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促进了建筑行业的提升和进步,对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更是成为了重点。本文将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土木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一、前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城市建筑的发展趋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是高层建筑的重中之重,其施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质量。
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特点概述
1、大体积混凝土材料特点
相较于普通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具有一系列的特点,如有着较为厚实的结构和较大的体积,钢筋较为密集,有着较高的整体性要求,并且有着较为复杂的工程条件和较高的施工技术要求。在相关规范中,严格规定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最小断面和内外温度,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到了平面尺寸。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特点
施工必须符合规范标准,不得有裂缝、脱皮起壳、凹坑、蜂窝麻面及冷缝等现象。大体积混凝提通常采用整体分层连续浇筑或推移式连续浇筑方法,保证结构的整体性。由专业技术人员经常检查前面浇筑的混凝土初凝情况并配合采用二次振捣法,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抗裂能力,同时也可防止出现冷缝。
三、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1、设计构造的要求
一般大体积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宜在C25一C40的范围内;配置承受温度应力及控制温度裂缝开展的构造钢筋;当大体积混凝土置于岩石类地基上时,宜在混凝土垫层上设置滑动层;设计中应尽可能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外部约束。设计单位提出温度场和应变的相关测试要求。大块式基础及其他筏式、箱体基础不宜设置永久变形缝及竖向施工缝。大体积混凝土应根据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温度裂缝控制的要求设置水平施工缝。
2、使约束力得到有效地控制
首先控制外部约束力。在实际工程中,设置滑动层是减少地基对滑动层约束力的主要方法。大体积混凝土与地基间的部分所设立的沥青毡层或砂垫层。其作用能够有效减少地基作用于大体积混凝土上的约束力,保证混凝土地块的灵活变性,从而有效降低裂缝风险的系数。其次,控制内部约束力。温度是内部约束力产生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将温度作为降低内部约束力的重点。在施工中可以使用覆盖法、暖棚法、蓄水法等方法降低温度应力。上述方法能起到有效的保温效果,保证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在适宜的范围,降低内外温差。
3、控制温度应力的技术
首先,作强制降温处理。如果出现特殊情况,就要使用强制性的措施降低混凝土的温度。例如,使用混凝土内部预埋管,把冷水排入,进而使混凝土的内部温度降低。第二,降低水泥的使用量。水化热的产生是土木工程中的不良现象,最好的控制方法就是降低使用量,使用一些其他的材料作为补充,使其保证施工要求的强度。例如,可以使用少量的减水剂、缓凝剂和微膨胀的外加剂材料,并适当搅拌。这样能够保证混凝土内部的热量良好散发,也能确保良好的搅拌效果。大体积混凝土应选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所用水泥其3d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40kj/kg, 7d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70kj/kg。温度的变化对混凝土的质量也有重要的影响。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太大,会影响到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因此,要尽量避免在炎热的夏季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如果必须要在夏天中午施工,也要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例如通过预埋冷水管等方式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
4、提升抗裂性能的技术
首先,控制好混凝土的材料配比。在材料配比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不能随意改变比例。施工准备阶段,技术人员要对混凝土的配比进行反复试验,通过多次比较确定出合理的配比方案,这样能够有效保证混凝土的强度与设计要求一致,也能使强度得到保证。在搅拌过程中要根据作业规定进行,充分搅拌保证材料充分混合,防止离析现象的产生。第二,要添加适量的钢筋,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还要控制外加剂的添加使用,不能随意添加,要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如果需要确定限制膨胀率,就要通过实验的方式进行。限制膨胀率只有使用先进的技术方式,才可以让抗裂性能得到保障。
5、合理添加增强材料
增强材料,顾名思义,指的就是能够提升混凝土抗拉强度的材料。金属纤维、有机纤维、无机纤维等均是典型的增强材料。土木工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增强材料的适当应用,可以达到明显增强混凝土抗拉强度的效果。
四、大体积混凝土养护要点
1、混凝土振捣注意事项
