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运动捕捉技术比较2种颈椎手法治疗后颈椎活动范围的差异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czbczbcz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颈椎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肯定,但手法使用不当易造成不良后果.通过对比临床上较为常用且均有一套标准操作流程的斜扳与旋提手法,为临床提供手法安全性指导.目的:利用运动捕捉技术测量颈椎斜扳和旋提手法治疗后颈椎活动范围的差异,探索2种手法的运动特征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名健康受试者(男、女各10人),随机分为2组,各10人(男5人,女5人).分别对2组受试者行颈椎斜扳和旋提手法.测量两组受试者颈椎主动运动、被动运动以及亚生理区活动度.试验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斜板组与旋提组主动运动活动度和被动运动活动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斜扳组亚生理区活动度大于旋提组,且斜扳组左侧亚生理区活动度大于右侧(P0.05);而旋提组左右两侧及男女之间亚生理区活动度接近(P>0.05).提示颈椎旋提手法亚生理区活动度较斜扳手法小,更稳定均衡.
其他文献
目的:基于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探讨7点末梢血糖谱中不同时间点血糖值预测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的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10月于新乡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