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来源 :中国计算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与SAP中国研究院合作项目——智能制造示范产线启动之后,本报记者采访了沈阳自动化所(以下简称沈自所)具体负责该项目的刘意杨博士,请他谈谈智能制造在产业转型升级中扮演的角色。
  本报记者:产业升级是国家产业战略。沈自所作为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权威研究机构,你们在智能制造的产业转型升级中扮演什么角色?
  刘意杨:智能制造是未来制造的先进生产组织模式,企业在深度信息感知和生产装备全网络互联的基础上,通过制造信息系统和制造设备物理系统(CPS)的高度同步融合,能够实现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快速建立定制化、自动化的生产模式,并最终实现高效优化的生产制造。
  智能工厂是实现未来智能制造的关键要素之一,是企业物资流、信息流、能源流的枢纽节点,是企业从创新设计到产出智能产品的重要制造环节,是制约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智能制造过程中,首先攻克的科技创新的高地。
  当前,我国正处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通过对智能制造系列关键技术的攻关,将全面提升国内生产装备的智能化和物联化水平,大幅提升生产装备的使用效率,降低能耗和故障停机时间;将实现生产管、控、监一体化集成和自主优化,构建基于工业大数据的一体化监控管平台,使得典型领域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程度、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水平得到显著提升,能源、资源和污染物排放明显降低;将形成自主、完善的智能工厂技术与产品体系,构建基于自主标准的智能工厂产业链和生态系统,显著提升智能工厂产业的规模和国际竞争力。
  本报记者:信息技术时代来临之后,曾经为我国工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当今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制造业先进国家的产业趋势,这也给东北特别是像沈阳这样的装备制造业重镇,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请问沈自所在智能制造这一产业趋势下是如何定位自己的?
  刘意杨:“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特色之一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破解当前中国制造的发展瓶颈,实现转型升级。而中国制造业的现状是制造水平参差不齐,这就要求依靠智能制造技术同时推动不同水平企业的发展,既要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还要实现高端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针对上述现状,沈自所近年来在不同层面上进行了研究方向的布局,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可以推动制造业不同层面的技术提升。
  首先,针对自动化程度落后的企业,基于我所多年来在汽车、装备、印刷、有色金属、半导体、军工等行业装备研制和管理、控制系统设计、开发等方面大量案例积累的经验,可以帮助自动化程度较为落后的制造企业提升其自动化与信息化水平。
  其次,针对“工业4.0”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重点部署的基于CPS(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制造新模式,我所也已经提前做好了技术研究和攻关的部署,并提出了新的技术理念。早在 2009年,沈自所在王天然院士的带领下参与撰写了《中国至2050年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路线图》,其中已经明确提出了“泛在信息化智能制造”的理念,即多维度、透明化泛在感知发展,促成了以泛在信息技术为主要驱动力的新一代基于泛在感知的信息化制造和自动化技术——“泛在信息制造”时代的到来,这也成为新一代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可以预见,泛在信息制造系统将大幅度提高制造效率和产品质量,重构企业组织与业务流程,创新企业运作模式,极大地降低产品成本和资源消耗,为用户提供更加透明化和个性化的服务,并将最终成为人机和谐的基于泛在信息的智能制造的发展方向。
  针对上述的研究方向,我所承担的中国科学院前沿探索项目——先导专项“海云网络环境下的新一代物理信息感知系统”,将对云制造服务、服务合成引擎、语义化信息集成、数字工厂库的建模与仿真、软件定义的生产控制网络、生产系统结构的模拟与仿真等CPS型智能制造的相关关键技术的突破发挥重要作用,对实现基于云制造服务平台的、可动态重构的模块化智能制造新模式,以及构建未来智能工厂技术体系和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上述前沿研究的布局,我们正在探索基于云服务平台的生产过程智能管控和可动态重构的模块化智能制造等新的基于CPS的智能生产方式及其相关技术体系,从而应对未来智能制造的技术需求。沈自所基于上述布局,应该可以满足不同技术水平制造企业的需求,从而更好地推动“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
  本报记者:德国作为制造业的强国,且拥有全球最大的商务软件企业SAP,他们提出的“工业4.0”应该有很多地方值得借鉴和合作。请问沈自所是如何看待中国的智能制造与德国的“工业4.0”之间关系的?
