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独立院校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产物,贫困大学生数量相对增加。贫困大学生毕业后助学贷款还款率不甚理想的局面,彰显了贫困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感恩教育作为情商教育和德商教育的重要内容,为高校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时代化的要求。独立院校可以充分发挥感恩教育优势,从知恩、励志和施恩三方面探讨高校开展贫困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校;贫困大学生;感恩教育
独立院校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产物。它为更多学生提供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同时,较普通院校更为高昂一些的学费使得贫困大学生数量相对增加。近年来,国家制定了积极的贫困助学政策,并通过办理助学贷款、发放助学金等方式,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同时,国内外民间力量积极在高校内设立奖学金、助学金,或采取“一对一帮扶”的形式,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帮扶。但另一方面,社会转型带来的一系列构建的失衡,家庭独生子女教育,学校教育的社会功利色彩弊端以及贫困大学生自卑、封闭的心理等一系列因素,导致感恩呼声不是很大,贫困大学生毕业后助学贷款还款率不甚理想的局面。这充分彰显了感恩情愫在社会情商体系中弥足珍贵。感恩意识的匮乏也成了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这无疑为高校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感恩意识提出了时代化的要求。
一、感恩教育的内涵与实质
感恩,即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三国志·吴志·骆统传》:“飨赐之日,可人人别进,问其燥溼,加以密意,诱谕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然而,感恩并非与生俱来的天性,它需要通过正确地教育引导形成一种内在的心态、品德和责任,进而外化为感恩的行为。它既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也体现了对别人的尊重。
有关学者经过研究,将“感恩教育”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认知层次。认识和了解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和方便,并在内心里产生认可;二是情感层次。在认知基础上,衍生出一种愉悦、温暖和幸福的情感,从而转化为一种自觉的感恩意识,一种回报恩情的冲动;三是实践层次。将感恩的意识和回报的冲动转化为报恩乃至施恩的行为,并形成习惯,即回报恩情、乐善好施、甘于奉献等。①这三个层次相辅相成,形成一个融合情感与道德因素有机的统一体。因此,感恩教育具有了集情商教育和德商教育的双重任务和属性。高校感恩教育成为情商教育和德育德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贫困大学健康成长的必要因素。作为国家栋梁的大学生的感恩程度,成为了社会是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尺度。一定程度的感恩意识是保证社会和谐和健康发展的深层底蕴。
二、开展感恩教育的优势
(一)国家政策优势
继党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即中央16号文件之后,中央又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号召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努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并做出工作部署。可见,国家对大学生情商和德育建设的重视,而感恩教育正是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
(二)传统文化教育优势
在中国,感恩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和道德力量。“百善孝为先”、“忠孝仁义礼智信”理念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具有完整体系的思维模式,成为一种在中国人潜意识中指导着国人行为的精神因素和道德力量。这都在高校对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提供了客观的社会文化条件。
(三)思政专职队伍的教育优势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在教育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地各高校的共同努力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截至2008年底,全国高校共有本专科生专职辅导员91808人,与2006年底相比,增加了22610人,增长33%。专职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为1:207;研究生专职辅导员3680人,与研究生的比例为1:323,另外还有本专科生兼职辅导员29329人,班主任212851人,与专职辅导员一起共同构成了做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保证。②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正作为一种专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走向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这有利于辅导员更好的运用自身知识和能力素质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教育引导和心理咨询。
