已经死了。轮扁便说,那君王您读的,就是古人的糟粕了。齐桓公听了这话,当然不高兴,便对轮扁说,寡人读书,你一个工匠岂能说三道四?轮扁说,比如小人做车轮,太松了不牢固,太紧了不灵活。怎样恰到好处?小人手上知道,心里明白,可是说不出来(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小人只知道这里面有道道(有数存焉于其间),但是没法说给儿子听。如此看来,君上读的,多半就是圣人的糟粕。这意思也很清楚:说得出的是糟粕,说不出的才是精华。照这逻辑,我们讲庄子,大约也只能讲糟粕了。庄子,是不是很难讲?
显然,问题不在“苦日子”还是“好日子”,而在真实不真实,自由不自由。所以,不但被强迫过苦日子不对,便是强迫过好日子,也不对。《庄子?至乐》说,有一只海鸟飞到了鲁国,鲁国国君喜欢疼爱得不得了,又是设酒宴,又是奏音乐,生怕怠慢了它。结果怎么样呢?那鸟不吃不喝,三天以后就吓死了。为什么会这样?就因为鲁国国君是“以己养养鸟”,不是“以鸟养养鸟”。真正爱鸟,真正为鸟好,那就应该把它放回大自然,让它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哪怕你认为那是“苦日子”。
因此,任何人都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即便出于“好意”,也不行。如果是虚情假意,那就更不行。《庄子?达生》说,有个管祭祀的官员,衣冠楚楚地来到猪圈,对准备当牺牲品的猪做思想工作。这官员说,猪啊猪,你何必怕死呢?从今天开始,我会好好地喂养你三个月。宰杀之前,我会十天上戒,三天作斋。然后,我会在你的身子下面铺上洁白的茅草。你的前肩和后腿,会庄重地放在最好的盘子里,那上面还雕着花,你看怎么样?当然不怎么样。庄子说,如果真正替猪着想,那就应该把它留在圈里吃糟糠!庄子还说,这个道理,是猪都明白的,可惜很多人却不明白。他们一门心思向往的,就是生前富贵,死后哀荣。为此,他们不惜扭曲了自己的天性,去做不想做的事情。他们就不想想,所谓“生前富贵,死后哀荣”,不就是身子下面铺着白茅草,前肩后腿放进了花盘子吗?这又有什么可追求的呢?这些人,岂不是连猪都不如吗?所以我一再说,不要,才是人的基本人权。因为只有能够说“不要”,人才是自由的。对庄子的抽象继承,便不妨从这里开始。(摘自《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