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经济及需求不断发展提高的大背景下,为了紧跟社会前进的步伐,高校对人才培养也应作出相应的调整。以汕尾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数学教育专业所开展的“2+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情况进行剖析介绍,并为以后更为深入的探究做准备。
[关 键 词] 改革;数学教育;“2+1”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0-0036-02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高等教育已经由过去精英式教育,转向大众化、多元化的教育。高等院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面临着不得不改革的地步。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人才市场的竞争更为激烈。因此,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人才是摆在各高校面前的一道鸿沟,这也是高校自身谋求蜕变发展的现实要求。面对高等教育普及化、多元化初始阶段所带来的挑战,作为我国近十年来大力发展的高职高专教育而言,深入探讨摸索当代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就更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
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成功是多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一块重要输出基地,从高职院校的视角来分析,人才培养着重分为两方面:
(一)综合素质培养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优秀的综合素质是成才的根基。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这是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重视的问题。人的综合素质是由人格、知识、能力、身心等基本素质组成的,是由内而外自然散发出来的内在气质。基本素质之间具有协同发展的关系,过于偏重或缺失的发展都会形成素质上的缺陷。在当代教育中所提倡的德、智、体、美、劳多方面的发展正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
(二)综合能力培养
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纲要中,总是突出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实际教学中许多院校更多的是停留于理论学习能力培养上,对实操应用能力培养较为缺乏。从市场需求方面分析,能力可大致分为:人际交往能力、体育运动能力、学习能力、审美能力、表达能力。从系统的人才培养过程来看,每种能力的养成是渗透于整个教育的各环节中的。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一)实行学年学分制
学年学分制的实施方案是:以学生为教育的主体中心,分学年给学分,拿到规定毕业学分即可毕业。学分分配以专业必修课为主,另有学生自选的选修课、见习、实习、毕业设计等实操课,同时对考获证书(如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等)或获得国家级、省级等比赛的名次也可折算学分。学年学分制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育的培养模式,是突显“主动性”“积极性”、实现多层次、多规格人才培养的重要方案。
学分的计算以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理论课程以15学时计1学分;实习、见习、毕业设计(论文)、入学教育、军训、毕业教育等实践或教育课程以1周为1学分计;为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健康发展,对在各级别、各种类型比赛取得名次的学生和发表学术科研论文的学生,都会给予一定的学分奖励。学生修满总学分160分即可毕业。
(二)数学教育专业“2+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调整原来在校的两年半理论学习加半年实习的培养模式,改为前两年在校学习理论专业课,第三年实践教育实习或支教实习的培养模式。
(三)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1.为了配合学年学分制的实施,对必修课、选修课和自选课三类课程的学时按6∶3∶1的比例开设。其中必修课包括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公共课包含有哲学课、大学英语、大学语文、计算机基础、体育和就业指导等。选修课指为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增强职业技能而设置的课程。自选课是根据学生个人爱好和需求,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岗位竞争力而设置的课程,它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特长,开发学生潜能。
2.调整课程课时,减少公共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的课时,删掉“难学难用”且可有可无的科目,以“适用、够用、实用”为准,适当降低课程难度。如数学分析由原来开设三学期的192课时,现减为只开设二学期共128学时;加开说课、微课等教学实践课,以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对课程开设的顺序进行重新调整,在第一学期开设的课程有:教育学、心理学、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几何画板、教师基本技能课如三笔、教师语言艺术等,目的是让学生在第一学期学习后就能掌握一定的教师基本技能。第二学期开设课程有:专业基础课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教学教法课和新课标解读课等。第三学期将开设说课、微课等教学实践课,并进行为期两周的教育实习,着重进行教师技能训练。每学期都会进行技能考核,配套有详细的考核细则。教师技能考核不达标者不得参与教育实习。
(四)实行教学改革
1.对教材进行整合,实施三个模块化教学。第一个模块主要体现的是对学生的基本素养、能力、技能的教学。第二个模块主要实施对学生专业素质、能力、技能的教学。第三个模块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教育。