  刘意杨:“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旨在通过三个十年“三步走”的战略,最终在建国100周年的时候,实现中国成为制造强国的梦想。“中国制造2025”始终贯穿应对新科技革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思想理念和措施,它涉及规模庞大的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整个产业的创新能力的提升,是针对整个中国制造业的未来进行布局。
  “中国制造2025”的主线是智能制造,主要特色是“互联网 ”、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通过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破解当前中国制造的发展瓶颈。
  该规划提出了九大任务、十大重点领域和五项重大工程。通过上述任务的实施,努力实现中国制造业的四大转变: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低成本竞争向质量效益竞争转变,由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最终使中国制造业主要领域具有创新引领能力和明显竞争优势,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德国的“工业4.0”战略的主旨是以CPS技术为核心,构建智能工厂,实现智能生产,并形成智能工厂的标准体系,确保德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争夺新一代技术与产业革命的话语权。其主要战略意图是:首先是最大程度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大规模生产高度个性化产品;其次是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数据流的标准化,缩短从设计到生产的周期。
  “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的“工业4.0”从大的方向上来说,是不谋而合、异曲同工的。二者相同之处,就是实现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业的深度结合,从而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从内容体量上来看,德国的“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1 X规划体系里的智能制造、两化融合的具体规划相当,更注重技术规划。而中国制造2025则是针对整个中国制造业的未来进行的布局。
  本报记者:德国的“工业4.0”将企业管理与生产过程管理两大部分融为一体。而这两部分恰好分别是SAP和沈阳自动化所的强项。在涉及跨领域的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你们是如何评价这种强强联手的?
  刘意杨:沈自所是我国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技术领域的“国家队”和“领头羊”。多年来,在我国机器人技术发展历史上,创造了20多项全国第一的纪录,研制出“蛟龙号”“潜龙一号”等一大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成果,对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沈自所又在国际上积极引领工业物联网、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其成立的“中国科学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未来将承担起解决我国相关领域重大技术难题的重任,是我国发展智能制造依托的重要科研力量。
  SAP公司是全球重要的企业管理软件供应商,是ERP解决方案的先驱,拥有全球排名第一的ERP软件。近年来德国提出了备受瞩目的“工业4.0”战略,其核心是依托信息技术构建智能工厂,而作为德国的“工业4.0”战略制定者和核心成员中唯一的信息技术企业,SAP公司是德国的“工业4.0”乃至全球智能制造系统软件的引领者。
  作为中德两国在智能制造领域的领导者,双方分别在生产过程与设备的智能管控和企业管理两个领域拥有坚实的技术和产品储备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未来的智能制造新模式中,企业管理与生产过程、生产设备的智能管控必将实现无缝集成和融合,从而使管理与控制系统融为一体,共同构造出CPS系统,使生产系统能够实现物联化和智能化运行。
  针对未来的智能制造技术发展趋势,双方拥有技术和产品上非常好的互补性,通过技术的集成、融合与联合创新,共同打造出智能工厂的解决方案,必将助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为中国“互联网 ”、“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发挥卓越的作用。
