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天然活性物质的潜在途径——生物胺转运体的靶标筛选

来源 :现代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u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胺转运体(BAT)是生物膜上的一种蛋白质,它通过将底物从细胞外转运到神经末端来终止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作用.大量药物和给药方法以BAT为靶点,以底物或抑制剂的形式发挥作用.本文总结了作用于BAT上的药物活性的几种测量方法,并以麻黄碱及其立体异构体为例来讨论这些方法用来发现天然活性物质的潜在应用.
其他文献
介绍了双酚A聚碳酸酯不同于工业生产中常用的光气法和熔融酯交换法的3种新的合成方法,即固相缩聚法、开环聚合法、完全非光气法的实施方法、主要特点及其新进展,探讨了各种方
在非临氢条件下采用HZSM-5作为催化剂活性组元,研究了流化催化裂化(FCC)汽油芳构化降烯烃的反应性能.研究结果表明HZSM-5含量和其硅铝比对芳构化降烯烃反应具有重要影响,质量
采用50 L全自控发酵罐,在不同温度和pH对小球藻USTB-01的异养生长和品质效应方面进行了研究。发现在24~28℃内,随温度的升高,小球藻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培养48 h最终生物量(O
介绍了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在微生物法丙烯酰胺生产中的应用,设计了内压膜装置TWF双向流工艺流程和"双膜分离提纯法"(即用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微滤膜浓缩和洗涤菌体);用聚偏
贝尔凹陷大一段下旋回泥岩盖层主要分布在贝西洼槽、呼和诺仁、苏德尔特、霍多莫尔和敖瑙海洼槽西南地区,最大厚度可达400m以上,盖层内发育有53条断裂,不仅使其有效厚度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