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创先争优”主题下,开展多种形式的党建促学风建设的活动,是推动高校党建工作与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华软学院电子系党总支以一名高年级学生党员来带动十名低年级学生的“1+10”党建活动开展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分析该活动的内涵和实施过程,考查其实效性,对探索高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有较好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学生党员;学风建设;党建工作
所谓学风,是指学校、学术界或一般学习方面的风气。它是一所学校的群体心理和行为在治学上的表现,是长期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治学精神、治学原则、治学态度、治学方法和治学效果。[1]党建工作培养的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必须依赖于良好的学风和优质的教育。所以,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和相互渗透的。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电子系党总支部(下面简称电子系党总支)根据学院创先争优活动的要求,结合本系学生特点,并利用党建工作与学风建设工作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关系,开展“以党建促学风建设之‘1+10’活动”。文章尝试从“1+10”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各种措施、监控方法入手,分析本活动的开展的实效性,以期能够在拓展高校高党建工作载体上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1.“1+10”活动的内涵
“1+10”活动是电子系党总支根据学院创先争优活动的要求,结合本系学生特点,并利用党建工作与学风建设工作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关系,以1名大三或大四年级的学生党员带领10名大二年级的学生进行学习辅导的帮扶活动(下面简称“1+10” 活动)。通过“1+10” 活动的开展,尝试将党建工作与学风建设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期促进本系良好学风的形成。
2.“1+10”活动的进程及监控
2.1 “1+10”活动的进程
发挥党员“专长”和学生党员的先进性作用,实现以点带面,是本次活动的核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党员作为学生中的突出代表,他们的言行举止对整个学生群体的影响是巨大的。[2]所以,参加本次活动的党员均是在“专业学习、动手实践能力、项目开发和英语学习”等方面比较突出的大三或大四年级的优秀学生党员(下面简称“组长”)。我们根据“组长”的专长把“组长”进行归类分组。其中有“C语言学习小组、单片机学习小组、ARM技术学习小组、QT编程学习小组、C++编程学习小组、智能车项目实训开发小组、Linux学习小组、英语过级攻关学习小组”等。大二年级的学生则可以根据各自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选择各自的组长来辅导。通过这样的细化分类和有针对性的学习辅导,使其更贴近学生的需求,辅导类型更加多样化、辅导面更广。
2.2 “1+10”活动的监控
建立长效的考核办法,是促进“1+10”活动长期发展和长效管理。它如同一把尺子,给每个组长一个衡量各自工作质量的标准,并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完善辅导计划,从而提高辅导的质量,实现本次活动的目标。
首先,制定组长工作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组长工作进程。组长是活动的带头人和召集人,是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其工作的好与差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活动的效果。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保证学习辅导质量,本活动制定了组长工作制度和工作质量考评制度。其包括学习辅导工作计划可行性、辅导学习的难度及强度、辅导次数和学员进步等内容。
其次,形成阶段性汇报制度,定期检查各组辅导情况。在“1+10”活动实施期间,成立由电子系党总支和电子系各学生党支部书记所组成的“1+10”活动监督小组。小组成员将根据活动的计划,定期深入到各辅导小组中去,通过参与体验活动、座谈、查阅材料等方式,了解和掌握各小组活动开展的情况,并给予指导,确保活动质量和进度。
再次,建立组员成长档案,做好辅导进程和质量的监督。在抓好组长的工作进度和效果的同时,组长也要做好组员的学习监督。因为,在活动开展之时,各小组组长根据本次活动的要求,为各小组的组员建立一份个人学习成长信息表,记录下每位组员学习进步情况。这样即可以让组长们对组员情况进行掌握,及时调整他们的学习辅导方法和进度。同时也可以方便于党总支对各组长进行检查督促,还可以帮助各小组随时根据情况进行调整辅导方式与方法,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