在振捣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要对三道振捣进行布置,分别在混凝土的坡脚、混凝土的坡中间、混凝土的坡顶设置,每道对两台振捣器进行设置,互相配合三道振捣,保证在整个坡面都可以覆盖振捣。振捣采用振捣棒时,要控制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中的深度,保证在50毫米以内,要按照400毫米的标准来控制振捣棒的移动间距,要将快插慢拔的原则贯彻下去,泛浆于混凝土表面即可。要利用挂杠来刮平混凝土表面,浇筑面应及时进行二次抹压处理,减少表面收缩裂缝。在泌水处理中,浇筑振捣混凝土的过程中,沿着混凝土坡面,上涌的浮浆和泌水会下流到坡底,要开孔于侧模底部,以便从基坑中排出泌水。若混凝土大坡面的坡脚与顶端模板比较的接近,就需要改变混凝土的浇筑方向,有集水坑形成,利用水泵来对泌水及时清除掉,提升混凝土质量,减少表面裂缝。在表面处理中,通常将泵送混凝土方式应用到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那么就会有偏厚的水泥浆存留于混凝土表面,完成浇筑之后,需要利用工具来刮平部分水泥浆,利用木板来反复的压,进而促使混凝土表面密实度符合相关要求,最后的收面工作利用铁面板来实现,收面工序完成之后,覆盖上一层塑料薄膜。
2、混凝土温度控制
(1)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实施浇筑的过程中,一定要安排专门的人员对测温管进行预埋。通常测温管的长度可分为两个型号的,测温线的预埋要依照测温平面布置图设置,预埋的时候要注意测温管和钢筋要坚实的绑在一起,避免出现位移或者损坏。每一组的测温线用两根,在测温线的上面贴上胶带以作标记,这样可以方便对深度的区分。一定要用塑料把测温线做好防护,牢固的绑在一起,以免测温端头受湿度影响。
(2)要安排测温的专业人员,运用电子测温的仪器,要确保测温结果和读数精确。对于测温人员的要求是其工作必须认真负责,定时对每个孔的编号实施测温,不能出现遗漏或者作假。对于测温记录一定要仔细的填写、要确保测温记录干净、整洁,让人一目了然。测温工作要维持连续性,测温的时候要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预设时间,对于测温工作的停止,一定要通过技术部门审核之后方可。总体来说,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动工之中,一定要把握好混凝土配合比,制定科学合理的动工设计方案,与此同时,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的养护工艺一定要合理,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认真工作,有个严谨的工作态度。要清楚的意识到养护与浇筑的重要性是一样的,保湿应该使其基础,把握好降温的速度是最主要的环节,这样才可以促进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动工技术的更好的运用及发挥其作用。
五、结束语
总之,要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性发挥,在施工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稳定混凝土结构,保证建筑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不断完善,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江正荣.建筑施工工程师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12.
[2]宋毅超.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以及应用[J].中国科技博览,2011,2(37):99-101.
[3]谢红红.探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在房建工程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2011,2(11):89-91.
[4]王磊.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J].技术与市场,2012,4(9):77-90.
【关键词】土木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一、前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城市建筑的发展趋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是高层建筑的重中之重,其施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质量。
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特点概述
1、大体积混凝土材料特点
相较于普通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具有一系列的特点,如有着较为厚实的结构和较大的体积,钢筋较为密集,有着较高的整体性要求,并且有着较为复杂的工程条件和较高的施工技术要求。在相关规范中,严格规定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最小断面和内外温度,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到了平面尺寸。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特点
施工必须符合规范标准,不得有裂缝、脱皮起壳、凹坑、蜂窝麻面及冷缝等现象。大体积混凝提通常采用整体分层连续浇筑或推移式连续浇筑方法,保证结构的整体性。由专业技术人员经常检查前面浇筑的混凝土初凝情况并配合采用二次振捣法,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抗裂能力,同时也可防止出现冷缝。
三、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1、设计构造的要求
一般大体积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宜在C25一C40的范围内;配置承受温度应力及控制温度裂缝开展的构造钢筋;当大体积混凝土置于岩石类地基上时,宜在混凝土垫层上设置滑动层;设计中应尽可能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外部约束。设计单位提出温度场和应变的相关测试要求。大块式基础及其他筏式、箱体基础不宜设置永久变形缝及竖向施工缝。大体积混凝土应根据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温度裂缝控制的要求设置水平施工缝。
2、使约束力得到有效地控制
首先控制外部约束力。在实际工程中,设置滑动层是减少地基对滑动层约束力的主要方法。大体积混凝土与地基间的部分所设立的沥青毡层或砂垫层。其作用能够有效减少地基作用于大体积混凝土上的约束力,保证混凝土地块的灵活变性,从而有效降低裂缝风险的系数。其次,控制内部约束力。温度是内部约束力产生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将温度作为降低内部约束力的重点。在施工中可以使用覆盖法、暖棚法、蓄水法等方法降低温度应力。上述方法能起到有效的保温效果,保证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在适宜的范围,降低内外温差。
3、控制温度应力的技术
