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眼底病论坛·第十六届全国眼底病学术会议·2015上海\”会议纪要
【机 构】
:
610041 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华眼底病杂志》编辑部,
【出 处】
:
中华眼底病杂志
【发表日期】
:
2015年31期
其他文献
“中国眼底病论坛·第十六届全国眼底病学术会议”初步预计2015年2月26-28日召开。会议由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跟底病学组与《中华眼底病杂志》编辑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华眼底病杂志》编辑部承办。现将会议征文要求及注意事项说明如下。
期刊
目的 观察溶血卵磷脂酰基转移酶1(LPCAT1)自发突变小鼠视网膜组织和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改变情况.方法 Lpcat1基因自发突变纯合子的rd11新生小鼠60只(实验组)和与之同龄的野生型C57BL/6J小鼠60只(对照组)纳入实验.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两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LPCAT1的表达情况.出生后3、6、9d和2、4、6、8周,行视网膜石蜡切片观察视网膜显微结构;行全视野F-ERG检
采用巩膜扣带手术治疗脉络膜脱离(CD)型L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手术成功率为35.4%~52.4%,手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手术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发生[1口-3].采用手术前口服泼尼松、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及手术后泼尼松逐渐减量的方法,可使视网膜复位率达到80%~90%[4-5].但是,对于一些不宜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能否以甲基泼尼松龙和(或)曲安奈德(TA)球周或眼内注射
目的 观察婴儿视网膜黄斑区形态及视网膜各层厚度变化.方法 随机选取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婴儿58例86只眼纳入研究.根据不同矫正胎龄对婴儿进行分组.其中,矫正胎龄<32周组10例14只眼;33~36周组26例39只眼;37~41周组12例18只眼;≥42周组10例15只眼.随机选择无器质性眼病的成人12名22只眼作为成人组.所有婴儿及成人均行便携式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着重观察婴儿黄斑区形
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语。已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例如:DNA、RNA、HBsAg、PCR等。不常用的、尚未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以及原词过长、在文中多次出现者,若为中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写出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缩略语;若为外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写出中文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其外文缩略语。
期刊
患者男,49岁.因左眼外伤后视物不清10年,反复发红伴胀痛不适6年加重1个月于2011年12月14日来我院就诊.10年前患者击打铁器时突然感觉左眼疼痛、流泪、视物不清.外院诊断为左眼角膜穿通伤眼内异物.因患者拒绝手术未予治疗.受伤后5个月因左眼外伤性白内障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异物是否取出不详.6年前突发左眼胀痛、发红伴视力下降,外院诊断为左眼葡萄膜炎,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仍反复发作
患者男,64岁.因双眼视力下降3个月余,伴双眼闪光感、眼胀、视物模糊、周边视物不清及暗光、强光下视力下降来我院眼科就诊.发病前1个月曾在当地医院行右耳前黑痣切除手术,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提示为基底细胞癌、切缘干净.手术后未行放射、化学药物治疗.我院眼科检查:双眼最佳矫正视力均为0.8.玻璃体未见细胞.双眼视盘颜色略淡,边界清楚.动脉血管略细.视网膜可见轻微斑驳样色素紊乱,未见骨细胞样色素沉着(图1)
目的 对比观察30%、50%剂量维替泊芬光动力疗法(PDT)治疗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队列病例研究.2007年3月至2013年8月行30%、50%剂量维替泊芬治疗的急性CSC患者88例92只眼纳入研究.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检查,统计时转换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间接检眼镜、彩色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吲哚青绿血管造影、频域光相
目的 构建E1区缺失的复制缺陷型5型重组腺病毒载体,探讨p16INK4a基因对肺癌细胞株A549细胞增殖与衰老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介导,将pAdCMV-p16INK4a与pJM17共转染人5型腺病毒E1基因转化的人胚肾细胞系293细胞,同源重组产生腺病毒空斑,用双重PCR筛选出携带p16INK4a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并感染肺癌细胞A549,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腺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