三、开展感恩教育的途径探析
(一)加强贫困大学生知恩教育
1、加强美德宣传工作。“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定以涌泉相报”历来是受国人所推崇的传统美德,中国历史上更不乏拥有这种美德的人物事迹。现实生活中也不乏此种感人事迹。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的阵地,应通过举办报告会、座谈会,和传统美德走进课堂,主题板报、感恩节征文、辩论赛、演讲比赛、报刊杂志、广播等形式,加强传统美德和现代英模优秀品质的宣传,使每位同学充分理解感恩意识的可贵性,心中常怀使感恩情怀。
2、加强心理扶助。每个学院要配备具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的心理辅导员,这样能够及时发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开设心理访谈的形式,加强心理素质方面的教育,重点帮助贫困生认识自身的人格特点,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让他们改变“父母宠爱是责任,学校帮助是义务”的错误观念,使他们能够正确感受亲情的温馨,学校和社会关怀的温暖,同时增强自强、自立的信心和勇气。
3、活动中体会助人之乐。营造团结互动的集体氛围,举办一系列富有特色的爱心活动。如召开“感恩大会”,邀请先进人物演说亲身经历;组织到孤儿院和敬老院参观,帮助院里的孤儿和老人;积极义务劳动,感受劳动的快乐,体会助人的愉悦等。使受助贫困大学生融入社会爱心活动中去,去体会付出的快乐和心灵的愉悦,从而结合自身受助实际,增强感恩意识,进一步锻炼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
(二)加强贫困大学生励志教育
1、开展助学义工活动。我院按照学校学院相关文件规定,借鉴其他院校的宝贵经验,从2007年起,获得各级各类助学类奖、助学金资助,且符合义务工作基本条件的大学生,及其他欲申请各级各类助学类奖助学金的学生必须完成一定时数的义务劳动工作。这使国家和社会的助学措施不再是单一的无偿给予行为,而成为国家社会资助、受助学生奉献锻炼的双重行为。使他们充分感受国家、社会资助温情的同时,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激励他们抛弃自卑、自闭心理,找准个人定位,立足长远发展。
2、提供勤工助学机会。学校要尽可能地减少单一给予性资助方式,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勤工助学机会,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一定报酬,如积极与校外企业建立友好关系,撮合一对一帮扶,提供贫困生社会实践机会等,资助学生完成学业。这使学生在充分感受国家、社会温情扶助的同时,增强自立、自强意识,提升自己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3、评选表彰先进人物。每年开展“励志之星”评选活动,对评选出的“励志之星”和“励志优秀学生”在各学院进行事迹巡讲,引导其他贫困生学习他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品质,以及克服困难、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让学生养成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三)培养贫困大学生施恩意识
1、鼓励自愿救助他人。社会救助已经成为衡量现代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更是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的体现。通过抗洪抢险、SARS病毒肆虐和汶川地震等大的灾难面前,更是人们增强了相互救助的勇气和决心。在良好的社会氛围中,学校和老师应该鼓励每一名贫困大学生,走出贫困带来的心理阴影,积极投入到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参与社会抢险救助、义务捐款到热爱劳动、关爱同学等都是回报社会、服务他人的重要表现。
2、成立“爱心社团”。引导受资助的贫困生成立“爱心社”、“自强社”等贫困大学生社团,秉承“服务社会,奉献爱心,推己及人,薪火相传”的宗旨,积极到敬老院、幼儿园等地参加社会公益活动,通过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奉献爱心。通过积极参加“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深入农村调研,培养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感情,同时在活动中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觉增强服务农村、服务中西部、服务社会和祖国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这已成为高校近几年重点探索的助学与育人相结合的新模式。
3、建议成立“爱心基金”,传承感恩精神。学校可以借鉴复旦大学等的成功经验,成立“爱心基金”,不仅吸纳社会资助,也作为教育学生的载体。学校请相关专家根据现实情况进行评估,并最终确定毕业受助学生合理的捐助比例。每年毕业时,该基金资助的贫困学生都要向学校师生作出奉献爱心的承诺并签名,将把每年收入的捐献给母校“爱心基金”,以资助家贫的学弟学妹们继续求学。学校应本着“教书育人”和这种“资助与教育并举,助困与育人并重”的宗旨,为贫困大学生力所能及的施恩行为创造一定平台,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感恩意识源远流长。
注释:
①戴璐.加强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②思政司副司长刘贵芹做客人民网谈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09-6-18.
参考文献
[1]戴璐.加强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思考[J].重庆: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2]席瑾.高校贫困生心理和道德贫困现象及对策探析[J].长沙:当代教育论坛,2009(3):22-23.