首先,作强制降温处理。如果出现特殊情况,就要使用强制性的措施降低混凝土的温度。例如,使用混凝土内部预埋管,把冷水排入,进而使混凝土的内部温度降低。第二,降低水泥的使用量。水化热的产生是土木工程中的不良现象,最好的控制方法就是降低使用量,使用一些其他的材料作为补充,使其保证施工要求的强度。例如,可以使用少量的减水剂、缓凝剂和微膨胀的外加剂材料,并适当搅拌。这样能够保证混凝土内部的热量良好散发,也能确保良好的搅拌效果。大体积混凝土应选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所用水泥其3d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40kj/kg, 7d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70kj/kg。温度的变化对混凝土的质量也有重要的影响。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太大,会影响到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因此,要尽量避免在炎热的夏季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如果必须要在夏天中午施工,也要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例如通过预埋冷水管等方式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
4、提升抗裂性能的技术
首先,控制好混凝土的材料配比。在材料配比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不能随意改变比例。施工准备阶段,技术人员要对混凝土的配比进行反复试验,通过多次比较确定出合理的配比方案,这样能够有效保证混凝土的强度与设计要求一致,也能使强度得到保证。在搅拌过程中要根据作业规定进行,充分搅拌保证材料充分混合,防止离析现象的产生。第二,要添加适量的钢筋,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还要控制外加剂的添加使用,不能随意添加,要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如果需要确定限制膨胀率,就要通过实验的方式进行。限制膨胀率只有使用先进的技术方式,才可以让抗裂性能得到保障。
5、合理添加增强材料
增强材料,顾名思义,指的就是能够提升混凝土抗拉强度的材料。金属纤维、有机纤维、无机纤维等均是典型的增强材料。土木工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增强材料的适当应用,可以达到明显增强混凝土抗拉强度的效果。
四、大体积混凝土养护要点
1、混凝土振捣注意事项
在振捣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要对三道振捣进行布置,分别在混凝土的坡脚、混凝土的坡中间、混凝土的坡顶设置,每道对两台振捣器进行设置,互相配合三道振捣,保证在整个坡面都可以覆盖振捣。振捣采用振捣棒时,要控制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中的深度,保证在50毫米以内,要按照400毫米的标准来控制振捣棒的移动间距,要将快插慢拔的原则贯彻下去,泛浆于混凝土表面即可。要利用挂杠来刮平混凝土表面,浇筑面应及时进行二次抹压处理,减少表面收缩裂缝。在泌水处理中,浇筑振捣混凝土的过程中,沿着混凝土坡面,上涌的浮浆和泌水会下流到坡底,要开孔于侧模底部,以便从基坑中排出泌水。若混凝土大坡面的坡脚与顶端模板比较的接近,就需要改变混凝土的浇筑方向,有集水坑形成,利用水泵来对泌水及时清除掉,提升混凝土质量,减少表面裂缝。在表面处理中,通常将泵送混凝土方式应用到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那么就会有偏厚的水泥浆存留于混凝土表面,完成浇筑之后,需要利用工具来刮平部分水泥浆,利用木板来反复的压,进而促使混凝土表面密实度符合相关要求,最后的收面工作利用铁面板来实现,收面工序完成之后,覆盖上一层塑料薄膜。
2、混凝土温度控制
(1)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实施浇筑的过程中,一定要安排专门的人员对测温管进行预埋。通常测温管的长度可分为两个型号的,测温线的预埋要依照测温平面布置图设置,预埋的时候要注意测温管和钢筋要坚实的绑在一起,避免出现位移或者损坏。每一组的测温线用两根,在测温线的上面贴上胶带以作标记,这样可以方便对深度的区分。一定要用塑料把测温线做好防护,牢固的绑在一起,以免测温端头受湿度影响。
(2)要安排测温的专业人员,运用电子测温的仪器,要确保测温结果和读数精确。对于测温人员的要求是其工作必须认真负责,定时对每个孔的编号实施测温,不能出现遗漏或者作假。对于测温记录一定要仔细的填写、要确保测温记录干净、整洁,让人一目了然。测温工作要维持连续性,测温的时候要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预设时间,对于测温工作的停止,一定要通过技术部门审核之后方可。总体来说,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动工之中,一定要把握好混凝土配合比,制定科学合理的动工设计方案,与此同时,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的养护工艺一定要合理,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认真工作,有个严谨的工作态度。要清楚的意识到养护与浇筑的重要性是一样的,保湿应该使其基础,把握好降温的速度是最主要的环节,这样才可以促进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动工技术的更好的运用及发挥其作用。
五、结束语
总之,要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性发挥,在施工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稳定混凝土结构,保证建筑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不断完善,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江正荣.建筑施工工程师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12.
[2]宋毅超.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以及应用[J].中国科技博览,2011,2(37):99-101.
[3]谢红红.探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在房建工程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2011,2(11):89-91.
[4]王磊.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J].技术与市场,2012,4(9):77-90.