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ling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背景分析
  “打折销售”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蕴藏了丰富的数学知识,是引导学生探索发现问题的好素材。学习这部分内容会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方程的出现源于解决问题的需要,体会方程的应用价值及建模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对这部分的要求是“通过用方程表述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模型思想,建立符号意识。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
  “打折销售”是在学习了“水箱变高了”这一节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把“一元一次方程”和“实际问题”有机结合在一起,是对这一章内容的深化与延伸。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打折销售”问题的探究,让学生对实际问题反映的数学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探究出其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数学语言准确地表述,经历将一个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本节对于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和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课标中提出的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模型思想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本节中都有体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进一步体会看似抽象的整式运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用处,加深对相关内容的认识。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知道进价、标价、售价、利润、利润率之间的关系;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打折、利润问题,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本节课的教学以问题串的方式展开,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数学新知识,积累活动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通过用数学知识分析商家的各类打折现象,渗透诚信教育和理性消费观念。
  二、教学思考
  有关打折销售的实际问题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在小学的学习中也有初步认识,只是在解法上多用算术法求解。学生由于受小学算术方法的影响,不习惯代数的思考方式,往往不知如何思考。本节课是一元一次方程应用的第二节课,学生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对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
  “打折销售”是对本章内容的深化和延伸,我把教学重点确定为: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定重点的原因是: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就是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这恰恰也是与小学算术法的不同之处。要实现这一过程需要学生认真审题,正确理解表示数量关系的關键性词语,理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设出适当未知数,引入数学符号,用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出其他未知量,将实际问题数学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我把教学难点确定为:进一步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本节课的难点难在等量关系不再那么直接,要复杂一些,需要学生结合具体问题自己去寻找。
  教学中将思考的过程以问题串和填空的形式呈现出来,先由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内相互交流,学生间产生不同的想法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说理解释,做到有理有据,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教学过程中,用幻灯片展示今年3.15晚会中曝光的有关打折销售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并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发现:对于消费者来说,“打折”能买到实惠;但追逐利益是商家本性,对商家来说“打折”是一种促销手段,要在诚信的前提下获取利润。消费者也不能盲目购物,要根据自己的需要理性的消费。
  评价学生时既要看学生是否会列出方程和解方程的正确与否,还要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程度以及在活动中的思维过程。在建立方程模型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能否理解题目的意思,能否思考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否列出方程表示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还应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提出不同的、有价值的解题策略。对于表现突出的同学,要给予表扬。允许学生在列方程时选择不同的方法,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了了解学生课程目标的达成状况,我设计了书面测试题。测试题的选取力求问题生活化、趣味化,还要便于评价和发展学生的模型思想,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案例实录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师生活动
  师:相信大家一定有过去商场逛商店的经历,你在商店里看到有关商品销售的什么现象呢?
  学生回答见到的各种现象.
  师:刚才大家说到的这些都是商家进行促销的方式,促销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较多的利润。打折销售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促销方式,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列方程解决与商品销售有关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2.设计目的
  通过学生的举例,让学生意识到 “打折销售”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与生活密不可分,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迫切的需要用我们的数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3.活动预期
  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短时间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形成较高的课堂关注.
  【第二环节】借助实例引入与销售有关的量,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
  1.师生活动
  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商品销售中的有关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尝试做一次老板。现在我们从一批衣服的购进开始今天的学习。
  师:假设我们购进了一批单价是100元的上衣,接下来你们想怎样卖掉这批衣服呢?
  学生甲:我想以150元的单价卖,这样我这件上衣能赚50元。
  学生乙:我觉得过几天就是黄金周,我想在150元的基础上8折优惠卖出,这样虽然一件赚20元,但是我认为销量会多一些,总赢利不会少。
  学生丙:我想在100元的基础上加价50%,再打折出售。
  (出售商品的最终目的是获取利润,对学生的不同想法提出表扬,进一步表扬乙同学,能抓住黄金周,迎合消费者的心里,薄利多销。)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知道100元是进价(有时也称成本价),150元是标价,也能算出售价是150×80%=120元,利润是120-100=20元。教师引导学生算出利润率,告诉学生50%是提高率,8是折扣数。)教师给出以下板书,这样就得到了商品销售中的各个量以及它们间的关系图。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与小组成员交流,得出它们间的关系是:
  标价=成本价×(1+提高率); 售价=标价× ;
  利润=售价-成本价; 利润率=
  2.设计目的
  “打折销售”虽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但学生这方面的经验不多。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一批商品由购进到卖出,再到盈利、计算利润率的整个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商品销售中的各个量间的关系。
  3. 活动预期
  学生在具体的题目中能算出各个量的值,在用语言表述关系时存有困难,需在小组充分交流和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出具体的数量关系。
  【第三环节】小试身手,初步经历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
  1.师生活动
  幻灯片展示: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8折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仍获利15元,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多少元?