[3]赵宝爱.慈善视野下的受助大学生感恩问题[J].济南:山东省团校学报,2007.
作者简介:李艳艳(1982—),女,山东淄博人,助教,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高校;贫困大学生;感恩教育
独立院校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产物。它为更多学生提供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同时,较普通院校更为高昂一些的学费使得贫困大学生数量相对增加。近年来,国家制定了积极的贫困助学政策,并通过办理助学贷款、发放助学金等方式,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同时,国内外民间力量积极在高校内设立奖学金、助学金,或采取“一对一帮扶”的形式,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帮扶。但另一方面,社会转型带来的一系列构建的失衡,家庭独生子女教育,学校教育的社会功利色彩弊端以及贫困大学生自卑、封闭的心理等一系列因素,导致感恩呼声不是很大,贫困大学生毕业后助学贷款还款率不甚理想的局面。这充分彰显了感恩情愫在社会情商体系中弥足珍贵。感恩意识的匮乏也成了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这无疑为高校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感恩意识提出了时代化的要求。
一、感恩教育的内涵与实质
感恩,即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三国志·吴志·骆统传》:“飨赐之日,可人人别进,问其燥溼,加以密意,诱谕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然而,感恩并非与生俱来的天性,它需要通过正确地教育引导形成一种内在的心态、品德和责任,进而外化为感恩的行为。它既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也体现了对别人的尊重。
有关学者经过研究,将“感恩教育”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认知层次。认识和了解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和方便,并在内心里产生认可;二是情感层次。在认知基础上,衍生出一种愉悦、温暖和幸福的情感,从而转化为一种自觉的感恩意识,一种回报恩情的冲动;三是实践层次。将感恩的意识和回报的冲动转化为报恩乃至施恩的行为,并形成习惯,即回报恩情、乐善好施、甘于奉献等。①这三个层次相辅相成,形成一个融合情感与道德因素有机的统一体。因此,感恩教育具有了集情商教育和德商教育的双重任务和属性。高校感恩教育成为情商教育和德育德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贫困大学健康成长的必要因素。作为国家栋梁的大学生的感恩程度,成为了社会是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尺度。一定程度的感恩意识是保证社会和谐和健康发展的深层底蕴。
二、开展感恩教育的优势
(一)国家政策优势
继党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即中央16号文件之后,中央又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号召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努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并做出工作部署。可见,国家对大学生情商和德育建设的重视,而感恩教育正是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
(二)传统文化教育优势
在中国,感恩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和道德力量。“百善孝为先”、“忠孝仁义礼智信”理念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具有完整体系的思维模式,成为一种在中国人潜意识中指导着国人行为的精神因素和道德力量。这都在高校对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提供了客观的社会文化条件。
(三)思政专职队伍的教育优势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在教育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地各高校的共同努力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截至2008年底,全国高校共有本专科生专职辅导员91808人,与2006年底相比,增加了22610人,增长33%。专职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为1:207;研究生专职辅导员3680人,与研究生的比例为1:323,另外还有本专科生兼职辅导员29329人,班主任212851人,与专职辅导员一起共同构成了做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保证。②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正作为一种专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走向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这有利于辅导员更好的运用自身知识和能力素质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教育引导和心理咨询。
三、开展感恩教育的途径探析
(一)加强贫困大学生知恩教育
