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腔麻醉的并发症防治与对策306例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an258268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分析硬膜外腔麻醉的并发症,并提出防治对策。方法:本组病例均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记录各种并发症,并进行分析。结果:血压下降48例,其中收缩压降低20~30mmHg 28例,31~40mmHg 16例,>41mmHg4例,收缩压<90mmHg 8例。局麻药毒性反应6例;呼吸抑制2例;神经损伤1例(45天后自愈);硬膜外血肿1例,经椎板切开减压,清除血肿痊愈;恶心呕吐12例;无脊髓前动脉综合症、硬膜外脓肿和全脊椎麻醉发生。结论:硬膜外麻醉的并发症与麻醉技术,局麻药用量,及患者体质有关,掌握其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 硬膜外腔 麻醉 并发症 防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4.069
  资料与方法
  2007年5月~2009年5月选择硬膜外麻醉306例,男126例,女180例;年龄18~68岁,平均38.6岁;体重45~86kg;手术类型:子宫切除术32例,阑尾切除30例,卵巢切除68例,剖宫产130例,输卵管吻合6例,胆囊切除12例,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6例,其他20例。ASA分级Ⅰ~Ⅱ级;患有下列疾病者不予选择硬膜外麻醉: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如脑脊髓膜炎、脊髓灰质炎、颅内高压症等;休克;背部皮肤感染,脓毒症;脊柱外伤和结核;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发作等。
  方法:①麻醉方法:硬膜外腔穿刺麻醉:根据手术要求,选择相应的脊椎间隙,患者取侧卧屈膝位,常规消毒、铺巾,在相应的脊椎皮肤用2%的利多卡因逐层浸润。然后用硬外穿刺针逐层进针,当针到达黄韧带时取下针芯,接上内有生理盐水和小气泡的注射器,推动注射器芯有回弹阻力感,气泡被压小,说明仍未到达硬膜外腔。再缓慢进针,一旦刺破黄韧带时有落空感,注液无阻力,小气泡不再缩小,回抽無脑积液流出,继而置入导管,3~4cm留在硬膜外腔,固定好导管供连续注药。局麻药选择:注入试验量:选择2%利多
  
其他文献
目的 检测宁夏地区回族人群X射线交错互补修复基因1(XRCC1)Arg280His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布,探讨XRCC1基因Arg280His位点多态性与宁夏回族食管癌患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马铃薯是一种粮菜兼用的作物,喜凉,适应生长温度18-25℃。广西柳江县秋冬季的地理自然环境正适合发展冬种马铃薯产业,可进一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提高农民收入。为了提
目的观察纳洛酮加用小剂量氨茶碱联合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60例分成2组,每组30例。呼吸暂停发作时2组均给予纳洛酮治疗,首次按0.1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AMI)1周后心外膜梗死边缘区心肌细胞瞬间外向钾电流(Ito)的影响。方法30只兔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MI组和参松养心胶囊+AMI组各10只,后2组采用
目的 观察东莨菪碱联合昂丹司琼术后止吐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部及妇科手术的成年患者100例,分为东莨菪碱联合昂丹司琼(Ⅰ)组和昂丹司琼(Ⅱ)组.Ⅰ组50例术毕静脉推
目的 探讨负压引流术对乳腺脓肿的疗效.方法 对于急性乳腺炎脓肿形成患者切开脓腔后使用持续负压引流术代替传统的术后换药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急性乳腺炎患者76例,除2例
患者,女,18岁。于4年前开始起出现不可抗拒的睡意和睡眠时间增多,嗜睡能被唤醒,醒后烦躁不安,言语幼稚,易激怒,暴饮暴食,很快又入睡眠状态,期间可以自理二便和摄食,无发热,无
目的研究血清抗核小体抗体(AnuA)水平与狼疮肾炎(LN)病理类型及其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狼疮肾炎34例进行肾脏病理,非狼疮肾炎76例)作为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