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学会作文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eng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语文老师要让学生掌握作文的方法和技巧,在实际生活中学会作文,提高写作水平。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引导留意观察,积累作文素材
  小学生作文实际上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但小学生往往容易忽略身边的事情,难以挖掘身边的题材,这需要教师恰当的引导。同时,生活是多样化的,由于生活在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认知水平中,每个学生对生活都有不同的看法和感受。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拓宽视野,学会观察的方法和技巧,积累写作素材,孕育创作的灵感。如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的云雾雷电、雨雪风霜、山河湖海、花草树木、鱼虫鸟兽,观察身边的人物、事件、风土人情,等等。同时也可以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参观、游览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等,通过认真观察活动的过程,细心体验其中的情趣,随时记录自己观察、体验的结果。还可以从电视、报纸、健康网络中获取素材信息。
  古语云:“处处留心皆学问。”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与学校生活息息相关,只要指导学生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它们都会成为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素材。
  二、指导用心阅读,学会谋篇布局
  阅读的过程是吸收间接经验、积累语言和形成语感的过程。语文教师要克服目前普遍存在的“读写分离”的弊病,有意识地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时,教师要注意对课文的整体结构和表达方法进行分析。如教学《莫高窟》这篇课文时,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懂得作者先从总的方面介绍了莫高窟,然后具体分述了各种辉煌的敦煌艺术,最后总结全文;认识记叙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的好处。如教学《黄山奇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学习作者运用了哪些生动的词语和表现手法把“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写得形象具体、生动有趣。通过“阅读—欣赏—总结”,让学生学会谋篇布局,积累表达方式、写作方法和技巧。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在学生对课文熟读精思、深入理解内容、掌握写作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习作练习,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就能不断地提高学生对作文的谋篇布局和表达的能力。
  三、有序加强练笔,形成写作习惯
  教师在对小学生作文的能力进行训练时,要遵循由浅入深、先易后难的原则,采取有效的训练措施,使之形成习惯。
  首先,进行经常性的口语训练,为练笔打下基础。教师要加强语言与文字的内在训练,以提高学生口头与书面的表达能力。如指导学生开展“课前三分钟活动”,让学生汇报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组织演讲比赛、续编故事等活动,切实提高学生口头作文的能力。
  其次,拓宽练笔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练笔活动。教师除了要按照教材安排的习作课程让学生练笔之外,还要指导学生以日常生活中所经历过的、所观察到的、所听到的、所想到的人、事、物为素材,加强课外练笔。例如:写题材宽泛,体裁、篇幅、字数不限的日记;组织班级活动,开展一场比赛、做一个有趣的游戏、搞一次野炊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后,把活动过程写下来;仿写与某课文相似的人和事;续编课文,如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时,文章最后“狼说完就往小羊身上扑去”,在学生们为小羊的命运担忧的关头,让他们发挥想象,根据自己的想法为课文编写出自己认为可能的结局。
  通过这些方式,学生们在生活中发现素材,记录自己的故事,刻画身边的事物,抒发真实的情感,留下成长的足迹。久而久之,学生们便会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作文的质量也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四、注重自评反思,不断总结提高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的文章是经过反复修改而成的。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观念,把“包办批改”转变为“指导修改”,注重培养学生自我修改、自我总结的能力,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与评判能力。
  引导学生对作文自评自改,要注意循序渐进的方法。首先要指导学生用好修改符号,培养学生规范写作、规范修改的能力。其次逐步提高批改要求,先从练习订正标点、字、词、句、段开始,然后逐步过渡到对段落的次序、篇章的结构等方面进行修改的训练。第三要以自我反思为主,兼用同桌互评、小组评议等多种形式。通过经常性地进行自评、互评,让学生们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悟写作的秘诀。第四要因人而异,关注学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对不同程度的“差生”给予更具体的指导;适当降低要求,变“篇”为“段”,让学生进行自评,获得提高。
  (责编 莫彩凤)
其他文献
冬季植物所进行的光合作用不能完全将农药吸收,多数进入大棚种植的植物对农药的需要量更大。农药残留量也会更大。因此,洗菜要更彻底。由于部分蔬菜农药残留较高,加之食用时没有
案例背景: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 是我市开展的“半小时课堂”的一个理念。在教学中,如何开展教学,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成了广大教师思考的内容,努力的方向。  案例再现:  师:读读课文,思考:为什么人们喜爱葡萄沟的葡萄?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本段有几句话?  生:有四句话。  师:读一读第一句,你知道了什么?  生1:葡萄种在山坡上。  生2:葡萄种在山坡的梯
结合高原地区羔羊养殖的实际情况,分析探讨了高原地区羔羊大肠杆菌的病因和防治措施,希望能够对养殖户提供一定的参考。
据最新统计,中国人的平均期望寿命是71岁,但国人的平均健康期望寿命只有63岁,也就是说我们的最后八年可能是病魔缠身。通过生活方式革命,我们可以使最后的八年活得更健康。
随着经济的进步,养猪业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食品的安全性也越来越被重视。生猪的集中检疫和定点屠宰成为国家控制和防止带病猪肉进入市场的关键环节,对市场秩序的维护、疫
介绍了鸡传染性腺胃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发病原因及治疗措施。
对一例疑似绵羊痘病例的发病情况、诊断过程及防控措施进行了介绍。旨在为相关疾病防治提供参考。
诗意的语文应成为我们语文教师不懈的追求。语文是以形象作词、用感情谱曲的生命之歌。它看上去是一幅幅多姿多彩、形象鲜明的画,读出来是一首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歌。  《燕子》是苏教版第八册中的一篇课文。文中那浸透着作者喜爱之情的句子,勾画出春日里那可爱无比的小燕子。在教者精心营造的诗意课堂中,灵动的文字如清亮的小溪流淌进孩子渴求的心灵,荡漾起美丽的涟漪,激发起孩子们丰富的情感体验。    教学片断  
张光鉴教授说过:“情趣是认识的前提,教学过程离不开良好情感的参与,否则不会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语文课堂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热情,对课堂的激情。这样学生的情感才能释放,生命的“情”弦才能拨动,语文课堂才能充满活力。    一、情境补白,敲响情感的和弦  肖川博士在教育随笔中写到:只有那些富有想象力的教学,只有那些能够唤起意外与惊讶感觉的教学,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文本情境的
介绍了犬累卡佩斯病的诊断方法及手术治疗方法,以期为该病的诊治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