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k710867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在抓好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还要注重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有其各自的内涵和特点,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本文透视了高职院校人文素质培养的现状,分析了造成现状的原因,并针对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人文素质教育 职业技能培养 现状及原因
  
  人文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界大力倡导的一种教育理念,高等教育界也发生了一场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大讨论,加强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成为社会甚至是受教育者共同关注的话题。因此,如何认识和处理人文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的关系,认清人文素质教育对于职业技能培养的作用,摆正二者的位置,推进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是回避不了和必须正确认识并认真践行的重要问题。
  一、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这一决定明确地将人文素质教育与科技素质教育并重,改变了传统教育观念中重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学习轻甚至漠视“做人”的学习,认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都是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不容乐观。人文素质教育尚存在较大差距,“人文、社会学科缺乏症”越来越严重,表现在不少学生行为不文明,社会公德意识淡薄,心理承受能力差,不善处理人际关系,甚至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对民族历史、优秀文化、优良传统了解甚少。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育观念走入误区。
  有些教育者认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只要学生掌握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能胜任工作就达到了教育目的,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因此,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上,突出强调专业课的地位,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受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一些学生认为到职业院校就是学习专业知识,没有必要学习其他知识。因此上专业课时能认真听讲、完成作业,而在人文素质课上多采取应付的态度。
  2.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都毕业后直接步入社会,其受社会的影响比普通高校更大。社会上的浮躁风气、功利主义,使许多学生淡漠人文知识的学习,不注重个人的修养,学习带有很大的功利性。大部分学生看不到人文素质对于一个人长期发展所起的作用,过于关注个人的生活,在其技能学习和享乐上花费很多的时间。高职学生在毕业前必须考取计算机证、英语等级证,而各专业又有不同的专业技能证,这些硬性的考试无疑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加上高职学生专业性特别强,企业最看重学生的实际技术,这也是学校和学生自身不关注人文教育的重要原因。
  3.教师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的依托。
  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构成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为人处事的原则、治学精神、思维方式、审美观念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师资队伍的状况还不能令人满意。主要是: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不宽广,人文知识不扎实,综合素质不高;很多教师较为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相对忽视甚至轻视对学生的人文知识的教育与积累。尤其是青年教师,其中不少人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特定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够全面、人文素质先天不足的问题,而许多学校对青年教师的选拔往往也是重视专业素质和学术成就,相对忽视人文素质方面的要求。对教师的培养只重视业务水平的强化提高,对人文素质的提高既无要求又无措施,因此,造成一些青年教师“师德”、“师魂”的缺失,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教育教学对象——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二、人文素质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
  职业教育是以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的。通过职业教育使学生获得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技能,这是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任何教育,他的根本任务是启迪人的心智,其终极指向是促进人的自身发展和完善。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不仅是“职业人”,而且是“社会人”。“社会人”是“职业人”的前提。“人的社会化”就是人文教育对一切社会成员的“人化”教育,是旨在培养“人之所以为人”的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没有性别、年龄、职业和学历之分,是全社会最基本、最普遍的教育,是一切教育活动中最基础部分,贯穿于人的教育的全过程。职业院校在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中,人文素质教育具有基础和优先的地位,是不可或缺的。任何把对劳动者的教育计划局限在可能产生短期效益的劳动技能上的企图,都将导致大量长期的结构问题。其代价将是一个僵化的非学习性的劳动市场。这种市场面临快速的不可预测的变化风险会很大。所以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持续性发展的长远要求来看,职业院校不可能排除人文素质教育。
  职业院校自身的职业性、技术性和应用性等特殊性,决定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职业院校以理工科为主,学生主要是理科生,文化素质不如一般的高校生,更需要人文精神的陶冶,更强烈地呼唤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关怀。而且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快,职业院校处于外延扩展,内涵发展的特殊时期,在专业设置和专业教育上普遍存在重理轻文、重客观知识轻个体知识、重技术效率轻技术伦理等倾向,客观上对人文教育不到位,严重影响到职业教育和学生自身的发展。职业院校学生文化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思维能力和学习习惯不如普通高校学生。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刚刚完成初中教育,知识积累和社会阅历少,学习能力比较差,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形成。如果不进行必要的人文素质教育,则往往只能成为简单的技术工人,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同时,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就业市场导向性决定了人文素质培养不可忽略。职业院校毕业生只直接面对市场,面对社会,而市场优胜劣汰的自然机制则对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现代科学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而且要具备适应社会变化和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能力,如有效的沟通交流、承受挫折、理解感悟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等。