1、加强美德宣传工作。“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定以涌泉相报”历来是受国人所推崇的传统美德,中国历史上更不乏拥有这种美德的人物事迹。现实生活中也不乏此种感人事迹。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的阵地,应通过举办报告会、座谈会,和传统美德走进课堂,主题板报、感恩节征文、辩论赛、演讲比赛、报刊杂志、广播等形式,加强传统美德和现代英模优秀品质的宣传,使每位同学充分理解感恩意识的可贵性,心中常怀使感恩情怀。
2、加强心理扶助。每个学院要配备具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的心理辅导员,这样能够及时发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开设心理访谈的形式,加强心理素质方面的教育,重点帮助贫困生认识自身的人格特点,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让他们改变“父母宠爱是责任,学校帮助是义务”的错误观念,使他们能够正确感受亲情的温馨,学校和社会关怀的温暖,同时增强自强、自立的信心和勇气。
3、活动中体会助人之乐。营造团结互动的集体氛围,举办一系列富有特色的爱心活动。如召开“感恩大会”,邀请先进人物演说亲身经历;组织到孤儿院和敬老院参观,帮助院里的孤儿和老人;积极义务劳动,感受劳动的快乐,体会助人的愉悦等。使受助贫困大学生融入社会爱心活动中去,去体会付出的快乐和心灵的愉悦,从而结合自身受助实际,增强感恩意识,进一步锻炼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
(二)加强贫困大学生励志教育
1、开展助学义工活动。我院按照学校学院相关文件规定,借鉴其他院校的宝贵经验,从2007年起,获得各级各类助学类奖、助学金资助,且符合义务工作基本条件的大学生,及其他欲申请各级各类助学类奖助学金的学生必须完成一定时数的义务劳动工作。这使国家和社会的助学措施不再是单一的无偿给予行为,而成为国家社会资助、受助学生奉献锻炼的双重行为。使他们充分感受国家、社会资助温情的同时,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激励他们抛弃自卑、自闭心理,找准个人定位,立足长远发展。
2、提供勤工助学机会。学校要尽可能地减少单一给予性资助方式,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勤工助学机会,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一定报酬,如积极与校外企业建立友好关系,撮合一对一帮扶,提供贫困生社会实践机会等,资助学生完成学业。这使学生在充分感受国家、社会温情扶助的同时,增强自立、自强意识,提升自己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3、评选表彰先进人物。每年开展“励志之星”评选活动,对评选出的“励志之星”和“励志优秀学生”在各学院进行事迹巡讲,引导其他贫困生学习他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品质,以及克服困难、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让学生养成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三)培养贫困大学生施恩意识
1、鼓励自愿救助他人。社会救助已经成为衡量现代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更是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的体现。通过抗洪抢险、SARS病毒肆虐和汶川地震等大的灾难面前,更是人们增强了相互救助的勇气和决心。在良好的社会氛围中,学校和老师应该鼓励每一名贫困大学生,走出贫困带来的心理阴影,积极投入到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参与社会抢险救助、义务捐款到热爱劳动、关爱同学等都是回报社会、服务他人的重要表现。
2、成立“爱心社团”。引导受资助的贫困生成立“爱心社”、“自强社”等贫困大学生社团,秉承“服务社会,奉献爱心,推己及人,薪火相传”的宗旨,积极到敬老院、幼儿园等地参加社会公益活动,通过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奉献爱心。通过积极参加“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深入农村调研,培养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感情,同时在活动中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觉增强服务农村、服务中西部、服务社会和祖国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这已成为高校近几年重点探索的助学与育人相结合的新模式。
3、建议成立“爱心基金”,传承感恩精神。学校可以借鉴复旦大学等的成功经验,成立“爱心基金”,不仅吸纳社会资助,也作为教育学生的载体。学校请相关专家根据现实情况进行评估,并最终确定毕业受助学生合理的捐助比例。每年毕业时,该基金资助的贫困学生都要向学校师生作出奉献爱心的承诺并签名,将把每年收入的捐献给母校“爱心基金”,以资助家贫的学弟学妹们继续求学。学校应本着“教书育人”和这种“资助与教育并举,助困与育人并重”的宗旨,为贫困大学生力所能及的施恩行为创造一定平台,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感恩意识源远流长。
注释:
①戴璐.加强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②思政司副司长刘贵芹做客人民网谈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09-6-18.
参考文献
[1]戴璐.加强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思考[J].重庆: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2]席瑾.高校贫困生心理和道德贫困现象及对策探析[J].长沙:当代教育论坛,2009(3):22-23.
[3]赵宝爱.慈善视野下的受助大学生感恩问题[J].济南:山东省团校学报,2007.
作者简介:李艳艳(1982—),女,山东淄博人,助教,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