3.“1+10”活动的成效
3.1 学风、班风有所好转
学生课堂考勤管理工作,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反映一个学校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情况,也直接反映各班学生组织纪律性的情况,是班级学风和班风的真实写照。电子系党总支通过对大二年级学生在“1+10”活动前与活动后的考勤情况进行对比,发现活动开展之后,学生的旷课情况有了明显的好转。如大二年级总旷课人数由活动前的78人下降到活动后44人,6节课以上的旷课人数由原来的37人下到8人(6节以上被视为旷课比较严重)。同时经与上课老师座谈,了解到活动后,整个大二年级学生的上课纪律和学习积极性均有了一定的进步,学生迟到、旷课情况明显下降了,课堂纪律也有所进步。
表格1 电子系大二年级学生在活动前与活动后的学生旷课情况对比表(单位:节)
3.2组员学习成效达到预期效果
本次“1+10”活动共有10个学习辅导小组,其中C语言学习小组、ARM技术学习小组、QT编程学习小组、C++编程学习小组、智能车项目实训开发小组、Linux学习小组、英语过级攻关学习小组各一组,单片机学习小组两组。为了考评“1+10”活动的辅导效果,电子系党总支制定了每名组员学习情况记录表,对每个同学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跟踪。以下通过比较他们活动前与活动后的学习成绩情况,来对本次活动成效情况进行简单地分析。
参加本次活动的小组成员共98名,分为10个学习辅导小组。从10个学习小组中以10%的比例,共随机抽取了10名成员,对其参加活动前和活动后的学习成绩进行比较。通过数据抽样对比,发现 10名成员中,有8名同学的成绩有了进步,有2名同学成绩下降了。但10名成员的平均分是比活动前提高了2.54分。这与本次活动前所设置平均分提高2分以上的目标相吻合,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3.3组员参与专业技能竞赛积极性及作品质量均有所提高
本次活动中的10个小组中,有9个是进行专业学习辅导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项目开发能力。从本学期我院开展的嵌入式技术竞赛参赛情况看,大二年级有98名同学参加竞赛,占大二年级总人数的35.63%。比上一届大二年级的参与率20.43%高出了15.2%。同时参赛作品的质量和创作的种类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些成员所起得的成绩在系内已慢慢扩大了影响,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
4.开展“1+10”活动的实践意义
4.1活动丰富和充实了高校党员目标管理
所谓党员目标管理,就是指以支部为单位,将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在一定时期内应做的工作转化为具有数量、质量、时限要求的具体目标,经党员自定、小组评考、支部审定后付诸实施。[3]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出现目标的制定过高、实施过程不够科学化、考评指标不完善等情况,没能从学生党员实际能力和特点出发,活动形式单一,这必然会影响到其实施的效果。
“1+10”活动正是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在活动开始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并根据学生的特长和能力,有针对性的下达工作任务。最终经过讨论审定,形成了九个不同学习类型的辅导学习小组,且每个辅导小组的学习任务和工作计划都不同。它充分利用了学生党员的特长,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党员安排任务,并将其作为学生党员目标管理的考核手段,不仅丰富了党员目标管理的形式,同时也充实了党员目标管理的内容,提高党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真正把党员目标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4.2活动促进良好班风和学风形成
本次活动的辅导对象是大二年级的学生,该年级的学生随着专业课程增加,很多学生感觉学习压力大,有的甚至掉队;其二、外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和专业课考证等将会从大二开始,这也给一些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其三、辅导员和学习导师在管理模式上,普遍存在着抓两头的现象,对于大二年级学生大多放松了要求。在班级管理上,有些还存在着由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现象,辅导员和导师对他们的关心少了很多。
“1+10”活动正是从大二的学生特点出发,为他们量身定做学习辅导活动,帮助他们尽早适应大二学习生活,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学生党员是学生群体中的一员,他们与同学们朝夕相处的,对同学们的学习状况和困难都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容易与同学们产生共鸣。让这些优秀学生党员参与到“1+10”活动中来,能够起到良好的带动效果和辐射作用,从而有利于优良班风和学风的形成。