  师:想一想本题涉及到哪些量?
  学生回答本题涉及到成本价、标价、售价、利润
  师:若设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 元,你能用含 的代数式表示其他的量吗?
  学生回答标价是(1+40%)x;售价是(1+40%)x×80%;利润是(1+40%)x×80%-x
  师:你由题目中的那句话得出标价是 (1+40%)x?
  学生:由“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得到的。
  师:售价是(1+40%)x×80%和利润是(1+40%)x×80%-x呢?
  学生:由“又以8折优惠卖出”得到售价是(1+40%)x×80%.由“利润=售价-成本价” 得到利润是(1+40%)x×80%-x。
  师:问题中有怎样的等量关系?
  学生:利润=售价-成本价,由“每件仍获利15元”得到(1+40%)x×80%-x=15
  (实现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列出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
  学生解方程,再用方程的解解释实际问题,体会方程的出现源于解决问题的需要,也从中体会学习方程的意义和方程的应用价值,理解数学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
  2.设计目的
  学生受小学算术方法的影响,不习惯代数的思考方式,所以采用问题串和填空的形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对实际问题反映的数学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探究出其中的数量关系,并用数学语言准确地表述,经历将一个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3. 活动预期
  (1)找出本题中涉及到的量。
  (2)在教师给出恰当的未知数后,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语句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出其它未知量。
  (3)根据关键语句,结合对题意的理解,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第四环节】学以致用,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1.师生活动
  幻灯片展示:例1 某商场将某种商品按原价的8折出售,此时商品的利润率是10%,已知这种商品的进价为1800元,那么这种商品的原价是多少?
  (在第三个环节进行完后,学生初步掌握了分析问题的方法,所以例1的解决完全放手给学生,在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每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展示本题的做法)
  假设这种商品的原价是x元,学生根据找到的等量关系列出了不同的方程.
  方法1:根据“利润率= ”,列出的方程是
  方法2:根据“利润=售价-进价=利润率×进价”,列出的方程是
  方法3:根据“进价+利润=售价”, 列出的方程是
  2.设计目的
  在初步掌握了分析问题的方法后,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一题多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活动预期
  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体会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培养发散思维,大致了解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第五环节】达标检测,评价矫正,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1.学生活动
  1. (1)超市店庆促销,某种书包原价每个x元,第一次降价打“八折”,第二次降价每个又减10元,经两次降价后售价为90元,则得到方程 .
  2.(2)互联网“微商”经营已成为大众创业新途径,某微信平台上一件商品标价为200元,
  按标价的五折销售,仍可获利20元,则这件商品的进价为 .
  3. (3)消费者刘先生在“天猫网”某网店花29.9元购买了一件正在搞“仅此一天”促销活动的窗帘.。
  (1)若网店是按6折优惠卖给刘先生的,请算出窗帘的原价.。
  (2)事后刘先生发现该窗帘的宣传页面连续数天使用了“仅此一天”的宣传用语,于是刘先生向12315中心进行了投诉.谈谈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2.设计目的
  进一步熟悉进价、标价、售价、利润、利润率之间的关系;能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打折、利润问题,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3.活动预期
  通过第3题的第(2)问,让学生认识到网店虚假广告的销售行为属于典型的消费欺诈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违背了诚信原则,误导了消费者的购买意向,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应加大对虚假广告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净化网络消费环境,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第六环节】总结串联、纳入系统
  1.学生活动 与大家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对于本节课的学习还有什么困惑?