2.深化教学,遵循“实用、适用、能教、会教”的教学原则, 学校对师范类教育专业开展了“三进课堂”教学活动,志在强化教师专业技能,实现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三进课堂”教学是指:第一,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本作为参考教材走进课堂。学生人手一套,不仅于教材教法课上发挥作用,也可在其他专业课中使用到。学生通过提早接触、了解、熟悉中小学数学教材,能更好地掌握中小学数学的知识体系,从而明确学习方向,突出实用性。第二,诚邀中小学的一线名师走进大学课堂给大学生开讲座,一起学习、探讨在新课标改革下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新动态及方向。如果只将学生关闭于大学里闭门学习,学到的是一潭死水的理论知识,缺乏新鲜的知识血液。因此我们诚邀汕尾市教育局的教研室陈老师、汕尾市实验小学李校长等多位一线教学工作者,以“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如何上好一堂课”等为主题开设专题讲座。第三,大学教师陪同大学生一起走进中小学课堂,进行听课、座谈、见习、互相學习借鉴的方式。我们数学教研室的全体教师参加汕尾实验小学举办的“创建高效课堂,教学比赛汇报课”等教研活动,通过深入基层学校的交流、学习,对如何培养适合社会岗位需求的人才有了深刻的理解。 3.强化“基本职业技能”的训练,扎实学生职业技能的根基,突显数学教育专业的人才特色。“基本职业技能”包含有: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写一手漂亮的粉笔、硬笔字,上一堂成功的数学课,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制作教学课件等。经过课堂和课外的技能教授和训练,通过举办不同形式的比赛和竞赛,以赛促练,让学生具备过硬的职业技能。
4.明确“职业特性”的理念,新生一入学通过举办讲座等方式,进行专业介绍及教师职业教育,让其一入学就能明确学习的方向。通过三年的学习锻炼,为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打好基础。要求全体师生树立一种意识:即每位走出校园的数学教育的毕业生已具备了作为一名合格中小学教师的条件。
5.重视数学建模课的教学和运用,将数学建模的思想、理念及方法渗透于各门数学课程的教学中。对数学建模课的活用秉承“开设课程、融入教学、多办活动、参赛促教”的多方位教学模式。在近几年参加全国数学建模竞赛的带动下,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创造能力的增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多次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东省赛区的好名次。
(五)校校联合,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1.我院与汕尾市实验小学、凤山中学等全市11所中小学校建立了联合培育人才的实训基地,做到互利共赢、人才共育、成果共享、互补互惠的人才联合培养机制,这种校校合作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的育人模式,不但激活了办学动力,还能调动激励师生开展课题研发,促进教育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服务,达到多赢的效果。
2.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发挥高等院校的优势为当地经济、教育发展服务的功能。在促进地方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中,我校配合汕尾市政府开展了顶岗实习农村支教活动,从2012年至今数学教育专业已有40多位学生分赴甲子、公平、捷胜等乡镇的多所小学进行为期一学期的乡村支教工作。支教工作不但拓宽了学生职业技能锻炼的途径,同时也能检验人才培养的成效。
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见成效
(一)教师方面质的转变
1.授课教学理念的转变,由过去单方面注重数学知识体系的全面性、理论性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情及实用性,整合编排知识内容,秉承够用、适用、可接受的原则进行灵活授课。
2.教学方式的转变,由过去单一、枯燥的授课方式,转成强调数学知识的应用,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将数学思想渗透到现实问题中,强化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3.考核形式的转变,加重可操作性的调查报告和研究性开放题作为作业,注重对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考查,改革单一一张试卷的评价方式,学期评价采用主体、全体及教师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方式。
(二)学生方面的转变
1.学生在各种技能比赛或证书考试中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如近几年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大专组)中先后有3个队获广东赛区二、三等奖的好成绩,在专升本、英语、计算机、教师资格证等考试中表现优越。
2.学校举办的招聘会中我们数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都得到相关招聘单位的青睐,近4届的就业率平均达到了96%。从对已就业2年的毕业生跟踪调查中反映,其職业素质较高, 对课堂教学的掌控能力强,表现出较足的发展后劲。
3.从实习单位和支教学校调查反馈中反映,学生数学知识面广、基本功扎实,充分体现了所学的专业本领,其新颖的教学理念、扎实的教学功底、丰富的教学方式、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等得到了受援学校的高度赞赏和肯定。学生很受实习学校师生的欢迎。
参考文献:
[1]陶潜毅,孙中义.中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问题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6(28):85-87.
[2]高艳,武心尧.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1(4):31-32.
[3]刘仁义,杨志恒.谈高等师范院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J].甘肃高师学报,2001(6).