4.3活动践行了创先争优活动的“五带头”作用
我院的创先争优活动内容之一是争当优秀共产党员,起到“五个带头”作用。而以党建促学风建设之“1+10”活动无疑是贯彻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载体,并在活动中充分做到了“五带头”。特别是学风建设主体的学生党员,他们通过“1+10”的活动模式在活动中起到表率作用,发挥了党员们的先锋模范作用,起到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作用。
4.4 活动加强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
“1+10”活动不仅是单向的党员学生带领非党员学生的学习辅导活动。一方面,党员学生可以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考验;另一方面,真正体现了党员们的价值,发挥了党员的作用,培养党员们的社会责任感,强化党员服务意识。实现从知识性宣讲向灵魂塑型工程转变、从灌输式教育向张扬主体与团队合作需求转变。突破传统的教育与被教育、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尽量避免单向灌输,从实际出发,用更人性化、更具吸引力和体现学生党员价值的方式,使党的组织生活真正成为理想信念教育载体,使学生政治素质不断提升。[4]
以党建促学风建设之“1+10”活动,坚持从实际出发,结合不同年级学生和学生需求个性化等特点,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进行大胆创新的一项党建活动。在开展过程中,注重过程的监控,实行了党总支与组长两级分层监控管理模式。同时还注重各种制度的建设,确保了活动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通过前期的大量准备和规范化建设,“1+10”活动的准备和开展过程中,每个阶段、每个环节都能得到了良好的监控,运作效果良好,具有操作性强和注重实效性特点。其取得实际效果也非常喜人,对本系乃至学校的学风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董润芸.大学生党建与学风建设的整合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2):46-47.
[2]马祥甸.党建工作在高校学风建设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3):92-94
[3]廖晓文,何志军.创新型党支部建设[M].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1):123
[4]屈朝霞,杨实俊.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构建校园信仰和谐[J].中国电力教育,2008,(2):156-158.
注:本文系广州市党建学会2011年度重点课题(GZDJ11LX00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广东 广州 510990)
关键词:学生党员;学风建设;党建工作
所谓学风,是指学校、学术界或一般学习方面的风气。它是一所学校的群体心理和行为在治学上的表现,是长期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治学精神、治学原则、治学态度、治学方法和治学效果。[1]党建工作培养的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必须依赖于良好的学风和优质的教育。所以,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和相互渗透的。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电子系党总支部(下面简称电子系党总支)根据学院创先争优活动的要求,结合本系学生特点,并利用党建工作与学风建设工作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关系,开展“以党建促学风建设之‘1+10’活动”。文章尝试从“1+10”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各种措施、监控方法入手,分析本活动的开展的实效性,以期能够在拓展高校高党建工作载体上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1.“1+10”活动的内涵
“1+10”活动是电子系党总支根据学院创先争优活动的要求,结合本系学生特点,并利用党建工作与学风建设工作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关系,以1名大三或大四年级的学生党员带领10名大二年级的学生进行学习辅导的帮扶活动(下面简称“1+10” 活动)。通过“1+10” 活动的开展,尝试将党建工作与学风建设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期促进本系良好学风的形成。
2.“1+10”活动的进程及监控
2.1 “1+10”活动的进程