其他文献
许多5G的应用都必须依靠SDNFV的创新架构。没有SDNFV,就不可能有5G丰富多彩的应用。SDN、NFV与5G、产业互联网、物联网等的融合将成为下一代网络建设的最大亮点。  “今年是SDNFV的黄金年。”北京天地互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东在6月1日开幕的2016全球SDNFV技术大会上这样表示。到今年已经连续举办了4届的SDNFV技术大会见证了SDN、NFV在运营商网络、企业网络和云数据中心
3月7日,纷享销客在京发布品牌战略,本次发布会的主题是“改变”。大会宣布了三件事。一是纷享销客的“销”变成了“逍”,二是宣布又拿到了新的融资(具体数字未透露),三是推出更多移动办公的功能。  纷享逍客几乎每隔一年就会做一次战略改变。但从最新发布的信息来看,今年的变化似乎“大了点儿”。  以变应万变  “纷享逍客是因势而变、因梦而变,不断变化也是为用户和产业创造更大价值。”纷享逍客CEO罗旭在发布会
今年“两会”提出的“互联网 ”很快就在业界掀起热潮。到底“互联网 ”该如何落地?用友优普依旧亮出USMAC企业互联网应用模式。和去年偏重于概念和理论研究不一样的是,今年用友优普已经进入实际落地,各项工作更加脚踏实地。  对于今年“两会”提出的“互联网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具体策略。用友网络于去年提出的企业互联网,与互联网 可以说是异曲同工。  社交平台是新入口   作为用友网络专门服务成长型企
本报讯 3 月8 日,全球安全内容共享、监管通信与合规服务提供商Merrill Corporation 宣布在香港揭幕全新数据中心。新数据中心提供的服务将使众多客户从中受益,包括区域性储存、国际合规服务、增强的亚洲语言功能、站点范围文本搜索与增强的文档处理能力、 本地化的服务等。  Merrill亚洲区域董事总经理Nancy Yu女士表示:“在亚洲推出 DataSite清楚表明Merrill在战略
北京金恒博远冶金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恒博远)成立于2008年,是专业从事虚拟仿真实训软件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位于北京科技大学国家科技园内,研发中心设立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校创意基地,研发产品应用于学校学生实践教学及企业员工岗位培训。公司系列软件依托北京科技大学丰硕的教研成果及实践教学经验,结合公司雄厚的软件技术开发实力及专业的技术支持与服务联合开发研制而成。  公司技术优势  公司产
本报讯 高德纳咨询公司(Gartner)最新预测显示,无论在成熟抑或新兴的汽车市场,联网汽车的产量都在迅速增长。这种新式汽车通过嵌入式通信模块或是移动装置联机实现数据互联功能,产量预计到2016年将达到1240万辆,到2020年将达到6100万辆。  高德纳预计,从2016年到2020年,未来的联网汽车应用将推动情景信息(图像检测和地理定位等)的需求增长150%。为了使汽车变得更加自动化并更加清洁
当前,“供给侧改革”已经成为政府和企业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但在企业管理领域,管理软件作为供给侧的重要部分却鲜被提及。殊不知,国内企业管理软件产品的供需市场与生活消费品、工业品一样,也面临严重“失衡”,一方面是低价同质产品过剩,另一方面要花大价钱购买国外的高端产品。  对中国企业来说,转型创新的需求侧重虽有差异,信息化需求却是刚性的,在“互联网 ”还是“ 互联网”的讨论和期待中,客户只希望寻找到高品
对于大多数商业用户来说,在选购外置存储设备时,实用是他们最先考虑的,因为性能稳定、速度快是最重要的,当然如果在实用的基础上更加时尚那就是极好的了,毕竟现在笔记本电脑、智能终端的外观都越来越时尚,一个傻大黑粗的移动硬盘会显得格格不入。  希捷和旗下的莱斯(LaCie)近日共同发布了多款外置存储设备,在提供高性能、高稳定性的同时,试图让用户在购买时有更多时尚外观可以选择。  “目前,消费者在选择高性能
成都天府软件园是国家软件产业基地之一、国家软件出口创新基地、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园区,位于成都高新区南部园区核心地带,园区已开发建筑面积150余万平方米。  同时,天府软件园已获得“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中国大学生创业园(成都)”。  目前,天府软件园已成为成都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要载体,成都高端软件
●微软披露“云”落地收入1亿美元  根据微软提交的SEC文件,“商业云”业务营收增长114%,达到13亿美元。这部分业务已经连续6个季度实现超过100%的增长,成为微软各部分业务中最闪亮的部分。  ●英特尔收购Altera直指互联网  传英特尔欲百亿美元收购Altera,后者本质上是芯片领域的软件企业,可提供可编程的、可定制的芯片解决方案。英特尔收购Altera,价值在于,无论多复杂的行业,在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