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1.看铜质、掂重量rn从铜器的重量上来说,一般商前期器轻薄,商后期器重质厚,庄重雄伟.西周器有铭而浑厚,春秋战国之器轻薄精细.到了汉代铜器重拙粗矮.rn2.看皮壳、辨锈色rn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看铜质、掂重量rn从铜器的重量上来说,一般商前期器轻薄,商后期器重质厚,庄重雄伟.西周器有铭而浑厚,春秋战国之器轻薄精细.到了汉代铜器重拙粗矮.rn2.看皮壳、辨锈色rn真锈有绿、蓝、红、黑等多种颜色,有金属光泽.在贴骨处是黑锈,其上层是红锈,再之上是蓝或绿锈.凡锈色单一,质地疏松,一抠就掉,或用酒精一擦就掉,一般都是“速成”赝品.
其他文献
2019年2月,我到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观看颜真卿特别展,四次排长队近距离拜观颜真卿《祭侄文稿》真迹,也整体通览了自甲骨金文至晚清的中日书法名作巨制,感受颇深.rn一、日本学
《祭侄文稿》在书法史上的地位是无可置疑的,元代鲜于枢认为“唐太师鲁公颜真卿书《祭侄季明文稿》,天下行书第二……”基于历代对《祭侄文稿》的高度评价,常有学者因人论书,
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书的《祭侄文稿》与王羲之的《兰亭序》、苏轼的《寒食帖》并称为“三大行书法帖”.rn《祭侄文稿》是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文稿追叙了安禄山反叛时期,
《兰亭序》和《祭侄文稿》都是中国古代行书艺术的巅峰之作,但风格差异较大.《兰亭序》清丽刚健,风度翩然,代表着东晋门阀士大夫的审美追求.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则刚劲遒
那是盛夏的六月天,知了声声。窗外碧绿的浓荫闪烁着金色的阳光,偶尔掠过一只细长的飞鸟,我甚至听见羽毛擦过风的声音。一眨眼就到了最后一天。偌大的礼堂里,最前排有一个位置空空荡荡。我的心头像被硬生生割去一块肉似的疼。“今天是离别母校之日……”那呆板的声音还在施展催眠术,然而我的心早已不在此处。我寻觅着,谛听着,在遥远的风里…… “我怎能把你比作夏天?你不独比它可爱,也比它温婉……” 但是,鲍西娅先生
科学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教师教育研究的火热开展.本文通过分析整理多篇国外文献,梳理出已有研究中关注的科学教师教育的5个主题:教师知识、教师观念、教学实践、教师教育政
关于颜真卿书写《祭侄文稿》心境和事件背景的问题,我觉得是因人而异,不同的书画家在遇到同样问题的时候可能表现的方式是不同的.例如弘一法师如果出家之后遇到和颜真卿相同
大禹治水以后,禹用青铜铸造了九个大鼎,用来注写天下大法.主要从夏商周直至秦汉,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6000年前的古巴比伦两河流域.最初出现的是小型工具或饰物.夏代始有青铜容
中国古代祭祀用的青铜器一般整套制作,以置于达官贵人的墓中,盛载供奉祖先的祭品.每套礼器均包含大量不同造型的青铜器,各有特定的名称.有意收藏各式青铜器的藏家,必须认识各
观物象、修内心rn“合于天造”是中国美学的极致追求,对于山水绘画来说,更是需要创作主体与自然首先进行一种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将情寓于景之上,在此过程中达成主客观之间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