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去浮华始到金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z119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目标的转化——从教师目标向学生目标的转化
   作为一门课程,语文应该而且必须有自己的教学目标。有了教学目标,教师才知道教什么,上完课,才知道自己教了什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语文课程继续坚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基本理念,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学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以‘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教学目标……”
   仔细阅读这段话,它指出了一个不同于过往的地方,三维目标的提出实际紧扣着两个字——学生。即使在新课改一年后的现在,我们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对于教学目标的设定几乎是从教材角度和教师角度为主导的。这种教师设定的目标,其实是一种静态目标,也许是一种过高目标,学生在完成这种目标的过程中,是一个路人,是一个被动者,这样的目标何以带来高效?要想带来高效,转化目标形成势在必行:通过一定方式将教师目标转化为学生目标。我们以语文学习的第一个基本环节预习为例来谈谈师生目标的转化。
   二、方式转化——从教师宣讲到问题导引
   现行高中语文教学很多时候采取的是教师讲解,学生听的模式。即使采用了问题讨论的方法,也是老师不断地在学生面前引导,朝着教学目标靠近。这样的教学,学生是只是参与者,而不是决断者,任何想法都必须折服在老师的理解之下,学生何来学习的动力?教学效果何以得到保证?
   “使学生增加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称为积极主动探知未知领域的过程。”这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明确要求。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文字鲜活,充满生命力的,为什么我们的学生恨之如仇敌,根本原因就是我们不能给学生以阅读的兴趣。我这里借用美国三年级的阅读课《民谣花木兰》为例来比较我们的语文教学。
   美国(三年级):《民谣花木兰》
   ——主题:“冒险”;课文由14张精美的图片组成;中英文展示;
   ——课前提示(一边读课文,一边自检你对故事的理解程度,再读课文)
   ——课后活动设计:
   思考:为什么花木兰没有第一时间告诉母亲要出征的事情?花木兰以女性士兵身份申请出征,有什么后果?为什么同伴知道花木兰是女性时那么惊讶?你对勇气有什么理解?人们为什么如此喜爱这个故事?
   ——表达:写一封信(木兰写给父亲:这段时间都做了些什么,现在的状况如何);
   ——课后社会实习:制作一个颁给花木兰的领导者奖状;
   ——观点:文本观点与电影《花木兰》的观点比较,并且选择精彩场景交流;
   ——上网:针对花木兰的事情,发表评论。
   这是美国教材的设置,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吸引学生的各个层面的东西,与我们教材冰冷无趣、高度概括的几个思考题相比,孰优孰劣,一目了然。课后活动的设计环节,其实等同于我们的语文阅读环节,任何一个学生看到这样的设计,都会忍不住亲自去求证一把,哪怕就是得到了不同于他人的答案,我想,学生们也是快乐的。为什么我们现在的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呢?关键还是学习的方式的问题。
   比如《窦娥冤》,元代一个著名的戏剧。今天学生本来喜欢戏剧的就不多,再加上是文言,那就更不喜了。我们让学生去查老师认为重要的文言字词,理解所谓的情感,去学习戏剧的写作技法,学生还能有学习的兴趣吗?如果我们能仿照美国教材,遵照新课标的规定,变换一下学习的要求,也许就会改观这种情况了。
   让学生自由组合,分组研讨这篇文章。研讨题目如下:
   1、请通过搜集资料,整理关汉卿个人的大事年表。
   2、阅读《窦娥冤》,扣住“冤”字,将全剧分成四个部分,并分别概括。(少成童养媳、成年成凶手、感动上天、向天抗争)
   3、思考善良的窦娥为什么会发出残酷的誓愿?是什么扭曲了窦娥的人性?
   4、是谁使窦娥变成了变态复仇者?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窦娥?