  三、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质培养的对策
  1.树立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办学理念。
  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质培养,必须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摒弃功利主义价值观,转变职业教育是单纯的“技术教育”的偏颇认识和培养“工具人”的目标取向,充分认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确立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办学理念。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办学理念,其核心是追求做人与做事相统一,培养高素质的智力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应确立全面发展教育的指导思想,克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使学生在成才中成人,把“就业”与“做人”统一起来,旗帜鲜明地倡导职业人文教育。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开创出一条广阔的发展道路。
  2.加强不同课程教学中的人文渗透,实施全方位的人文教育。
  真正的教育应该直接贴近人本身。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扬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把对学生的教育看做是蕴涵鲜活生命的活动,加强不同课程教学中的人文渗透,实施全方位的人文素质教育。不仅学校领导和人文学科的教师承担着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职责,其他课程的教师也责无旁贷。在教学中必须注重人文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因为专业技术课本身承载着丰厚的人文价值,以人文精神传递专业技术,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精神;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结合学院专业设置,任课教师要认真收集各专业领域或各行业、职业领域的道德行为规范、行为准则、规章制度等,然后将其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尽早接触并熟悉本职业领域内的道德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尽快地适应职业岗位的需要。
  3.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针对高职学生的状况及需求,应通过学生会、社团等组织大量丰富多彩的学生业余文化活动。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大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高雅的业余爱好和团队协作精神。如举办各类文艺、体育和个人技能培训班,让学生在正规的课堂教学之外也能学到各类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业余技能,诸如摄影技术、电脑绘画、英语口语、乐器演奏及声乐、舞蹈等技能。
  4.建设优美、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环境既是一个教育环境,又是一个文化氛围。校园的文化环境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内容和途径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学生的道德情操、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心理素质和价值观密切相关的,能否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与所营造的校园文化环境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许多世界名校都具有独特的、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都能使置身其中的学生受到无形的教育。因此,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方面应注重内涵,舍得投入。不仅要注重校容、校貌、自然物、建筑物等自然环境的绿化和美化,而且要更加注重学校人文环境的建设,尤其要对办学理念、校训、校风、学风等方面进行强化,着力体现环境育人,促进学生人文素养提高,从而将高职院校培养懂理论、会操作、有底蕴、高素质、智慧型技能人才的教育目标落到实处。
  总之,随着职业教育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在关注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同时,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不仅能提升学生自身的素养,使其成为“社会人”,而不是“工具人”,促进个人的健康和谐发展,而且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与否也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能否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俞仲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
  [2]杨叔子.相互渗透协调发展——谈正确认识科技与人文的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2000.
  [3]宋建军.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实意义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
  [4]黄晶,刘金风,陈秀香.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现状调查[J].职业技能,2008.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就业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就业问题成为日益凸显的社会问题。大学生素质不能满足用人单位需求成为影响就业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本文拟从提升就业能力的角度,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素质因素,并探讨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大学生素质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 “就业难” 当代大学生 素质培养    大学生“就业难”现象不是一种简单的社会现象,而是有着很深的社会、经济、教育根源,各种就业矛盾
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高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关系到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及面临的挑战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重新反思思政工作的
摘 要: 学校档案工作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国家经济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从梳理学校档案工作的概念和作用入手,对中等专业学校档案工作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加强这项工作的措施,以求科学、规范地做好中等专业学校档案工作。   关键词: 中等专业学校 档案工作 管理对策    1.中等专业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1.1思想认识上不够重视。  从思想认识方面看
目的探讨吸烟和细胞色素P450(CYP)1A1-MspⅠ、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T1基因多态性与口腔癌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300例口腔癌患者(病例组)及300例非癌对
杜甫的游历行踪研究历来是杜甫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杜甫诗歌中的地名名胜,或纪行踪,或咏古迹,或引典故以说明时事,古人早就有读其诗"山川城郭之异,土地风气所宜,开卷一览,
大学特色具有共性与个性并存、稳定性与动态性并存、多元性与集中性并存、继承性与创新性并存、校本性与社会性并存、地域性与民族性并存等看似对立的特征,但是我们要善于从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