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天水 741020
摘要:实施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有利于凝聚全社会重视高职教育的共识,提高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有利于引领高职教育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教育理念,探索示范性高职持发展之路,使其内化为制度,对于当好改革先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快改革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示范性高职 和谐教育 品牌 发展
Constructs the harmonious education idea,the making demonstrative quality brand
Wei Xiaohu Wei Dazhang
Abstract:The implementation demonstrative qual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nstruction,is advantageous in condenses the entire society to take the quality education the mutual recognition,enhances the quality education the social approval,is advantageous in eagerly anticipates the quality education the health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Constructs the harmonious education idea,the exploration demonstrative quality holds road of the development among them,causes to change into the system,regarding when good reforms the cutting edge,improves the education quality comprehensively,speeds up the reform advancement,has the extremely vital significance.
Keywords:Demonstrative qualityHarmonious education Brand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3-0128-02
“十一五”期间,由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组织,正式启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在全国现有1140多所高职的基础上,遴选出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以示范促改革、促发展,在有序竞争中营造和谐高职教育的氛围。作为首批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高职院校之一,我院2007年度入选全国示范性高职学院,站在新起点上,如何起到示范和引领的作用,迫切需要我们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与措施,主动探索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与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思路。
1.坚定办学主导思想,明确办学定位
示范性高职是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应运而生的,是高职教育的典范和改革的先锋。坚定办学主导思想,是引领学校教育健康发展根本保证,是示范性高职得以发展的灵魂,是服务社会的神圣历史使命,更是学校“核心的内涵”。“不谈指导思想或者鼓吹多元化的指导思想的文化是不可能成为和谐文化的”。[1]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规划学校的办学定位,确立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理清办学思路,按市场需要设置专业,不断进引课程建设和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并通过质量控制确保学生具备良好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最终使学院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2.构建和谐教育,明确办学目标
和谐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机制和状态,是相对不和谐而言的。在教育实践中,不和谐常常表现为学校决策和管理制度的落实和执行,教育者设计的教育内容和使用的方法,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和精神需要之间的差异,或者是受教育者之间、教育活动之间的不协调,这些都是困扰学校发展的突出矛盾问题。而和谐是具有活力的,能产生整体效应的联系,是人的一种成长需求。和谐教育的前提基础是传承和谐文化。“教育主要是文化教育,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都会过去,成为历史,其中重要的活动化为文化而保留下来。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主要形式,是文化积累的主要基础,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没有文化的积累,没有文化的传承,就没有文化的创新,没有文化的创新,就没有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2]党中央十分重视和谐文化的建设,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深刻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件和谐文化的根本”,[3]并强调要把这一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中。
构建和谐教育,是为实现办学目标创造条件的。“在发展定位和办学方向上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校内外生产实训基地建设上成为改革先锋;在学生职业技能和素质的全面发展养成,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就业指导与服务上树立起标杆。”[4]要真正起到示范性高职的这些作用,失去和谐教育理念的保证,只能是一纸空谈。
3.立足特色创品牌,谱教育改革新曲
示范性高职的本质在于特色和品牌。特色是示范性高职核心竞争力主导因素,“特色的形成标志着体系内的每一个成员都有了自己独特的生存和发展,从而使体系整体处于一种比较和谐的状态”。[5]有了特色,就能创造自身的比较优势,就会产生效益。突出特色,就是突出自身的比较优势,把这种特色发展为办学优势而最终才能成就品牌。示范性高职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品牌的竞争,从根本上说“学生是学校品牌最重要的载体,是学校品牌形象最生动、最直接的体现,学校品牌形象最终检验是对人才培育质量的检验。”[6]示范性高职要立足创品牌,就是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当好改革的先锋,积极尝试实行灵活开放的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大胆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加大校本课程开发力度,积极推进课程和教材改革,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稳定构建毕业生就业网络。如果说人才是一种特殊产品,那么,专业就是产品的结构,特色专业的毕业生就是拳头产品。因此,主动开展就业市场需要的分析,及时调整专业,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专业预见性,是保持学校品牌的支撑力量。
4.理清发展思路,走特色之路
周济部长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视频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这次建设的师范性高职院校,决不仅仅是投资建设的示范,更应是发展的示范,改革的示范,管理的示范”。发展是一个过程,是“硬道理”,学院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统领,谋划办学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作为管理的第一要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教育为中心,以技能培养为核心,以教育科研为动力,突击办学特色,做自己的路,坚持自主创新。要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上进引新探索,围绕高职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设计教育的培养途径。在途径的具体设计过程中制定教学计划、构建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确定培养目标等。在立足实践的基础上,创建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教学与生产、学习与就业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着力提高教育质量,积极推进特色专业的建设,实现特色专业向品牌专业的转变;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为教师培训创造有利条件,使他们更好地担当起职业教学改革的重任;以体制和机制改革为动力,培育学校良性、长效、民主的管理环境,为学校的健康发展提供保证;以“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企业满意、让社会满意”作为办学服务的宗旨,坚持职业教育方向不动摇,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为促进就业服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为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职业能力服务。
