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校开展艺术教育是实现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感性思维、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并且大学教育本身以提升大学生能力为主,以学习方法、学习兴趣为主要授课目标。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可以发现,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1,4],但同时也可以看出,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在现阶段实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对大学内公共艺术教育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合理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体系,通过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体系的建立发展大学生的创新思维等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创新思维;意义;建议措施
引言:
高校教育是以培养一批能促进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优秀人才为终极目标的,以提升能力为主的全国性教育[1]。在大学教育中,要注重学生的素质、能力、知识等多方面、全方面、均衡发展,才能更好的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随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可以发现,公共艺术教育对于学生素质的提升,尤其在是社会适应力、创新思维能力等感性方面,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怎样在高校中更合理的构建公共艺术教育的教育体系,更好的帮助学生提高自身能力、素质,这些都应该是艺术类教师应思考的问题。
一、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意义及作用
大学公共教育可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优化大学生的思维品质,更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学公共艺术教育,首先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传递,再是其对学生的教育[1,4]。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开设的项目都是类似舞蹈、音乐、书法、体操等各种可以陶冶学生情操、锻炼学生意志的课程,学生可以通过欣赏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寻找兴趣,提高自身文化艺术修养。
通过让学生学会欣赏艺术,进而上升到学习理论知识,最后提高自身艺术修养。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增加感性因素,提高综合素质。
大学公共艺术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缓解压力[2]。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大学生就业、学业能力要求、社会评价等等都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公共艺术教育能够在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的同时,更好的放松处于快节奏生活、学习压力下的身心,更利于学生自身的健康、和谐发展。
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提升对感性思维的认识,在学习中,将感性与理性相结合:就像以艺术的视角去看数学的图形、数字,能观察出数学的逻辑之美、构思之妙一样,将感性思维与理性推理想结合,可以提升学生对科技知识学习的兴趣,转变学生观察问题的视角,更好的开拓学生看待问题的思路,提高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更全面的发展。
二、当前我国公共艺术教育中创新精神培养的缺失
当前大学对艺术类教育的重视不够,重视科研科目的教学,轻视艺术类专业知识的传授,甚至将艺术活动完全当做娱乐,认识不到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对于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对于校风建设、人文素养、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甚至艺术课教师也提不起足够的重视,导致艺术类课程课堂教学质量的降低。
教育教学管理体系的不健全,课程设置、课时安排、学习结果考察等方面的不科学,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不高,艺术教育完全起不到陶冶情操、放松身心的作用,无法开拓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发展。
三、当前公共艺术教育开展的几点建议措施
1、提高对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
对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要从学校领导到授课教师,再到学生,全员抓起[3,4]。学校要认识到公共艺术教育对学校校风建设的重要意义,重视其对学校人文精神的培养作用,合理安排授课时间、课时,加强对教学设施的投入、教学质量的监督;教师要积极完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促进学生更全面发展;学生要重视艺术课程的学习,配合教学开展,完成教学目标,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2]。
2、以兴趣为主,积极引导
大学生学习任务较高中轻松,且自由时间较多,学校应大力提倡学生自由组织活动,发展个人兴趣,帮助学生组织社团,像书法社、戏剧社、舞蹈社、轮滑社等等,多样的社团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艺术形式,活跃思维。然后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合理安排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例如,开设乐理知识课程之前,先开设一些类似“精品乐曲赏析”、“世界名曲集萃”等艺术类课程,既便于学生对音乐知识的认识,同时又能帮助之后音乐课程的实际开展。其他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也是同样,根据学生兴趣开展,让学生自由选择,在课程过程中积极引导,让学生由感兴趣转化到喜欢,再到沉浸其中,逐步上升到自身素養的提升。
3、理论基础与艺术形式相结合,完善教育方法