   用这几个题目代替老师的讲解,用学生合作研讨代替被动的接受知识,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又解放了老师,解放了书本。学生在围绕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自然关注了文本,注意到了字词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有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老师有了指导的惬意。这样的语文学习,何愁效果不好?所以,要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需要果断地摒弃那种“填鸭式”或“伪探究式”的教学模式,采用学生合作探究、教师相机指导的新型教学模式。
   浮华掩盖下的永远是荒原。为了让这荒原变成绿洲,我们需要更多的付出,从各个层面去付出,以期取得我们想要的语文学习的效率。
其他文献
一、营造阅读鉴赏小说的特定氛围,追求作品主体和阅读主体的开放性   《三国演义》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古典文学名著,这就为解读课文奠定了良好的阅读基础。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召唤阅读期待,在教学准备阶段我们掀起一个“读三国,品人物”的读书活动,要求每个同学通读一遍《三国演义》,并且利用中午、自修课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电视剧以其全方位的视听冲击强烈刺激学生的感官,无声的语言符号被演化为活生
期刊
每次批阅作文,大多数同学的作文都难以引起老师的阅读兴趣。好的作文讲究的是作者与读者的心有灵犀,两者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认同。但是纵观众多初中学生的作文,在唱独角戏的居多,更多了一些所谓的“看客”,把自己当做局外人,旁观自己,无从谈什么与读者的心领神会了。个人认为,作文写作,一定要“多个自己在文中”,做到“第一人称参与”。   多一点自己的生活在里面。初中段的作文教学,立足于指导学生写好记叙文,写
期刊
长期以来,我们的写作教学受概念化和形式主义的影响十分严重。“唯考是从”的教学心理和“技法至上”的教育观念,严重地束缚着广大语文教师。机械的教学形式和死板的应试技巧,也让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品格。学生喜欢到作文选,写作大全中“讨”素材,寻章摘句,剪辑组合速成。另外,从报刊杂志到网上博客涉及到应试作文的理论指导泛滥成灾,甚至有人还力图尝试对各种命题形式的作文进行所谓的“格”的训练,即便是话题作文也难以
期刊
19世纪中叶,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指出:“不称职的教师强迫学生接受真知,一个优秀的教师则教学生主动寻求真知。”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觉地形成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学习态度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教学应该是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充满灵性和理性,充满人文情怀的教书育人的工作。我们语文教师应如何以人性化的方式去构筑通向学生心灵的桥呢?笔者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从
期刊
尝试之一:精心构思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对一堂课教学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好的导语就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打动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氛围。   记得在导入新课《周总理,你在哪里》时,我就曾用过这样的导语:大家知道吗?中国的1976年是个多灾多难的一年。1月8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 7月6日,朱德总司令溘然逝去; 9月9日,伟大领袖毛
期刊
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为了让学生找到并掌握名著阅读大门打开的钥匙必须搭建阅读名著的平台,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看到他们欣赏的景致,并能或多或少领略其中的美,首先教给学生阅读名著的方法:默读、朗读、浏览式、赏析式、比较式、圈点式、摘录式、对话式,读写抄评、听说论辨、评价鉴赏,借助这些方法走近名著,其次借助活动,调动阅读兴趣,例如让学生回忆影响深刻的书中故事,进行复述讲演,看谁了解的故事多,记忆中
期刊
时下,语文教学改革正推崇探究式教学。它要求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崇高的理想、正确的人生观以及积极的人文价值观。这种导向性给予学生的学习更为自由的空间,同时对教育工作者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利用文本引导学生去探究呢?现结合莫怀戚的散文《散步》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    《散步》的最后一段中有这么一句话:“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
期刊
什么是语文?为什么要学语文?学语文有什么用?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什么?这些问题多年来一直困扰着语文教育界。在基础教育中,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特质在于它以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为根本宗旨。有的语文老师就课文讲课文,深挖其中的人文内涵,上得有些像思想政治课;有的深入分析文中的一些科学道理,探索与课文有关的一些自然奥秘,甚至动手做其中涉及到的一些实验,上得似乎是生物课、物理课。语文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外阅读作为初中学生阅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中学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学生通过读书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更是实现新课程语文教学法的必需。那么创造课外阅读的氛围,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每一个语文老师研究探讨的新课题。在语文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课外阅读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的语文成绩也非常的好,反之却不尽如人意。由此可见,有无课外阅读兴趣是学好语
期刊
一、目的激趣    要使学生主动学习,首先要从学习目的上进行启发,这是最基本的。教师的教育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奏效,而是在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渗透中达到;特别是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进行社会理想教育的同时,还要进行职业理想教育,更要强调知识(特别是语文知识)在人精神生活中的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特别强调知识在精神生活中的作用:“知识确是学生将来从事工作不可缺少的,另一方面,又是学生现在和将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