5.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重落实、有效、长效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做为示范性高职,在发展的新阶段上,不仅要培育学校教育细胞的和谐发展,而且要促进社会宏观结构的和谐发展要努力,用思想引导、政治优势、法制规范、道德力量化解各种利益冲突,从力量团结、矛盾处理、困难解决、社会稳定等渠道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对当前校园内学生中存在的矛盾不和谐现象不能等闲视之,麻木不仁,而要有针对性地展开思想法治教育,坚持以学生为本,立德树人的为学要求。尊重学生的合理选择和建议,关注学生的现实需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学生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齐头并进。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和方法上努力探索,拓宽视野、建立健全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课堂教学主导、校园文化引导、社会实践向导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共青团组织、学生组织重要作用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则的长效机制,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有力保障。
6.做育人模范,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教育的本真诉求,培养“四有”新人,是党和人民赋予高等院校光荣而神圣的使命。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做人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对高职当前普遍存在的“重科学、轻人文”、“重智轻德”的失衡发展问题要进行实质性的改变,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主动尝试通识教育,打造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校外实践多方面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全方位、立体式人文素质教育体系,不断深化人文素养教育,带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加深示范性高职的文化底蕴。
7.开放中求生存、过程中求质量
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因此决定立足市场办学的高职教育必须也是开放的,“示范性高等职业建设院校要用开放的方法去建设专业,也就是向学校各个服务的产业开放,向所服务的社会开放。”[7]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思想,把握市场脉膊,搭建就业平台。示范性高职“即要正视市场,适应市场,又要解剖市场,超越市场”。[8]走出校门,走向市场,进行质量回访,是“走出去”,回访加强了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了解了市场行情,宣传了校情。“请进来”是请用人单位和出色的校友来校指导教学,展示市场用人的标准和理念,开阔学生的求知视野,通过开放型刺激带动实践性,真正体现“双向介入”的精神,使实践性教育观念在交融中达到自然的升华。质量是示范性高职生存发展的关键,是教学的中心工作,“学校今天的质量,就是学校明天的市场”,提高质量关系到学生的未来,涉及到千家万户,是大学生自己的事情,是老百姓们的强烈愿望,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需要。
8.抓实践教学、促教研相长
“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发达的和专业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教育的训练,”[9]不难看出,职业是需要职前训练的,实践性教学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办出高职特色的关键因素之一。立足实践的教学,更应突出理论创新的效果,把教学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中学,学中求,教研相长,以科研为先导,以科研促发展,不断开拓职业教育的新领域。“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示范性高职要做出表率,必须秉承科研兴校理念,走内涵发展道路,忽视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习惯于养尊处优的态度,必然会使自己变的黯然失色。
作为高职的示范学院,当前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严格的讲,入选的建设院校并非都十全十美,特别是在办学思想转变上,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尤其是与行业或者是服务对象的深度融合上,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为不负时代寄予的厚望,我们应“志存高远,审时度势,认清方位,宠辱不惊”,更应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求示范性高职“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之真,务长期艰苦创业之实,积极进取、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在不满足中期盼,在期盼中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 周远清.和谐文化建设与中国高等教育[J].中国主教研究.2007.3:2
[2] 杨叔子.校园文化与时代精神[J].中国高教研究.2007.3:3
[3]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6-10-11
[4] 《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7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育厅函〔2007〕47号
[5] 张德祥.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大学和谐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7.1:5
[6] 闫德明.学校品牌的涵义、特性及其创建思路[J].教育研究.2006.8:82
[7] 张尧学.端正思想建设好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J].中国高等教育.2007.3/4:61
[8] 韩延明.论高等教育面向市场背景下大学精神的铸就[J].教育研究.2007.5:33
[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95
摘要:实施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有利于凝聚全社会重视高职教育的共识,提高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有利于引领高职教育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教育理念,探索示范性高职持发展之路,使其内化为制度,对于当好改革先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快改革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示范性高职 和谐教育 品牌 发展
Constructs the harmonious education idea,the making demonstrative quality brand
Wei Xiaohu Wei Dazhang
Abstract:The implementation demonstrative qual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nstruction,is advantageous in condenses the entire society to take the quality education the mutual recognition,enhances the quality education the social approval,is advantageous in eagerly anticipates the quality education the health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Constructs the harmonious education idea,the exploration demonstrative quality holds road of the development among them,causes to change into the system,regarding when good reforms the cutting edge,improves the education quality comprehensively,speeds up the reform advancement,has the extremely vital significance.