大学的公共艺术教育要顺应时代潮流,既要迎合学生喜好,又要在艺术表现形式之下,存在可以深入挖掘的内涵知识。在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有艺术表现形式的展现,也要有基础理论知识的配合,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1,3]。就像在舞蹈类艺术课上,只让学生欣赏美轮美奂的舞蹈表演,那公共艺术课程只能起到放松学生身心的作用,如果在其中加入舞蹈种系介绍、舞者个人经历介绍、舞步介绍等等基础的理论知识,则能更好的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对舞蹈有更深入的了解。而励志人物的介绍,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构建完善的人格,提高学生个人素质。
关键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创新思维;意义;建议措施
引言:
高校教育是以培养一批能促进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优秀人才为终极目标的,以提升能力为主的全国性教育[1]。在大学教育中,要注重学生的素质、能力、知识等多方面、全方面、均衡发展,才能更好的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随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可以发现,公共艺术教育对于学生素质的提升,尤其在是社会适应力、创新思维能力等感性方面,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怎样在高校中更合理的构建公共艺术教育的教育体系,更好的帮助学生提高自身能力、素质,这些都应该是艺术类教师应思考的问题。
一、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意义及作用
大学公共教育可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优化大学生的思维品质,更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学公共艺术教育,首先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传递,再是其对学生的教育[1,4]。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开设的项目都是类似舞蹈、音乐、书法、体操等各种可以陶冶学生情操、锻炼学生意志的课程,学生可以通过欣赏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寻找兴趣,提高自身文化艺术修养。
通过让学生学会欣赏艺术,进而上升到学习理论知识,最后提高自身艺术修养。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增加感性因素,提高综合素质。
大学公共艺术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缓解压力[2]。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大学生就业、学业能力要求、社会评价等等都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公共艺术教育能够在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的同时,更好的放松处于快节奏生活、学习压力下的身心,更利于学生自身的健康、和谐发展。
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提升对感性思维的认识,在学习中,将感性与理性相结合:就像以艺术的视角去看数学的图形、数字,能观察出数学的逻辑之美、构思之妙一样,将感性思维与理性推理想结合,可以提升学生对科技知识学习的兴趣,转变学生观察问题的视角,更好的开拓学生看待问题的思路,提高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更全面的发展。
二、当前我国公共艺术教育中创新精神培养的缺失
当前大学对艺术类教育的重视不够,重视科研科目的教学,轻视艺术类专业知识的传授,甚至将艺术活动完全当做娱乐,认识不到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对于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对于校风建设、人文素养、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甚至艺术课教师也提不起足够的重视,导致艺术类课程课堂教学质量的降低。
教育教学管理体系的不健全,课程设置、课时安排、学习结果考察等方面的不科学,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不高,艺术教育完全起不到陶冶情操、放松身心的作用,无法开拓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发展。
三、当前公共艺术教育开展的几点建议措施
1、提高对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
对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要从学校领导到授课教师,再到学生,全员抓起[3,4]。学校要认识到公共艺术教育对学校校风建设的重要意义,重视其对学校人文精神的培养作用,合理安排授课时间、课时,加强对教学设施的投入、教学质量的监督;教师要积极完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促进学生更全面发展;学生要重视艺术课程的学习,配合教学开展,完成教学目标,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2]。
2、以兴趣为主,积极引导
大学生学习任务较高中轻松,且自由时间较多,学校应大力提倡学生自由组织活动,发展个人兴趣,帮助学生组织社团,像书法社、戏剧社、舞蹈社、轮滑社等等,多样的社团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艺术形式,活跃思维。然后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合理安排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例如,开设乐理知识课程之前,先开设一些类似“精品乐曲赏析”、“世界名曲集萃”等艺术类课程,既便于学生对音乐知识的认识,同时又能帮助之后音乐课程的实际开展。其他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也是同样,根据学生兴趣开展,让学生自由选择,在课程过程中积极引导,让学生由感兴趣转化到喜欢,再到沉浸其中,逐步上升到自身素養的提升。
3、理论基础与艺术形式相结合,完善教育方法
大学的公共艺术教育要顺应时代潮流,既要迎合学生喜好,又要在艺术表现形式之下,存在可以深入挖掘的内涵知识。在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有艺术表现形式的展现,也要有基础理论知识的配合,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1,3]。就像在舞蹈类艺术课上,只让学生欣赏美轮美奂的舞蹈表演,那公共艺术课程只能起到放松学生身心的作用,如果在其中加入舞蹈种系介绍、舞者个人经历介绍、舞步介绍等等基础的理论知识,则能更好的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对舞蹈有更深入的了解。而励志人物的介绍,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构建完善的人格,提高学生个人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