[4]刘仁义.论高师数学专业教育类课程的改革与重构[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4(3).
[关 键 词] 改革;数学教育;“2+1”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0-0036-02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高等教育已经由过去精英式教育,转向大众化、多元化的教育。高等院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面临着不得不改革的地步。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人才市场的竞争更为激烈。因此,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人才是摆在各高校面前的一道鸿沟,这也是高校自身谋求蜕变发展的现实要求。面对高等教育普及化、多元化初始阶段所带来的挑战,作为我国近十年来大力发展的高职高专教育而言,深入探讨摸索当代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就更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
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成功是多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一块重要输出基地,从高职院校的视角来分析,人才培养着重分为两方面:
(一)综合素质培养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优秀的综合素质是成才的根基。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这是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重视的问题。人的综合素质是由人格、知识、能力、身心等基本素质组成的,是由内而外自然散发出来的内在气质。基本素质之间具有协同发展的关系,过于偏重或缺失的发展都会形成素质上的缺陷。在当代教育中所提倡的德、智、体、美、劳多方面的发展正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
(二)综合能力培养
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纲要中,总是突出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实际教学中许多院校更多的是停留于理论学习能力培养上,对实操应用能力培养较为缺乏。从市场需求方面分析,能力可大致分为:人际交往能力、体育运动能力、学习能力、审美能力、表达能力。从系统的人才培养过程来看,每种能力的养成是渗透于整个教育的各环节中的。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一)实行学年学分制
学年学分制的实施方案是:以学生为教育的主体中心,分学年给学分,拿到规定毕业学分即可毕业。学分分配以专业必修课为主,另有学生自选的选修课、见习、实习、毕业设计等实操课,同时对考获证书(如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等)或获得国家级、省级等比赛的名次也可折算学分。学年学分制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育的培养模式,是突显“主动性”“积极性”、实现多层次、多规格人才培养的重要方案。
学分的计算以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理论课程以15学时计1学分;实习、见习、毕业设计(论文)、入学教育、军训、毕业教育等实践或教育课程以1周为1学分计;为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健康发展,对在各级别、各种类型比赛取得名次的学生和发表学术科研论文的学生,都会给予一定的学分奖励。学生修满总学分160分即可毕业。
(二)数学教育专业“2+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调整原来在校的两年半理论学习加半年实习的培养模式,改为前两年在校学习理论专业课,第三年实践教育实习或支教实习的培养模式。
(三)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1.为了配合学年学分制的实施,对必修课、选修课和自选课三类课程的学时按6∶3∶1的比例开设。其中必修课包括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公共课包含有哲学课、大学英语、大学语文、计算机基础、体育和就业指导等。选修课指为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增强职业技能而设置的课程。自选课是根据学生个人爱好和需求,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岗位竞争力而设置的课程,它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特长,开发学生潜能。
2.调整课程课时,减少公共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的课时,删掉“难学难用”且可有可无的科目,以“适用、够用、实用”为准,适当降低课程难度。如数学分析由原来开设三学期的192课时,现减为只开设二学期共128学时;加开说课、微课等教学实践课,以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对课程开设的顺序进行重新调整,在第一学期开设的课程有:教育学、心理学、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几何画板、教师基本技能课如三笔、教师语言艺术等,目的是让学生在第一学期学习后就能掌握一定的教师基本技能。第二学期开设课程有:专业基础课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教学教法课和新课标解读课等。第三学期将开设说课、微课等教学实践课,并进行为期两周的教育实习,着重进行教师技能训练。每学期都会进行技能考核,配套有详细的考核细则。教师技能考核不达标者不得参与教育实习。
(四)实行教学改革
1.对教材进行整合,实施三个模块化教学。第一个模块主要体现的是对学生的基本素养、能力、技能的教学。第二个模块主要实施对学生专业素质、能力、技能的教学。第三个模块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教育。