Keywords:Demonstrative qualityHarmonious education Brand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3-0128-02
“十一五”期间,由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组织,正式启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在全国现有1140多所高职的基础上,遴选出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以示范促改革、促发展,在有序竞争中营造和谐高职教育的氛围。作为首批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高职院校之一,我院2007年度入选全国示范性高职学院,站在新起点上,如何起到示范和引领的作用,迫切需要我们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与措施,主动探索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与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思路。
1.坚定办学主导思想,明确办学定位
示范性高职是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应运而生的,是高职教育的典范和改革的先锋。坚定办学主导思想,是引领学校教育健康发展根本保证,是示范性高职得以发展的灵魂,是服务社会的神圣历史使命,更是学校“核心的内涵”。“不谈指导思想或者鼓吹多元化的指导思想的文化是不可能成为和谐文化的”。[1]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规划学校的办学定位,确立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理清办学思路,按市场需要设置专业,不断进引课程建设和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并通过质量控制确保学生具备良好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最终使学院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2.构建和谐教育,明确办学目标
和谐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机制和状态,是相对不和谐而言的。在教育实践中,不和谐常常表现为学校决策和管理制度的落实和执行,教育者设计的教育内容和使用的方法,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和精神需要之间的差异,或者是受教育者之间、教育活动之间的不协调,这些都是困扰学校发展的突出矛盾问题。而和谐是具有活力的,能产生整体效应的联系,是人的一种成长需求。和谐教育的前提基础是传承和谐文化。“教育主要是文化教育,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都会过去,成为历史,其中重要的活动化为文化而保留下来。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主要形式,是文化积累的主要基础,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没有文化的积累,没有文化的传承,就没有文化的创新,没有文化的创新,就没有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2]党中央十分重视和谐文化的建设,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深刻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件和谐文化的根本”,[3]并强调要把这一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中。
构建和谐教育,是为实现办学目标创造条件的。“在发展定位和办学方向上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校内外生产实训基地建设上成为改革先锋;在学生职业技能和素质的全面发展养成,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就业指导与服务上树立起标杆。”[4]要真正起到示范性高职的这些作用,失去和谐教育理念的保证,只能是一纸空谈。
3.立足特色创品牌,谱教育改革新曲
示范性高职的本质在于特色和品牌。特色是示范性高职核心竞争力主导因素,“特色的形成标志着体系内的每一个成员都有了自己独特的生存和发展,从而使体系整体处于一种比较和谐的状态”。[5]有了特色,就能创造自身的比较优势,就会产生效益。突出特色,就是突出自身的比较优势,把这种特色发展为办学优势而最终才能成就品牌。示范性高职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品牌的竞争,从根本上说“学生是学校品牌最重要的载体,是学校品牌形象最生动、最直接的体现,学校品牌形象最终检验是对人才培育质量的检验。”[6]示范性高职要立足创品牌,就是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当好改革的先锋,积极尝试实行灵活开放的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大胆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加大校本课程开发力度,积极推进课程和教材改革,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稳定构建毕业生就业网络。如果说人才是一种特殊产品,那么,专业就是产品的结构,特色专业的毕业生就是拳头产品。因此,主动开展就业市场需要的分析,及时调整专业,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专业预见性,是保持学校品牌的支撑力量。
4.理清发展思路,走特色之路
周济部长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视频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这次建设的师范性高职院校,决不仅仅是投资建设的示范,更应是发展的示范,改革的示范,管理的示范”。发展是一个过程,是“硬道理”,学院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统领,谋划办学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作为管理的第一要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教育为中心,以技能培养为核心,以教育科研为动力,突击办学特色,做自己的路,坚持自主创新。要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上进引新探索,围绕高职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设计教育的培养途径。在途径的具体设计过程中制定教学计划、构建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确定培养目标等。在立足实践的基础上,创建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教学与生产、学习与就业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着力提高教育质量,积极推进特色专业的建设,实现特色专业向品牌专业的转变;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为教师培训创造有利条件,使他们更好地担当起职业教学改革的重任;以体制和机制改革为动力,培育学校良性、长效、民主的管理环境,为学校的健康发展提供保证;以“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企业满意、让社会满意”作为办学服务的宗旨,坚持职业教育方向不动摇,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为促进就业服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为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职业能力服务。