  (1)知道了商品销售中各个量之间的关系,学会了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打折销售问题;
  标价=成本价×(1+提高率); 售价=标价×
  利润=售价-成本价; 利润率=
  (2)知道了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
  (3)体会了方程的应用价值. ;
  (4)销售商品时,在诚信当先的基础上,采用合适的销售策略创造较多的利润.。
  2.设计目的
  梳理知识的内在联系,提炼思想方法,从知识的学习、方法的领悟等方面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使学生将本节课所学知识纳入方程学习的知识体系.。
  3. 活动预期
  学生能总结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数学建模思想的意识需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
  【第七环节】布置作业
  必做:课本146页2、3、4题;选做:课本146頁1题。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我是在深入领会教科书编写意图,充分挖掘与本节课有关的教学资源,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认知基础,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主线对整堂课的教学活动进行了设计的,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及诚实守信、理性消费等人生价值观.。
  将实际问题数学化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我在教学活动充分展现了这一过程.。为了解决实际问题,选择了恰当的未知数,引入了数学符号,再用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其他未知量,结合题意找到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又进一步让学生解释方程中每个代数式的含义.。通过强化实际问题与数学问题之间的转化,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应用能力,也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的价值.。
  不足之处是对教学思考中的“德育实现策略”及案例实录中体现德育点的环节不够深入,个别地方语言不够精炼。.
  全文刊登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传统的物理教学偏重于知识的传授,把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机械模仿和死记硬背当中,忽略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在学生和教师都具备创新意识和理念的前提下,才能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文章提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途径: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中学生;创新意识  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只有
期刊
启发式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是否得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率的高低,语文课堂上教学环节多而杂,笔者难以进行面面俱到的论述,下面主要从导入艺术、提问艺术、情感交流艺术和板书艺术这四个方面来谈。  一、导入艺术  一个好的开头是一堂语文课成功的一半。要想使语文课堂导入更有启发性,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激发学生迅速进入课堂角色。  创设情境激趣法。创设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
期刊
爱心、耐心是打开学生心结的良药;爱心和耐心是教学的无价之寶。  看待学生要用爱心的眼光,辅导学生要有耐心的磨练,管教学生要带着恒心的行为。每一个孩子都需要真诚地去赏识,教师要学会不断寻找孩子身上的优点;每一位学生都需要去赞扬,需要用真心的去塑造每一位孩子,把孩子可爱的天性发掘出来并发扬光大。  从事教书育人,需要教师在平日的工作中放下架子,调整心态,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去耐心引导和启发学生不断地完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课程在小学阶段中所处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一门课程,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对于学生智力的开发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在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也有着非比寻常的帮助。小学数学科目中的应用题一直都是小学课程教学中的难点,这是由于应用题包括了语义的理解,数学知识的不同方面,其中涉及很强的逻辑性,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对数学知识的综合掌握能力。本文主要从多媒体的教学实践入手,就
期刊
我从事心语滚动作文的实践、研究,已有五年之久,回顾自己走过路程,真的是感触很深,可以用感慨万千来概括。  首先值得回味是六年级,由于我们学校师资的紧缺,当升六年级时,我们学校做出了一个非人所思的做法:把原来的四个班,合并为三个班。这样,每个班的人数达到了八十多,教室里,几乎每个角落都坐满了人,学生的课堂纪律很难维持,再加上这么多人,作业一节课只能看一半。这样,我就想一定要让每个学生都得听课,向课堂
期刊
摘要:本文着力探究如何营造轻松、愉快小学语文教学气氛氛,提高语文教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教学心态 课堂气氛 学习效果  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师生共同合作交流的氛围,它是课堂教学是否能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教学课堂气氛,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开发理解运用能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怎么创造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
期刊
教材简析:  “认识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的含义,体会角的基本特征,并感知角的大小。  共安排了两个例题:第一道例题是在观察实物的基础上抽象出角的图形,认识角的形状,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并通过观察直接判断角的大小。接下来的“试一试”让学生通过做活动角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的含义。“
期刊
谈到数学,很多人都认为它是纯理性的东西,较枯燥,不好学。其实,大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任何数学知识,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它的模型。”可见,数学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它来源于丰富多彩的生活。所以,新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教学实践我认识到,数学教学只有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才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识规律,才能使学生在现实中具体形象的理解和掌
期刊
摘要:課程改革之后,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数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以人为本,并且充分发挥出学生具备的潜能,重点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分层教学策略恰好能够实现该目标。本文主要对中学教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策略的进行了实践与分析。  关键词:中学数学 课堂教学 分层教学  近几年来,因为我国加大了中学教育的普及力度,所以使中学学生数量快速增长,但是整
期刊
教材简析:  课文讲述了印度科学家拉曼从地中海轮船上一个小男孩的好奇心中得到启示,从而研究出海水呈蓝色的原因,并从固体、液体、气体中分别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表现了拉曼不断探索,致力于科学研究的精神。  课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8自然段)写在地中海的轮船上拉曼向一个小男孩解释海水之所以呈蓝色,是因为它反射了天空的颜色。  第二部分(第9—13自然段)写拉曼对自己向小男孩的解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