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联合吉西他滨对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来源 :山东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_f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吉西他滨对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胰腺癌PANC-1细胞,常规传代培养,采用MTT法检测终浓度为0、5、10、20、40 mmol/L二甲双胍或终浓度为0、0.1、0.2、0.4、0.8μmol/L吉西他滨干预时细胞增殖活性,以能够使细胞增殖活性降至50%左右时的二甲双胍和吉西他滨浓度进行后续实验。另取PANC-1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二甲双胍组、吉西他滨组、联合用药组,分别给予相应浓度的二甲双胍或(和)吉西他滨干预,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率,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结果随着二甲双胍、吉西他滨浓度升高,PANC-1细胞增殖活性逐渐降低,呈浓度依赖性(F分别为29.14、66.88,P均<0.01)。20 mmol/L二甲双胍或0.4μmol/L吉西他滨干预时,PANC-1细胞增殖活性降至50%左右,故以20 mmol/L二甲双胍和0.4μmol/L吉西他滨进行后续实验。二甲双胍组、吉西他滨组、联合用药组细胞迁移率及E-cadherin、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联合用药组细胞迁移率及E-cadherin、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二甲双胍组、吉西他滨组(P均<0.05)。而二甲双胍组与吉西他滨组细胞迁移率及E-cadherin、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吉西他滨能够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二甲双胍能够提高胰腺癌细胞对吉西他滨的化疗敏感性。
其他文献
为了克服在频域中实现盲分离时所固有的位序不确定性和比例缩放问题对分离性能的严重影响,采用能量相关性的方法对每个频率段的分离结果进行排序。对真实环境中录制的语音信
在视频点播系统的构建中,人们往往注重于系统功能的全面性,而忽视了系统的易维护性和简单实用性。利用ASP脚本对象FileSystemObject的文件管理功能,构建了一个不需要数据库管
介绍了PVC四通管注射模设计,阐述了弯型芯的旋转抽芯过程以及模具顶出、回程及冷却系统设计.实践证明,该模具结构合理,生产的塑件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对等速万向节钟形罩冷缩径终成形工艺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并对冷缩径模具进行了运动分析仿真,其结果对钟形罩冷缩径成形工艺制定及模具设计有参考作用.
提出一种基于C/S架构的高能效数据管理平台,其设计是基于.NetFramework3.5和SQLServer,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图表化处理,使用户可以方便、直观地获取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并对传
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现代企业之间已经从传统的单纯产品的竞争逐步过渡到以信息化为特征的企业资源管理的竞争。企业资源管理软件ERP为现代企业提供了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以邻接矩阵为出发点,并根据邻接矩阵运算得到的可达矩阵判断是否存在从源点到目标点通路,然后从可达矩阵出发进行最短路径的搜索,这样的好处是减少了无效的搜索,从而减少了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