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认为,中国80年代中期的小说,标志了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转变:从受政治控制的写作或者极富政治意涵的写作转向更具实验性戏谑性的写作.韩少功(湖南,1953)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人甚至认为,韩少功的写作一直伴随这一进程.通过比较韩少功1985年之前与1985年之后的作品,刘绍铭评价了韩少功作为一个作家的转变,他向我们描述了“在政府持续减少干预的一段时期”,韩少功如何能够从70年代中期的“一个不情愿的党的真理的传播者”,发展成一个在70年代末80年代早期热衷于写作充满政治意味小说的作家,一个社会弊端的谴责者,一个讽刺作家,最终,在80年代中期,成为“一个极度痛苦的‘寻根者’”和“个人焦虑的独白者”(而不是“一个公认意见的腹语表演者”).①韩少功著名的中篇小说《爸爸爸》(1985)、《女女女》(1986),和一些被广泛讨论的短篇小说,比如《归去来》(1985),②确实显示出了与他早期作品极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反映出韩少功在不断加强对个人表达和形式的关注:关注如何写的问题而不是关注在现实主义标准下写什么的问题.韩少功第一部长篇小说《马桥词典》,出版于1996年,③这部小说可以看作是韩少功走上一条新道路后取得的最初成果,这部以词典形式写就的小说,将韩少功的形式实验带上了一个更高的阶段,而与此同时,韩少功先前作品的许多主题也相继在《马桥词典》中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