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在《大自然的语言》教学中,践行学教评一体化理念,通过运用课前“自主学习预习单”、课中“自主学习任务单”、课后“自主学习检测单”,有效解决学教评分离的问题。
第一,确定“这一篇”课文的核心学习目标
“这一篇”指的是文章体式的确认,明确文体是进行阅读教学的第一步。教学、评价的出发点和终点都应指向学生对“这一篇”文章的学习。《大自然的语言》所在的单元导语中有着清晰的指引:“学习本单元,要注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因此本文的核心教学目标应围绕“理清说明顺序”设定。具体目标如下:
1.筛选主要信息,能概括文中关于“物候”的相关概念,把握行文思路。(重点)
2.从不同角度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并能说出理由。(难点)
至于“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因在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事物说明文”单元系统学习过,不应作为核心目标。但可以通过课前“自主学习预习单”复习旧知,做巩固练习。
课前“自主学习预习单”如下:
《大自然的语言》课前“自主学习预习单”
一、学习指南
1.达成目标:
通过观看微课《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及作用》,完成《大自然的语言》课后练习三。
2.学习方法建议:
可以回顾《中国石拱桥》课后练习三有关常见说明方法及作用的相关内容。
3.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本节课我们要通过课中“自主学习任务单”来学习《大自然的语言》这篇文章。
二、学习任务
(一)通过观看微课《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及作用》,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掌握常见的10种说明方法。
2.能够区分“下定义”和“作诠释”说明方法。
3.能独立完成《大自然的语言》课后练习三。
(二)快速浏览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掌握本课生字词。
三、困惑与建议
第二,搭建“三 N台阶”,拾阶而上实现教学目标
怎样恰切地教“这一篇”是不折不扣的难题。“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运用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学习目标确定后,通过课前“自主学习预习单”的保底操作,课中再搭建“三 N台阶”,让不同的学生拾阶而上,自主合作学习,学有所得。“三 N”指的是三个必做任务加上一两个选做任务。《大自然的语言》课中“自主学习任务单”如下:
《大自然的语言》课中“自主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指南
1.达成目标:
①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物候知识,筛选主要信息,把握行文思路。(重点)
②从不同角度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并能说出理由。(难点)
2.学习方法建议:
浏览筛选关键信息,跳读与品读相结合。
3.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自主理解,小组交流,评价点拨。
二、学习任务
通过学习课文及相关材料内容,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任务一:八年级学生需在学校科技节负责科普知识推广活动,要求以本文为宣传材料,请你从中筛选几个关键词或短语,以此作为宣传要点,并以思维导图呈现出来。(必做)
任务二:关于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小明同学想先介绍“高下差异”这个因素,你同意吗?请说出原因。(必做)
任务三:解说员小丽同学手里有两段文字,请比较两段文字不同特点,体会说明语言的生动性和准确性。(必做)
任务四:请你把《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选段)作为宣传活动的补充材料介绍给大家,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列宣传要点提纲。(选做)
三、困惑与建议
通过分层分类,《大自然的语言》课中“自主学习任务单”为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有效学习提供了有效载体,将学习内容通过完成任务的方式使学习目标的达成有了更大的可能,将学习任务单的任务做了“必做”与“选做”的分类,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吃饱、吃好。
第三,评价讲实效,内容讲梯度,重在促进学生发展
评价是学习行为的导向。学教评一体化的一大亮点就是很好地解决了学习、教学、评价三者分家而治、各说各话的尴尬局面。对学习目标落实情况的清晰、有效的评价,使评价及时高效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评价可以在课上进行。比如说在小组交流探究时就可以开展组内评价,在小组汇报时就可以开展组间评价。
《大自然的语言》课后的评价主要通过课后“自主学习检测单”展开,具体如下:
《大自然的语言》课后“自主学习检测”单
一、学习指南
1.达成目标:
①巩固练习:常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必做)
②能结合文章本文说明语言的生动性和准确性的具体体现。(必做)
③学习微课《说明文常见的说明顺序》,能够独立完成微课的练习。(选做)
2.学习方法建议:
①制作常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思维导图,帮助整理归纳相关知识。
②制作说明文常见的说明顺序思维导图,帮助整理归纳相关知识。
二、学习任务
通过整理课堂笔记、觀看微课等方式,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任务一:独立完成课后练习三,达成目标①。(必做)
任务二:能独立完成课后练习四,达成目标②。(必做)
任务三:学习微课《说明文常见的说明顺序》,能完成相关练习。(选做)
三、困惑与建议
总之,恰当运用“三单”,纠正说明文阅读教学偏差,践行学教评一体化理念,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说明文阅读能力,从而真正提高说明文阅读教学的教学质量。