2.深化教学,遵循“实用、适用、能教、会教”的教学原则, 学校对师范类教育专业开展了“三进课堂”教学活动,志在强化教师专业技能,实现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三进课堂”教学是指:第一,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本作为参考教材走进课堂。学生人手一套,不仅于教材教法课上发挥作用,也可在其他专业课中使用到。学生通过提早接触、了解、熟悉中小学数学教材,能更好地掌握中小学数学的知识体系,从而明确学习方向,突出实用性。第二,诚邀中小学的一线名师走进大学课堂给大学生开讲座,一起学习、探讨在新课标改革下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新动态及方向。如果只将学生关闭于大学里闭门学习,学到的是一潭死水的理论知识,缺乏新鲜的知识血液。因此我们诚邀汕尾市教育局的教研室陈老师、汕尾市实验小学李校长等多位一线教学工作者,以“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如何上好一堂课”等为主题开设专题讲座。第三,大学教师陪同大学生一起走进中小学课堂,进行听课、座谈、见习、互相學习借鉴的方式。我们数学教研室的全体教师参加汕尾实验小学举办的“创建高效课堂,教学比赛汇报课”等教研活动,通过深入基层学校的交流、学习,对如何培养适合社会岗位需求的人才有了深刻的理解。 3.强化“基本职业技能”的训练,扎实学生职业技能的根基,突显数学教育专业的人才特色。“基本职业技能”包含有: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写一手漂亮的粉笔、硬笔字,上一堂成功的数学课,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制作教学课件等。经过课堂和课外的技能教授和训练,通过举办不同形式的比赛和竞赛,以赛促练,让学生具备过硬的职业技能。
4.明确“职业特性”的理念,新生一入学通过举办讲座等方式,进行专业介绍及教师职业教育,让其一入学就能明确学习的方向。通过三年的学习锻炼,为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打好基础。要求全体师生树立一种意识:即每位走出校园的数学教育的毕业生已具备了作为一名合格中小学教师的条件。
5.重视数学建模课的教学和运用,将数学建模的思想、理念及方法渗透于各门数学课程的教学中。对数学建模课的活用秉承“开设课程、融入教学、多办活动、参赛促教”的多方位教学模式。在近几年参加全国数学建模竞赛的带动下,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创造能力的增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多次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东省赛区的好名次。
(五)校校联合,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1.我院与汕尾市实验小学、凤山中学等全市11所中小学校建立了联合培育人才的实训基地,做到互利共赢、人才共育、成果共享、互补互惠的人才联合培养机制,这种校校合作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的育人模式,不但激活了办学动力,还能调动激励师生开展课题研发,促进教育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服务,达到多赢的效果。
2.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发挥高等院校的优势为当地经济、教育发展服务的功能。在促进地方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中,我校配合汕尾市政府开展了顶岗实习农村支教活动,从2012年至今数学教育专业已有40多位学生分赴甲子、公平、捷胜等乡镇的多所小学进行为期一学期的乡村支教工作。支教工作不但拓宽了学生职业技能锻炼的途径,同时也能检验人才培养的成效。
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见成效
(一)教师方面质的转变
1.授课教学理念的转变,由过去单方面注重数学知识体系的全面性、理论性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情及实用性,整合编排知识内容,秉承够用、适用、可接受的原则进行灵活授课。
2.教学方式的转变,由过去单一、枯燥的授课方式,转成强调数学知识的应用,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将数学思想渗透到现实问题中,强化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3.考核形式的转变,加重可操作性的调查报告和研究性开放题作为作业,注重对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考查,改革单一一张试卷的评价方式,学期评价采用主体、全体及教师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方式。
(二)学生方面的转变
1.学生在各种技能比赛或证书考试中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如近几年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大专组)中先后有3个队获广东赛区二、三等奖的好成绩,在专升本、英语、计算机、教师资格证等考试中表现优越。
2.学校举办的招聘会中我们数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都得到相关招聘单位的青睐,近4届的就业率平均达到了96%。从对已就业2年的毕业生跟踪调查中反映,其職业素质较高, 对课堂教学的掌控能力强,表现出较足的发展后劲。
3.从实习单位和支教学校调查反馈中反映,学生数学知识面广、基本功扎实,充分体现了所学的专业本领,其新颖的教学理念、扎实的教学功底、丰富的教学方式、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等得到了受援学校的高度赞赏和肯定。学生很受实习学校师生的欢迎。
参考文献:
[1]陶潜毅,孙中义.中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问题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6(28):85-87.
[2]高艳,武心尧.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1(4):31-32.
[3]刘仁义,杨志恒.谈高等师范院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J].甘肃高师学报,2001(6).
[4]刘仁义.论高师数学专业教育类课程的改革与重构[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