5.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重落实、有效、长效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做为示范性高职,在发展的新阶段上,不仅要培育学校教育细胞的和谐发展,而且要促进社会宏观结构的和谐发展要努力,用思想引导、政治优势、法制规范、道德力量化解各种利益冲突,从力量团结、矛盾处理、困难解决、社会稳定等渠道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对当前校园内学生中存在的矛盾不和谐现象不能等闲视之,麻木不仁,而要有针对性地展开思想法治教育,坚持以学生为本,立德树人的为学要求。尊重学生的合理选择和建议,关注学生的现实需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学生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齐头并进。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和方法上努力探索,拓宽视野、建立健全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课堂教学主导、校园文化引导、社会实践向导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共青团组织、学生组织重要作用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则的长效机制,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有力保障。
6.做育人模范,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教育的本真诉求,培养“四有”新人,是党和人民赋予高等院校光荣而神圣的使命。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做人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对高职当前普遍存在的“重科学、轻人文”、“重智轻德”的失衡发展问题要进行实质性的改变,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主动尝试通识教育,打造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校外实践多方面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全方位、立体式人文素质教育体系,不断深化人文素养教育,带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加深示范性高职的文化底蕴。
7.开放中求生存、过程中求质量
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因此决定立足市场办学的高职教育必须也是开放的,“示范性高等职业建设院校要用开放的方法去建设专业,也就是向学校各个服务的产业开放,向所服务的社会开放。”[7]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思想,把握市场脉膊,搭建就业平台。示范性高职“即要正视市场,适应市场,又要解剖市场,超越市场”。[8]走出校门,走向市场,进行质量回访,是“走出去”,回访加强了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了解了市场行情,宣传了校情。“请进来”是请用人单位和出色的校友来校指导教学,展示市场用人的标准和理念,开阔学生的求知视野,通过开放型刺激带动实践性,真正体现“双向介入”的精神,使实践性教育观念在交融中达到自然的升华。质量是示范性高职生存发展的关键,是教学的中心工作,“学校今天的质量,就是学校明天的市场”,提高质量关系到学生的未来,涉及到千家万户,是大学生自己的事情,是老百姓们的强烈愿望,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需要。
8.抓实践教学、促教研相长
“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发达的和专业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教育的训练,”[9]不难看出,职业是需要职前训练的,实践性教学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办出高职特色的关键因素之一。立足实践的教学,更应突出理论创新的效果,把教学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中学,学中求,教研相长,以科研为先导,以科研促发展,不断开拓职业教育的新领域。“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示范性高职要做出表率,必须秉承科研兴校理念,走内涵发展道路,忽视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习惯于养尊处优的态度,必然会使自己变的黯然失色。
作为高职的示范学院,当前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严格的讲,入选的建设院校并非都十全十美,特别是在办学思想转变上,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尤其是与行业或者是服务对象的深度融合上,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为不负时代寄予的厚望,我们应“志存高远,审时度势,认清方位,宠辱不惊”,更应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求示范性高职“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之真,务长期艰苦创业之实,积极进取、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在不满足中期盼,在期盼中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 周远清.和谐文化建设与中国高等教育[J].中国主教研究.2007.3:2
[2] 杨叔子.校园文化与时代精神[J].中国高教研究.2007.3:3
[3]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6-10-11
[4] 《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7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育厅函〔2007〕47号
[5] 张德祥.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大学和谐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7.1:5
[6] 闫德明.学校品牌的涵义、特性及其创建思路[J].教育研究.2006.8:82
[7] 张尧学.端正思想建设好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J].中国高等教育.2007.3/4:61
[8] 韩延明.论高等教育面向市场背景下大学精神的铸就[J].教育研究.2007.5:33
[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