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 女,63岁.因阴道口肿物增大并脱出半年就诊.妇科检查:子宫脱垂Ⅱ度,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阴道前后壁膨出.B超检查提示子宫脱垂伴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子宫前壁有一囊实性肿块(可能为子宫肌瘤液化),遂于2011年2月15日收入院行全子宫切除术.病理检查:送检组织为子宫全切除标本,子宫大小9.5 cm×7.5cm×4.0cm,宫颈管3.0 cm ×2.5 cm ×2.2 cm,附(0.2 ~3.5)cm ×6.0 cm阴道壁组织.子宫前壁近宫底处有一囊实性结节,大小6 cm×5 cm×4 cm,囊内壁尚平滑、润泽,黄褐色,不附凝血,质中等,囊壁厚(0.2~4.0) cm;切面黄褐色,质地较细.宫底右侧和后壁中部浆膜下各见一结节,直径约3 cm,切面呈灰白色编织状,质硬韧.右侧宫壁内有3个灰白色质硬小结节,直径(0.6~1.0)cm.镜下观察:最大的肿瘤境界清楚,边缘整齐,囊壁厚薄处实性部分瘤组织结构均相同,在密集而弥漫的小短梭形细胞背景中有均匀散在分布的丛栅状长条细胞索,无坏死灶.囊内壁无衬覆上皮,为裸露的瘤组织.瘤细胞有两种类型,一类为核呈长杆状且两头圆钝、胞质少的梭形细胞,核染色较深,染色质分布均匀,几乎无核分裂象,也无明显核仁,胞质呈淡嗜伊红色.另一类瘤细胞核小,呈卵圆形或短梭形,染色亦较深,染色质分布均匀,无明显核仁,也未见明确核分裂象;其胞质较少且胞界不清,均匀而弥漫分布于上述丛栅状长条索之间,细胞密度高.这类细胞互相紧挤在一起,参差不齐且胞界不清,形成稍起伏不平的丛栅状长条索,细胞核的长轴与长条索的长轴相垂直.瘤细胞间有粗细不一的血管,多数为毛细血管和壁较薄的小口径血管,部分血管壁厚且有透明变性.其他浆膜下和肌壁间结节由分化好的平滑肌细胞排列为纵横交错的细胞束,细胞密度中等。
有弥漫丛栅状结构的高度富细胞子宫平滑肌瘤一例
【摘 要】
:
患者 女,63岁.因阴道口肿物增大并脱出半年就诊.妇科检查:子宫脱垂Ⅱ度,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阴道前后壁膨出.B超检查提示子宫脱垂伴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子宫前壁有一囊实性肿块(可能为子宫肌瘤液化),遂于2011年2月15日收入院行全子宫切除术.病理检查:送检组织为子宫全切除标本,子宫大小9.5 cm×7.5cm×4.0cm,宫颈管3.0 cm ×2.5 cm ×2.2 cm,附(0.2 ~3.5)
【机 构】
:
317500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317500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317500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317500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
【发表日期】
:
2012年41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临床病理学的核心任务是提供准确、完整和及时的病理诊断[1-2].无锡市临床病理质量控制中心(简称质控中心)自1999年建立以来,作为市卫生局医政处委派的病理质量管理组织挂靠无锡市人民医院,在市卫生行政部门及挂靠医院的直接指导和支持下,由病理专业人员兼职组成班子,制订出一套病理科建设和规范以及质控考核的方法,促进了无锡市病理科的建设,改善了病理科工作环境和地位,提高了专业人员的素质,病理诊断和技术质
期刊
例1男,61岁.因体检胸部CT发现“肺内多发性结节”于2010年11月24日入院.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示左肺下叶内前基底段1.1 cm×1.4 cm结节影,呈分叶状,氟化脱氧葡萄糖(FDG)代谢轻度增高,邻近支气管截断,病灶远端见片状模糊影(图1);余两肺内及胸膜下见多个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小结节影,FDG代谢未见明显增高;双侧肺门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等均未见放射性摄取异常增高灶
期刊
低分化甲状腺癌(poorl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PDTC)概念的提出已超过25年,用来描述在临床病理特点上介于分化型癌(滤泡癌和乳头状癌)与未分化型癌(间变性癌)之间的一种甲状腺滤泡源性肿瘤.PDTC曾被冠以多种名称,如低分化滤泡癌、实性型滤泡癌[1]、低分化乳头状癌、梁状癌[2]及岛状癌[3]等.虽然20多年的研究均支持存在这样一种类型的甲状腺癌,
期刊
目的 研究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对大鼠氧化应激及Mn-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mRNA和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SD大鼠22只分成对照组和染氟组(以病区煤烘玉米为主要饲料,饲料含氟量为17 mg/kg),每组11只,雌雄各半.观察氟斑牙发生情况,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尿氟含量,并检测血清和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SOD和谷胱甘肽还原酶(CR)活性,以及血清中反映肝功能的指标.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目的 探讨大脑半球瘢痕性脑回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对2007至2011年在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癫痫中心接受改良式解剖性大脑半球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瘢痕性脑回的39例难治性癫痫患者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9例患者中男30例,女9例,癫痫平均发病年龄4.0岁,平均病程7年.既往史包括:高热惊厥(14例,35.9%),脑出血(8例,20.5%),难产窒息缺氧(6例,15.4%),外伤(6例,
目的 探讨粒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和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病理科2004至2010年10例粒细胞肉瘤,进行光镜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并结合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10例患者中年龄最小10岁,最大56岁,平均年龄35.8岁.其中男性6例,女性4例,男女比例为1.5∶1.4例在临床上以软组织肿块为首发症状.组织学上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弥漫分
为了提高国内病理医师对头颈部及内分泌系统疾病的病理诊断水平,并进一步了解关于这些疾病的新进展,由《中华病理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主办、贵阳医学院协办的第十三届全国诊断病理暨头颈部及内分泌系统疾病病理学术研讨会和头颈部及内分泌系统疾病病理研修班于2012年4月18至23日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
期刊
目的 探讨肾小管状囊性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1996年至2011年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诊断的3例肾小管状囊性癌的临床特点、组织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9岁(44 ~71岁),均为体检发现肿物,肿物最大径1.5 ~5.0 cm.肿瘤大体境界清楚,无包膜,切面呈海绵状改变.镜下观察可见不同程度扩张之囊腔和小管,由纤细的纤维间质分隔.内衬细
Stewart和Treves[1]首次报道了6例乳腺癌患者经手术根治和淋巴结清扫后继发了血管肉瘤,这些患者多在乳腺癌根治术10年后在其胸壁或同侧前臂出现血管肉瘤.关于血管肉瘤的病因起初存在争议,因一些乳腺癌患者同时也接受了放疗,然而部分乳腺癌患者并未接受放疗,这与许多肿瘤发生于辐射场之外的事实共同支持淋巴水肿是医源性血管肉瘤的最重要致病因素[1-2].另外,血管肉瘤可发生于其他引起慢性淋巴水肿的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