发挥党员“专长”和学生党员的先进性作用,实现以点带面,是本次活动的核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党员作为学生中的突出代表,他们的言行举止对整个学生群体的影响是巨大的。[2]所以,参加本次活动的党员均是在“专业学习、动手实践能力、项目开发和英语学习”等方面比较突出的大三或大四年级的优秀学生党员(下面简称“组长”)。我们根据“组长”的专长把“组长”进行归类分组。其中有“C语言学习小组、单片机学习小组、ARM技术学习小组、QT编程学习小组、C++编程学习小组、智能车项目实训开发小组、Linux学习小组、英语过级攻关学习小组”等。大二年级的学生则可以根据各自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选择各自的组长来辅导。通过这样的细化分类和有针对性的学习辅导,使其更贴近学生的需求,辅导类型更加多样化、辅导面更广。
2.2 “1+10”活动的监控
建立长效的考核办法,是促进“1+10”活动长期发展和长效管理。它如同一把尺子,给每个组长一个衡量各自工作质量的标准,并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完善辅导计划,从而提高辅导的质量,实现本次活动的目标。
首先,制定组长工作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组长工作进程。组长是活动的带头人和召集人,是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其工作的好与差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活动的效果。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保证学习辅导质量,本活动制定了组长工作制度和工作质量考评制度。其包括学习辅导工作计划可行性、辅导学习的难度及强度、辅导次数和学员进步等内容。
其次,形成阶段性汇报制度,定期检查各组辅导情况。在“1+10”活动实施期间,成立由电子系党总支和电子系各学生党支部书记所组成的“1+10”活动监督小组。小组成员将根据活动的计划,定期深入到各辅导小组中去,通过参与体验活动、座谈、查阅材料等方式,了解和掌握各小组活动开展的情况,并给予指导,确保活动质量和进度。
再次,建立组员成长档案,做好辅导进程和质量的监督。在抓好组长的工作进度和效果的同时,组长也要做好组员的学习监督。因为,在活动开展之时,各小组组长根据本次活动的要求,为各小组的组员建立一份个人学习成长信息表,记录下每位组员学习进步情况。这样即可以让组长们对组员情况进行掌握,及时调整他们的学习辅导方法和进度。同时也可以方便于党总支对各组长进行检查督促,还可以帮助各小组随时根据情况进行调整辅导方式与方法,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
3.“1+10”活动的成效
3.1 学风、班风有所好转
学生课堂考勤管理工作,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反映一个学校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情况,也直接反映各班学生组织纪律性的情况,是班级学风和班风的真实写照。电子系党总支通过对大二年级学生在“1+10”活动前与活动后的考勤情况进行对比,发现活动开展之后,学生的旷课情况有了明显的好转。如大二年级总旷课人数由活动前的78人下降到活动后44人,6节课以上的旷课人数由原来的37人下到8人(6节以上被视为旷课比较严重)。同时经与上课老师座谈,了解到活动后,整个大二年级学生的上课纪律和学习积极性均有了一定的进步,学生迟到、旷课情况明显下降了,课堂纪律也有所进步。
表格1 电子系大二年级学生在活动前与活动后的学生旷课情况对比表(单位:节)
3.2组员学习成效达到预期效果
本次“1+10”活动共有10个学习辅导小组,其中C语言学习小组、ARM技术学习小组、QT编程学习小组、C++编程学习小组、智能车项目实训开发小组、Linux学习小组、英语过级攻关学习小组各一组,单片机学习小组两组。为了考评“1+10”活动的辅导效果,电子系党总支制定了每名组员学习情况记录表,对每个同学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跟踪。以下通过比较他们活动前与活动后的学习成绩情况,来对本次活动成效情况进行简单地分析。
参加本次活动的小组成员共98名,分为10个学习辅导小组。从10个学习小组中以10%的比例,共随机抽取了10名成员,对其参加活动前和活动后的学习成绩进行比较。通过数据抽样对比,发现 10名成员中,有8名同学的成绩有了进步,有2名同学成绩下降了。但10名成员的平均分是比活动前提高了2.54分。这与本次活动前所设置平均分提高2分以上的目标相吻合,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3.3组员参与专业技能竞赛积极性及作品质量均有所提高
本次活动中的10个小组中,有9个是进行专业学习辅导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项目开发能力。从本学期我院开展的嵌入式技术竞赛参赛情况看,大二年级有98名同学参加竞赛,占大二年级总人数的35.63%。比上一届大二年级的参与率20.43%高出了15.2%。同时参赛作品的质量和创作的种类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些成员所起得的成绩在系内已慢慢扩大了影响,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
4.开展“1+10”活动的实践意义
4.1活动丰富和充实了高校党员目标管理
所谓党员目标管理,就是指以支部为单位,将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在一定时期内应做的工作转化为具有数量、质量、时限要求的具体目标,经党员自定、小组评考、支部审定后付诸实施。[3]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出现目标的制定过高、实施过程不够科学化、考评指标不完善等情况,没能从学生党员实际能力和特点出发,活动形式单一,这必然会影响到其实施的效果。