第一,确定“这一篇”课文的核心学习目标
“这一篇”指的是文章体式的确认,明确文体是进行阅读教学的第一步。教学、评价的出发点和终点都应指向学生对“这一篇”文章的学习。《大自然的语言》所在的单元导语中有着清晰的指引:“学习本单元,要注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因此本文的核心教学目标应围绕“理清说明顺序”设定。具体目标如下:
1.筛选主要信息,能概括文中关于“物候”的相关概念,把握行文思路。(重点)
2.从不同角度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并能说出理由。(难点)
至于“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因在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事物说明文”单元系统学习过,不应作为核心目标。但可以通过课前“自主学习预习单”复习旧知,做巩固练习。
课前“自主学习预习单”如下:
《大自然的语言》课前“自主学习预习单”
一、学习指南
1.达成目标:
通过观看微课《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及作用》,完成《大自然的语言》课后练习三。
2.学习方法建议:
可以回顾《中国石拱桥》课后练习三有关常见说明方法及作用的相关内容。
3.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本节课我们要通过课中“自主学习任务单”来学习《大自然的语言》这篇文章。
二、学习任务
(一)通过观看微课《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及作用》,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掌握常见的10种说明方法。
2.能够区分“下定义”和“作诠释”说明方法。
3.能独立完成《大自然的语言》课后练习三。
(二)快速浏览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掌握本课生字词。
三、困惑与建议
第二,搭建“三 N台阶”,拾阶而上实现教学目标
怎样恰切地教“这一篇”是不折不扣的难题。“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运用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学习目标确定后,通过课前“自主学习预习单”的保底操作,课中再搭建“三 N台阶”,让不同的学生拾阶而上,自主合作学习,学有所得。“三 N”指的是三个必做任务加上一两个选做任务。《大自然的语言》课中“自主学习任务单”如下:
《大自然的语言》课中“自主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指南
1.达成目标:
①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物候知识,筛选主要信息,把握行文思路。(重点)
②从不同角度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并能说出理由。(难点)
2.学习方法建议:
浏览筛选关键信息,跳读与品读相结合。
3.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自主理解,小组交流,评价点拨。
二、学习任务
通过学习课文及相关材料内容,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任务一:八年级学生需在学校科技节负责科普知识推广活动,要求以本文为宣传材料,请你从中筛选几个关键词或短语,以此作为宣传要点,并以思维导图呈现出来。(必做)
任务二:关于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小明同学想先介绍“高下差异”这个因素,你同意吗?请说出原因。(必做)
任务三:解说员小丽同学手里有两段文字,请比较两段文字不同特点,体会说明语言的生动性和准确性。(必做)
任务四:请你把《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选段)作为宣传活动的补充材料介绍给大家,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列宣传要点提纲。(选做)
三、困惑与建议
通过分层分类,《大自然的语言》课中“自主学习任务单”为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有效学习提供了有效载体,将学习内容通过完成任务的方式使学习目标的达成有了更大的可能,将学习任务单的任务做了“必做”与“选做”的分类,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吃饱、吃好。
第三,评价讲实效,内容讲梯度,重在促进学生发展
评价是学习行为的导向。学教评一体化的一大亮点就是很好地解决了学习、教学、评价三者分家而治、各说各话的尴尬局面。对学习目标落实情况的清晰、有效的评价,使评价及时高效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评价可以在课上进行。比如说在小组交流探究时就可以开展组内评价,在小组汇报时就可以开展组间评价。
《大自然的语言》课后的评价主要通过课后“自主学习检测单”展开,具体如下:
《大自然的语言》课后“自主学习检测”单
一、学习指南
1.达成目标:
①巩固练习:常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必做)
②能结合文章本文说明语言的生动性和准确性的具体体现。(必做)
③学习微课《说明文常见的说明顺序》,能够独立完成微课的练习。(选做)
2.学习方法建议:
①制作常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思维导图,帮助整理归纳相关知识。
②制作说明文常见的说明顺序思维导图,帮助整理归纳相关知识。
二、学习任务
通过整理课堂笔记、觀看微课等方式,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任务一:独立完成课后练习三,达成目标①。(必做)
任务二:能独立完成课后练习四,达成目标②。(必做)
任务三:学习微课《说明文常见的说明顺序》,能完成相关练习。(选做)
三、困惑与建议
总之,恰当运用“三单”,纠正说明文阅读教学偏差,践行学教评一体化理念,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说明文阅读能力,从而真正提高说明文阅读教学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