“1+10”活动正是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在活动开始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并根据学生的特长和能力,有针对性的下达工作任务。最终经过讨论审定,形成了九个不同学习类型的辅导学习小组,且每个辅导小组的学习任务和工作计划都不同。它充分利用了学生党员的特长,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党员安排任务,并将其作为学生党员目标管理的考核手段,不仅丰富了党员目标管理的形式,同时也充实了党员目标管理的内容,提高党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真正把党员目标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4.2活动促进良好班风和学风形成
本次活动的辅导对象是大二年级的学生,该年级的学生随着专业课程增加,很多学生感觉学习压力大,有的甚至掉队;其二、外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和专业课考证等将会从大二开始,这也给一些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其三、辅导员和学习导师在管理模式上,普遍存在着抓两头的现象,对于大二年级学生大多放松了要求。在班级管理上,有些还存在着由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现象,辅导员和导师对他们的关心少了很多。
“1+10”活动正是从大二的学生特点出发,为他们量身定做学习辅导活动,帮助他们尽早适应大二学习生活,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学生党员是学生群体中的一员,他们与同学们朝夕相处的,对同学们的学习状况和困难都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容易与同学们产生共鸣。让这些优秀学生党员参与到“1+10”活动中来,能够起到良好的带动效果和辐射作用,从而有利于优良班风和学风的形成。
4.3活动践行了创先争优活动的“五带头”作用
我院的创先争优活动内容之一是争当优秀共产党员,起到“五个带头”作用。而以党建促学风建设之“1+10”活动无疑是贯彻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载体,并在活动中充分做到了“五带头”。特别是学风建设主体的学生党员,他们通过“1+10”的活动模式在活动中起到表率作用,发挥了党员们的先锋模范作用,起到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作用。
4.4 活动加强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
“1+10”活动不仅是单向的党员学生带领非党员学生的学习辅导活动。一方面,党员学生可以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考验;另一方面,真正体现了党员们的价值,发挥了党员的作用,培养党员们的社会责任感,强化党员服务意识。实现从知识性宣讲向灵魂塑型工程转变、从灌输式教育向张扬主体与团队合作需求转变。突破传统的教育与被教育、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尽量避免单向灌输,从实际出发,用更人性化、更具吸引力和体现学生党员价值的方式,使党的组织生活真正成为理想信念教育载体,使学生政治素质不断提升。[4]
以党建促学风建设之“1+10”活动,坚持从实际出发,结合不同年级学生和学生需求个性化等特点,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进行大胆创新的一项党建活动。在开展过程中,注重过程的监控,实行了党总支与组长两级分层监控管理模式。同时还注重各种制度的建设,确保了活动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通过前期的大量准备和规范化建设,“1+10”活动的准备和开展过程中,每个阶段、每个环节都能得到了良好的监控,运作效果良好,具有操作性强和注重实效性特点。其取得实际效果也非常喜人,对本系乃至学校的学风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董润芸.大学生党建与学风建设的整合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2):46-47.
[2]马祥甸.党建工作在高校学风建设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3):92-94
[3]廖晓文,何志军.创新型党支部建设[M].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1):123
[4]屈朝霞,杨实俊.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构建校园信仰和谐[J].中国电力教育,2008,(2):156-158.
注:本文系广州市党建学会2011年度重点课题(GZDJ11LX00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广东 广州 510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